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南嘉生  於 2004/12/12 09:56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一)
這是一場反映真實實力的選舉
這一場選舉中,民進黨沒有敗選,泛藍軍沒有崩盤,他反應綠藍應有的實力。

勝利來的慢,但不能說不是一種心志的歷練。這一次大選結果不可以和上一次立委選舉比較,因為上一次是泛藍軍內訌,但這一次他們沒有。假如他們內訌,每一個選區多提名一席到兩席,請問泛藍軍會不會崩盤?所以這場選舉不可以和上一次大選比。其次,他也不可以和總統大選比較。總統大選時,連宋他們的弱點太多,很好修理。但這一次大選是雙方的弱點都很多,當然不容易打。所以將這一次立委大選和上一次大選的選票做比較,如果有增加,就可以說是不敗。和上一次總統大選比較,若得票率沒有低於45%,那就算勝利。

訴求的思考方式應該改變。當泛藍軍表現那麼爛,還能夠拿那樣的成績,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重點。我覺得有幾點是泛綠軍在思考上沒有注意的重點。

一、 對國民黨教育文化與內容必須全盤討論。國民黨將台灣的學子思考納入中國範疇,然後推演出「中國」國民黨的正統性,但這樣的方式是錯誤的。那樣的錯誤必須說給社會大眾知道。

二、 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這一點很重要。陳水扁政府意圖經由模糊政策讓他的政治運作順暢,但卻產生人民不知所措的結果,連替他辯護的人,聲音都講不出來。

三、 進入WTO之後的衝擊與經濟發展方向,必須以簡單、清楚的方式向人民講清楚。進入WTO是一個全新的經濟體制,政策是延伸自國民黨,而進入WTO的好處一般來說會比較慢,而我們剛好是在最不利的夾擊點上。

從第一點來說。經由國民黨的教育重點放在國文、歷史和地理,而且是放置在半空中。即令是最淺顯部分也是這樣,國民黨都強調從統治者眼光去思考,從祖先來自哪裡開始思考。從中國廣土眾民去思考,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去思考。但這些都是反民主、反實際,也反人性。
首先,我們是國家主人,卻不是統治者,所以屬於統治者眼光的世界,看到的璀璨與美麗,但若改由人民的眼光卻是無限的悲憐。中國是強國,他強調帝國主義式的思考,台灣是被中國侵凌的,應該注意被侵略者的悲哀。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國民黨要我們強調「功成」,但絕大部分的人在戰爭中卻是「萬骨枯」,重點不一樣,當然有不同的景致。

國民黨強調祖先、祖居地的重要。不斷強化背祖棄宗的危險。但是,原鄉如果那麼重要,我們生活經驗中,兄弟姊妹就不需要分居四、五處,只要固守故鄉就好。我們一方面要為生活跑到各地,就如同我們的祖先必須移民台灣一樣,一方面又強調不能放棄故鄉,這就是矛盾。這樣的生活案例太多了。我們一方面強調祖先文化的偉大,另一方面卻又講英文、吃漢堡,這種教育與實際生活的失調現象,並沒有在民進黨推動的教育文化中被重視。

從中國廣土眾民去思考是不太正確的。中國廣土本身只具炫耀功能,不具實際效應。因為中國的資源在多,我們若要使用,還是要出錢,而只要有錢,就可以買資源,不限哪一個國家。至於眾民,人與人的相處,與同質性有關,卻和本同胞的人數無關。台灣有2300萬人,我們尚且不能認識十分之一,超過這樣的數字,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地理上的各項研讀,只因為政治的因素,而視為國內與國外,這種人為劃分,基本上意義不大。以某一些人的子女移民國外,他依舊要研讀地理,他們的地理所覆蓋的也是全世界,只是他們的重點和我們的重點不一樣,「重點」在哪裡就是重點。我們教學的「重點」中,一半以上對生活沒有意義,這樣的教育是意識型態的灌輸,但民進黨不察。

從中國文化的發展,要求台灣人民不要棄卻中國,本身就是一種偷懶的心態。我們不管中國是否如國民黨所謂那麼的偉大,也不管他到底和我們有精深或疏遠的關係,他們都不是我們所創造的,頂多只是和我們有關係的人所創造的。因此中國文化之於我們,與西洋、埃及、巴比倫、印度之於我們,一樣的意義。我們會特別偏愛中國文化到不願捨棄,乃是一種攀附權勢的心理。就是這樣的心理,使得我們花費很多心力在根本不需要用心力的地方。甚至讓我們覺得必須經由佔有,才能證明我們心中的充實感覺。這樣封閉的心靈,在相應於比我們更強大的國家來比較,就會呈現出寧願投降的反應。然而,真的這樣嗎?那樣偉大的文明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只不過他的偉大虛影,撩起我們心中愛慕虛榮的反應罷了。我們的寧願投降,是不切實際的想像所做的反應。我們和中國許多強固的關係,仔細分析,竟只是單方面一心的強調罷了。
強調正統身份,乃是延續中國帝制文化所做的反應罷了。如果正統那麼重要,則「國家的主人」就是一個很好笑的答案。因為中國的正統是血緣主義,民主國家的正統是人民選票、民意的正當性。我們並沒有統治中國,僅具有台灣的民意,卻長期宣稱有中國的正統性,那是很奇怪的現象。另一方面,國民黨宣稱他有在中國的憲法,以此確立他的正統性,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中國的憲法,誰說國民黨的憲法一定比較正統?難道人民不可以修改憲法嗎?我們會陷入中國正統,就是經由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只想到自己具有的條件,卻沒有想到別人的狀況。

當統一的幽靈還在我們的上空盤旋,你就不需期待有燦爛的陽光。今天台灣的問題之一出在教育文化方面,當人們習慣中國式的想法、文化與地理,也貪圖著廣土眾民,生活在不真實的世界,那麼再怎樣喊出自己的聲音都沒有用。


NO:1799_1
RCI  於 2004/12/12 10:3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嗯,同意!

NO:1799_2
陳生  於 2004/12/12 11:0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南嘉生兄:

如下兩題我與你看法不同:

二、 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

阿扁的國家政策方向模,這種說法比較像是泛藍反對陣營對阿扁政府的攻擊文宣,為什麼會模糊呢?這種思維從何而來,我不想在這裡一一揭櫫民進黨的政策方向,有興趣的人自己可以上網去DPP網站查,說民進黨政府國家方向摸糊,其實是根源自阿扁向美方交代的「四不一沒有」,以及阿扁的制憲變修憲說法被獨派批評為往中間路(或說是統派)線靠攏,曾引起獨派辜寬敏先生多次的質疑,辜先生甚至在520後還到美國刊登廣告批判美國干預台灣內政,獲得獨派讚聲不斷,這一連串的動作匯聚不滿阿扁領導的政府,形成「灌票給台聯」才能「制衡民進黨」的力量,在媒體在網路形成風潮。

上述理論者,據此批判阿扁沒有中心思想,不知道要將國家帶到何處?這樣的思維是獨派的主流論述,但這樣的立論有欠公允,罔顧阿扁身為國家領導人所需肩負的責任,「喝水的總是嫌擔水的慢」
是這個矛盾現象的寫照,台灣處境艱難的基本環境並未因民進黨執政而消失,美中兩強的傾壓下,台灣很難擅自闖越紅線,這是舉世都知道的問題,外在環境未變,內在環境也好不到拿裡,中國黨雖然連續兩次總統敗選,但是他的基本盤還很堅固,並沒有跟著壞盤,民進黨不能取得泛綠過半的執政優勢是執政以來的隱憂,因為這個隱憂讓阿扁不能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處處受中國黨在立法院的制壓,這是無奈不是無能,泛綠先天不能給阿扁一雙勇腳,卻要阿扁分奔向前跑,你能說這是阿扁怠慢嗎?

一方面要馬兒好,一方面又要馬兒不吃草,阿扁沒有李登輝執政時期黨國一體的優勢,阿扁既不是李登輝,當然不能為所欲為,所以據此說阿扁搖擺向中間路線靠攏是有失公道,批評阿扁無能的人更是有失厚道。

我很認真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南嘉生兄也給予全篇的回應。


NO:1799_3
南嘉生  於 2004/12/12 11:43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二)

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一)真實
第二點,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這一點很重要。陳水扁政府意圖經由模糊政策讓他的政治運作順暢,但卻產生人民不知所措的結果,連替他辯護的人,聲音都講不出來。

真實在哪裡?國民黨用騙的方式統治台灣,請問陳水扁總統,你要用甚麼方式統治台灣呢?國民黨的「騙」是有數千年的歷史,並且從思想、文化到教育,從自己的文明到吸收共產文化,真是「集合古今中外精華於一身」的大成,陳水扁再怎麼「騙」,都「騙」不贏泛藍軍,甚至一動手就被看破手腳。反而贏得「騙子總統」的美名。對陳水扁最好的統治方式,就是講真話,將真實的狀況講出來,讓人民直接去公斷歷史的真相、國際的現實是甚麼,之後會產生甚麼樣的發展,一一告訴社會大眾。我相信經過十餘年的民主改革與社會的討論,現在陳水扁總統將「真實」告訴大眾,應該是時候了。舉例來說,「開羅宣言」對於台灣的歸屬問題是國際關係問題,放置在內政角度去看,就很有問題。政府或者民進黨具有代表性的重量級政治人物應該出來講話:開羅宣言不管怎麼樣講,台灣目前的主權屬於全體台灣人民所有。有關法律細節問題,只有在這一個基礎之下討論才有意義。不然,假如國際認定台灣屬於日本的,難道大家舉手投降嗎?這樣的講法也適用在馬英九市長的說法,國際認定是國際認定,最重要是居住在台灣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意願。至於總統、行政院下面的技術官僚,是在這一個大目標下,替政府高層或民進黨高層找講話的法理基礎。

為何開羅宣言不是內政問題,有關國家主權本身就是國際問題,如果有國人不同意台灣屬於我們這一個國家的,那就請他以外國人的身份居住在台灣吧!或者請他離開。至於台灣屬不屬於中國的,那也可以挑明的說:假如台灣屬於中國的,不會發生危害大家生命財產安全的問題,那麼台灣可以屬於中國的,實際上卻是台灣若中國的,又被國際認定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海峽兩岸就是中國的國內問題,不是國際問題,如果兩岸發生危機,中國以飛彈打台灣,國際的聲援將會很少。我們將面對以2300萬人對抗13億人的困境。將很多事情挑明的說,就讓社會大眾知道真實的世界是甚麼?許多人會接受國民黨的講法,就是活在夢裡,現在將他們拉到現實來,他們就知道要怎麼做。孫中山是不是國父的問題是法律問題,但孫中山的政治及個人人格有嚴重瑕疵,卻是正確的。「孫中山是不是外國人」是結論問題,重點在孫中山的「國」,假如是台灣的「國」,那麼孫中山那麼他替台灣做了多少事情呢?這才是重點。

中華民國歷史應該是本國史?還是外國史,也可以從這一個角度去看。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國民黨的中國歷史也是現代史,他所編的課本都在為他們的政權講話,從堯、舜、禹、湯開始,都在替國民黨的正統性找歷史角度的中國法理基礎。台灣的歷史課本如果順從這個方式,也將難逃中國正統式思考的薰陶,成為國民黨政權的強烈擁護者。國民黨的歷史課本要拋棄,所有的理由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沒有人民!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人民才是歷史的重心,人民才是正統,而不是政權。因為人民才是正統,所以堯、舜、禹、湯應該一一退位。既然人民是歷史重心,祖先的重要性也因人民的需要而被調整,是人民現在生活的世界比較重要,由此往外延伸,才述及到祖先及其環境。對台灣人民的歷史來說,什麼才是台灣人民所關心的,這才是重點,而不是政府。

從而中華民國歷史要瞭解到甚麼程度是由人民的觀點去看,而不是統治者的觀點。

很多事情挑明的說,人民是有足夠理性去明辨的,相信人民是民主國家最重要的信條之一。


NO:1799_4
蘭陽醒獅團  於 2004/12/12 11:46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中國國民黨有他的優點不可否認。

比如組織做的很好,票是一箱一箱地灌,黨的投票率又高,這在全部投票率低的時候非常優勢。

現今台灣鄉鎮長,村里長,縣市議員,絕大多數是國民黨,在地方,人情是最重要的關鍵,
人一拉就去投票了,甚至有候選人被司法起訴也得高票,為什麼?因為天天見面,看起來不像罪犯。

民進黨候選人如果只依靠陳水扁的光環,加上配票,實在很危險。


NO:1799_5
南嘉生  於 2004/12/12 12:16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三)
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二)目標

對於習慣接受權威的人來說,他要的不是理由,而是方向。陳水扁政府的大目標不明確,他不是在延續舊有政府的體制,而是改革,甚至是徹底改革。因此他必須明確告訴人民,他改革現況,必然造成很多人的困擾,因此他必須同時也告訴人,他要改革的重點在哪裡,他將帶領大家往哪一個方向走。制憲或者說修憲,就是一個很好的訴求。請問陳水扁總統,你制憲的方向在哪裡?

平安、幸福和希望。我先替陳水扁總統講幾個目標:平安、幸福和希望。平安、幸福是他這一次助選的主軸,希望是他第一次台北市長競選的口號。制憲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一個好的房子,讓大家住的平安、幸福和未來的希望。一個管3000多個縣、35個行省、兩個地方與13個直轄市、1142萬平方公里、七億人口的政府,和一個管25個縣,兩個直轄市,37000平方公里、2300萬人的政府就是不一樣,他們適用的憲法也不同。一個制訂在上世紀中葉、根據上上世紀的政治思潮,所擬定的憲法也不能適用在這一個全新的世紀。制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設計一個更好的法律體系來規範新世紀的新國民,讓他們在更好的制度下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們的目的不是證明祖先有多偉大,也不是說我們未來要有多大的土地,而是要我們的人民在我們現有的土地上,以現存的條件,讓他們的生命有最好的發揮機會。那是全世界文明國家的國民都享有的好處,也是他們基本人權之一,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

我們的目標不在廣大的國土,因為那樣引發的戰爭,會讓我們的國民流下不值得流的血。我們的目標也不強調我們和哪一個偉大的文明有多密切的關係,因為那些都過去了,要偉大文明,從現在開始,從我們開始。

只要將目標講清楚,自然會有人去估量他可能遇到的風險與他努力的價值。國民黨透過長遠歷史的描述,讓人們想像自己的壽命無限長,因此設定許多目標都遠超過一般人在有限歲月會完成的狀況。但是修憲或制憲,就是將李登輝總統的努力方向再往前走,讓憲法更接近這一塊土地、這一群人,讓這一群人的努力成果更豐碩。

陳水扁總統不敢講制憲,乃是他有敏感的身份,不過,感性的訴求難道不可以?就算不可以,難道其他重要政治人物講不出這樣的話嗎?

執政者執政讓人民沒有方向感,就只好由人民亂想,在野黨亂講了。


NO:1799_6
台龍  於 2004/12/12 12:1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可以簡單地講一句,綠軍沒有自我批評的餘地。當藍軍如此大力的抹黑阿扁和民進黨時,綠軍如果也跟著來一個什麼批評政府免得民進黨或阿扁專權,剛好就落入汎藍的鬼計中。搞了半天,連南嘉生兄這麼對台灣國事重視的人,都認為民進黨沒啥「國家方向」時,其它的人對民進黨的認知可想而知。

所以在汎藍媒體有計畫地消音和抹黑下,民進黨自然是一事無成了。民進黨做錯的事被不成比例地誇張,民進黨做好的事沒人報。國民黨地方首長做錯的事,可以搞成政府的錯,最後搞成是民進黨「政府」的錯。謊話講一百次就成為是事實,同時綠派的有識之士卻又把精力消耗在逼阿扁「正名」,消滅國號國歌等中間選民不在乎的事。

這種情況下,民進黨無法立院(或是汎綠)過半,奇怪嗎?很明顯地,綠派就只有四十趴,而投台聯絕對不是真的深綠,等李登輝光芒消失後,台聯必會泡沫化。事實擺在眼前,台派不用再把精力和希望放在台聯身上。

如果民進黨不能得到台派全體的支持,結果就是被各個擊破。這次立委選舉,很清楚地點出這一點。


NO:1799_7
台龍  於 2004/12/12 12:2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另外,民進黨做的好不好,應該是留給藍派的人去批評。綠派的人應該支持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閒功夫也跟著罵?綠派的少數網友可能忘了,我們是在綠藍的國家認同生死之爭,不是兩個綠派的友宜賽。

這次的不符人意,可以給每個人看出,綠派的民意基礎有多少。阿扁在這種壓力下,真是有夠辛苦了。


NO:1799_8
yl  於 2004/12/12 12:5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台龍:

---另外,民進黨做的好不好,應該是留給藍派的人去批評。綠派的人應該支持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閒功夫也跟著罵?綠派的少數網友可能忘了,我們是在綠藍的國家認同生死之爭,不是兩個綠派的友宜賽。

If they did not find fault with the DPP administration, how could they show their un-biased disposition, the holier-than-thou status i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keener insight than the hoi polloi?


NO:1799_9
南嘉生  於 2004/12/12 13:1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四)
民進黨缺乏財經論述人才。所謂財經論述人才就是將我們遇到的財政、經濟問題,以很淺顯的話講給社會大眾瞭解。

台灣在2001年正式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是台灣努力十餘年的結果。搶著要進去這樣的組織,不是為著目前,而是以後。因為不進入這一個組織,以後台灣很多的出口產品都會被課以較重的關稅、較多的限制,所以必須參加。其次,假如中國先進去,以後台灣進去就必須受中國刁難,很多問題將更加棘手而不利台灣,所以忍痛以較不利於台灣現況的條件進入該組織,所有的問題都是中國干擾所致。第三,進入那樣的組織,本來就會先受到外在衝擊,導致國內市場先被侵奪,尤其我們又和中國的地理位置這麼接近,人工又很昂貴,企業在進行增進生產力的方式,都會採行較多用資本、少雇用勞工的生產方式,這當然會使失業率上升,即使國民黨掌權,問題還是一樣,因為所用的行政官員都一樣,部長級決定的政策,在學術界也討論到差不多,甚至國外都有一些可以借鏡的地方,所以經濟不好,與是否由國民黨執政無關,那是一種經濟發展必然要忍受的陣痛,當然會出現失業率嚴重的問題。

我不認為我的論述好,但我必須說,民進黨政府並沒有清楚告訴大家,進入WTO對我們的衝擊是甚麼?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組織會從「關稅記貿易總協定」(GATT),轉成「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工業先進國家已經逐漸從工業產品輸出變成服務業、知識產業輸出,因此他們要改變全世界的交易規則,以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利益。台灣剛好夾在先進國家與後進國家之間,我們的產品被後進國家或先進國家到後進國家投資的產品追殺,另一方面,我們的人力還沒有培養到素質高,可以和先進國家競爭或分工,當然會出現一些失業現象。因此改變這樣的現象,從短期來說,固然要政府努力減緩衝擊,長期來說,就必須仰賴教育。所謂建構主義式的數學教育,本身就是因應學生未來需要,希望學生經由數學教育,學習到以往所忽略的推理訓練,以應付未來的需要。在此,應該申述兩點:
一、 以往的教育重視記憶,只要人民識字、多記就可以。因為我們的產業是用勞力的產業,較少強調用腦袋去想、去解決問題。現在則是強調知識經濟、腦力產業,有關記憶部分的東西,很多都可以交給電腦去處理,反而推理、分析與解決問題比較重要。這樣的訓練較困難,所耗費的時間長,成果要較長時間才看得到。有人說美國人經過建構主義教學,學生數學程度不一定高。我質疑。一個國家的經濟力要強,工程、商務的人才要多且強。美國的工程、商務的人才很多,他們的推理能力不會很弱,不然大家都強調記憶,我們的所得和他們不會差那麼大。

二、 推理能力的訓練,就是按照一定的法則,一步步的、耐心的去推演,而不是根據直觀,馬上給答案。因此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對數學的計算題目,他的反應會比一般強調記憶的人慢很多,但是當題目變得超出以往的經驗時,有推理訓練的人就會按照基本法則,一步步的往前推論,最後根據推理,得到答案,但是對強調記憶的同學,他就無法處理了。推理的訓練不只用在數學,也可以用在其他部分,例如當我們發現有人講話不合邏輯,或者明明矛盾現象,他卻無法覺察出來,那就表示他的推理能力有問題。這樣的推理能力可以協助一個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根據以往的邏輯訓練,一一找出解決方案。而非束手無策。

很多人反對台灣現有的教育,乃是用舊眼光去看新問題,以舊制度的優點批評新制度的缺點。問題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卻是全新的問題,不能用舊方法去處理新問題,所以才要推動新式的教學方法。

我會對教育問題強調,就是新政府遇到的問題,很多都是環環相扣,就個別來看,可能不好,但整體來說,卻都相互影響,不可或缺,然而民進黨沒有人才去論述其間的相關與重要性。

缺乏強有力的論述人才,這是民進黨「做到流汗,別人嫌倒流懶」的問題之一。


NO:1799_10
rmor rmor  於 2004/12/12 14:5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一.新低的投票率
二.地方勢力
三.黑金及賄選
四.不遵重黨內配票
五.自行哭票造成黨內同志高票落選
六.不敢大膽將台聯納入配票造成撕殺
七.中間路線突然轉彎
八.炸彈恐嚇

NO:1799_11
野麥  於 2004/12/12 15:11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不很多事情挑明的說,人民是有足夠理性去明辨的,相信人民是民主國家最重要的信條之一。

這就是從昨傍晚到現在我的心都還在痛的原因。
金恆鍏與老包兩位政評家是少數敢明白預測結果的人,從2000年的總統大選一路走來幾次選果預測也都正確,因為他們都相信人民 相信民主潮流所驅。基於此在選前老包在新台灣周刊寫出沉默的力量,指出眾民調中偏高的拒訪率是因為人們對320以來亂象心中早已清楚將在十二月選舉中做出仲裁 人民自有一股不被統媒左右的沉默的力量 金總編也在探針中指出今年的選情偏冷是因為選民在連宋之亂後心中已有定見,不約而同做出綠軍將過半或至少會有主導力量,投票率不會如選情所表現的冷。如今兩位先生大概正在家中幪著枕頭搥著心肝檢討自己是否對台灣人民的理性過於樂觀了。

選後很多人都在綠軍的選戰策略上做檢討。其實這一部分從民進黨正副秘書長迅速請辭的動作來看,黨內自會掀起一番大漩風,無須我們操心。同為選民,我倒認為應該檢討選民自己,尤其是那些所謂的中間選民,還有台灣選民的素質和怎樣提升選民素質。這些年,民主化後的這幾年,台灣人太少檢討自己,以為民主就是擺著高姿態坐著等政治人物來服侍,忘了自己對自己的國家社會也有該盡的政治責任。320之亂還不夠恐怖嗎?真調會還不夠霸道嗎?問起這些所謂中間選民個個都異口同聲討厭政治惡鬥,個個都希望政局安定好生活,可是卻連起碼的辨別因果功課都不做,甚至在有機會做仲裁終結亂象時,竟選擇逃避。因為民進黨做的還不夠好? 可是一個連一張選票這麼簡單的公民責任都做不好的人又有什麼資格挑剔別人「不夠好」? 因為執政黨沒端出牛肉政策? 奇怪了,連起碼的政局安定都還沒達到就又要求起延伸的政策來了。因為鐘擺效應嗎?那是正常的國家的東西。一個別說是美國,連法國日本甚至鼻屎大的新加坡都能對你的內政嗆聲的不受尊重的國家的國民,一個生命安全正受到數百顆飛彈威脅的國家的國民有什麼資格搞鐘擺效應? 選舉只是一種比較,而且還是一種結果不能從缺的比較,「不夠好」的沒當選就是被更爛的拿去,這樣國家社會要怎麼進步? 誰的人生的成功是一步登天? 那些此次棄選的選民中有幾個人在升學考試中會因為不是上第一志願就寧願選擇在自己人生道路上落榜或棄學? 誰在人生裡工作上不曾做過任何妥協? 又何必在談到政治時就擺出一副清高的姿態呢。

台灣人的理性常常是一塊一塊的,不是貫通的。有人說台灣人是奇摸機(情緒)導向,所以無法以一貫的理性預測台灣人的行為,否則結果就像上述的兩位先生那樣了。這次有幾位現任立委落選,誠摯的建議他們從選民素質提昇的社會工作做起吧 這樣才是為國的常久之計 否則 即使將來要再回到選舉場上,成長有限的市場仍是一場苦戰。


NO:1799_12
ogs665  於 2004/12/12 15:5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四.不遵重黨內配票
五.自行哭票造成黨內同志高票落選
六.不敢大膽將台聯納入配票造成撕殺

【台聯】在提名2席次又不肯收編自由參選者的選票,而造成自己少五席的意外,是一大敗筆。
【台聯】過份提名並非影響【民進黨】當選席次。
同樣【民進黨】高額提名與否也不會增加當選名額度。
國民黨有眷村的保障,算是遙控整體選票,此點大家要做好功課【別再作文比賽】。

【民進黨】的鐵票以350萬票為基本,此點大家要明白強求是沒有用。
【民進黨】的立委若不能檢討自己,台灣有未來,才是怪事。


NO:1799_13
南嘉生  於 2004/12/12 16:36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五)
泛綠軍的擴張是否已經到達極限?像國民黨320之後這麼傑出的表現,泛綠軍的選票竟然沒有大幅擴張,這樣的危機應該比敗選更值得注意。

選票就是答案。很多人替這一次的泛綠軍敗選找理由,我想選票就是答案,其他都是餘話。泛綠軍應該思考的是他們的未來要怎樣發展?

我想泛綠軍應該要重新建立他們對選票的思考模式。國家認同的問題已經不是用以往的方式去論述,而是要更進一步去討論國家認同與人民利益的直接關係,換言之,原本的大義名分在此已經發揮到極致,再訴求,效應不會太強。我們就用台聯這一次的正名、制憲的問題來說。台灣不正名將喪失國際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的可能,同時也喪失做為國際一員所能享有的一切好處。從這一個利益的角度切入,才能和選民的感覺結合在一起,然後選票才會呈現出來。我在選前貼了一篇有關SARS的貼文,可惜很少人跟貼討論。這一個討論的目的就在強調台灣的安全問題,就是台灣不被視為一個國家,所以很多利益不能享有,而且,因為我們和中國的國號太相近了,別人也不想惹這樣的麻煩。「正名」是一個高層次的問題,如果他和低層次的問題無關,那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但真的無關嗎?這就是一種教育人民的機會了。

制憲是一個很可以討論的問題。首先,所有政府收支的重要問題,都必須在憲法中找到法源基礎,幾乎誰有能力解釋憲法,誰就有機會享有更多的好處。向這一次會期所通過的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方式,其實也可以納入討論,為何人口幾萬和幾十萬的縣市,同樣選出相同席次的立委呢?這樣公平嗎?通過這樣的討論,可以對很多社會正義與公平,進行深入討論。乃至有關環保、健保等問題,都可以清楚討論,為何沒有人深入分析呢?

我們要經過制憲內容討論,重新認識我們自己,也透過制憲分析,重新肯定政府、人民與土地的緊密關係,進而建立一個國家認同。


NO:1799_14
西來  於 2004/12/12 16:51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縣市長的政績也會影響同黨籍的立委聲勢吧
如高雄市就很成功 尤其在培養新一代立委時
有縣市長政績的加持 才有成功的機會
因此在面對泛藍孫中山助選時
基本功若不扎實 肯定一敗塗地

NO:1799_15
南嘉生  於 2004/12/12 21:14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六)
主人意識與僕人意識(一)
主人與僕人的差別在於主人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僕人則是有自己的苟且殘生的目標。主人追求成就與肯定的滿足,僕人則是生理需求的滿足。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奴才性的滿足,我們有幸有機會脫離中國文化,但那種奴才性的生理需求的滿足感,在國民黨教育下,讓我們覺得還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講難聽一點,奴性未完全褪去。

超越生理需求以上的文明,受到相當忽視。國民黨的統治美其名叫現代國家,實際上他對於人民的期待,卻和傳統國家的型態一樣,希望他們和以往的百姓、黔首一般,有飯吃就要對政府感恩戴德、謝天謝地了,哪可以要求權力,更不用說教他們爭取權利了。所以白雅燦一句「蔣經國必須公布私人財產」,就被送入監獄、毀掉一生。這尚且是台灣民主驚聲-美麗島事件-第一響之後發生的,若更以前時代就不用說了。也就是這樣的文明特性,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當台灣逐漸民主化時,國民黨抵制民主勢力的做法就是循著滿足生理需求的買票、送禮的方式去運作,而不是訴諸到德、政治意識等更高層次文明的政見。我們也可以發現蔣經國組織青年救國團,以青年導師身份自居,要掌握青年人的心。但他的救國團訓練出來的青年,強調是白白胖胖,有愛心、會玩樂,典型的玩胯子弟、不知人間疾苦的人。為什麼這麼做?如果不怎麼處理,他們怎麼處理青年人在面對社會衝突時,所產生反思、質疑、反省政府與民間問題的理性思辯與挑戰呢?這是受過現代西洋文明的人(即令在當時的大學教育,這樣的訓練可能很不足,會產生的反應)而卻是中國文明所無法應付的重要部分。

與國民黨的基本生理需求教育對抗。以往從黨外到民進黨執政初期的台灣nationalism訴求,他可以說是脫離食、衣的基本生理需求的反應,但是以感情、生理感受的本能性反應為基礎的nationalism,在本質上與生理需求無多大差異,但他們在陳水扁當政後已經逐漸退潮。陳水扁政府面臨的是半政黨輪替、半執政的困境,由於經濟衰退,不像以往長期持續經濟成長,陳水扁政府無法滿足人民基本生理需求反應,另一方面在訴諸民意過程中,人民又強烈受到國民黨以生理需求反應的買票、交易性人際網絡等行為影響,陷入民意基礎無力大幅擴張的困境,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問題。

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是從生理需求轉成更高層次需求的訴求與辯證技巧。如何將維生-本能的台灣nationalism反應轉成更高階、更深刻的需求就是我們要的工作。這項工作的推展,如果從心理學的學理去講,會讓很多人覺得工程浩大。我們以一個簡單的政治方式處理。也就是國家主人與僕人相應的關係。


NO:1799_16
南嘉生  於 2004/12/12 21:15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七)
主人意識與僕人意識(二)
選好人
我曾經整理台灣各縣市縣民所得資料,其中,彰化縣的縣民所得竟然居中部六縣市排名之末二名,比九二一地震受害最嚴重的南投還差。相應於此,宜蘭縣的排名卻很前面,這是很令人訝異。

選好縣長的好處多多,但更重要是,當主人的利益應該更多。

宜蘭沒有理由比彰化發展的好。彰化交通便利、氣候宜人、又接近中部最大城市,開發又早,怎麼說也應該比宜蘭有發展。但是宜蘭自陳定南當縣長之後,20餘年來,都選了很用心於地方建設又很有眼光的縣長如現在的法務部長陳定南,現在的行政院長游錫昆當政,宜蘭的發展當然一日千里。宜蘭還是因為有交通限制,才只發展成這樣,不然他更不可同日而語。一個落後的農業縣會在二十幾年的奮鬥後,醜小鴨變天鵝,可見選一個好縣長有多重要。

但這還不夠。古坑鄉在鄉長的帶領下,將古坑咖啡炒成本土咖啡的代表,現在「古坑咖啡」名聞全台。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台南縣的白河鎮,白河的蓮花祭也是名聞全台。但這依舊不夠,地方會相挺固然很好,但是如何將活動弄得好,產品包裝的棒,卻需要有心的人,不只政府,而且是民間人才的配合。

誰說新港有發展的機會,但新港硬是發展起來。新港有人才,但人才四處跑,早期有新港飴,後來有林懷民與他的雲門舞集。但這些都不如陳錦煌和他的新港文教基金會,由於他們的努力,新港已經逐漸成為人文薈萃的地方重鎮,也因為他們的努力,政府決定在那裡大力投資新港藝術高中,這個有新港人的心、有新港人才的參與,林懷民對藝術高中有他強烈的期待。如果陳錦煌和他的夢想成功,新港不僅是地名、馬祖宮、新港飴,也是創新藝術人才的培養地。

其實只要有心,每一個地方都會有成就。嘉義市有一個圓仔林社區的人,覺得他們的生活環境為何不用心做好一點呢?因此幾個有心的社區人是呼籲、努力下,那一個社區變成全台灣有名的環保社區,雨後的蛙鳴聲,近呎人語,幾不可聞。

人民的覺醒是很重要的。


NO:1799_17
綠軍不要內鬥  於 2004/12/12 22:2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不要老是說犯蘭賄選啦!!!!
現在這個年代了,
敢搞的不比以前多啦!
要不是我們自己提名過多,
要不是偷偷喊搶救的人太多,
票自己搶成一片,
才會有如此下場啦.

NO:1799_18
南嘉生  於 2004/12/13 00:13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八)
主人意識與僕人意識(三)
彰化出了很多菁英,以前所謂的一府(台南市)、二鹿(彰化鹿港鎮)、三艋舺(台北萬華)、四寶斗(彰化縣北斗鎮),彰化怎麼會沒有人才。有一個網友大大說他有一次回故鄉,走在往八卦山的文學步道上,讓他感受到歸化該文學步道的縣長,是多麼用心於彰化的文化事業。文學步道,這兩三年才在泛藍軍明日之星的馬英九管轄下的台北出現,彰化已經領先好幾年了!但這一位縣長連任並沒有成功。以陳定南做事的剽悍程度,假如沒有縣民相當程度的支持,他的連任「一定難」。而他如果沒有連任,往後的游院長要選縣長大概會麻煩一點,而沒有陳、游兩位縣長的基礎,劉縣長的工作可能也是從百廢中一步一步的走吧?更不用說有宜蘭奇蹟。不是彰化沒人才,而是彰化人還沒有覺醒。
賣票是一種賤賣人性的行為。每一次看到有人因為買票而當選,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喚醒人性是很漫長的工作。很多賣票的人都會很清楚的說,沒有人會做賠本的生意,所以一個人會買票,他一定會從另一個地方賺回來。但這一個人怎麼賺,不也是從大眾所繳的稅金,你我的錢袋再拿回去,那不就是出賣自己的利益嗎?他們會說:反正不拿白不拿。我接受不拿白不拿的論點,但我不能理解,已經知道這樣的關係,還將自己的票給他。我唯一能解釋的就是:選票那是一個不重要的東西。

權力決定發展。選票代表權力,每一張選票也許沒有甚麼作用,但是合起來的選票就很恐怖。選票也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他代表你是國家的主人,有權力介入國家的運作。所以當主人是榮耀的。問題是「僕人有資格當主人嗎」?既然「僕人能否當主人」就被質疑,那麼,賣票就是將一個可能沒有價值的東西做最有效的應用,他們的理性抉擇應該被尊重!他們拋棄的權力是一種「無知」,他們的發展落後也是「無知」應付出去的代價。

選民的「無知」是國民黨的期待,是民進黨的責任。選民對做主人能力的「無知」,恰恰就是國民黨的期待,這樣他才能越渠代刨,壟斷權力。有人說地方派系、買票、賄選等等黑幕,一言以蔽之,就是希望「無知」的選民以便宜的、受羞辱的價格出售他的人格與選票,讓國民黨的下層體系可以運作。然而民進黨呢?他也沒有對選民的選票意義,有效的傳達。也就是說,做為主人的好處,民進黨並沒有告訴台灣人民。

舉例來說,我會跟我的朋友說,假如你的薪水增加四分之一,請問你高不高興?我想很多人都會很高興,尤其在不增加付出的條件下,竟然有那麼大的好處,當然會有很多人喜歡。其實,我們的收入中,有五分之一是被政府的各種租稅所扣除,我們可用到的錢是原來收入的五分之四,也就是現在可用所得的四分之一。其次,我會告訴我的朋友,其實這一些錢分給每一個人,所得不多,但是合起來的功用會大於分給個人。假如社會治安不好,每一個人都會生活在恐懼當中,如此的損失就很大,但是維護治安的錢若用每一個人請保鏢的方式處理,費用卻很昂貴。若一個地區請一個保防團體,成本就會下降。然而當盜賊出現流竄現象時,離開這一個社區就得不到保障,因此要有一個更大的保安團體來保障我們的安全。警察體系就是透過大量、集體保安體系來保護我們在各方面的安全,但因為保護的規模龐大,每一個人攤銷的成本就下降。許多的公共設施都是這樣的。然而這還不夠,因為這樣的體制並不能保證我們對環境都很滿意,當我們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有不滿,我們就有權力要求改善、要求政府單位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就是說政府運作是順從人民的意願與利益的。請問民進黨有沒有告訴人民這一些呢?

權力對會使用權力的人來說,才有意義。我講的並不誇張,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懂的運用權力,另外一部份人不喜歡運用權力,所以會使用又喜歡使用的人就有很大的權力。我們看到在一個社會裡,大部分的人會滿意環境,不滿意者就可以發出聲音,要求改善,這樣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好。我前一篇提到那些成功的縣、鄉鎮、社區發展,就是有效的使用他們手中的權力,讓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上升。其實每一個人生活的環境都有可能做到他滿意的狀況,看他要不要做。有人覺得去荷蘭,家家戶戶都有花,真是好。我們的家鄉也可以,只要大家發出聲音,有一個願意做事的鄉鎮長,就可以透過大量採購、集體合作的方式,讓我們家家戶戶有便宜的花卉種子、花盆,也可以讓我們的環境家家荷蘭。

沒有主人意識,就不敢對環境提出意見,當然就只能住在較差的環境、享受僕人的生活了。這就是不知道怎樣使用權力,才會輕易的將自己的權力交出去,讓自己生活的不快樂。

台灣人民一直不知道他們是台灣的主人,所以台灣的髒與亂,安全與危險,道德與澆薄,都跟我們無關。交出權力,就像主人喊話,我們做僕人就去做事一樣的輕易、簡單。


NO:1799_19
七殺  於 2004/12/13 00:5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個人淺見^^
各位大大們的觀點都很不錯

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投票率的問題吧

今年投票率只有59%左右

總統大選投票率有80.3%

這之間的消長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綠營的基本支持群大部分是年輕朋友居多

我身邊的年輕朋友們回鄉投票的卻蓼蓼無幾

在這樣的劣勢之下還有成長席次

跟當初預期的差不多啦呵呵

我想綠黨應該想想地方性的選舉要如何吸引年輕朋友回鄉投票的動機

可能要另類一點吧,在地議題及民生議題要擴大到全國性的宣傳(畢竟年輕人待在本地的相當少)

我也是一直到投票前一天才知道有哪些候選人@@


NO:1799_20
鹹蛋超人  於 2004/12/13 02:05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我想還有一個原因也是投票率的問題吧

今年投票率只有59%左右

總統大選投票率有80.3%

這之間的消長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沒錯。還有總統大選時一堆海外的台派把那一仗當成國家存亡之秋紛紛都趕回去投下一票,這些票是立委這種地方選舉受益不到的。
仔細想想,綠營在總統選舉也不過險贏個兩萬餘票,實在沒什麼好志得意滿的認定立委就會穩穩過半。這次只能說是沒贏得如預期的多,說慘敗則也就言重了,只能說是相對於選前綠營的一片過度樂觀之下的落差罷了。


NO:1799_21
apollo  於 2004/12/13 03:3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我碰到很多人說阿扁做不好的,沒有一個會把原因歸到是因為泛綠在國會未過半,而民進黨卻主打因為泛綠國會未過半所以政府無法做事,為何一般民眾不把施政不佳與泛綠未過半連在一起,值得檢討!

執政黨幾年來一直在做妥協的事,卻在選舉前才突然追求起理想起來,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反過來吧! 唉!

還有民進黨此次選舉提名似乎一直不願正視台聯的存在及影響,沒有積極與台聯合作提名,也是輸的原因之一,有點兩敗俱傷的味道.

還有按身分證尾碼配票,這簡直是考倒老人家,何況我還是上網才找到配票的方式,一般人根本無從得知,宣傳不足.

總統選舉焦點在一個人,立委選舉卻是各地不同,組織動員就變得很重要,我坐電梯都還會碰到國民黨工,這點民進黨就無法比了.

說來說去還是圍繞在選舉....


NO:1799_22
南嘉生  於 2004/12/13 08:45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我先回應一些人對台聯的攻擊。
第一部份:
假如時間可以重來,我們就去設定在2001年立委選舉後的時段吧。
一、 因為有人強調要拿非綠軍的票,所以台聯要講中間或淺藍的語言,即令深藍也沒有關係。因此民進黨要開放兩岸投資,台聯應該贊成,甚至站在藍軍立場,要求開放更大,乃至兩岸徹底三通。

二、 民進黨對八吋晶圓設廠對中國的開放,應該不夠,要更徹底,完全無限制。

三、 因為要講藍軍的語言,所以第一次正名活動,台聯不能餐家、動員,第二次正名活動也不可以參加,管他李登輝老帥是否出席。

四、 因為要講藍軍的話,泛藍軍要減短中國籍人士取得台灣國籍時間,台聯應該參加,如果陸委會不同意,就讓蔡英文下台。

五、 考試院長、委員的人事表決,台聯應該支持張博雅,反對姚嘉文,當然不可以讓林玉体過關。

六、 人家都罵我們沒有取得政權的雄心大志,不值得尊敬。所以2004年的總統大選,我們也不要顧全大局,不推出人選,就讓」黃主席也志在參加,不在勝利。就拿綠軍3萬票就好。

第二部份:
各位,這樣滿意嗎?我想這樣可以解答你們部分質疑,宣洩你們部分不滿。

你們不罵衝高票的王世堅、唐碧娥,怪起台聯的錢林惠君、陳建銘?

你們在台聯抵制民進黨向中國傾斜,向統派示好的時候,大力讚聲,說到選票就說他們不是我們這一國的。

你們在台灣正名活動時,大說「讚,明年我還要再來!」說起選舉時,就講台聯不能來和民進黨搶票。
說起手護台灣,你們手舞足蹈,談起選舉策略,大家都說台聯不應該提名那麼多!

你以為光憑李登輝三個字,民進黨就會鳥他嗎?要不是有台聯、有選票,李登輝比郁慕明還被人家看不起。「他只是一個過氣的人物了」。

你以為憑「羅志明」、「何敏豪」三個字就募得到錢,發動群眾支持手護台灣預演,而若不是那個運動成功,驚動民進黨中央,也不會出現後來民進黨全力支持的現象,當然,沒有手護台灣,很多人都認為陳水扁的聲勢要起來,可能會慢一點,甚至很難拉。

李登輝的確不會培養人才,甚至連識人之處都有問題。解決之道,難道就是叫那些只當過一任的立委下台,叫新人上去?難道那些從國民黨被拉進台聯的立委,人家可是這一次都在後面操盤,一個也沒有跑到前面來搶鋒頭,連列名不分區,都列在後面。

你們罵台聯搶票,為何不說民進黨問題更多。大部分的台聯當選者,名次都排在後面,不是前面。應該檢討的是民進黨的配票作業有沒有問題。不是台聯。台聯提名過多,難道民進黨提名就適中?

民進黨配票,從身份證尾號,從零到九,出生年月日,從一月排到十二月,幹!難怪台聯會反彈!!!


NO:1799_23
桃園客  於 2004/12/13 10:40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難得看到南嘉生大大如此生氣
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看錯了
但十分贊同你的論點
若這次選舉沒有台聯 我會很不甘願的投下一票

NO:1799_24
台龍  於 2004/12/13 11:14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不管南嘉生兄如何生氣,一個事實無法抹滅。台聯只能拿台派深綠的票,無法擴大台派票源。所以台派如果想在立法院過半,台聯不跟民進黨合作,則無法達到過半目標。既於如何合作,是誰應該要犧牲,不是現階段的重點。

我認為台聯應該併入民進黨,一起打拼。否則如果台派想繼續本土化和民主化的運動,有必要讓台聯泡沫化。反正等到阿輝伯光容退休時,台聯一樣無法有所做為。結果反正無法避免,為何要浪廢得來不易的政治資源???


NO:1799_25
南嘉生  於 2004/12/13 11:46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陳生兄
你的問題,已經在你提問題之後的一些貼文寫了,你可以細看。但未尊重,我在此重新表達我你問題的意見。

第一個問題,「二、 陳水扁政府的國家方向在哪裡?」國家方向很多,不只是國防、外交,還有內政部分的一些問題。有很多敏感的問題,陳水扁不可以說,難道他周遭的人不會說?你不覺得經常出現整個方向已經往前面走了,陳水扁卻跑出來喊卡。陳水扁喊「中華民國是台灣」就被李登輝前總統攻擊。孫中山是不是國父,需要他來表態嗎?就叫呂副總統出來講,讓整個討論繼續,為何要用總統身份將很多有關台灣本體意識的討論中止呢?你提到陳水扁總統有很多的國際壓力,沒有錯,我也對他有關國際、國家定位的策略很少談,因為我也體諒他,不過,連總統府資政都不能體諒,陳水扁就必須注意了。同時,李登輝當總統,就沒有值得體諒的地方嗎?如果這些都可以大方的體諒,那麼老榮民的退休俸也應該體諒,最好再提高,至於台灣農民沒有人照顧,誰理你們!陳水扁總統擅長進進退退的手法,卻讓許多在下面的人無法替他的政策辯護。至於你說民進黨黨綱,有多少人會看?選票不只在我們手中,也在那些不上網的人手中。
至於你說因為不滿,說出「「灌票給台聯」才能「制衡民進黨」的力量」 如果你有仔細看我那一欄的文章,你就清楚,我不是因為不滿阿扁所以要灌票給台聯。而是為了有綠綠政黨輪替的競爭機制才主張支持台聯。
在總統大選時,我對阿扁總統的支持應該是有目共睹,這一次選票會過半是一般人的想法,既然會過半,當然就應該考量扶持另一個健康的勢力,以備以後和民進黨去政黨輪替,這種想法有何錯誤?就算這一次沒有過半,一般的想法是差不到幾席,那麼,難道陳水扁不能依選後氣勢,拉幾個過來嗎?現在會敗選那麼厲害,絕對是超過一般人的想像。那又怎樣?

許多人現在指責台聯如何又如何,請問,台聯犯的錯誤,難道民進黨就沒有犯嗎?台聯搶民進黨的票,為何你們不說要不是民進黨提名那麼多人,台聯當選的席次會增加。這兩個黨所犯的錯誤都一樣,也都和我們一樣,認為泛綠軍一定過半,為何一旦出問題,大家都把責任丟給台聯。請問台聯哪一次犧牲台灣人的利益,請問他又哪一次不顧全大局,又哪一次讓我們失望。他們那麼反應台灣人,甚至是深綠軍的心聲,結果我們要大義滅台聯。

許多人在此時做這樣的發言是感性取代理性,好人當作壞蛋。我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


NO:1799_26
陳生  於 2004/12/13 12:50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南嘉生兄

你寫的文章我一定是第一個看(當我打開新網頁時),我欣賞你的推論方法與細膩思維一直沒有改變,也欽佩你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與心力來海國與你熟悉的朋友交換意見,你給予大家的精神食糧比我們給予的多的太多,光是這一點沒有人有資格來批評你來否定你的價值貢獻,你還是海國首屈一指的理論大師,值得大家對你的肯定與尊敬。

選完我本來是想當壁虎一段,不想再寫「輸的感覺」,看大家這樣你一段,我一段,對於消弭歧見毫無幫助,對於台聯不如預期的選舉結果,我可以體諒你的心情是多麼的失望與痛心,相較泛綠不能過半,必須選擇其他政黨來妥協縱橫,這不僅是執政黨領導人的痛,也是台派支持者無法接受的現實苦楚,為什麼選舉最後會變成泛綠自己捉對廝殺,而讓國民黨鴨子划水的買票又配票,這種結果實在是很多長期支持台灣本土政黨的人士所無法接受的事實。

選完了,一切已成定局,這個時候再去檢討誰的不是,再怎麼的檢討反省都於事無補,只能療傷止痛,接受這個事實是很重要的態度,面對新的時局的變化(有人說是原地踏步,我不認為),比什麼都重要,不管將來執政黨選擇什麼策略因應新的局勢,我相都是不得不然的選擇,不管是與親民黨合作,或是與國民黨本土派合作,那都是領導當局該去傷腦筋的事物,我們很無力。

台聯下一步怎麼走,如何走出有氣魄有格局的新本土政黨很重要,我也不認為台聯應該併入民進黨,除非台聯領導中心失去動力,否則不應該扯談併入民進黨,但是我個人會認為台聯應該與民進黨離的更遠一點,說的明白一點是台聯對於台灣的總體政策論述思維應與民進黨有所區隔,不管是在國防戰略安全、台灣主體教育思想、新的憲政體制結構、以及政府組織層級等領域,對不合時宜的福利就養政策應大膽宣示廢除,促成公平公義社會的到來,上述都是台聯可以精心著墨的地方,台聯可以提出一套與民進黨不同的政策版本,當台聯在國家政策規劃理論上與民進黨有顯著不同的路線時,這兩個雷同的連體政黨才能被清楚的分割出來,民進黨與台聯有名顯的區隔之後,不管泛綠選民支持誰,競爭機制自然就出來,所以現在短期的矛盾與對立也許是下一次選舉時不會再撞在一起的藥引,苦藥難服,忍耐一下就過去了,不是嗎?


NO:1799_27
瓠仔  於 2004/12/13 14:0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對不起佔用南嘉生兄的欄, 但我要說的應該偏離主題不遠.

首先我要承認選前引用台聯預估當選20席,增加到23席, 是故意的, 目的是鼓舞台聯支持者能去投票, 但心裡清楚有點問題, 但有些事我不能在選前說.

制憲正名是很多人的希望, 但這樣的訴求票數不會太多, 支持者應該心裡有準備. 投票結果也印證, 台聯的訴求並未獲大多數人民的支持.

但是對的事不能放棄! 想當初民進黨還在黨外時, 整個社會輿論都在批評他們是暴民, 亂賊時, 我們也是因其理念是對的而支持, 也沒因其是少數而放棄, 支持到他執政.

但為什麼在民進黨發展到此時, 卻去挺台聯, 這是攻擊, 要求放棄台聯, 要讓台聯合併泡沫化的人所不能了解的(我不想跟他們解釋). 當然南嘉生兄已解釋很多, 在此向其道德勇氣致敬.
------------------------------------------------------------------------------------

我感覺台聯似乎有在看此網站, 以下是給台聯與支持者的建議.

藍綠兩大黨的夾殺之下, 在西瓜餵大邊政治效應下, 台聯無其空間, 連民進黨都想吃掉它, 尤其傾向制憲正名建國這樣極端的訴求很難擴充選票.

但對的事又不能放棄, 怎麼辦?

我發覺很多中間選民並非反對制憲正名建國, 反對愛台灣的訴求, 他們只是很討厭用說的. 拿出實際行動來愛台灣, 可以柔化這樣極端的訴求, 並獲取中間選民支持制憲正名建國.

台聯趁現在還有點影響力, 快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你的愛.

例如台灣農產品受加入WTO後, 一直很不好過, 台聯可以持續舉辦農產品銷售會, 並呼籲台聯支持者前去購買幫助這些農民, 甚至農民利潤中可以撥出1%收集後, 再拿這些錢去關懷贊助弱勢團體.

....應該還有很多, 方式不便在此多說. 簡單說利用台聯的影響力, 號召台聯的支持者, 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你愛台灣, 然後繼續宣揚制憲正名建國的理念, 如果你是真心誠意, 持續個幾年, 中間選民的反彈就不會那麼大.

如果台聯能這樣做, 也將是第一個不是用嘴巴說的政黨, 也是台聯存在的價值.


NO:1799_28
南嘉生  於 2004/12/13 16:24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誰說台聯的票就一定是深綠票,深綠票就一定是從民進黨那邊挖到的。至少我知道有很多票是從李登輝前總統的「身為台灣人的悲哀」挖到的,他們本來就不一定是綠票,甚至於本來就是藍票,是支持李登輝的選票,他們是李登輝怎麼說,他們怎麼投,誰說他們是綠票。2001泛綠軍大勝,當時很多人都說那是李登輝效應,沒有人或很少人說他是深綠軍的選票,為何今年就是深綠軍的選票?

民進黨今年的票,有很多根本就是李登輝、台聯人的努力。三年前,民進黨還在為不能突破40%的上限在傷腦筋,如果沒有李登輝前總統的助臂,選票的成長要跨40%還很有問題。當時的人在分析李登輝身上的票,也是有5%的選票,台聯的票很多都是從這一邊出來,怎麼今天就說他們本來就是民進黨的票?是不是「變」的太厲害。如果要算總統大選,我想陳水扁總統也不敢否認這中間有很多都是李登輝、台聯的支持者,將票投給他的。

深綠軍的選票不是民進黨的禁鬻。很多網友會認定台聯搶民進黨的票,特別是深綠軍的選票,但我要問,過去三年,哪一個政黨的政見比較符合深綠軍的政治偏好?哪一個政黨對深綠軍的政治想法,強力動員支持?台聯。現在攻擊台聯的人,心中的想法可能是:「民進黨可以放棄深綠票,台聯不可以去照顧深綠軍的票。」人家讓你喊爽,但是你的票就是不可以給他,一定要給那個不甩你的政黨,這樣的反應實際上和深藍軍一樣,這樣的選擇並不是理性選擇。

選票分佈會移動。我在「從網路論戰談起(一)」一欄就已經提出選票分佈會移動的論點,今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總統在那麼高的投票率上衝過50%,就是一種選票分佈移動的結果。誰讓那樣的分佈移動?不就是以李登輝、台聯為主導的非民進黨綠軍,強力推動一些民進黨不敢,或是陳水扁總統不方便參與的政治活動,讓很多人走出戶外,向綠軍移動嗎?很多人都指出是綠軍輕敵,投票率超低的結果。在這樣的情形下,今天整體的得票率沒有增加很多,並沒有足夠理由說明是台聯怎樣?台聯的過去的努力是被肯定,請問民進黨呢?

我的票不是民進黨的選票,是我的政治決定的選票。我的選擇是從我的訓練去決定的。支持綠軍、支持陳水扁總統都是從我的訓練去判斷,但是保留選擇的機會,依舊是我最注意的要項之一。


NO:1799_29
yl  於 2004/12/13 22:4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瓠仔:
----但為什麼在民進黨發展到此時, 卻去挺台聯, 這是攻擊, 要求放棄台聯, 要讓台聯合併泡沫化的人所不能了解的(我不想跟他們解釋). 當然南嘉生兄已解釋很多, 在此向其道德勇氣致敬.

If anybody wants to laud, support, or attack the TSU (or any political party), it is nothing more than his/her own calculation. I can not see how one position merits that (somewhat self-important and -flattering) label of 道德勇氣. Perhaps Chiang Kai Shek would win your respect for his 道德勇氣 in stubbornly adhering to his dreams and tyranny!

There is nothing wrong in the deduction of 南嘉生s theory. The thing I can not agree is that he seems to be neglecting/(oblivious to) the reality and the history. Now the short term verdict is out, will he see the fallacy of his? There is one old saying, Wei Shang Zhi Yu Shia Yu Bu Yi, (Only the wiseset and the stupidest will not change?!). I do not know which class 南嘉生 is in. As for myself, a common fool, I can only try various changes of approach to cope with the reality.


NO:1799_30
瓠仔  於 2004/12/14 01:1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yl

道德勇氣這句話不是很適當, 可能南嘉生兄也承受不起, 在此收回. 我的意思不是在歌功頌德南嘉生, 而是指南嘉生不畏指責, 即使言論不利民進黨, 也要說出他認為對的事, 是我所謂的道德與勇氣.

當然言論自由, 任何人要說什麼沒有什麼不可說, 也沒有不可不被質疑, 我也不例外, 相信南嘉生也是.

但我認為南嘉生是對的. 民進黨越來越驕傲自大, 應該很多人感受到了. 也好, 選舉失利, 讓其反省一下.

你的想法無謂對錯或聰明愚笨, 不計一切達到最多選票, 選擇最有贏面的黨支持, 與我的價值不同, 我只管事情對不對, 不然我早就是國民黨員了, 無論在學校或軍中只要是國民黨員就有比別人更多的好處.

還是不懂為什麼我認為南嘉生是對的? 對不對? 可是我真的不想解釋.

PS. 南嘉生的文真是長篇大論, 要看完真是不簡單, 不知有幾人能看完, 我也跳著看.


NO:1799_31
yl  於 2004/12/14 02:1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瓠仔:
---PS. 南嘉生的文真是長篇大論, 要看完真是不簡單, 不知有幾人能看完, 我也跳著看.

So do I now---after that thread on pouring votes! I am not saying his thesis is right or wrong. (I believe he has his belief as I do.) My question has been on the approaches of making the belief (dream) materialize. Your rejoinder, 不計一切達到最多選票, 選擇最有贏面的黨支持 and not joining the KMT (in the old days, I presume) seems to twist (or mislabel) my point in the other thread. Why we do not support KMT? It has been very simple all along and KMTs track record tells all. Its objective (one China!) is polar opposite to mine. I do not see nor believe that DPP is like that, and this has been my critique of 南嘉生s analysis in the other thread.

---我只管事情對不對,
That is why we can only be the reeds on the fence or bamboo shoots! And that is why I quoted my old friend (http://mail.ntust.edu.tw/~cjl/files/memo_1.htm) in that thread--forging a coalition in the real world needs intricate works of compromise.


NO:1799_32
apin  於 2004/12/14 02:50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能否「合併」將是未來泛綠「實力」能否達到「國會過半」的「先決條件」。

先拋出此議題供網友們討論。


NO:1799_33
apin  於 2004/12/14 02:5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更正】:「泛綠陣營」能否「合併」將是未來「綠營實力」能否達到「國會過半」的「先決條件」。

NO:1799_34
尼貝卡  於 2004/12/14 04:06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一生辛苦為誰忙?竟然不負責任的謠言就可以淹歿?
光是看高雄就知道,下次極可能由泛藍當家作主,
不懂文宣戰術,功績就準備讓人家揀現成的吧!意料之中!

人家泛藍黨工是天天關心,天天曾參殺人,
泛綠只是偶爾來講一下,或選前才來講清楚,就以為可以了?根本沒用!
泛藍擅用人與人之間的壓力影響,是非讓流言約定俗成,
等到後來再講已經沒用了,先從最有實際民生利益的觀點著手吧.
從媒體不敢報的,一直轉移焦點的,來著手吧.

若民視能像古坑那樣,每天報錢坑法案佔的比重,也順便比軍購,
3年後我就不相信泛藍還能過半!


NO:1799_35
Dexter  於 2004/12/14 05:4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南嘉生兄

既然是李登輝、台聯人的努力民進黨這次才有百分之三十幾的選票
明年縣市長及下次總統選舉台聯都應該推出自己的人選
只要你的神李登輝加持絕對可以當選

還記得你選前強力推銷票要灌給台聯
現在又說民進黨的票是你的神李登輝、台聯賞賜

你的神李登輝永遠都是正義的一方
阿扁沒有你的神李登輝的5%-10%的選票絕對選不上
民進黨自己努力十幾二十年及阿扁自己魅惑的40%-45%連屁都不如

你的選票絕對是你自己決定不是你的神李登輝幫你決定

只是很奇怪2000年你的神李登輝加持的連戰怎麼輸給阿扁跟宋楚瑜
難怪連戰要不爽


NO:1799_36
Dexter  於 2004/12/14 05:4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更正

你的神李登輝永遠都是正義的一方
阿扁沒有你的神李登輝的5%-10%的選票絕對選不上
民進黨自己努力十幾二十年及阿扁自己魅力的40%-45%連屁都不如


NO:1799_37
瓠仔  於 2004/12/14 12:05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yl

2004投阿扁, 我就是衡量利弊, 妥協下投的票.

提到國民黨跟你在說南嘉生不顧現實與歷史(應指這次選舉他在喊倒票給台聯)是無關, 那只是在說我判斷事情對錯的一段過往小歷史.

民進黨像不像國民黨? 在我看來有部份越來越像. 一中是民進黨的底線, 絕對不會同意, 當然不會像那白痴國民黨跟著附和. 這是複雜問題, 不是不同意一中, 就可讓民進黨吃遍天下, 但同意一中會讓民進黨失去天下.

但民進黨要同意什麼, 要做什麼, 我沒意見, 要三通就去通,下次選舉再來選擇(如果有的話), 搞不好又得妥協.


NO:1799_38
台龍  於 2004/12/14 12:31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瓠仔兄,

妥協正是政治的藝術。大家都在妥協,只是我們台派妥協完了,還來這?埵R嘈。我還很少看到汎藍的人吐他們自己人的嘈,難到汎藍的蠢到看不清楚他們有些候選人是多差嗎?


NO:1799_39
南嘉生  於 2004/12/14 12:43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十)
個人與政府
在中國文化或國民黨統治文化中,順民教育很重要,要人民當順民,就不能讓人民知道他有多少權力,或他的權力能發揮多少效應。台灣人民會輕易將自己手中的選票賣出去,不管是用錢或者用人情攻勢,就是因為選票的經濟價值在他的生活中,真的很低。所以可以輕易出賣。這是從經濟的角度去看,若從政治或社會的角度來說,他們出賣的是自己身為國家主人的身份與尊嚴,他們出賣對自己社會與環境的發言權與所有權。而這一切,其實也可以這麼得到選民的反映:誰說我有這樣的權力,我活了這麼大,怎麼會不知道呢?而選民這樣的質疑與反應,那就要讓我們反省,到底過去數十年來,民進黨政府在他們執政的縣市政府中,做了甚麼?在他們掌握的中央政府時期,他們又做了甚麼呢?也就是他們過去沒有做,所以他們現在選戰打起來很困難。

傑出的台北市長,卻沒有將整個戰略拉長。沒有人否認陳水扁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做得很好,但這個「好」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如果這個「好」是因為陳水扁市長的傑出,那麼沒有辦法做到這樣地步的市長就是蹩腳。從而黃大洲、馬英九都被歸類為能力較差的市長。假如這個「好」被歸為:「這是市民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而我做為一個台北市長,只是將這一個權利「真確」的還給市民而已。」「真確」乃在讓人民知道民主的真實性,不是從課本得來的虛影,將「真確」落實在生活,就是民主進步黨的台北市長陳水扁要以他的表現,讓人民知道,民主是甚麼。那麼,陳水扁市長的功績並不能推論出他能力很強,但他卻反映出黃大洲、馬英九市長的能力在水準之下。到底哪一種「好」比較好呢?我認為後者。不是因為要將黃大洲市長、馬英九市長比下去,而是將我們國家人民對政府功能的認知有更清楚而現代化、民主化的提升。前者的好,是傳統認知,剛好選到一個幹練的市長,在許多傳統時代都可能出現這樣的市長,以往的台北市長高玉樹也可以這樣被歸類。後者的好,是一種還權於民的市長。那是在民主時代、現代化國家,市政重視人民利益下,才會出現的概念。也從這一個角度,更看得出過去數十年來,生活在台灣的人民,是過著怎麼樣非民主、非人權的生活。也只有從這一個角度,台灣的民主才能提升,而這樣的提升才能將泛綠軍高低階的政治訴求與人民利益結合在一起,這才是泛綠軍與泛藍軍最大的不同:
過著人的生活,還是過著生活。

民主與專制不應該纏鬥這麼久。我曾有多位好友是嘉義市人,對嘉義市也深談很多。嘉義市民對許世賢(前內政部長張博雅女士的母親)市長的尊敬,那是沒有話說,大家都尊稱他是嘉義市的媽祖婆,是一個堅持民主的好市長,他於任內去世,他的女兒張博雅、張文英繼任,嘉義市從升格為省轄市到現在,一直都是他們家族勢力的人在當市長。但是嘉義市支持民主的選票一直增加不多。這是不合理的。民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讓人民有做為人的感覺,當過人之後,怎麼會願意重新回去當畜生呢?假若感受過民主的如沐春風,就會更加痛恨專制的「不把人當人看」的統治風格,他在各項選舉中,一定會反映出來,除非那種民主只是一種喊爽的民主。不幸,台灣的民主都是這樣。我們無法感受到當市長選舉時的激情過後,市長對市政、人民之間的關係,有甚麼人性化的密切結合,人民如何從市政上,感受到當嘉義市民真的很光榮。就是這樣,當民主派人士掌權,卻沒有辦法讓人民感受民主與專制有何差別,民主與專制的力量就會纏鬥。
民進黨和國民黨的競爭,竟然淪為派系之爭。各位注意去看,民進黨在台灣許多地方都曾執政過,但他們執政的成績多很難讓人滿意,雖然很多人會說: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但若有保證,怎麼又會再度變成國民黨的執政縣市呢?更清楚的說,那樣的「品質保證」從他們選戰圖騰來說,並沒有意義。因為他們選戰圖騰是民主對當專制,是本地對抗外來,這兩方面的訴求在正常狀況下,都會是一旦執政,人民覺醒,那麼專制的、外來的勢力就會衰退,但沒有。沒有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民也感受不出民主與專制有何差異。他只是一種派系之爭而已。

選戰訴求若在選舉過後,無法全面反映出意義,那樣的訴求,就沒有強烈的實質意義,只有圖騰意義。圖騰意義對很多人是沒有吸引力的。


NO:1799_40
南嘉生  於 2004/12/14 14:2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十一)

基礎訴求應有他的生活基礎
有人說正名、制憲活動,層次太高,不應該在立委選舉打。錯!而且錯的離譜。立法院的運作會不會影響到正名、制憲?這就是答案。

正名、制憲是基礎問題,不是高層訴求。民進黨自黨外以來,一直呈現他們執政的政治訴求會被人認同,卻不能廣泛的應用在生活上。導致民進黨與國民黨在競選鬥爭的時候,是政治訴求和社會、經濟訴求的對抗。其實,民進黨、台聯是有口號,沒應用。會基礎原理,不懂的學理應用。

政府所有的施政都要有法源基礎,而法源基礎的基礎就是憲法。一部好的憲法將會使整個國家發展往好的地方移動,包括各項的基本人權、政府體制、基本國策、政府支出分配、資源調整等等。根據這樣的規定,有很多政府不想做的,或者很容易偏差的問題,都可能在憲法中得到必要的糾正或限制。例如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收支問題,如果出現偏差,就會出現有一些城市異常發展,有一些卻沒落。以「地方財政劃分法」為例,為何北高兩市所分配的營業稅比例要比其他縣市高?難道他們的市民是國家的寶,其他的就不是?當然有人會說他們是直轄市,各位,直轄市是從中國那種大面積、大人口國家所產生的體制問題,對台灣這樣一個37000平方公里的國家來說,幾乎是不成立的。我們需要用中國憲法、中國邏輯去處理台灣的問題嗎?再者,我們政府對教、科、文支出的比例偏低,甚至無效率,這也可以在憲法中規定,強迫中央政府一定要依憲法規定編列。教、科、文支出一般被認為是長期支出,短期不易看到,許多政府若遇到財政有困難,都是先削減這部分的支出,然而這樣就會使國民的受教利益減少,讓國家長期的競爭力受損。甚至於我們也可以透過憲法規定,有關中央與地方財政如何相互配合、調整,讓地方政府有財力做事,如果財力不足,有甚麼法律、法源基礎讓地方政府強迫中央政府補助,或者地方政府有權自行開拓財源,增進縣、市民的利益。更小的範圍保括各縣市的教育自主權與文化推動。很多地方自治發達的國家,他們每一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他們國民會有移居現象,乃因為某一個縣市的教育水準高、環境較佳。這樣的現象在我們台灣似乎看不到,因為中國文化根本不重視地方自治,甚至是壓制地方自治,每一個縣市當然沒有特色。沒有特色的縣市不僅不會讓人民願意移居,甚至也無法吸引人民願意為那一個城市奉獻心力。在舊國民黨時期,尤清在當縣長時講過一句話,當了縣長才知道縣長的權力有多小,一大堆的法案都卡在中央對地方補助的財政規劃下,沒有中央支持,地方要推動建設幾乎不可能。這就是國民黨文化的財政特色,將所有的財政收入大部分由中央、省市控制,而那一些單位以往沒有開放民選,都是由中央指派,確立國民黨對全台灣的控制權。不瞭解這樣的財政結構,就不知道國民黨的財政管理技巧。另外,地方建設經費採行三三制,計畫方案若是有被省、中央核可,則建設經費有三分之一由中央補助、三分之一由省補助,縣市政府只需準備三分之一,如此所有縣市的建設,都卡在由中央及省的補助,地方政府若有新的構想,也會被議會以一句:「有補助經費比較省錢,為何不做呢?」封殺。這樣的發展難道是正常的嗎?但這一些有時候必須憲法去規定,原因很簡單,財政權對各方面的影響很深刻,很多中央政府一定要將財政權收回中央,因此若將這樣的規定納入憲法,中央、地方就有互相分工合作的機制。這就是憲法的重要性。

正名也是這樣。為何要談國名?對外就是涉及到國防、國際權利與義務的問題。然而在內政也存有這樣的意義,要怎麼看由中華民國這一個圖騰往下延伸的一大堆問題,包括教育內容、國民意識與由此延伸出來的行為抉擇。今天很多人會將他一生奮鬥的資源,幾乎全部移到中國去投資,有部分原因不就是想要衣錦榮歸。這樣的資金移動是台灣的經濟、就業與各項發展,當然產生深刻的影響。

別人不想落地生根於此,他可以不顧這一邊發展,但是其他想要在這一邊發展的人卻不一樣,就業機會調整當然會影響家居幸福、人民快樂。從這一些地方深入分析、剖論,當然就可以找出正名、制憲與人民生活的關連性。

誰說基礎問題不可以找到生活基礎。


NO:1799_41
陳生  於 2004/12/14 14:28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南嘉生兄關於嘉義市的地方政情也是很熟悉,我是嘉義市人,從民國六十幾(?)年開始有投票權以來,的確是照著這樣的軌道來投票,我投過許世賢市長的票,遑論之後的張文英、張博雅姊妹,我家在他家的隔壁附近,感情自然是很好。

民進黨未崛起時,嘉義市人反對國民黨當市長,認為讓許家班出來主政可以防止國民黨繼續貪污,記得民國六十幾年以前我上大學時,每次回鄉看到嘉義市都覺得沒什麼改變,當時一句話形容嘉義的城鄉風貌最貼切,三十年前的嘉義與三十年後的嘉義沒什麼改變,一個旅居在國外的鄉親這麼說,回到嘉義閉著眼睛都找的道路,但自民國七十一年嘉義市脫離嘉義縣成為省轄市後,經過許世賢、張文英與張博雅的精心治理後,嘉義市的城市面貌開始變化,例如北社尾郊區,以前是稻田與空地人煙稀少的地區,後來道路開闢的很多,港坪也是,外環道世賢路更是林蔭大道,經過二十年的市政努力,嘉市的城市面貌已經改變,許多鄉親隔幾年沒回來,一看到改變中的嘉義市都驚歎不已,嘉義市每年年終的「國際管樂節」尤其吸引著很多外縣市的觀眾蒞臨現場觀賞,外縣市的朋友一到嘉義市,每每稱讚嘉義市的道路變寬變多了,現任嘉義市長陳麗貞仍是許家班的成員,立委為民進黨的蔡同榮,這是支持黨外市民心中已有的默契。

你問的很好,嘉義市或其他民進黨都長期執政的縣市,既然有好的縣市長期治理,選民對民主政黨的支持度應該上升才對啊,怎麼會停滯沒進步?這次選前最後一夜我也到噴水源圓環觀看造勢拼場,看到國民黨的支持者還是那麼多,我也感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仍繼續支持國民黨?理論上支持國民黨的選民應該越來越少才對,怎麼都沒有改變多少?我心中也會問這是長期執政的支持疲乏,還是藍綠選民結構已經堅固分野?藍綠選民比例結構竟然越走越穩定,所以才有泛藍黃敏蕙一人競選躺著選也會當選,這樣的現象反映什麼問題?我想受到國民黨政府長期福利政策照顧的公務員家庭與外省眷村家庭是民主陣營長期無法撼動的冰山,國民黨長期深入地方經營的派系,盤據地方行成牢不可破的既得政治利益者也是鞏固國民黨的支柱,地方政治講究地緣關係,我的親朋好友總統選舉時可以接受我的勸告不投連戰(棄投),但是立委選舉他們都是黃敏蕙的票,這怎麼說他們沒有覺醒?只能說黃敏蕙平時深入經營地方的婦女組織與社會團體,基層耕垠牢固。


NO:1799_42
Echo  於 2004/12/14 14:2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選舉前一陣子,看到幾年來一直被深綠選民批評的、一直往中間靠的民進
黨,突然在很短時間內瘋狂發飆,重新披上深綠的戰袍,連串重炮轟出一
些讓深綠人士大快人心的議題,身為深綠者之一的在下,跟著沈浸在盲目
的喜悅中之餘,心中有那麼一些說不出的不安,只是被期待沖昏了頭,沒
有去細思這不安的由來。

一直到敗選的消息傳來,想到當初的不安,我才驚覺,民進黨這一些回頭
反噬的動作,在這一次選舉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民進黨的路線問題,我們在過去幾年有過很多爭辯,到最後,似乎『民進
黨走中間路線吸收中間選民,深綠的板塊由台聯來接收』
是一個共識,畢
竟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有些事情不能一直往前衝,因此「衝」的任務,就
交給台聯。唯有如此,泛綠才有擴大板塊的可能。

回頭看看過去幾年的發展,似乎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在走,民進黨與台聯的
「兩條線平行競合」的關係,似乎也慢慢地把泛綠陣營擴大了。

就在這慢慢擴張、穩定成長的過程中,民進黨突然棄多年經營的中間路線
不顧,將路線轉了回來,跟台聯搶奪起深綠的板塊來。我現在終於想得比
較清楚,選前民進黨之所以讓我不安,是因為他們的選舉操作,有那種
「要讓台聯死得很難看」、「要把所有泛綠選票一把抓」的企圖
。民進黨
難道認為光憑他們自己就可能過半麼?否則,是什麼原因、什麼心態,讓
他們寧可放棄到手的中間選民,而去選擇「自殘」的操作方式,與台聯搶
起深綠的選票來?

要知道,台聯沒有什麼選擇,只有打深綠的牌,才有增加席次的可能。但
是民進黨卻可選擇要打中間牌,或是打深綠牌。是什麼心態作祟,讓民進
黨放下到口的肥羊,回頭反噬自家兄弟?如果要論是非,民進黨又是過渡
提名又是「棄中間搶深綠」,應該為這次的泛綠敗選負絕大部分的責任。

回頭看看過去這幾年民進黨所走的路線,以及阿輝伯、台聯所扮演的角色,
我深信,如果沒有台聯,民進黨根本不會去甩深綠支持者的聲音;以民進
黨執政後往中間急速靠攏的速度,要不是沒有台聯,我看恐怕台灣很快會
沒有綠軍,只剩下泛藍+中間的民進黨。我個人認為,台聯的存在,是台
灣意識存亡的關鍵,絕對不能讓他消失。


NO:1799_43
Echo  於 2004/12/14 14:40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尼貝卡:『一生辛苦為誰忙?竟然不負責任的謠言就可以淹歿?
光是看高雄就知道,下次極可能由泛藍當家作主,
不懂文宣戰術,功績就準備讓人家揀現成的吧!意料之中!
人家泛藍黨工是天天關心,天天曾參殺人,
泛綠只是偶爾來講一下,或選前才來講清楚,就以為可以了?根本沒用!

泛藍擅用人與人之間的壓力影響,是非讓流言約定俗成,
等到後來再講已經沒用了,先從最有實際民生利益的觀點著手吧.
從媒體不敢報的,一直轉移焦點的,來著手吧.』

這可能是關鍵吧?




NO:1799_44
南嘉生  於 2004/12/14 17:08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往正常國家的路走
台聯和民進黨是不是淺綠、深綠之爭,從他們發展的方向來說,意義不大。反正一個不正常的國家,只要他一直是不正常國家,怎麼綠、怎麼藍都沒有意義。只要他是一個正常國家,台聯現在所講的也只是一個正常國家的正常表現,並不奇怪。台聯的主張會被覺得奇怪,證明這一個國家不正常。

沒有搶票問題,只有施壓問題。支持台聯,本身就是要壓迫民進黨加速往正常國家方向移動,他們如果目標一致,速度相同,投票給台聯與投票給民進黨,他的效果是一樣的。如果政治人物一如他們所講的那麼偉大,那麼誰來完成他們的目標,意義並沒有差別,有差別者,就是他們的個人身份與利益,而這些對我們這一些支持者來說,沒有意義差別。反正他們的好處又不會落在我們的口袋裡。

批判台聯支持者,等於批判李登輝。今天會引發支持台聯或民進黨的爭議,源於李登輝出面強力支持台聯,才會使綠軍出現兩組人馬。所以批判台聯支持者,就是批判李登輝及李登輝路線。如果我們認為李登輝所講的往正常國家發展是正確的,僅有速度差異而已,那麼到底我們要批判主張速度快的?還是速度慢的呢?
有許信良、陳文茜,就證明民進黨需要監督、需要台聯。當1990年代,許信良剛從外國逃回台灣時,沒有人會懷疑許信良;當陳文茜當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時,很多人還是相當風靡他的風采。但他們變了。會反省我們對這樣相同的人,卻出現不同評價的原因時,他就應該支持民進黨需要監督、需要不斷有政權被取代的危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綠軍監督者。
逃出獨佔卻又支持獨佔,就是以往的教訓不夠深刻。才二十年,許多人剛從國民黨黨國體制的惡夢中走出來,許多黨國體制的罪惡還沒有清算、整理,就馬上有人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單一綠軍政黨,我想這是一個反省不夠深刻的政治判斷。

今年桃園缺水,游院長在公開場合詢問自來水公司出席代表,希望他趕快通水,他當場就說:「逼死我也做不到!」壯哉斯言,自來水被他們搞了幾十年,每一次的問題都一樣,每一次都不解決。這假如是一家民營公司,早就消失在企業名錄中了。因為他們獨佔。
不考慮競爭機制,那麼,我們就會聽到以後強大的民進黨說:「逼死我也做不到!」


NO:1799_45
南嘉生  於 2004/12/14 17:10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往正常國家的路走
台聯和民進黨是不是淺綠、深綠之爭,從他們發展的方向來說,意義不大。反正一個不正常的國家,只要他一直是不正常國家,怎麼綠、怎麼藍都沒有意義。只要他是一個正常國家,台聯現在所講的也只是一個正常國家的正常表現,並不奇怪。台聯的主張會被覺得奇怪,證明這一個國家不正常。

沒有搶票問題,只有施壓問題。支持台聯,本身就是要壓迫民進黨加速往正常國家方向移動,他們如果目標一致,速度相同,投票給台聯與投票給民進黨,他的效果是一樣的。如果政治人物一如他們所講的那麼偉大,那麼誰來完成他們的目標,意義並沒有差別,有差別者,就是他們的個人身份與利益,而這些對我們這一些支持者來說,沒有意義差別。反正他們的好處又不會落在我們的口袋裡。

批判台聯支持者,等於批判李登輝。今天會引發支持台聯或民進黨的爭議,源於李登輝出面強力支持台聯,才會使綠軍出現兩組人馬。所以批判台聯支持者,就是批判李登輝及李登輝路線。如果我們認為李登輝所講的往正常國家發展是正確的,僅有速度差異而已,那麼到底我們要批判主張速度快的?還是速度慢的呢?
有許信良、陳文茜,就證明民進黨需要監督、需要台聯。當1990年代,許信良剛從外國逃回台灣時,沒有人會懷疑許信良;當陳文茜當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時,很多人還是相當風靡他的風采。但他們變了。會反省我們對這樣相同的人,卻出現不同評價的原因時,他就應該支持民進黨需要監督、需要不斷有政權被取代的危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綠軍監督者。
逃出獨佔卻又支持獨佔,就是以往的教訓不夠深刻。才二十年,許多人剛從國民黨黨國體制的惡夢中走出來,許多黨國體制的罪惡還沒有清算、整理,就馬上有人希望有一個強有力的單一綠軍政黨,我想這是一個反省不夠深刻的政治判斷。

今年桃園缺水,游院長在公開場合詢問自來水公司出席代表,希望他趕快通水,他當場就說:「逼死我也做不到!」壯哉斯言,自來水被他們搞了幾十年,每一次的問題都一樣,每一次都不解決。這假如是一家民營公司,早就消失在企業名錄中了。因為他們獨佔。

不考慮競爭機制,那麼,我們就會聽到以後強大的民進黨說:「逼死我也做不到!」


NO:1799_46
南嘉生  於 2004/12/14 17:11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我是民主主義的人權主義者
在選舉後的討論,很多人對泛綠軍兩大政黨的劃分,分成走中間路線的綠軍-國民黨和走深綠軍的台聯。我深思自己定位之後,我發現,我不是深綠軍,我支持的也不是深綠軍。我是民主主義的人權主義者。
先做人。從人的基本權力來說,做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是很重要的,不然,若我們的人權被壓縮到很低很低,我們跟畜生有甚麼差別呢?在沒有人的尊嚴條件下,當中國人與當台灣人,只是不同國名下的畜生罷了。在這樣的畜生生活下的政權,只是以不同的名義,卻是相同的殘害人民制度,獲利者依舊是衣冠禽獸的人,只是他的名字不一樣罷了。人,追求這樣獨立的人,意義在哪裡呢?至於有人說:「台灣獨立,至少政權在台灣人手中」,這是虛構的「自己人」意識,也是心智成長不全的反應。誰跟他「自己人」,如果「自己人」,權力、利益就不可能差那麼大,如果「自己人」,就不需要壓迫人權,讓「自己人」生活得像畜生一樣。想像「自己人」會有多好,就如同國民黨給我們的中國虛構,那是實際不一定存在的想像。
再推論出做為台灣人的價值。甚麼叫做人的基本人權,其實是很難講清楚的。一個較簡單卻不算嚴謹的講法就是統治階層有甚麼樣的法律權力,我們就有那樣的法律權力。或者說憲法上所賦予人民的人權就是人民基本權力。根據這樣的定義,進行自己與別人、自己國家與別人國家的比較,就是別人國家及國民有怎樣的權力,那麼我們的國家與國民就應該有怎樣的權力。這樣的基本權力無關乎我是哪一個國家,也不關呼我的國家國名。也從這一個角度,假如日本國民有權利決定他們國家的名稱是日本,那麼我的國家的國民當然有權利決定自己國家的名稱,不管這一個國名是中華民國、台灣或其他,反正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力。有人說那麼你支持中華民國這個國名?我不反對。但對我最爽的名稱是台灣,為何我的國家不能稱為台灣,如果有人說因為有別國反對,那我要問,我的國家是不是國家,我的國民資格是不是二等資格?人家可以決定自己的國名,我們的國名一被反對就不可以。這侵犯我的人權,所以我反對。我反對別國來決定我的國家的國名。我的台灣人的權益是生活在台灣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他們的基本權力。如果有人反對叫台灣人,我也不堅持,請講出道理來讓我接受吧!
制憲就是因為我覺得需要。我無法理解,已經過半世紀了,如果一個人1945年出生,他也已經將近60歲,人生走過一半,他的國家憲法中,還有一大堆不知所云的規定,這不僅是笑話,甚至污辱他的人生。「我的一生為何都在不斷的等待,而且是別人強迫我的等待呢?」人有沒有價值,可能人言言殊,但我想是相當相當有價值,當父親的精子進入母親的身體時,要那一個精子是數億、數十億精子中跑最快的,他才有機會讓母親受孕,誕生那樣的一個人、一個「我」來,所以每一個生命的值得無限的珍惜與愛護。但,請告訴我,我那寶貴的生命為何要耗盡在沒有希望、無窮無盡的等待呢?所以我要改變現況,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要制憲,設計一個適合我生命發展的國家體制。

請問我上面哪一個訴求是偏激、不可理喻的,請問我哪一個訴求不是生命中最基本的行為規則而已呢?

為何不和平統一?當然,強調統一的人會說在統一的機制下,兩岸可以怎樣又怎樣,一切都不改變,所以統一很好,但是如果要獨立,就會引發戰爭,所以支持正名、制憲就是激進。
我不反對統一,但他不可能,而且沒有意義。假如按照他的說法成立,我甚麼東西都沒有改變,那我又何必要改變現在獨立的現況,他又何必要我們和他們統一,然後使他們統治的法理基礎出現問題呢?再者,中國花了那麼多的心力,結果台灣人民甚麼都沒有改變,那中國領導者一定是發瘋在浪費資源。至於他們會隨後強調外在外交改變,這難道不是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如果不影響內政,或者影響台灣目前政府統治台灣的安全,台灣也不需要花很多的心力要進入聯合國、要爭取邦交國。所以他必然改變台灣的安全問題,而這樣也會影響台灣人民未來的利益。更直接的說,一個今日不敢給自己現有人民高程度人權的政府,他對你的承諾也不會在明日實現。他今日會以貴賓的身份邀你成為他的國民,明日必然會以踐踏你的人權來證明他的貴賓的價值。

如果獨立就要打仗,那也就是說反對他們政府主張的就是戰爭,依此推論,現在的反對就是戰爭,未來的反對就是他政府對國內壓迫與欺凌。與其以後在沒有武力、外交下被修理,不如現在在有武力、外交下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我激進嗎?如果人民不會主動將自己的利益交給暴徒,那我就是做這樣的動作,請問我激進嗎?沒有,我一點都不激進,因為我的動作和你的動作完全一樣,你激進嗎?

我是支持我的權力。我支持李登輝嗎?不是,我是支持我的權力,李登輝現在所講的政見和我的權力是一致的,所以我因為支持我的權力,所以支持李登輝。
我看法的顏色不重要,重要是你的利益。我寫這一些,不在要強烈說服你,你同不同意我的看法,那就看我前面所提的民主與人權的論點是否和各位的利益一致,如果一致,那就不要管甚麼顏色,請勇敢捍衛你的利益。我也不管李登輝和台聯的主張是不是綠軍?而是他們的主張能否捍衛我的想法與利益。


NO:1799_47
yl  於 2004/12/14 23:08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我無法理解,已經過半世紀了,如果一個人1945年出生,他也已經將近60歲,人生走過一半,他的國家憲法中,還有一大堆不知所云的規定,這不僅是笑話,甚至污辱他的人生。
Perhaps it only shows why you are so NOT THE SAME as common people! In other words, you can not feel what the people feel. You think they are 甚至污辱他()的人生? I hope you are not serious.

---所以我要改變現況,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要制憲,設計一個適合我生命發展的國家體制。
But you will have to convince other people to go with you.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alculations! Even if what you said (現況 needs 改變) was perfectly correct, you still needed blood, toils, and sweats from all to make it happen. We are not talking your individual here. Even you yourself want to change something minor, like clean shave your head, you probably will have to consult with your wife (and your children) to reach some consensus in your own family! Yes, it originates in each individual, but the it is not for the individual alone to decide!


NO:1799_48
南嘉生  於 2004/12/15 14:5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談一點跟選舉有關的。
配票,我想有一點被某些人忽略了。民進黨的配票本身就是不合利潤動機。
59%的投票率當然有原因。民進黨這一次的投票策略有兩點嚴重錯誤:平均主義、假設選民的投票結構不變,熱情依舊。平均主義是民進黨配票體制強調公評,要求選民不分候選人平常的努力,按民進黨的設定方式,平均分配給他的候選人。這樣的假設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一次的立委選舉,選民的投票結構不變,熱情依舊。然而,實際上有很多泛綠軍選民是學生,如果有動員,甚至強烈催票、遊覽車服務,他們投票的動機會增強,但是誰出錢呢?每一個人都想搭便車。假如我的選區有四位民進黨候選人,我花錢載40位選民回來,但卻只享受到10張選票的好處,為何我要花這些錢?更何況大家都說這一次泛綠軍會過半,他們覺得他們穩當選,他們當然不會再花錢請人回去投票。

但是國民黨發現若不能讓自己選上,以後的路可是很難走,因此他們買票又催票,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出現了。

從事後有先見之明的角度,民進黨的配票體制有嚴重瑕疵。簡單的說,他們既過份樂觀,假設選民的投票結構不變,熱情依舊,又忽略配票設計中的利潤誘因,就使得支持他們的投票率低,整體的選情更差。


NO:1799_49
南嘉生  於 2004/12/15 15:32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沒有全民總統,只有全民總統迷思」-回應yl sir
陳水扁總統為敗選負責,宣布辭去黨主席,決定作全民總統。他錯了,沒有全民總統,只有主流總統。他的行政做為,連台聯的支持者都不一定會支持,更何況泛藍軍呢?
求全就是求毀,也是求悔。過去四年,陳水扁總統的做事總結,就是:「忙到不知道他在做甚麼」。我想陳水扁總統絕對有心作一為好總統,他也很認真在做,但他每做一件事情,都會得到藍綠雙方的攻擊,所以他就調整,這絕對是好總統的做法:「俯聽民意」,但是他忘記阿聽到的民意與人民的習慣,都證明他的做法不對。所以他很用心,很忙,但人民不知道他在忙甚麼。他的心態就是希望每一個人都滿意,但他一定會失望,因為他的人民中,有一群人專門起鬨,而起鬨的這一群人根本不把這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把陳水扁總統所最關心的人民幸福、土地安全做為他關心的要點,他們要的就是:陳水扁總統,請交出你的權力,讓我們拿他和中國交換我們自己的利益。請問陳水扁總統,交出總統職位,你做得到嗎?請問陳水扁總統,犧牲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給中國,這一點你做得到嗎?這兩點如果你都做不到,你就只好看一群人不斷的鬧,他們所鬧的各項事物,很多都是虛影,真正就是:交出權力,出賣人民。陳水扁總統的求全,就必然後悔,要求全,就一定會毀掉台灣。
資訊不清楚,其他都不用說:笨蛋,就是笨蛋。當美國公開宣稱不替台灣作戰時,很多台灣支持泛藍軍的本省人還是會高興的說,阿扁,笨!哈哈哈。但他們決沒有想到當美國不支持台灣的安全時,他們一切的資產都將會被中國侵奪。台灣1949年到台灣的外省人還有理由說台灣不好,他們可以回到1949年之前的故鄉,但台灣本省人呢?這樣的荒謬現象就是因為資訊不清,想不到這種國際資訊變化的意義對他財產的影響。解決知道就是將這一個資訊清楚的告訴人民,就是因為這樣危險,所以各位要從自己的利益,重新審思自己的行為意義。如果這樣都想不清楚,說他們頭腦很笨,其實不為過。
那樣的現象說真的,對外省人的利益與本省人,也沒有很明顯的差異。畢竟,中國在過去50年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大改變,故鄉「人事全非」,景物卻不一定依舊。對於外省人第二代,那樣的故鄉,更只是父、母親,甚至只是父親從小不斷強調的認同,為那樣的假象,付出過去數十年的努力,甚至付出未來數十年的前途,根本不合理,也是未曾深思過的矛盾。笨,又豈止是本省人呢!

覺悟,有時候不需要讓他們自己來,讓事實證明他吧。陳水扁總統要怎樣處理那麼奇特的現象,府聽民意?不用了。他就只要確定他要走的方向,將真正的世界大局,國際情勢與未來看法,講清楚,說明白,然後朝那一個大方向走,這就對了。不要想讓他們自己覺醒,讓事實證明陳水扁總統的路線是對的,就像陳水扁市長也不需要去讓台北市民知道他怎麼愛台北市人,只要將政績拿出來就好。

政績,決定一切!


NO:1799_50
南嘉生  於 2004/12/15 17:53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全世界很奇怪的現象
在台灣,有原住民委員會、客家人委員會,有一些外省人也要求成立外省人委員會。那也就是說,只有鶴佬人不是奇特民族,不需要設立委員會。設立委員會,目的當然要特殊利益、考量特殊條件。全台灣各族的人都要特別照顧,就是人數最多的鶴佬人不需要特別照顧。然而在台灣,鶴佬人真的是競爭條件最強的民族嗎?上課要講北京話,上課要上中國歷史與地理,課本要講中國文學,所有多數民族的優勢都沒有,所有多數民族應該讓出去的利益都讓出去,這就是偉大的鶴佬人。但這不重要,鶴佬人讓出一大堆利益,還被罵成大鶴佬沙文主義,還被要求要減少鶴佬人的利益。

頭腦不清楚,所以就會被出賣。當李登輝推動本土化時,有很多在地人(不管本省、外省的人)都在罵他,然而他們寶貴的青春生活卻用在研讀一些在他生命中,很可能發揮不了作用的知識上,值得嗎?而且那些知識竟又成為決定他以後能否繼續升學、賺取高所得的決定因素。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當李登輝前總統將這樣的荒謬搓破,將台灣一步步帶回實際時,李登輝被罵、被批,「大凡先知在本地本鄉者,必不受人歡迎。」

所有的智慧雋語都是對的,但智慧雋與不適用在所有地方。今天有一個台商小孩從中國緊急送到台灣急救,台灣的政府官員、媒體與醫療體系都卯勁全力宣揚、在救護,然後健保局要讓這一個小孩享有健保醫療給付。當然,有人會找出一大堆理由來證明這樣的做法有人道、文明、愛心。。。,他們講的都對,都是智慧雋語,請問我們到外國,是否也是這麼受到照顧嗎?如果沒有,請問我們是聖人、有智慧,我們服膺智慧雋語,人家比較笨?請問先進國家的所得為何比我們高呢?

不計較難道就會贏得尊重嗎?陳水扁總統曾說:「罵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他講對了。罵他罵最兇的在台中國人,依舊罵他,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就將他們手中的選票給陳水扁。台灣很多地方都強調要讓,但真的贏得尊敬嗎?

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


NO:1799_51
南嘉生  於 2004/12/15 18:17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道理在哪裡,路就怎麼走
十個人有十個意見,沒有一個人永遠是真理,但是當一個人堅持他的行為規則,他就會贏得別人尊敬。如果你認為道理在哪裡,你的路就怎麼走。

堅持經常會有孤寂的感覺,習慣就好。李登輝前總統有一次說要帶陳水扁總統爬觀音山,要去領略那種身居高處、無勢可依的感覺。李登輝前總統說:做為總統,每一次的決策就是那一種感覺,你必須為你的任何決策負責任,在你之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幫你頂,在你之旁,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依靠,你就孤峰遠眺,承受孤寂。

孤寂,一個人若要堅持,就要忍受那樣的孤寂,就要勇於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也要冷笑四面八方的阿諛,只有權力是真的,只有責任是真的,只有心中的真誠與熱是真的。

陳水扁總統,連任後的你,一切拘絆都將不在,所有的誘惑將會出現,你不用擔心甚麼,也不要耽誤,四年很快就過了,只有你的成就、你的完成使命才會是你生命中,最高的價值。


NO:1799_52
yl  於 2004/12/15 21:39
Re:泛綠軍敗選檢討--非選舉部分

I read your post (No.49). I could not find much to disagree, but I also could not find much counter-points to my previous post on reaching consensus.
You concluded with 政績,決定一切!But you seemed to forget the very sentence right before that conclusion, 讓事實證明陳水扁總統的路線是對的,就像陳水扁市長也不需要去讓台北市民知道他怎麼愛台北市人,只要將政績拿出來就好。 It apparently was not so, and we all know the outcome of that mayoral election. A-Bian did accomplish some wonderful achievements in Taipei City. So in some sense, your point might be right for anybody who does not care about re-election--and this is the only way I can make sense of your point.

I agree that it is non-sense to want to be 全民總統. I can understand why A-Bian employed this kind of political language, it is packaging. Let us step back and think what should he say. (I am the president of 50.11% of the voters)? That is perfectly true, but also is perfectly stupid! I understand his 全民總統 is mandated by the constitution (for there is only one president of the country. From this perspective, he is legally 全民總統. I only hope that he does not try to please everybody - an impossible task.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