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KUO JEN HAO 於 2003/08/17 22:57 | |
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本人在此向各位網友介紹 台灣教師聯盟所發行刊物 台灣教師 此網站當中有介紹不少台灣相關知識 其中本人要介紹當中之地理篇 提供各位認識我們自己土地的機會 各位亦可於讀完後留言 (本人對部分原作者於「行政區」「都市」所述之意見有所保留) ------ 《我國地理》文/劉道義 〈漳和國中〉 寫「我國地理」動機 >>親愛的老師,你我無論先來後到,不果本省外省,我們得家庭、事業、生命、財產……,都在台灣這塊寶島上,台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我們應該共同來關心她,瞭解她,愛護她。遺憾的是,五十年來,在外來統治者以虛構的,事實上已不存在的所謂「秋海棠中國」教育之下,使大多數國人祇知中國〈大陸〉各「省」的山川文物,不知本土的二十餘縣市的山川文物;祇知中國〈大陸〉河川的發源及其流經之地,不知自己家鄉附近河川來自何處?流經何處?更嚴重的是,他使國人祇愛敵人〈中國〉的土地,而不愛自己的母親─台灣。親愛的老師,本刊為突顯並彌補外來統治者的歷史錯誤,特開闢「我國地理」這個單元,藉這個單元與各位老師一起探討,進而瞭解你我賴以生存的土地。 >>五十年來的「本國地理」教育,其危禍台灣之處,如前段所述只是重點之一,若深入探討,則更令人髮指。因為,所謂「本國地理」,是指虛構的,圖騰式的「秋海棠中國」地理,而不是台灣地理。故讀完「本國地理」後,會產生巴布洛夫式的催眠作用,使國人的認知為之錯亂: >>>〈一〉 •它使國人實際生活在一千萬至二千餘萬人的中型國度之內,數十年稅收為交給中國,官員也並非從中國派來的,其擁有獨立中國之地位渾然不知,卻自以為生活在「中國」之內,依新祇嚮往「中國」,以做中國奴為榮。 >>>〈二〉 •它將國人塑造成既自卑又自大。一方面,使國人感覺台灣很「小」,不配當一個國家,而不知自己早就生活在很「小」的國家之內,更不知世界上有140餘個國家比台灣還「小」。另一方面,又將二千餘萬國人塑造窮兵黷武,狂妄貪婪得一群──生活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幻想擁有一千一百餘萬平方公里的「秋海棠疆域」,甚至「中亞」、「外興安領以南廣大領土」,都是「我們的」,「被俄國蠶食鯨吞而去」。 >>>〈三〉 •他使二千餘萬國人生活在全世界最虛偽的國度而不自知。「秋海棠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加上蒙古人民共和國,及帕米爾高原、緬甸北部等「未定界」。其實,所謂「未定界」,是因在台灣的統治者並未實際統治中國、蒙古、帕米爾高原及緬甸北部等地,沒有人會精神錯亂的跟遠在台灣,卻自以為是中國的統治者商議邊界問題,那裡的實際統治者早已決定其歸屬及界線。因此,「秋海棠疆域」內,以及接壤地區的人民,都不知有「秋海棠」,全世界祇有二千餘萬國人才知道「秋海棠疆域」。而且,祇要「中華民國」的領土主張不變,二千餘萬國人心中的「秋海棠疆域」可以立千萬年而不墬,因為那祇是二千餘萬國人所獨有,且與當事者毫不相干地虛構地圖而已。 我國地理概述 全國地形 一、分佈極廣的丘陵與台地 行政區 人口與人口成長 都市 |
KUO JEN HAO 於 2003/08/17 23:15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本欄原文作者有寫以下兩本書 有興趣者可以去看 1.台灣新地理—我國行政區規畫與設計/劉道義/前衛出版/1999年10月初版一刷 2.為什麼要廢省—我國行政區的檢討與調整/劉道義/揚智出版/1997年7月初版一刷 (其實只要看第一本就夠了因為兩本書內容大致相同 開欄內文之「行政區」「都市」在這些書裡講的更詳細 照例「本人對部分原作者於這些書裡所述之意見有所保留」) |
aga 於 2003/08/19 23:34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謝謝提供這麼豐富的資料! >>我國主要、次要及普通都市合計共64個....都市人口達1580萬,佔總人口73%,這就是我國都市化程度的真實狀況 個人對這點覺得蠻有趣的. 應該算是經濟地理的課題吧? 此外, 該文未特別著墨台灣南北發展不均的情形, 似有不足. 另提一些個人意見. 個人主觀上感覺, 該文的中心思想在於揚棄不合時宜的中國地理觀. 可能係從兩國論或一邊一國為中心思想, 所建構出來的論述. 個人覺得, 此在今日, 當然有急迫性與必要性. 但似乎稍嫌消極些. 在此, 想提一個看法, 請網友們指教: 在可見的未來, 吾人仍需為台灣建構一個更積極的地理觀. 或許可稱為動態的文化地理觀. 而且, 這應該可從台灣是世界的一部份之中心思想, 得到很好的啟發. 此指, 如果我們對世界的想像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組成的世界(變換觀點, 自然為主軸的地理定義被創造代換為經濟, 社會, 甚至是文化為主軸的地理觀), 則如何與他國進行經貿, 文化, 思想互動之觀點所寫成之地理, 應該會更符合全球化進程所需. 由於台灣是民主國家, 這個優勢可在這種地理觀中表現出來. 而且, 基於台灣人對自由民主的信念, 使我們在加入世界互動網時, 也不怕這種動態文化地理觀會讓自己產生飄浮無根之感. 而且, 事實上, 台灣之所以在大航海時代, 開始浮現在世界地圖上, 不也就是人類自由民主進程的成果嗎? 既然台灣是一個世界史上的成功故事, 那我們的動態文化地理觀當然更要表現出這一點. 如此一來, 我國的歷史分期依據(不會純粹是西元幾年)與地理位置劃分(不會被邊垂化), 都會展現出非常不同的面貌. 最後, 想強調一點, 開欄文中也有很多地方, 也是以台灣是世界一部份的觀點寫成. 個人想的是將這些分散的要素, 更有意識地透過世界一元觀而整合起來. |
KUO JEN HAO 於 2003/08/20 14:19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再推薦一網站 台灣空中文化藝術學苑 |
ILLwill 於 2003/08/20 14:47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aga兄,您的論點在下了解,不過您所提到的「動態的文化地理觀」,在根本性質或許是以不同的地理社會觀點曾與台灣所發生過的各方面交流去做論述,依照世界文化史的角度來解讀,這是很合理的 不過在你做這些步驟的同時,你仍然不能忽略基礎的台灣地理與人文現象,不能捨本逐末的先以所謂「世界性」的角度去作為台灣角度的文化地理觀. 當然,在文化態度上台灣一向是呈現開闊心靈,但是你的觀點要先融入世界各觀點的一部分,進而在此基礎上去整合世界觀點,才能帶出真正屬於台灣的動態文化地理觀不是嗎? 同時你所謂依兩國論及一邊一國為中心思想所衍生建構的論述,在根本上也多少透露出您的政治取向,但我得說,在一個單純的社群結構來說,了解自己,明白自己並依照這類情報去決定往後的策略,才是合乎自然律的,這本身其實與台灣是否與中國為政治甚至文化意義上的同一國與否無關,因為你不得不承認台灣的自然生態,人文文化結構,都需要台灣人去瞭解,去建構,這也是最合乎台灣生存原則的考量 |
布蘭妮 於 2003/08/24 20:51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真是太精彩了 |
planet t 於 2003/09/26 10:48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其中台灣本島佔99%,故其地位特重要--->後面這句話對離島居民好像不太尊重,宜斟酌. 剛看到我國如何如何,覺得很感動. 我們的教育一直都把台灣當成中國附屬的資產(所以台灣島的人民應該特別注意離島居民的感受),越認真學習的學生,越認真把自己當中國人.台灣=國家是非常美麗而且脆弱的願景,需要全國人民呵護才有可能達成.唉.不知道這樣的夢想會不會被實現,何時會實現. |
阿加 於 2003/10/27 15:02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真是太精彩了 精彩? 可是我覺得有個人沒看懂小弟的貼文 真是亂遺憾的 |
蘭陽醒獅團 於 2003/10/27 16:19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我覺得台灣309個鄉鎮應該縮減數目。 內政部認為要縮為200個左右,我認為應該是150到180個比較適當。 以前的鄉鎮面積小是因為交通工具跟交通的關係,日據時代前與日據時代, 現在則是,汽機車、快速道路,新的行政管理系統,行政區域根本不需要畫的那樣小。 資源合併有他的好處,以前的鄉鎮很寒酸,合併後資源加倍,可以給人民的也比較多, |
KUO JEN HAO 於 2004/05/16 12:29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新推薦台灣地理教科書 願景•台灣2 「台灣的地理」 陳憲明等編 2004玉山社 鄉土文化專輯地理篇 「台灣的自然地理」全2冊 「台灣的人文地理」全2冊 姜善鑫等編 2000,2001文建會 (以上四本於國立台中圖書館網站有PDF檔供線上閱讀) |
Saga 於 2004/05/18 04:56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欄主﹕ 台灣的五嶽只列其四﹐漏列了大武山(位于台東)。 三尖我記得是尖山﹐中央尖山和大霸尖山。我以前是登山社的﹐五嶽三尖都爬過。著名的路線記得有﹕ 雪霸(雪山﹐大霸尖山)Y型縱走﹐玉秀尖(玉山﹐秀姑巒山﹐尖山)縱走﹐等等(呵呵﹐記憶力衰退)。 除了五嶽三尖外﹐還有「一怪」﹐那就是奇萊山。幾次大的登山事故都發生在奇萊。我本來在出國前打算一登奇萊﹐後來沒有實現為一大憾事。 |
文淵 於 2004/05/18 18:10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各位可能不知道 在台灣超出3,000公尺高山共幾個? 答案:250個以上! <不只100個,雖然登山的書常講台灣百岳> 偶不知道日本有幾個,但台灣高山比富士山高的應不止玉山而已! 那登台灣玉山不就更小小小天下! |
素 於 2004/06/22 20:27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記得以前老師曾說過:台灣是一個年輕的島,所以玉山每年都還在長高呢! 有一回日本親友告訴我:你們台灣真好,有山有水…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就會用看那麼水的風景…」真的生在台灣真是幸福啊! |
YA 於 2005/01/11 17:47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竹南頭份為什麼被併入苗栗縣? |
飛鷹 於 2005/01/22 21:18 | |
Re:轉貼-台灣地理基本教材 | |
這個教材網站也不錯! ^_^ 蘭陽地理-鄉土教材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