立委選後檢討及沙盤推演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空中導航 於 2004/12/14 02:44 | |
立委選後檢討及沙盤推演 | |
* 台灣向下沉淪 這次買票情形嚴重已是公開的秘密,在投票率偏低的情況下賄選效應更加發酵。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我們當然不能將某些人未判就先定罪,可是別說大量流出來的消息,單看當選名單外加合理判斷,實際結果不言自明。政府抓賄選大作戰完全失敗,重大犯罪者不抓反而去追逐假消息及較輕情況。小惡者當然不是不能辦,若能殺雞儆猴倒也是一條捷徑,但從大選結果來看法務部做法顯然是事倍功半。陳定南所謂的此屆立委選舉「選風最乾淨」若不是違心之論要不然就是判斷力不夠,以他過去的聲名及表現竟然說出這種話實在令人非常失望。 比起黑金立委大勝,誰過半、誰飲恨相對來說反而沒那麼重要。賄選要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才能成功,台灣人民應該負起選舉低劣的全部責任。台灣民主制度固然不完善,好歹也完成了政黨輪替及總統直選等諸多民主改革,已不再活在高壓統治下的台灣人絕不能像過去一樣再把亂象起因推給政府。台灣民主素養如何提昇值得大家深思。 * 藍綠對決,國會癱瘓﹖ 泛藍過半,首當其衝的就是金融改革、軍購案、黨產問題以及其他為數不少的修正草案。黨產屬政治議題,雖有其正當性但不能通過也就算了。其他眾多議題卻事關台灣未來。王金平在選前說泛綠若過半,泛藍就會抗爭以癱瘓國會,如今泛藍過半會怎麼面對泛綠支持的法案可想而知。 民進黨政府過去未能推動金融改革,陳水扁身為總統必須為自己執行能力不佳負責。但憑良心說,改革停滯也跟泛藍立委的杯葛脫不了關係,這是任何看過 S&P; 及其他專業國際觀察報告或報導的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在民意的壓力下,立委多半會通過部份金融改革的法案,但改革規模及法案實質內容是否會被腰斬頗令人憂心。這部份的難題已反映在大選後金融股大跌及外資評估之上,台灣人民應密切觀察並以民意對任何阻擋改革的黨派進行施壓。 其次就是倍受爭議的軍購案。從林郁方跟顧崇廉在國會的公開發言看來,親民黨必然會繼續反對軍購,這是自宋楚瑜在選前選擇跟反軍購大聯盟及民主行動聯盟結合後就底定的趨勢。親民黨為爭取籌碼,已高分貝的威脅不支持王金平當立法院長,不沾鍋的馬英九及面臨世代交替的連戰必然不會跳出來支持軍購。綜合檯面形勢,國民黨是否會堅持跟親民黨走不同的路則令人懷疑。國新席次增加當然比萎縮的親 上述這兩案只是冰山一角,憲政及其他數不清問題要在國會解決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其實誰過半並不是問題核心,重要的是態度問題。若是執政黨能少作秀多協調、反對黨能不為反而反的適當監督政府,不論誰佔國會多數都是台灣之福。 民進黨當年在陳水扁第一任總統選票未過半時組織聯合政府、任命非民進黨人士的經驗並不成功,第二任目前為止也無力消除政爭導致許多改革不能進行。陳水扁應有所覺悟,不要以為完全聽從連戰任命江丙坤事情就會迎刃而解、他就能擺脫跛腳總統的陰影。 * 國民黨主導泛藍領袖之爭﹕連戰連勝宋王馬下 此次立委最大的贏家就是連戰。雖然此次選舉許多國民黨立委根本不敢掛國民黨的旗幟選舉,靠的是多年深層的經營才順利打敗策略嚴重出錯的泛綠,但是止血的功勞顯然都會歸在檯面操盤的連戰之上。王馬勢必得看連戰的臉色才能接位。宋面臨泛藍合併的壓力而只能用回光返照之勢高分貝批國新兩黨。王則被親民黨牽制且跟馬英九未取得默契。馬英九在立委選舉中站台問題操控不當,雖是泛藍唯一的希望 國民黨目前面臨四大議題﹕第一是世代交替的時機及重振泛藍聲勢。面臨泛藍民眾的壓力連宋仍遲遲不肯鬆口,不把馬立強及其他泛藍下代政治領袖推出來,泛藍永遠無法擺脫泛綠蠶食攻勢。嚴格審視此次立委選舉就可發現其實泛綠得票率雖比總統大選低,仍比上次立委選舉高。第二是整合泛藍以面對縣市長及未來選舉。親民黨人士為避免被邊緣化必然會抗拒合併,國民黨若要瓦解宋勢力必須策反親民黨員 * 泛綠吃快弄破碗,騎虎難下 相對來說泛綠也不輕鬆。此次陳水扁過度推行政黨對決,強調配票而忽視基層個別候選人的耕耘,只跟台聯搶深綠票的結果導致淺綠及中間選民不願出來投票,造成泛綠大敗。陳水扁及民進黨也不該安慰自己說這次立委選舉比上次立委選舉結果好,這次目標不論定的高不高只要未完成就是嚴重挫敗。當然,這些成敗論英雄及馬後炮的話多說無益,短期內更重要的是接位問題。 陳水扁理當辭去原先本來就不該兼任的黨主席一職,這部份陳水扁應已看清。難的是誰接任黨主席及行政院院長位置。黨主席部份,要謝長庭回頭接手並不恰當,張俊雄辭職反而高昇也不合理,因此游蘇呂三人機會較大。游會從行政院長退下來,由他擔任黨主席給他另一個舞台最理想,但實際上卻不一定會出線。 行政院長的位置則值得仔細考慮。身居此位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不能比泛藍推出的人選包括江丙坤差,二是要有化解或承受泛藍攻擊的能力。若是要走權謀的路線,有一個人最恰當﹕沈富雄。推他出來作犧牲打對於剛落選的沈來說是兩方都有利的妙計。沈富雄跟黨內互動不佳除了受到外界影響之外,最根本原因還是民進黨核心沒在執政後重用他,推他出來並不會出現不合的問題。此案成真的可能性當然很小,重點在於陳沈兩人已有心結,深綠民眾也不會支持。走理想路線,蔡英文及林義雄則是個人非常 時間很晚,先寫到這,有空再續。 |
風鈞 於 2004/12/18 08:08 | |
Re:立委選後檢討及沙盤推演 | |
大家似乎只有看到國民黨的接任問題。 不過人不要往後看,要往前看。 未來民進黨也會面臨頗嚴重的接位問題。 民進黨下一任的總統是誰出位,太早出位會造成阿扁跛腳效應。 太晚出位則整合度不夠,一些爭位的恩怨有可能會帶入到總統大選。 以目前形勢來看,蘇貞昌,謝長庭,呂秀蓮為優。 以聲勢來說以蘇為最優,謝的話選民也可接受,呂則是有代表國家民主又進一大步,象徵我國真正落實到男女平權。 誰出線,要以阿扁想法為主或者是大家公推呢? 大家公推的好處是公平,沒有爭議。 缺點大概是呂秀蓮不可能出線了,國家的男女平等無法更進一步覺得惋惜。 事實上我認為呂出來才是最好選的,聲望其次,重點是選舉時有沒有佔住時代進步的前鋒。 |
Kanata 於 2004/12/19 06:38 | |
Re:立委選後檢討及沙盤推演 | |
我覺得根本不需要擔心. 綠營的特色就是不跟隨中國的醬缸文化.接班人?又不是皇帝傳位. 只要注意DPP的黨主席產生是否能夠符合民主原則就夠了!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