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1234 於 2004/07/21 09:42 | |
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 江霞掌華視 : 適才.適任.適所 ---> 早該一新耳目了。 不挺藍,在演藝圈很難混下去! 就像以前公務員不加入國民黨,就不能升遷一樣。 ◎泛藍掌握媒體數十年,荷包早就賺得飽飽的! 近親繁殖,親朋好友一起來賺.早就賺飽了 現在中國也有樣學樣,積極打壓中。 ◎建議: 提高台語節目比重,多拍一些高格調的台語片 --->台語歌比賽.鄉土風情.栽培本土藝人 以前泛藍控制下拍的台語片,故意拍的很沒水準 !
反之經營綠的塊,最早就是汪某人一個,一人獨佔50%市場,其營業績效好是很自然的。 江霞,將華視定為為經營綠色市場,其市場競爭小,對於提高經營積效,絕對是較佳方案。不管政治,單就市場角度來看,是很順理成章的。 再來,看一般節目,目前國語演員,為何失業人數那麼多,主因在於其市場與中國戲劇市場重疊,而經營層,長期以本土為低下的看法,又不願去開發本土市場,造成國語演員,進退失據,中國低價戲劇及演員搶功台灣市場,而赴大陸發展,又只有少數偶像派,才有足夠收入支應台灣生活費。所以整體台灣電視的戲劇市場,可以說已被解放。 台灣的戲劇市場,唯有做好市場區隔,演本土戲才有機會復興。但問題是國民黨長久經營策略向以貶低本土文化為主軸,致不論演員群及觀群,都對本土劇有了負面印像。如何製做高水準的戲劇,爭取高水準的收看者,變成為一個很大的挑戰。利用宣誓本土的方式,將華視定位為本土的,多少可以收到集中本土收視群的目標。 所以說江霞說法,雖為政治語言,但背後自有其市場考量在心中。對於華視的未來的經營積效絕對是正面的。 |
1234 於 2004/07/21 09:44 | |
Re: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http://netinn.udn.com/community/forum/article.jsp?aid=312497&tpno;=0&no;=2736 我們在總統大選後的亂象之中,看到過去毫不在意台灣前途的藝人、文化界人士,忽然都愛起台灣來了,如羅大佑這位過氣歌手,在群眾面前彈唱台語歌謠,卻又忘了他的身後就是打壓台語歌謠的宋楚瑜芻像;如成龍這位港星,從來不是台灣公民,不曾看過他出面為爭取香港民主、關心中國民運人士說過話,居然還有臉諷刺「台灣最近發生的事是個大笑話」? 又如侯孝賢,拍了一部不過是稍微有關二二八的電影,偷渡「祖國」思想,選前搖身一變成為「族群平等」代言人,選後則直奔藍營群眾大會,露出他的族群情結龜尾……這些不勝枚舉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本色」,不是以民主自由為依歸,而是以族群情結、反李反扁、反台灣主體意識為標準。他們心中只有中國才是偉大的,只有威權領袖才是英明的。 這種醬缸文化和思想薰陶出來的人,怎可能理解民主自由體制的可貴,珍惜今日台灣民主成就? |
1234 於 2004/07/21 09:50 | |
Re: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台北市政府打壓台灣文化, 真是沒文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feb/12/today-o3.htm 1 但是從二二八紀念館到蔡瑞月舞蹈社,台北市政府的作為和企圖,已昭然若揭。 市定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委外招標,台北市政府從一開始就企圖抹除蔡瑞月,掩蓋本土舞蹈藝術家的歷史,不僅將名稱改為「台北舞蹈之家」,連經營內容都完全未見「蔡瑞月」三個字。接著在去年六月,文化局安排某舞蹈團體進入整修中的古蹟進行宣傳,文化局特別「關照」的這個團體,即為招標案的得標廠商。 為了讓蔡瑞月舞蹈社「順利轉移」,文化局無視採購法的迴避規定,遴選該團體的現任理事擔任招標案的評審委員。此一明顯違反法令的弊端由市議員揭發後,文化局一方面宣稱採購法只是「參考用」,採購過程毫無違法情事,二方面又自稱「以最高道德標準」而立即廢標。 文化局在短短三個小時內決定廢標,就是要完全排除「蔡瑞月重回舞蹈社」的任何機會:本標案具備第二名議約順位的廠商,即為「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在議員棄而不捨的追查下,再度發現得標廠商竟然沒有「法人資格」,這樣也通過了文化局開標作業審查。台北市文化局自成立至今,已辦理六處古蹟的委外招標,每件標案都規定投標廠商需具備法人資格;且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之招標,僅兩家廠商投標,文化局宣稱「因本案屬市定古蹟…承辦人員不熟悉…未及查閱法人登記證書」的辯解,根本是脫罪之詞。
當然,招標案的評選委員也經刻意挑選,如此一來,即可將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古蹟,安排市府屬意的特定團體承接經營,以達到藉由古蹟空間使用的「論述權力」來改寫歷史內涵之目的。
|
1234 於 2004/07/22 11:29 | |
Re: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二二八紀念館早就被德國及中國的「混血兒」龍應台搞爛了!》 陳 (2001-10-25 23:21:10) 我昨天去參加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的研討會,與會人員名單赫然出現二二八紀念館代館長,由此可知連這種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都跟龍應台處不好,據說龍應台上台後甚麼都要管,連發展研究院都受不了,洪敏麟大概是辭職了吧! 說穿了一句話,就是文化霸權的爭奪,也牽涉到政治權力的掌握與否,馬英九一選上就換掉陳系原班人馬,由此可知,新臺灣人跟舊臺灣人是不一樣的,舊臺灣人充滿新臺灣人不能理解的悲情,需要被龍應台清除.......臺灣人悲情被清除的同時,臺灣的歷史也被請出了228紀念館。 紀念既以不復存在,當可搞爛它,這就是殖民主喜歡的,被殖民者不需要記得悲情及血腥,只需記得殖民者希望他們相信的。 |
1234 於 2004/07/22 11:30 | |
Re: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www.ylib.com/class/topic3/show2. asp?No=81212&Object;=taiwan&TopNo;=33129 以上網址 |
1234 於 2004/07/22 11:42 | |
Re:國民黨 打壓台灣藝術戲劇文化探討 | |
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id=2004040164068908 台北市政府冷落 228 紀念活動. 二二八歷史創傷書寫的終結? 2000年以後的台北市二二八紀念美展,展覽場域從公立美術館體系轉移到二二八紀念館體系,但視野和新意卻有每況愈下的傾向。缺乏深入的研究支持,2000年以後的二二八紀念美展,不但有著大拜拜般的雜亂陳列,也不若前述公立美術館展覽般有較為清楚的策劃概念。 以筆者於2000年參訪台北市立二二八紀念館所舉辦的二二八紀念美展為例,依舊值得一提的是,該展覽納入很多二二八受難親屬與好友的近日創作。這點,其實可以讓我們瞭解、探索和觀察二二八受難親屬與好友,如何在時間劇烈的推演下不斷重新安頓二二八歷史創傷以及自己作為個體和台灣文化主體的立場和面貌。 但相當可惜的是,整個展覽,並沒有發展任何相關的線索和問題。這種情境,使得該展覽明顯失去清楚的焦點,越來越像一般的聯誼畫展。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