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阿姜 於 2003/06/11 16:27 | |
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公共電視正在上演李岳峰執導的戲劇《家》,從十多年前的《愛》,到續集《緣》,再到現在的《家》,李岳峰巧妙的以一個字含攝國府來台之後的台灣世代族群紛呈迭變的家族人事樣貌,故事都發生在「家」,劇情都有「愛」,環節似乎也都是「緣」。 如同劇情角色的族群多元化,劇中語言亦有多元化展現,不過,雖有實際的國語、台語、台灣國語,和日式台語的多元展現,但在展現手法上仍是不及格的。從中國流難抵台的外省人當然是一口濃濃鄉愁的「鄉音」,可惜的是劇中人物都是流利兒話韻的北京話,中國其他省份的鄉音或因戲份或因人物限制沒能如實呈現;而所謂的本省人在橫亙日治、國府的教育交替之下,竟然操得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這也是劇中不是很切實際的缺失,相較來說,由硬底子演員梁修身飾演的林太郎,由於他流浪過日本、去過上海,間接得習國語,卻因本省背景使然,只能勉強的ㄏㄈ不分、ㄛㄡ不清地有點結巴有點辛苦的說出正統台灣國語。 好戲就是好戲,即便是細節上有缺失,卻仍是瑕不掩瑜,無法減損優質和用心,我最喜歡劇中人物「卡桑」「多桑」「尼桑」的稱謂,由此我們看到了當時很自然的日式台語,當他們尼桑尼桑的稱呼時,我才赫然領悟小時候為何我媽要我叫表姊夫為尼桑的原因了。有位朋友,他母親有兩位姐姐,聽他說,他外婆的三個女兒(包括他媽)分別是叫卡桑、阿娘,和尾音時而拖長時而短促的「媽」,巧合地接榫日治到國府的前中後三個階段。 這種語言多元化的戲劇表現,才能真正符合台灣面貌,前不久算是國片賣得相當不錯的《雙瞳》,在導演陳國富的用心巧思下,也展現台灣語言多元的特質,由戴立忍飾演的刑警,一下子國語,一下子台語,國台語的轉變,意味著場景的更替,更是場所的特性,此時此刻的我們不也是這樣子嗎?跟家人、朋友、同事、情人、以及輩分不一的親戚,不也是國台語雙聲帶(或是國客語、華英文、國原話)的因時因地因人的轉變嗎? 戲劇,雖有乖張不合現實的戲劇張力,但突顯張力的基礎,仍得是道道地地的現實,公共電視的戲劇節目在這方面特見其功,之前不久呈現客家人和外省人的《曾經》是國客語,以及我忘了劇名的提到原住民的國原話,到目前國台語的《家》,凡此種種,都見其用心所在。優質戲劇,不應寂寞,不該忽視,不容黯淡,看膩了無線有線的灑狗血的狂喊大叫、滿口ㄦ話韻滿場中國景的中國人事、彷似嘴巴含滷蛋的咕嚕咕嚕的白爛高麗風情、有時好有時壞面目猙獰心機四溢的港人指導編劇的霹靂啪啦懶啪火的八點檔,那就選擇公共電視吧。雖是如白開水般的平淡無味,卻是能充分解渴補充水分涵養身心的選擇。 |
文e 於 2003/06/11 17:37 | |
Re: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Dear 阿姜: 感謝您的耕耘.也很喜歡看到您的文章. |
阿姜 於 2003/06/11 18:19 | |
Re: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六年級以上的朋友們,應該對《愛》這齣戲劇中飾演金素梅的腦性麻痺弟弟「康安」不陌生吧。 康安他的身材清瘦薄板,頂著當時很常見的大光頭,他的名言,就是先綣縮起他的那隻有如麻痺僵硬的雞爪之手,另一隻手則是吃力摸著光頭,然後才是斜頭歪嘴口齒不清的說出「阿幾〜(阿姐的意思)」。(後來,我在帶過一年的特教班之後,才知道康安這樣的症狀是典型的腦性麻痺,腦性麻痺所帶來的受損症狀是肢體神經,當然腦部也有受到創害,不過大抵上肢體的異常比起腦部異常更讓旁人來得側目。) 由吳鈴山飾演的康安,入戲之深,演技之好,直叫人不知是真是假,據說,當時一些中南部的可愛戲迷,還曾提供偏方想要治療他的病症呢! 李岳峰執導的公共電視《家》,裡頭也有吳鈴山的演出,他演了一個跟康安很不一樣的了尾囝「福來」,滑溜耍賴,招搖行騙,但卻仍保有純然不差的友孝之心,戲份雖是不多,性格卻是明顯,我尤其喜歡他和他的弟媳「春桃」兩人鬥嘴鼓的精采演出。 十年多過去了,腦性麻痺「康安」成為了尾囝「福來」,而以前在《愛》裡面飾演外省人的張瓊姿在《家》仍是扮演外省人,在角色的變與不變當中,想起了過去,看到了過去,彷彿喉嚨被什麼東西梗住一樣,突然不曉得該說些什麼了。 PS:在此,特向文e問好,更祝版務昌隆,討論愉快。 |
tunjen 於 2003/06/12 17:46 | |
Re: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我媽現在70多歲 用「阿巴」「伊阿」稱呼她自己的母親 歐多桑 歐尬桑稱呼公公和婆婆 住我老家的堂姊和堂弟 年齡和我差不多都是五年級前段 叫他們的媽媽時都說「異有」 |
白賊七 於 2003/07/31 18:14 | |
Re: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我父親兄弟姐妹也是說「阿巴」「伊阿」,但我阿嬤對母親的稱呼用的是「娘理」,這幾年為了她的虱母ㄚ(曾孫)改口說媽媽,「娘理」倒少用了 |
ten 於 2003/08/27 20:40 | |
Re:戲劇語言,語言生活,生活開水──我看公共電視《家》 | |
我的母族原居南投 我的媽媽阿姨舅舅們稱我外婆為(阿依)或(一ㄡ) 稱外公為(阿巴)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