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宋的流寇思想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海兒  於 2003/07/23 10:37
連、宋的流寇思想

中國有一句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說的是在改朝換代之際當群雄逐鹿中原時,大家以武力相互廝殺爭奪政權,在好不容易付出了生靈塗炭、血流飄竿的代價之後,終於產生了一位力壓群雄的新統治者──「王」,而其他在鬥爭中失敗的,也自然成為了「寇」了。

這樣的「寇」要嘛接受「王」的招安稱臣納貢,「王」會在他的實力還不足以輕易消滅你時允許你「一國兩制」,等到他的實力大到足以消滅你了,就自然取消了「一國兩制」,直接把你給「統一」了(如:元朝時曾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及湖南湖北邊境設置土司,授予各當地原住民的酋長當官,世代傳承。明朝和清初也一直沿用。土司在他所管轄的區域內有很大的權力。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在漢人大量移民,而和當地原住民經常產生糾紛的情況之下,聽從雲貴總督鄂爾泰的建議,實行改土歸流,即廢除原土司,改派流官治理。)。

否則就是持續抵抗「王」的武力鎮壓,時間久了自然自己也就成為另外一個「王」了(如:越南就是明顯的適例),而萬一不幸失去了稱王的根據地,這些「寇」只好四處流竄、掠奪百姓,成為「流寇」了(如:明朝末年的張獻忠、李自成等人)。

這種「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漢賊不兩立」的思想一直持續的支配了二千多年來中國人的政治思維,連帶的也就使得中國的權力鬥爭變得異常殘酷而不容異己,往往使得成為「王」者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要求其他人都必須對自己臣服,更甭談要建立起現代國際間不論國家大小都講求平等之「國與國的關係」了──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對於「王」者而言,周邊未臣服於己的勢力只是「賊寇」罷了,殺之心安理得,絕對不會跟你講什麼「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

即使到了今天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這種「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漢賊不兩立」的思想對於中國人而言仍是牢不可破,這對於現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台灣所表現出來頤指氣使的嘴臉,故然無庸贅言已是人盡皆知;而對於目前以連戰與宋楚瑜為首的國民黨與親民黨而言,其表現出來的也不脫這樣的傳統思想之範疇,畢竟,他們都自認為是「純正的中國人」嘛──縱然他們的子女都已想盡辦法去美國當個美國人也是如此。

如果有人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請他看一看國、親兩黨這三年多來的政治表現是怎麼樣?真有符合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的在野黨所應扮演的「政策競爭者」的角色嗎?答案很明顯的是否定的!國、親兩黨與連、宋兩人表現在我們面前的,不是一個把自己當成是台灣這個國家的在野黨,而只是個在民主選舉下奪權失敗、又不甘於服從依民主選舉出來的執政黨的「寇」罷了!

於是,打從2000年3月18日選舉結束後,他們先是質疑陳水扁總統是「只有39%得票率的少數總統」不具有正當性而拒絕承認(這可從連戰拒絕辦理副總統職權交接、並參加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的小家子器作風可以看出),繼而是他們完全提不出一套引導政策辯論的規劃來吸引選民的認同,有的只是如流寇一般,四處流竄,一見到可以鬥爭現任執政者的機會就立即見縫插針予以擴大事端,而置國家的利益於不顧。

這可以從一個「核四案」他們可以將總預算當成肉票予以擱置審議、在沒有弄清楚憲法規定的情況下就莫名其妙的發動「罷免總統」、宋楚瑜透過其所屬的親民黨黨員謝公秉之弟謝公亮所任職的「壹周刊」導演出「劉冠軍洩密案」,企圖破壞自2000年開始逐漸形成的台、美、日實質軍事同盟、對於已經經立法院議決並形成共識的「農、漁會金融改革法案」又出爾反爾的發動其在農、漁會的樁腳北上抗爭,乃至於最近的大學學雜費問題...等等,在在都讓人可以見到這樣根深柢固的「流寇思維」!

而最近,又發生了「尊龍」客運火燒車,六名乘客找不到車上逃生門而被活活燒死的事件,如果以國、親兩黨過去的行事軌跡來看,相信他們必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可以擴大事端的機會來鬥爭執政黨、鬥爭陳水扁總統,他們必然會說:「都是扁政府無能管不了客運業者,才害得這六名乘客被燒死!」。但問題是:造成目前對客運車輛的安全性無法可管的情況,不正是我們的交通運輸法規太過落後使然嗎?那麼,目前合計還掌握了立法院多數席位的國、親兩黨,可曾在這三年來有發揮過他們興利除弊、「政策競爭者」的在野黨功能呢?

我想,這對於有著根深柢固「流寇思維」的連、宋這兩位「純正的中國人」所領導下的國、親兩黨而言,台灣人民要求他們成為「政策競爭者」的期盼,只怕是太過奢侈的夢想了吧?


NO:339_3
wwl5  於 2003/07/27 19:01
Re:連、宋的流寇思想

寫的好~~~~~

這個觀點非常正確~~~~~~

一針見血的指出連宋的心態~~~~~~

如果能加入黨國傲慢的觀點,或許會更貼切~~~~


NO:339_4
海兒  於 2003/07/28 07:58
Re:連、宋的流寇思想

黨國的傲慢我想打從1949年國民黨一開始逃到台灣時就已經存在了,他們這種將「國」視為黨的資產,「黨」又是黨主席個人的禁臠,從去年年底一連串的「連宋會」到今年年初宣佈「連宋配,國親合」的發展都可以看的到--反正國、親兩黨就如二個山寨,寨內的頭領再多,也比不上連、宋兩個寨主說了算,什麼「黨內民主機制」云云,都只是黨員們為黨主席個人背書的橡皮圖章罷了,哪會有真正的黨內民主可言?

NO:339_5
kukuchi  於 2003/07/28 10:17
Re:連、宋的流寇思想

掌握了立法院多數席位的國、親兩黨,可曾在這三年來有發揮過他們興利除弊、「政策競爭者」的在野黨功能呢?台聯的佈署可說《慢一步》,正如我也料不到只當選七席,可見輝帝沒有兵的傳言,《本土國民黨員》多與黑金已掛勾,要出走是不易啊。
台聯要攻下20席,除非很用心在經營,否則也難﹖因台聯本身都是借【民進黨員】,民進黨若能真正的地方經營,要攻下半數並非不可能,問題是組織能力還不夠強悍。這是隱憂。

NO:339_6
海兒  於 2003/07/29 08:19
Re:連、宋的流寇思想

連、宋目前是不可能被指望的對象,未來國、親兩黨也會因為與台灣這塊土地越來越疏離而泡沫化,但是台灣的政治改革還是要繼續下去,故此時我們必須要關心的是:未來台灣的政黨政治要如何走下去?

要靠國民黨內那些所謂的「本土派」立委嗎?

我認為所謂的「國民黨本土派立委」是不能信任的,因為如果他們真的有本土心的話,那早該如黃主文、吳東昇、林志嘉等人一起出走到台聯,追隨李登輝到底,而不是掛在國民黨內等著變成新的「非主流派」,看國民黨還能給他們多少好處,一直等到連、宋二人把國民黨的黨產都搞的差不多了才警覺到已經時不我予了。

要靠台聯嗎?目前台聯的影響力卻比起有宋楚瑜當家的親民黨還不如,有時台聯某些人秀過了頭還反而會讓統媒利用見縫插針,說是獨派內鬥!

台聯如果想要壯大,必須學當年李登輝當總統時的民進黨一般,和陳水扁合作,先消滅掉國、親的勢力後再穩紮穩打的擴大影響力--最主要的是他們必須成為衝擊不合理政治體制的改革急先鋒,一點一滴累積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才有可能逐漸壯大為足以和民進黨抗衡的在野黨。

至於那些多少都帶了點黑金色彩的「國民黨本土派立委」,現在最多只能聯合他們或是中立他們,盡量削弱國民黨的反動力量,如果說要寄望他們成為台灣政治的改革勢力,還是算了吧!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