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海兒 於 2003/12/18 16:30 | |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據報載: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十二月十八日與「核四公投促進會」成員再度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靜坐,表達對公投法及核四公投的訴求,國民黨主席連戰出門接待,二人見面對話並握手致意。連戰指出,在國會減半問題方面,國民黨已經進行,在立法院提案付委,大家的意見都一樣,這點沒有問題。 「核四公投促進會」認為公投法有不週全之處,連戰說,國民黨可以商量修法,國家民主進步,共同意見很多,大家可以繼續努力讓公投法更完美週全。至於核四公投,連戰表示,基本上民進黨如提案,國民黨絕對不會阻擋,一定會讓它成案,也許雙方理念上不完全相同,但應讓民眾決定,不能讓民眾沒有決定的機會。(詳見:http://tw.news.yahoo.com/2003/12/18/polity/cna/4431055.html) 對於在之前曾經說辦公投會讓台海陷入戰爭的危機,因此一路從全力反對公投立法,到聲稱公投完全不設限的連戰,到最後他所領導下的國民黨卻與親民黨制訂出一部被對手譏為:「鳥籠公投法」、「公投限制法」、「公投剝奪法」,如今在面臨總統大選的期限日益逼近,而他與宋楚瑜的人氣卻每下愈況,如今在民間團體質疑其「公投法中多處違反直接民權精神,增加人民參與決定公共事務的困難度,甚至嚴重剝奪人民權利,主導法案通過的國民黨立委應該儘速尋求適當方法補正。」(詳見: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Taiwan/cna-24838f0f-4418947.html)的壓力與可能在明年落選的危機感驅使下,總算是不得不作出了善意的回應。 只不過,連戰此番表示支持國會席次減半、如果民進黨提案對核四進行公投將不阻檔,以及願意對公投法進行修法的善意回應,除了顯示出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再怎麼強悍的政客都不得不低頭的民主政治制度之優越性外,同時也讓人再一次的體會到:國、親兩黨當出在制訂這部公投法時就算是沒有居心不良的要去限制直接民主,最少其在制訂公投法時的確是相當的粗糙急就章,才使得民怨四起,使得公投法在制訂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得面臨必須修法的窘境! 同樣的,有關國會席次減半的修憲問題,早在1994年時立法院就已經設立了「立法院修憲委員會」,而在2000年第六次修憲後,國民大會不再擁有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款所賦予的修憲職權,轉變為任務型國大,僅得複決立法院所提出的憲法修正案,使得憲法修正案之審議便成為立法院重要職權。 然而,自2000年至今仍掌握了立法院多數的國、親兩黨卻任憑這個「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晾在一邊納涼至今,然後才在對手提出「公投制憲」的強大壓力下,匆匆忙忙的提出「公投入憲」修憲相關條文,重點在立法院提出修憲案後,原由國民大會複決,但提案建請廢除任務型國大後,改為人民公投複決取代(詳見:http://tw.news.yahoo.com/2003/12/01/polity/twdaily/4397884.html)。 事實上,如果國、親兩黨以及連、宋兩位主席自2000年敗選以後,懂得善用他們所領導的政黨在立法院佔有優勢席位的情況下,主動站出來主導公投、修憲乃至於國會席次減半等等的重大政治改革議題,那麼不但可以享有當一個對人民最為忠實的在野黨、贏得台灣政治改革領導者的美名,更可以免於今天被對手在政治上步步進逼、自己卻節節敗退、被指控為反改革的窘境。 早在數年之前,作家李敖就曾經說:「國民黨有時也會做好事,只不過時機都已經太晚了。」,如今再看看連戰在面對林義雄時的善意回應,讓人不得不相信李敖的確所言不虛。 惟既然早在上個世紀中國國民黨的創立者孫中山說曾說過民主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潮流,並主張以直接民權來矯正代議政治的弊病,身為中國國民黨現任領導人的連戰,若能用心體會其前輩之所言的涵義,也就不至於落到如今這般既不得不向強大的民意壓力低頭、又背負了一身的罵名而一無所獲! 正是所謂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Youlia Lin 於 2003/12/18 17:28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對這麼個ㄚ舍, 沒什麼指望啦 但願明年總統/立委選舉 汎綠大勝 大家就福氣啦. |
海兒 於 2003/12/18 17:46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連戰目前表面上滿嘴承諾,到時候他又會怎麼翻臉不認人?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也請各位牢牢記得連戰今天的承諾! |
apin 於 2003/12/18 18:42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海大師, 我也是這麼認為,今天推說要將「維持台灣現狀」問題留給他未來美國籍的子孫處理時,如果明天當選馬上會改口說我們要負責任的把台灣定位問題搞好,不應該「禍留子孫」。 |
台龍 於 2003/12/18 22:31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連戰說要做的事,我半點都不信。早從他在當交通部長,公文只簽「閱」字,到行政院長說李遠哲應該為教改負責,都一再顯示他的阿斗性,和缺乏擔當的能力。 |
新生 於 2003/12/19 00:42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也請各位牢牢記得連戰今天的承諾! 忘恩負義者.哪會履行承諾.不用再浪費記憶體空間吧. 這一切無非只是騙取選票手段之ㄧ罷了!! 一個老是說自己是台南人卻言「感謝上帝.我是純種的中國人」者.有何誠信可言呢?? |
阿嚕 於 2003/12/19 07:27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他屆時可以用一句「當初被誤導」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國家交給這種沒判斷力一天到晚被別人誤導的人, 到時怎麼亡國恐怕都不知道 |
海兒 於 2003/12/21 22:46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不管連戰是不是阿斗,有沒有被誤導,既然他敢對林義雄作出承諾,我們就要隨時拿出他的承諾要求國民黨兌現! 當然啦,或許到時候國民黨會說,那只是連主席被林義雄所誤導的,不是他的錯! |
台衛兵 於 2003/12/21 23:09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剪報下來將來做證.國共兩黨.支那菜籃文化.政客.選民.都是說謊不臉紅.翻臉不認人.死不認錯的. 卑鄙下流無恥之徒.守規矩.講道理.論人權e台灣人.還必須以民主態度來對待他們.這就是台灣e悲哀... |
海兒 於 2003/12/21 23:26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我就是要防著將來國民黨人說話不算數,所以才把之前的報導都放上去。 只不過國民黨已經無恥慣了,到時候肯定還會有一番說詞狡辯。 |
海兒 於 2003/12/31 17:22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連戰之前才說不會擋民進黨提案核四公投,現在才過沒幾天國中就出爾反爾! 連戰言而無信又添一樁了! 民進黨團非核家園提案 國親封殺 記者林敬殷、羅曉荷/台北報導 -------------------------------------------------------------------------------- 國民黨主席連戰才剛允諾研究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所提「整體非核案」,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順勢提出相關提案,卻在立院程序委員會中,遭國親黨團聯手封殺。 民進黨團的提案是建請院會作成「在電力供應不虞匱乏,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未設置完成前,應停止發展核能發電」決議。民進黨團幹事長陳其邁昨天表示,連戰日前還信誓旦旦的向林義雄保證,非核家園一事「可以討論」;現在國親立委卻聯手在程序委員會將民進黨「停止發展核電,以建立非核家園」的提案封殺,連戰根本就是欺騙林義雄。 |
空行母 於 2003/12/31 17:30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海兒 你未卜先知喔...呵呵呵 連戰的話能聽,狗屎都能吃 2000年大選時對宋醜話都說盡的人,再這次大選中為個人利益都可一筆勾銷把手言歡,可見此人的是非觀念大有問題哩... 可怕.... |
海兒 於 2003/12/31 17:40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空行母: 連戰說話不算話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會黃牛我並不意外。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品,只要看看他過去所做所為就可以料得到以後會怎樣! 這次總統大選民進黨應該好好的大力宣傳連戰說話不算話,欠缺誠信的事實,讓大家都唾棄他! |
空行母 於 2003/12/31 21:18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海兒 居然還有人說他老實哩 ... 呵呵..[實實在在]的撒謊,[實實在在]的享用卸任領副元首的福利,[實實在在]的翻臉不認人 順我者生逆我者王,[實實在在].... 斗先生....你真的粉「老實」喔 |
jumbo 於 2003/12/31 21:33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剛剛收到這封信,內容如下:(沒想到馬上打開電視看,真的有再撥ㄝ!) 傳來這個訊息給喜歡魔戒的朋友 |
空行母 於 2003/12/31 21:59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jumbo 謝謝了 偶要企看魔戒了 每次看魔戒便會與台灣現狀做起聯想 「中國」-魔多 「中華文化 中國化」-魔戒 「陳文茜」-薩魯曼 「連戰」-咕魯 「宋楚瑜」-戒靈 「犯籃政客」-半獸人 我們必須與這群人對抗,台灣才有美好的未來 新的一年,祝茶黨的各位茶友們新年快樂 吉祥如意 |
海兒 於 2004/01/02 11:05 | |
Re: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 |
連戰老實? 呵呵...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有個朋友是專門扮豬吃老虎的,當時很多人也都說我那朋友老實!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