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神學」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UFO 於 2003/12/29 18:56 | |
「解放神學」 | |
簡介「解放神學」 轉貼http://a2z.fhl.net/history/history1.html 作者:lk 「解放神學」這個名詞一般是用來處理被壓迫者的處境!所以很多其他的神學也會適用這個名詞。例如:婦女神學(feminist theology),因為婦女神學較早的時候稱為「婦女解放」(womens liberation);同樣的黑人神學也可以算作為解放神學的一個課題。 然而狹義而言,我們若提到解放神學,則特別指 1960-1970 左右在拉丁美洲的神學運動。在 1968 年拉丁美洲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們在哥倫比亞的 Medellin 組成一個議會發表一件聞名世界的宣告:教會過去都是與壓迫者的政府同一邊,而日後我們應該與可憐的被壓迫者同一邊。他們先與窮人被壓迫者同一戰線,後來接著才有一些豐富的神學來充實補足這項運動。 一般而言,這個拉丁美洲解放神學大概有以下幾個主題:
他們認為窮人與被壓迫者是瞭解基督教信仰與實踐的神學途徑!意思就是你要從窮人或被壓迫者身上才能體會到基督教信仰!他們認為上帝總是與窮人與被壓迫者同在。窮人是基督教信仰的最佳詮釋。所有的基督教神學或是宣教都是立足於與苦難的人同在的角度去發展。 過去我們都是站在上帝的話語的光照下去回應時代。然而解放神學逆轉這種原則。他們認為行動與實踐是最先的!其次才是神學思想的回應!他們認為我們應該停止用聖經去瞭解這個世界,我們應該直接扭轉這個世界。 對於上帝的知識與認識不是抽離自身於這個世界之外,而應該透過直接委身於窮人之內。這一點與啟蒙運動的精神非常不一樣!!!!!因為啟蒙運動認為「委身」是知識的障礙!意思就是,要獲得知識頭腦要冷靜,就好像啟蒙運動者認為基督徒研究神學是不可能研究出什麼好成果,因為我們基督徒早已委身於這個信仰,已失去了客觀的立場,而非基督徒才能較準確認識基督教的上帝,因為他們才有可觀的立場,去讀聖經,去認識上帝....
2、救贖觀不同 |
UFO 於 2003/12/29 19:01 | |
Re:「解放神學」 | |
李登輝老先生喜歡引用出埃及記章節中:摩西帶領以色列子民,找尋上帝應許之地! 途中遭遇許多險患;人民的不信任、背叛等。但摩西憑藉對上帝的信心,不退縮!.... |
ILLwill 於 2003/12/30 00:12 | |
Re:「解放神學」 | |
但是就我記憶所及,也因為猶太人的不信任,背叛,以至於責任還是算在摩西身上,神讓摩西一樣進不了迦南,而第一代跟隨摩西的幾乎都倒斃曠野,唯有較為單純的二代三代才隨著約書亞進迦南 |
Green 於 2003/12/30 10:12 | |
Re:「解放神學」 | |
>> 解放神學特別強調罪是「組織結構性的罪」,更甚於我們強調罪來自個人內在。 『罪』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項副產物, 所以,『罪』是社會結構(組織結構)的一種衍生物. >> 我們強調罪來自個人內在。 「罪來自個人內在」? ! 是嗎 ? 只因小孩長大後,受到文明、社會組織等(負面部分)的污染, |
UFO 於 2003/12/30 12:22 | |
Re:「解放神學」 | |
>>>但是就我記憶所及,也因為猶太人的不信任,背叛,以至於責任還是算在摩西身上,神讓摩西一樣進不了迦南,而第一代跟隨摩西的幾乎都倒斃曠野,唯有較為單純的二代三代才隨著約書亞進迦南<<< 是啊~這就是上帝的偉大工程了,沒有經歷苦難哪得榮耀! |
UFO 於 2003/12/30 20:39 | |
Re:「解放神學」 | |
以Green兄對「罪」的看法是符合創世紀第三章,因其內容描述最進入了人類的世界;而非描述罪的起源。 偷吃禁果是一個歷史事件,亞當夏娃都是歷史人物,他們在歷史時空中犯罪、違抗神。 神給予人裡面有一個良心的見證,但當良心受到墮落的影響時,它可能變得麻木而不可靠了。 雖是如此,但良心仍然能夠使不信的人回轉。 |
Green 於 2003/12/30 23:34 | |
Re:「解放神學」 | |
>> 以Green兄對「罪」的看法是符合創世紀第三章,因其內容描述最進入了人類的世界;而非描述罪 >> 的起源。 1.個人前帖對「罪」的看法,應該比較符合創世紀第四章,(?) 2.依你的看法,所謂「罪的起源」是不是指: 因為吃了能辨別善惡的果子而引起的 ?(創世紀第三章) ps.順便請問一下, 在網路上 何處可查到《新、舊 約》? |
ILLwill 於 2003/12/31 01:08 | |
Re:「解放神學」 | |
容小弟提點意見: >>1.個人前帖對「罪」的看法,應該比較符合創世紀第四章,(?)
如此說來,食用善惡樹的果子本身就不是罪惡? 因為首先違反神的誡命,本身就是罪,如果吃了果子不算罪惡,那麼神的起初誡命等於無意義 個人的解釋是人類在想要與神同等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失敗了,吃了善惡果之後才明瞭到自己的位格與隨之而來的羞恥(這也算取得智慧了???? 總之不是因為裸身而羞恥,而是因為了解自己而對自己的失敗感到羞恥) 但我想並非沒有暗示出神給予人類的救贖,也就是神製作蔽體的衣服給予人類(如果以基督信仰來說可以如此延伸)人類接受了蔽體,代表了人類的悔意(創 3:21) 該隱事件可以視為人類墮落後的第一宗殺人罪,有其重大意義存在,不過論到「原罪」這個概念的話,被趕出伊甸時就已經成型了(代表人已經無法與神一同生活,人類脫離了神就只有死亡,死亡即為罪的工價) 然而以萬有者的立場來說,這是被允許的情況,沒有失敗的人類又如何能突顯萬有者的愛與救贖?反正人類根本無法與自有永有者抵抗什麼(也沒有理由或意義),相反的,接受與不接受信與不信愛與不愛也是人類的自由意志,但猶太教可能就沒有這個考量,他們還在等彌賽亞 當然如果是將「罪」單純解釋為人類社會發展下的必然思想產物,那麼我可以說人類的存在,可以以生物性的原始概念去推敲,人類文明的不同,僅存在於因過度榨取地球資源而自滅(容我先以此假定為準)與合理運用資源而存續,無論是哪一方,「罪」的定義正確與否端看人類自我喜好與否而定(但是科技與過度運用地球資源也相對的代表了人類的自我認為進步,所以有矛盾點),那麼罪豈非人人可改變其定義? 在單純的生物生存原則中人類衍生出罪的概念的確有助於人類本身的生存競爭力,但是部落社會可以在地球環境中生存,文明與人國本身也會讓人類有此種生存競爭力的認同,那我看非得到最終審判之日來臨之時,人類對於罪惡的定義才能有個定論了 |
UFO 於 2003/12/31 10:08 | |
Re:「解放神學」 | |
<<<依你的看法,所謂「罪的起源」是不是指: 因為吃了能辨別善惡的果子而引起的 ?(創世紀第三章)>>> 一、【考驗】:亞當和夏娃在樂園時,神要求他們順服,以此考驗他們。除了善惡樹的果子外,他們可以吃園裡任何一顆樹上的果子(二,16~17)。這個考驗簡單而直接的很:神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神及順服神。不順服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必定死;包括肉體和靈性的死亡。此考驗的目的是讓亞當和夏娃因為順服,不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而知道何謂罪。後來他們真的得到了善與惡的知識了,卻是用錯誤的方法獲得的。 二、【試探】:也就是Green兄引述的魔鬼「引誘」該隱殺弟弟!(約八,44) <<<在網路上 何處可查到《新、舊 約》?<<< 這個好像不錯.... |
Green 於 2003/12/31 10:37 | |
Re:「解放神學」 | |
>> 個人的解釋是人類在想要與神同等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失敗了. 這句話說得不錯! 1. 【想要與神同等】這一念頭,──即是【企圖心】、【野心】.──而非『清心』; 2.耶穌曾說過一句話 (大意)── “要像小孩子般的純真,才能進入神的國度.” |
Green 於 2003/12/31 11:13 | |
Re:「解放神學」 | |
>> 不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而知道何謂罪。 不能《分辨善惡》, 那麼如何能知道什是『罪』呢 ? ps. 謝謝你提供的網站資訊. ^^ |
UFO 於 2003/12/31 11:22 | |
Re:「解放神學」 | |
基督教有一個說法叫「原罪」。教會把它定義為人與生俱來的罪的狀況及窘境。 教會的根據是:1、原罪出自人類的根源(亞當)。2、每個人生來就有原罪。3、原罪是所有汙染人生命的具體罪行的根源。 縱合就是:我們整個本質敗壞的情況。 而如不變成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進天國...是出自馬太十八章 |
UFO 於 2003/12/31 11:38 | |
Re:「解放神學」 | |
>>>不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而知道何謂罪<<< 『順服』 就像 神將律法(十誡)賜給摩西,希望提高人對祂的準則的認識,和違犯那些準則的嚴重性。 人都不能達到 神準則所劃下的標誌,而且還繼續不斷離開那些準則...... |
Green 於 2003/12/31 23:43 | |
Re:「解放神學」 | |
UFO, >> 基督教有一個說法叫「原罪」。--- 「原罪」應該是神學家的說法, 但不一定是正確的. >> 馬太十八章-----『就在那時刻,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在天國裡究竟誰是最大的?」耶穌就 這裡透露了幾個訊息: >> 不吃分辨善惡樹的果子而知道何謂罪.-----『順服』. 你的意思是, 不《分辨善惡》即表示『順服』 嗎 ? |
Green 於 2003/12/31 23:51 | |
Re:「解放神學」 | |
ILL will, 我想再補寫兩點, >> 如果是將「罪」單純解釋為人類社會發展下的必然思想產物,------- 1.隨著 社會文明的改變、時空的變遷,「罪」的定義, 當然也跟著改變; 2.但是亦有一種不用改變的定義, 即就 心靈層面上來說; >> ---非得到最終審判之日來臨之時,人類對於罪惡的定義才能有個定論了. 有需要等那麼久嗎 ? 祂說: 「清心的人有福了」, 祂說: 「若不變成如同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進天國」, 還有-----------------( 很多ㄝ, ^^ ) |
UFO 於 2004/01/01 11:29 | |
Re:「解放神學」 | |
因為 神的創造一定是完美的,祂不能解釋為何所有人都有罪 基督教罪論上有一說法是靈魂遺傳說(traducian theory):主要是在解釋人的敗壞;如果父母能傳給非物質的本質,這就解釋了罪性的遺傳,及每個人由出生就有犯罪的頃向。如果 神直接創造每個靈魂,那罪性問題就不能得到解釋了。靈魂遺傳說也解釋了遺傳的因子問題-孩子與父母在智能、個性、情緒方面都相似。如果創造說是正確的話,特性的相似就不應該如此普遍和顯著了。聖經也肯定了靈魂遺傳的立場。 詩五十一,5=>我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
Green 於 2004/01/01 22:43 | |
Re:「解放神學」 | |
>> 因為 神的創造一定是完美的,祂不能解釋為何所有人都有罪. 這句話 出自何處 ? >> 基督教罪論上有一說法是靈魂遺傳說(traducian theory):----解釋了罪性的遺傳,----聖經 1. 如果《罪性的遺傳》能成立,那麼『上帝』豈不變成了《罪魁禍首》? >> 詩五十一,5=>-----羅五,12=>----來七,10=>------- [詩五十一,5=>] 係宗教文學創作, |
Ti esti 於 2004/01/03 13:19 | |
Re:「解放神學」 | |
你們的討論很有趣﹐我來插個嘴﹐無意辯駁什麼﹐也無法證明什麼﹐只是野人獻曝﹐ 提出一些曾經看來的或想過的平常概念。與你們的看法也許不謀而合﹐ 也許殊途同歸﹐也許大同小異﹐也許略有出入﹐看看就好。 因為論及信仰之事﹐證明事實的途徑其實本來就已受限於各家假說。 我想指出的是﹕我覺得「清心」、「單純」﹐這些都是世俗一般勸善的道理﹐看似理性﹐ 臺灣福音書房有一套書“十二籃”﹐我覺得寫的不錯﹐淺顯易懂。 根據這些引用聖經章節*的說法﹐一言以蔽之﹐罪的定義就是「脫離神」。 也就是說心意行為事情本身﹐不管在什麼時間用什麼角度來裁奪其善惡﹐ 例如﹐人食用善惡樹的果子﹐其罪在於違逆神﹐在於不信服神明白的指示(神說食果會死的警告)﹐ 耶穌死而復活的意義﹐就是將人的罪入死﹐見證人必遵循神的律而得生命。 而人憑著信心看見神﹐憑什麼接受呢﹖我目前的領悟是如哥林多後書五章16節之言﹕ _______________ 羅馬書一章25節﹕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 羅馬書一章28節﹕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羅馬書三章10節﹕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 羅馬書三章23節﹕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約翰十六章8-9節﹕祂(聖靈)既來了﹐就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為罪﹐ |
Green 於 2004/01/04 23:50 | |
Re:「解放神學」 | |
>>我覺得「清心」、「單純」﹐這些都是世俗一般勸善的道理﹐看似理性﹐其實定義模糊。 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 >> 似乎並沒有抓住新約章節裡在在強調的「信」與「救贖」的重點. 1.「信」是要建立在『領悟』的基礎上, 2.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 >> 一言以蔽之﹐罪的定義就是「脫離神」。 言簡意賅, 沒錯! 罪的定義就是「脫離神」! >> 無分善惡好壞﹐凡是脫離神的﹐就是罪﹐就是會死。 同樣地, 要點是在: 你對「神」的認知 和 定義 是什麼 ? >> 耶穌死而復活的意義﹐就是將人的罪入死﹐見證人必遵循神的律而得生命。 有人曾詢問有關『復活』的問題, >> ---我目前的領悟是如哥林多後書五章16節之言﹕「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 這點很類似 佛教裡面的一句話: 「不以身相 見如來」; |
Ti esti 於 2004/01/06 04:12 | |
Re:「解放神學」 | |
Green: 謝謝你的回應和提醒。 也謝謝你提出的問題﹐激勵我再進一步檢討並表達一些個人的認知。 為了標明我的成見﹐容我先聲明﹕緣於信(相信神是完美、是創世主、耶穌是神成肉身死而復活 我想解釋一下﹐我在前文裡只是說單指「清心」則定義模糊﹐但是因為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 不過耶穌的確是說了﹕清心的人必得見神。所以若有清心之人﹐我相信他/她必能見神。 你的提問我很喜歡﹐我的確認為耶穌說「清心(pure in heart) 的人有福了」這句話﹐是有其深意。 細讀前後文﹐我覺得耶穌在這裡主要應該不是在討論罪﹐而是在祝福「虛心、哀慟、 這些章節的重點也的確是在提醒信徒在心思行為的持守上﹐不能怠惰。何況文中還點出 不過我想﹐這「成全」﹐最終還是在於完美的神﹐若勉強說是在於人﹐應該也是在於 因為﹐曾經在被問及什麼是律法裡最大的誡命時﹐耶穌回答說﹕ 這第一大的誡命表示﹐有神才能成全律法。所以我想﹐就算是「領悟」﹐也要時時與神的話語印證。如聖經所言﹕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路。」 至於你問我我所認知的神是什麼﹖真是問的好﹐我覺得很感謝也很榮幸。 我只能說新舊約聖經裡對神的描述﹐是我認識神的主要途徑。目前很確定的認識心得是﹕ 至於如何與神親近﹐雖然本人常未實踐﹐卻很喜歡以下這句聽來很受用的提醒﹕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__________________ |
Green 於 2004/01/07 01:09 | |
Re:「解放神學」 | |
>> 容我先聲明﹕緣於信(相信神是完美、是創世主、耶穌是神成肉身死而復活來成全人的永遠救 >> 贖)﹐耶穌的話我是立意照單全收的(當然我是否真懂或力 行是另外一回事)。 請問, 不懂之處, 如何 照單全收 ? >> 我選擇質疑的只是人對耶穌的話的解釋。 沒錯呀! 相信別人 不如相信自己; >> 我的確認為耶穌說「清心(pure in heart) 的人有福了」這句話﹐是有其深意。 「pure in heart」譯得很清楚而具體, 意即: 「心地純真」. >>所以我想﹐就算是「領悟」﹐也要時時與神的話語印證。 我提到的「領悟」一詞, 是根據《撒種比喻》──即. 馬太13─23.『那些撒在好土壤裡的,就是人聽了信息, 領悟了, 後來結出果實------』 (聖經公會出版, 現代中文譯本) 另外,在《撒種比喻》中的四種比喻, 我想應該是代表「信」的四種層次. >> 無分善惡好壞﹐凡是脫離神的﹐就是罪﹐就是會死。(NO. 165—17) 這裡的《善、好》 與《是愛、是完全的義》有何不同 ? >>而我覺得把清心等同為救贖﹐很像是在用無神的世俗道理來誤解耶穌的本意。 1.沒有「心地純真」(清心. pure in heart )的品質, 會獲得《救贖》嗎 ? |
Ti esti 於 2004/01/07 04:29 | |
Re:「解放神學」 | |
Green﹕ 是﹐耶穌曾用「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路加十章25-37節)肯定了人直覺所行的善。 同時﹐我也應該看見並承認﹐在世上在眼前﹐我的理解有限﹐我的天生性情有限﹐ 關於「領悟」﹐容我舉述以下這段耶穌使徒的話來引導我的回答﹕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 約翰一書提出的重點在於﹕如果認為邪惡(罪)是因人接觸物質世界文明而來 因為這樣的領悟是沒有看見神與人的關係﹐沒有看見人的現實極限和潛力的源頭﹐ _____ |
Green 於 2004/01/07 11:19 | |
Re:「解放神學」 | |
>> 關於「領悟」﹐容我舉述以下這段耶穌使徒的話來引導我的回答﹕------- 有關「領悟」﹐我在前帖也已提過了. >> 如果認為邪惡(罪)是因人接觸物質世界文明而來(因而可能認為若純潔如嬰兒﹐便無罪性)﹐並 關於「小孩」& 「罪」等問題, 我在前數帖已提過.(NO. 165─13. 14. 16.) >> 反推而認為解決罪的問題是屬於人類物質世界文明的範疇﹐這就是謬誤﹐ 有一點 不要忘了, >> ---是無神的世俗道理。 再問: 何謂《無神的世俗道理》? 可作一番詮釋嗎 ? ******** 很久、很久以前, 一天,有個修行人來到這個村落,並接受村民的供養. 這位修行人說道: 「不可因為 是傳說,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傳統習俗,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轟動謠言,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引經據典,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合乎邏輯推理,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合乎哲學推論,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合乎常識判斷,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符合個人成見、觀念,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權威者所言, 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 是師長所言, 就信以為真。」 村民聽完這番話後,歡喜接受。 |
Ti esti 於 2004/01/07 19:41 | |
Re:「解放神學」 | |
Green: 1. 「無神的世俗道理」: 根據我閱讀新舊約聖經、參考基督信徒說法、並自我思索篩選後﹐所下的定義﹕ 神是「完美」﹐無神就是「脫離神」﹐就是「不完美」﹐「無神的世俗道理」就是「不完美的道理」。 如果我在世上所看到、聽到的道理沒有排斥以下任何一點(沒有提到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排斥)﹕ 我就不會特別跳出來說它是「無神的世俗道理」。 2. 若用耶穌的「撒種比喻」來說﹐我所認定的「無神的世俗道理」﹐ 至於我未解釋「撒種比喻」﹐也許是緣於不願看見自身「傲慢」的「傲慢」****。 因為我想﹕論及「信」﹐沒有生命的見證﹐再怎麼鋪陳﹐也只是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自圓其說。 _______ |
Green 於 2004/01/07 21:23 | |
Re:「解放神學」 | |
>>---我就不會特別跳出來說它是「無神的世俗道理」。 其實,你這句話《無神的世俗道理》本身,就有矛盾. 但在世俗道理中, 也有講「愛」、講「義」的, >> 至於我未解釋「撒種比喻」﹐也許是緣於----- 1.我不是要你解釋《撒種比喻》; 只是在問你, 那四種比喻, 是否跟「信」有關 ? |
Ti esti 於 2004/01/10 08:34 | |
Re:「解放神學」 | |
Green﹕ 我並不認為「無神的世俗道理」這個用詞﹐本身有什麼矛盾的地方﹐ 何況﹐這純粹描述的用詞只是我個人用來自我辨識和表達自我意見的方法之一而已。 而且我也有體會到,如果我用「無神的世俗道理」這用詞來排斥別人或束縛自己﹐ 因為根據我的信仰﹕ 所以審視我的思路行為和我的信仰之間有無衝突﹐這是我想用來調整我的思路行為的一個指標。而這標明神和人的關係的信仰前提﹐個人覺得非常樂意接受。 此外﹐你說耶穌用「撒種比喻」﹐所指出的那四種情況(根據我的理解)﹕ 我相信神和人的關係不管人信不信都是存在的。但是生命的果效要在第四種情況才能出現。 個人認為﹐若檢討自身這前三種情況﹐就算勉強可以測量這些因素(factor)﹐由於 換句話說﹐我認為原先「拒絕接受」的人﹐不見得比那「部份接受」的人更無望入信得勝﹔ 不過﹐我覺得﹐憑直覺的定義來留意自己的心不要太硬、太淺、或太雜﹐應該是不錯的努力方向。 ________________ 「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我奉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 ** *** |
Green 於 2004/01/10 20:25 | |
Re:「解放神學」 | |
>> 我相信人 有神的美好特質。 所以《世俗的道理》並不是《無神》的. >> 耶穌用「撒種比喻」﹐------都是與「信」 有關﹐這點我當然贊同。 由此亦可知, 「信」是有層次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 宗教信仰 (不論 基督教 or. 佛教), 單只一個「信」 還是不夠的, 要點是在 『明白、領悟 與 實踐』。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 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註: 文中最後一段「明白了」, 在 聖經公會出版, 現代中文譯本 中,則譯成「領悟了」) |
explorer 於 2004/01/11 16:33 | |
Re:「解放神學」 | |
你們的討論很有趣﹐我來插個嘴﹐無意辯駁什麼﹐也無法證明什麼﹐只是野人獻曝﹐me too. > *註﹕我認為清心的定義對我來說很模糊﹐而我覺得把清心等同為救贖﹐很像是在用無神的世俗道理來誤解耶穌的本意。因為我認為清心不是目標﹐見神才是目標。 From Adam had sin until Jesus died for us, in the temple had a curtain separated God with us. |
娃利斯 於 2004/06/02 23:39 | |
Re:「解放神學」 | |
我也來分享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Happy are the pure in heart;they will see God. pure 字義[純的,清潔的];指涉的即在一個心靈上的清潔,行為上的清潔! 潔淨生活的要求實踐,就是得見上帝的基本實務! 耶穌說:人若不靠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換句話說:清心就是捨棄自己承認自己是有罪;承認耶穌為個人的主,因著救主耶穌基督寶血救贖,潔淨自己的生活,一切只為榮耀神而行! 清心最大的盼望就是認識耶穌(see),跟從耶穌.傳揚耶穌!活出真理的學習(will see) 所以清心是一個要求更是盼望! 實踐解放神學的終極盼望,就是一同走上與上帝關係復合的[復合神學]思考與實踐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