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這麼一本書,果實文化出版,
有空一定要找來看看。有人在隔壁板上大放厥詞,
說今天9:0的敗仗是因為十年來「親日」,「自卑」云云,
當然這種垃圾真正關心棒球的人只會把他當笑話。
可是我發現到那種人總喜歡說當年紅葉如何如何,金龍如何如何?
棒球只是被當作抗日民族主義樣版
紅葉精神的確已經成為台灣人民集體記憶重要的一部份,
但是我隱約嗅到那也是舊國民黨政權用以操弄民族主義的手法之一。
紅葉不會無緣無故冒出來,
而且戰後國民黨來台之後那段期間,對棒球不屑一顧,籃球才是他們大力推動的運動
紅葉之前必然還有一段被忽視的歷史!
(其實,就連紅葉球員也幾乎都晚景淒涼,被國家用過了就丟一邊)
我依稀記得當年曾聽學長提起過日本時代嘉農參加甲子園的紀錄
於是用「嘉農」和「甲子園」去google搜尋
發現體委會就有許多很有趣的資料
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digital_baseball.asp?m_3_id=668
其實,
台灣的棒球就像漫畫一樣,都有一段光榮的歷史,無需自卑
這本該都是台灣人集體記憶的一部份
但是一個曾被忽視,另一個甚至被打壓,從此一蹶不振
有幸看到今天棒球被稱為「國球」,得到全國人民注目
再讀讀先人的歷史,或者可少點淒涼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