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成立台灣演藝協會,這對台灣的歌謠文化,是一個新的開始,常辦大型的演唱會,當然就要有好的作品,才能吸引人來買票,才能衍化成一個常態性的精緻。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台灣一般的生活用品、生活品質,在過去數十年來,已經被教育成﹂俗化」,一切只是急就章,只要能用就好了,根本沒有長久性、沒有文化性、缺乏傳承的宏觀,而今,台灣正在改變,我們有機會重新開始,讓我們的生活精緻化,如日本人、英國人。 文建會日前舉辦一系列生活用品質的設計,這就很值得肯定,期待透過一系列的獎勵設計,讓我們一般民眾在想到好品質、好設計感的物品時,不再那麼昴貴,但是,我們更厭惡使用中國的劣質品;在公共工程品質上,除了長使用的概念,更期待有美觀,可以改善每個人在公共空間使用時的舒適感,期待我們有個共同的觀點,也一起來努力。 一個國家想要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找尋一群品質優勢的人群長期停留,是很重要的,以台灣而言,要跟中國有所區別,一定是台灣的教育品質、生活品質、公共空間品質、乃至資訊、經濟等各式品質都提升,才有機會讓世界上一流人才群聚台灣,且在台灣長期停留,由量變而質變。 以教育而言,台灣教育改變進行中,但是 ,最近基礎教育中過度重視英文,忽略了中文,這使得台灣的優勢有些許的偏差,也在講究開放的過程中,忽略了基本的基礎教育,形成學生基礎教育低落,也使得山些學反而無所適從,學生家長搞不清楚怎麼辦? 台灣需要質變,一切以台灣為主體進行新的改造,但在改造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再多元的思考,但有開始,就值了,期待忠心思想是確立台灣民主化、文化精緻化,而這些是深耕到每個區域空間、到一般民眾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