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許家蓓  於 2003/07/26 14:25
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隨著總統大選的日漸接近,泛藍陣營要求「二次政黨輪替」的呼聲也日益高漲,似乎只要「二次政黨輪替」,當前所有的政經社會困境都可迎刃而解。而面對泛藍陣營「二次政黨輪替」的訴求,日前陳總統表示「一次政黨輪替」都尚未完成,何來「二次政黨輪替」?雙方顯然對所謂的「政黨輪替」認知有極大的差距。由於「二次政黨輪替」已經成為泛藍陣營主要的政治訴求,也必然在總統大選中城為攻防的焦點,釐清「政黨輪替」的意義,就有其必要。

 「政黨輪替」對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在當代政治學研究中早有確論。其中著名的,是比較政治大師抗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一書中的經驗性研究。抗廷頓指出,檢驗一個國家民主鞏固與否的重要指標是兩次政黨輪替(two─turnover)。蓋只有在兩個相互競爭的主要政黨都能在輸掉選舉後把政權和平地轉移給對方,才能確立民主的政治文化,使政治精英和民眾都接受以選舉而非革命的方式讓做不好的統治者下台之民主體制,如此民主才能鞏固。

 政黨輪替是民主鞏固的要件,也是責任政治得以貫徹的結果。但所謂的政黨輪替,究竟是以總統選舉或國會選舉為標的,卻需做進一步的澄清。由於第三波民主化國家多脫胎於總統是威權強人的威權體制,人民早習慣有一強而有力的總統,因此許多人習於以總統選舉的結果來檢視是否發生政黨輪替。不過,就民主政治的原理與運作實態言,所謂的執政黨應是指國會多數黨的輪替才有意義:在內閣制國家,總統是超然於政黨與政治實際運作外的虛位國家元首,並無任何實權,擁行政實權的是得到國會過半數支持的總理與其領導的內閣,而如果失去國會多數的支持,總理就要下台,或解散國會重新大選以尋求新的國會多數支持因此在內閣制國家中所謂的政黨輪替必然是指國會多數黨(且其必然掌控過半數席次)的輪替;總統制的國家,總統雖以兼任行政首長而掌行政大權,但立法權、預算權及(多數總統制國家)提案權卻是在國會手上,若無國會過半數的支持,總統的權力運作空間會變得極小,而反之國會過半數的政黨若無總統的支持,卻仍可左右國家政策,因此,在總統制中,政黨輪替也必然是要指國會過半數的輪替才有其意義;至於雙首長制國家,由於立法權、預算權仍是掌握在國會手中,加上國會又有倒閣權,使國會多數實際上擁有決定內閣人事及政策的能力,故總統所屬政黨為國會多數黨時,總統能透過政黨運作而真正掌控決策,但當總統所屬政黨不能掌控國會過半數席次時,就要實施「左右共治」,由與總統對立的國會多數黨所支持的總理掌控決策,此時總統則只有被動、阻撓性的權力,因此在雙首長制中所謂的政黨輪替也必須是指國會過半數政黨的輪替。換言之,無論是採何種憲政體制,所謂的政黨輪替,必須是國會多數的輪替,而非總統的輪替,才有其民主政治上的意義。而若以國會多數的輪替做為政黨輪替的定義,則台灣迄今未完成第一次的政黨輪替。蓋民進黨雖是本屆國會最大黨,其席次卻不足成為掌控過半數席次的立法多數,使得民進黨所主張的政策屢屢在國會受挫,肇致政治責任的追究難以清楚。

 或謂台灣現今雖是雙首長制,且民進黨並未擁有國會過半數席次,但總統卻能完全掌控行政權的運作,因而必須以總統選舉的結果做為政黨輪替的指標。惟台灣現今這種總統得不到國會過半數支持卻能掌控行政實權的狀態,並非民主政治的常態,且正是這種少數政府的模式,造成行政與立法的對立,使得政爭不斷,國家陷於空轉,因此台灣要走出這三年來的停滯,只有回歸由國會多數決定行政權歸屬的民主常軌,亦即以國會多數的輪替為政黨輪替的指標。

   許家蓓(許富男議員辦公室主任)



NO:366_2
黃曜隆  於 2003/07/29 21:32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執政半世紀的政黨被新生的政黨推翻,叫政黨輪替。新生的政黨執政不久被推翻,舊政黨重掌政權,叫復辟。如果要美化就叫重掌政權,並不是林豐正、連戰口中倡言的二次政黨輪替。不然為什麼,叫國民黨政府為舊政府,叫民進黨政府為新政府。又連宋怨偶配,兩人相見歡,民視記者報導說,相敬如賓,也不對,相敬如賓專用在夫妻的成語,民視記者無知之過或別有弦外之音,那就另當別論。

NO:366_3
仍被禁的無心  於 2003/07/29 23:45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執政半世紀的政黨被新生的政黨推翻,叫政黨輪替。新生的政黨執政不久被推翻,舊政黨重掌政權,叫復辟。
新政權為什麼會被推翻呢
是不是他還沒準備好
如果用你的邏輯思考
台灣的民主還有一條長路

NO:366_4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07/30 00:15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我倒希望民進黨連任 . 畢竟國民黨如果只有一次落選 , 再次執政時絕對不會感到成果得來不易 , 也許還會對綠營趕盡殺絕 .
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 , 首先雙方可以趁此機會培養人才或交班人選 , 第二陳總統會更審慎施政 , 第三國民黨與親民黨會內鬥個沒完 , 最後 , 得利的還是選民 .
不過我也說的太樂觀了 ......
選民永遠是輸家 , 而非頭家 .

NO:366_5
yu  於 2003/07/30 19:05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政黨輪替
再怎輪也不是這種輪法
自己搞了50年
民進黨搞了3年
我看不出阿扁與財團的關係
會比連宋與財團的關係還嚴重
那段高景氣時期
各大財團競相超貸搬錢搞爛金融行業
在阿扁主政三年有嗎
阿扁主政下的台灣政權比連宋當選還清白許多了
親民擋的立萎
真的個個都純理念與送結合嗎
笑死人
沒充分的建設經費給足面子誰鳥送主席
搞政治的人都清楚
這次連送在槓龜
親民擋的理念也會全部槓龜掉
民主理念不是在享受成果時說的
而是在會被砍頭的年代帶頭衝的
親民擋的立委個個伶牙利嘴
怎麼看怎麼惡心

NO:366_6
阿南  於 2003/07/31 10:39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國民黨的黨產快花完了,如果讓他再執政,屎性不改,國庫通黨庫,那還得了。
要換不如過幾年後換台聯試試。

NO:366_8
台龍  於 2003/08/22 07:25
Re:對「政黨輪替」的再思

政黨輪替的高階意義不應該以行政權的交替為滿足。我心目中的政黨輪替是想要達到軍隊國家化,司法獨立和公務員獨立等目標。需要那些機構獨立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沒有經過民意的審核,因此沒法用選舉制衡。也因為國親黨六十年的一黨獨大,軍中和司法等機構還都是不符合民主國家的需要,也不是短短三四年可以世代交替的。這也就是我們還會看到花蓮的地方檢察首長會跟中央唱反調,和軍人也說不會悍衛台灣獨立這些種種不民主的行為。

所以政黨輪替應該是讓民進黨有機會把那些不符民主規範的部門整合,做和平的世代交替。同時也給台灣民眾機會了解民主運作,學習如何從以前被國親黨愚民牧民的關念中跳出來,學習如何對自己的立法委員施壓,學習當家做主,而不是像現在那麼容易被統媒耍來耍去。

要達到這種目標,我個人認為民進黨需要再做十二年總統,立院過半數也要最少十年。到那時後我們就可以談真正的「政黨輪替」。現在連國親黨的惡政都還沒破壞完畢,良好民主系統也還沒開始建設,怎麼可以讓國親黨又復辟再拿回政權去惡搞呢?


回論壇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