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台灣青年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張孝維  於 2004/02/15 14:25
給台灣青年

被遺忘的候選人


今天是2004年2月14日,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舉行電視辯論的日子。
由於我和太太工作的地方沒有電視,所以只能跑到附近一家傳統式超商的外頭,向老闆借電視,坐在騎樓觀看。不到一會兒的時間,便聚集了大約十個人左右。

中段休息時,我和太太也回到工作的咖啡館,打算待會兒帶一杯咖啡再繼續去觀看。在等咖啡的時候,由於客人很多(對了,今天是情人節!),所以借坐了一個算認識的學生客人的桌子,他是台大法律系的學生,從認識他的第一天開始,我從來沒見過他桌上是不放著一堆書的。

「知道有辯論嗎,今天?」我攀談著。
「什麼辯論?」他小聲地回答。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和他交談。
「總統候選人辯論啊,你不知道嗎?」我頗為驚訝地問他。
「嗯-沒什麼興趣。」他冷冷但有禮貌微笑地回答我。
「诶,你不是讀法律的嗎,為什麼對我們的國家政治會沒興趣呢?更何況,這種事應該不是有沒有興趣的問題吧?」我有些雞婆地追問。
「喔,應該說是失望吧。」他依舊冷冷但有禮貌微笑地回答我。

原諒我不一一引述當時完整的對話,因為我的重點並不在於他對我的提問與意見的反應,而在於驚訝這個年輕人為什麼還沒出社會就已經對他的國家的大選冷感了?
他告訴我:「反正那些人都只會說一些空話。」
所以他失望了,似乎很合理。

而話說去年916正名遊行,我和一位63 年次的好友專程從高雄到台北參加,就我所見,卻發現那號稱幾萬人之中,20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竟然(可能)不超過幾百人(幾個小時後,我們到敦南誠品休息喝咖啡,卻看見擠得水泄不通的年輕人。),身旁所見盡是遠道而來的老人與他們兒孫們。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被歸類在民智未開的悲情政治狂熱者之輩?

我當然厭惡台灣檯面上的那種政治生態,也不盡然完全同意916正名運動關於建立台灣主體性上的種種論述,我甚至會認同你如果你跑到我面前跟我說「其實你自己也不認為這一切有什麼用吧?」,是的,的確是如此。我常常很憤慨,也很無奈。但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像那些年輕人冷冷地、看起來很聰明地說出像「反正那些人都只會說一些空話」,或「反正那不過都是一些悲情的包袱吧」之類的話?我思忖著。

十五年前的六月五號,我是一個頂著光頭、資歷只有五天的二等兵。記憶猶新,那天晚上七點,在嘉義崎頂新訓中心的餐廳裡,我和一百多名年紀20出頭的年輕人,一起目睹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前更多的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年輕人,為了呼應胡耀邦民主改革的理念與紀念他的逝世,日以繼夜地絕食抗議中共當局對他們的壓制。爾後,肉身阻擋坦克的畫面震驚了全世界,而更令我沉思的是,那些更多的至今從未被看見、聽見的民運青年的日後的命運。


吾爾開希到了台灣,娶了太太,找了工作,胖了。有人罵他看來腦滿腸肥,腐化了,簡單的講。
我不認識他,我不能替他說些什麼,但我知道他能到這兒得到一些對你我而言理所當然的、所謂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是歷經了生命危險的;是付出了你我無法想像的代價的。同時間,在台灣軍中,做為政戰士的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被指派一些反台獨思想的”教育工作”。我自認幸運,16歲就讀過英國George Orwell的「1984」,我知道這一切是在做什麼,清楚得很。(後來我因為不願加入”長青”-國民黨在軍中的代號-而被撤換。)我知道反台獨絕非民主之舉,但我們已經比天安門事件時的中國青年幸運太多了。

從二二八事件、雷震事件、到美麗島事件,台灣青年對自己今日所享用的民主自由之果實是從何而來顯然是認知淺薄的-不管是我們所謂五年級或六、七年級都一樣。我為台灣的專制歷史感到悲痛並非只因為我是一個台灣人,因為我記得十五年前那個晚上在那個營區的餐廳裡,我看著電視,無法抑制地偷偷鼻酸落淚,也不是因為「我是個中國人」,而是因為想到同為人類,他們是活得如何辛苦而沒有尊嚴-那些與我們一般年紀的年輕人-與我們一樣有著父母親友的人。因此,我真正要抗議的不是政治的暴力與醜惡,而是人對人性的自我閹割。

「二二八」、「雷震」、「美麗島」、「六四」,對我而言不是對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抗爭,而是
一種人類對個體自由與尊嚴天性上的追尋。這充滿苦難的追尋在今日台灣似乎已幸運地成為歷史?不,我不這麼認為,台灣確確實實仍存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脅迫之中,美國對320公投的反對態度,彰顯的是這個號稱民主捍衛者的世界第一大國,是已如何地背離人類的普世價值與他們的自身的立國精神(建議布希應好好重讀1776年的獨立宣言);而非台灣領導人的”一意孤行”。

我一直認為這世界上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政治問題其實都是人文的問題。「世界和平」應首先是一個人類共同的人文價值,再來才是一個以政治機制如何去落實的命題。同樣的,台灣的年輕人對自己的社會國家冷感也一樣是人文的問題,所謂價值觀應非只是一種消極膚淺的贊成與反對;而應是一種人類對建構自身內、外在的和諧與愉悅之可能性的深層認識與實踐,在這層意義上,台灣青年對自己的社會中一切的判斷與參與,實在有其需更加用心與用力的地方。

畢竟,這是你的國家。這國家是你的。

因此我沒有辦法像一些年輕人冷冷地、看起來很聰明地說出像「反正那些人都只會說一些空話」,或「反正那不過都是一些悲情的包袱吧」之類的話。在我是一個知識份子、時尚人士或什麼什麼黨員之前,我先是一個此時此刻活在此地的”人”,我無法凝視著我愛的親人好友,然後告訴自己:「這一切我無能為力,與我無關。」

今天當我看到陳水扁先生在做結辯時談到:「我到過台灣的許多高山,到過台灣最偏遠的角落,當我到東引、烏坵時,80、90歲的老太太告訴我說:『阿扁,你要堅持喔。』…這是台灣,這是我們國家!」時,我掉下了眼淚,我和太太都掉下了眼淚,我們感動、高興地掉下眼淚,就在那個大庭廣眾之下的騎樓下,而且我們一點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覺淂做一個台灣人是一件真的很驕傲的事,因為我可以以我們國家有一個這樣的總統為榮,不是因為他是什麼黨或是不是台灣人,而是因為我真的感受到他對台灣的愛-作為一個”人”。

我必須在這裡呼籲我們的青年,台灣真正走入民主共和的歲月只有短短的12年,說實話,你不能去反對你不了解的東西;更無法去對你不曾對其懷抱希望的事物感到失望;而稚嫩的靈魂又何來的世故呢?也許有一天,當你去掃祖先的墓,你會在看著在你跟前活蹦亂跳的小姪子時突然想到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應往哪裡去?」,然後你再環顧一下你的四周,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你就是這個社會的中心點,你並非如你所想的,是不重要的。

這一次大選最重要也一直被遺忘的候選人,其實是我們台灣的青年;這次的選舉能不能勝,就端看我們能不能再找回自己。


張孝維
2004/2/14


NO:152_1
心聲  於 2004/02/15 16:07
Re:給台灣青年

長期KMT洗腦教育及統媒教育下的台灣年輕人,已經忘記思考,忘記學著做台灣人,
<<<要以台灣為榮,分享台灣人的驕傲,要從學做台灣人開始。>>>

TO:張孝維先生,要加油ㄡ,你並不寂寞
在台灣~你不是被遺忘台灣青年,而是真真實實的台灣人。



NO:152_2
avene  於 2004/02/15 17:35
Re:給台灣青年

張孝維兄:

拜讀您的文章,十分動容。
更覺得這樣的文章應該讓更多人看到,這樣的呼聲應該讓更多人聽見!

不知您是否允許轉寄、轉貼?
特來徵求許可

萬分感謝


NO:152_3
台衛兵  於 2004/02/15 21:34
Re:給台灣青年

1984那本書..我要立刻借來給我e兩個姪子看..並要求做讀書心得

NO:152_4
Echo  於 2004/02/16 03:36
Re:給台灣青年

孝維兄:

我在美國,跟朋友半夜守在電腦前看轉播。跟您與夫人一樣,阿扁講到那句話:
『阿扁,你要堅持喔!』…這是台灣,這是我們的國家。』時,我眼眶也溼了。

在這裡碰到的台灣來的留學生,大多數是你描述的那種政治冷感者,學校裡的
mailing list,送出去的有關台灣大事的文章,不但乏人問津,甚至還有人回信
說,請不要在這個 mailing list 送這些東西,我們不要被政治污染。我的寫文章
的經驗還算豐富,寫給這個 mailing list 的東西都不會很偏綠,只是做為一個提
醒。但即使這樣,還是沒有人有興趣。更離譜的是,還有人說,我只要看到
Taiwan 這個字,就馬上把 email 刪掉。她是在一群人面前這樣說的,我不但
為她這種言行感到吃驚,更讓我無法置信的,是她竟是以一種「這是值得炫耀
的言行」的態度在宣揚這件事。而這些都是台灣的精英份子,是在台灣受高等
教育,受社會哉培、扶植最多,寄予最大期望而且最有機會與實力去改善台灣
的一群人,而他們眼睛所看到的,卻只是要怎樣從一個已經給予他們最多支持
的社會中再吸取更多的個人利益。

我不但感到很悲哀,也很無助,在我生活周邊這些台灣來的人,我跟他們之間
的距離,遠比在一些網路台灣論壇上從未謀面的網友之間的距離還要遠得多。
在這些網站裡的朋友,從未見面但卻好像活在我心裡,有如心肝手足一樣親 ;
而身邊所謂的來自台灣的高級知識份子,常常見面,要的話勾肩搭背都可以做
到,但感覺卻像是外星人一般陌生。

每次想到這類事,我常常要慶幸: 還好所謂的「高級知識份子」在台灣只算是
少數; 還好台灣還有更多還沒有被「高級知識份子的傲慢、無知與自私」所污
染的台灣人。但想到我竟會去期望台灣人不要受太多「所謂的高等教育」,這
無寧是極端諷刺與無奈的。

我想,我們還有很長很長很長 ~~ 的路要走。


NO:152_5
台龍  於 2004/02/16 04:24
Re:給台灣青年

Echo兄在美所碰到情況,我也常碰到。不過以我的經驗,那些對台灣政治冷感的人,大都是在台中國人。他們不恥國親黨的作為,也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民主,但又不願意對台灣本土勢立認同,就只好對政治「冷漠」了。

反而我遇到的真正中國人,對政治就遠比從台灣來的「在台中國人」有見識多了。當然他們也還是免不了台灣是中國的領土那一套,但是對什麼是真正的民主可有相當認識,也承認中國在民主的路程中,還有得拼的。對共產黨的所作所為,也都會用民主的準繩來審判。可以說中國人的民主素養是遠比在台中國人強多了。

想起來是非常可笑。同樣是自稱是中國人,一個從專制政體出來的中國人,居然比一個從一個號稱是民主國家的台灣出來的中國人,還了解什麼是民主。

當然我們台灣人看了他們兩種中國人的看法,是有點可憐他們看法的淺薄和無膽。在美國算是非常民主國家,看了半天別人如何做民主運作,還可以認為中國人的政府做不到民主是因為「國情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水準可想一般,連他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我也只能在旁邊猛點頭說「中國人的確是國情不同」。我們台灣人跟這兩種中國人比,是遠遠超越他們。不但我們創造了經濟奇蹟,我們也同時有了第一個總統選舉辯論。

目前有些台灣年輕人的迷失,是我們的錯。我們這些中老年台灣人沒有給這些年輕人一個思想可以不受污染的環境,所以我們這些人需要更拼更努力,這是我們中老代台灣人的原罪。當我聽到老阿嬤說到『阿扁,你要堅持喔!』…我也淚濕眼匡!


NO:152_8
蘭陽醒獅團  於 2004/02/17 00:40
Re:給台灣青年

很好的文章。

我想在這裡的園地的文章都歡迎轉貼,
只要著名作者,並沒有限制問題。


NO:152_9
y2joke  於 2004/02/17 02:29
Re:給台灣青年

我24歲住在台北
這樣的場景,常常在我身邊發生,
和我年齡相仿的朋友大部份對政治毫不關心,
他们所關心的是pc game和娛樂,
還有當兵和升學。
我知道有時該學學他们,
多用些心力在自己的前途上,
我也知道我的力量很微薄,並無法改變台灣甚麼,
但在台灣民主的關頭,
我總不能當做甚麼事都沒看到,
九月六號第一次站到街頭和十七萬人站在一起,
真的很感動,也看到台灣人民的可愛與活力,
我曾試著把這份感動分享給朋友,
希望能感染他们,
結果卻讓我有點灰心,
從此,我就很少和他们談論政治,
明明是認識好幾年的朋友,
有時卻很深的疏離感....

NO:152_10
wlin5  於 2004/02/17 03:14
Re:給台灣青年

> 明明是認識好幾年的朋友, 有時卻很深的疏離感....

這一個我也有很深的感受, 特別是親人朋友很多都是這樣子, 該替他們覺醒的晚覺得悲哀嗎?
我總是用下面這一個歌詞堅持信念 : 天就要亮了, 緊醒來啦...做一個有尊嚴的台灣人啦~~


NO:152_11
VICTOR  於 2004/02/21 00:42
Re:給台灣青年

我24歲住高雄
我認同各位說的,年青人的確對政治陌不關心,我女朋友前一陣子看新聞播到到競選新聞的時候,竟然
還問我:什麼叫做牛肉?
跨張吧...
還有許多是被大中國主義給汙染的台灣青年,這類人多半也沒有政治思想,但談到台獨,他們就好像
聽到什麼殺人犯一樣....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咖玩遊戲,當時我玩一款遊戲叫做將軍,打仗的,我選美國,和中國對戰,隨後有一個
女同學來找我,她問我在玩什麼?選哪一國?當她聽到我選美國時,竟然指責我:你是中國人怎麼不選中
國?我聽了只是冷冷的笑了一下,我不曉得對這種中毒很深的人該如何感化,但是我的心真的很冷。
還有很多年輕人,不關心政治也就算了,連國家主權都不關心,真是頭痛....
不過好在這次228牽手護台灣,好不容易有個71年次的朋友自願和我一起去,真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個。
我想..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對自己國家主權,國家定位漠不關心,對對岸的496枚飛彈視為理所當然的
時候,真的..很令人憂心。

NO:152_12
高雄青年  於 2004/02/21 20:16
Re:給台灣青年


大家一定要相信台灣.我唯一擔心的,是在新訓中心時能不能出來投支持阿扁的一票.

NO:152_14
笨鳥真ㄉ不飛了  於 2004/02/22 02:35
Re:給台灣青年

我也是年輕人
我同學還跟我說228全是捏造ㄉ
真是昏倒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