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原因嗎?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求知  於 2003/11/16 20:54
有人知道原因嗎?

傳統布袋戲必須以北京話演出,是宋楚瑜當年的傑作。
但是年受害的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父子,卻在省長及總統大選時刻支持宋楚瑜!
有人能告知原因嗎?

NO:1150_1
求知  於 2003/11/16 21:35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從下面的經歷介紹看,好像有點國民黨式的味道:
==========================================================
布袋戲一代宗師---黃海岱

五洲園「開基元祖」,人稱「紅岱伯」。一生致力於推展地方戲劇,曾獲薪傳獎、民族藝術藝師,被尊崇為國寶級布袋戲一代宗師。硬朗的身子,耳聰目明,健步如飛;打起拳來,虎虎生風。年近百歲的他,還能親自上台搬演布袋戲,每天讀書寫字並且不必戴眼鏡;騎起腳踏車,平穩的程度,更不輸給時下的年輕人!

近百年來的台灣布袋戲,由傳統到現代、文戲(公案戲)到武戲(金剛戲)。隨著時代潮流轉移,呈現出多元化的風貌。其中最享盛名者當屬國寶級的布袋戲一代宗師黃海岱,他的一生經歷可說是一部活的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曾經連演五百八十三集,轟動一時的「雲州大儒俠-史豔文」這個角色就是出自他的手中。

黃海岱生於日據時代明治三十四年,即西元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現在的西螺鎮埔心詔安里。父親黃馬是一位北管布袋戲師傅,人稱「馬師」,母親程扁是傳統的農村婦女。黃海岱是家中的長子,有二位姊姊、一位弟弟、一位妹妹。幼時生活並不富裕,沒有到日本人設的公學校唸書。由於天資聰穎、好學,於十一歲時,每天走路到尖厝崙(二崙鄉)的鐘姓公廳,受教於詹火烈先生學習漢文。歷經三年,奠定了良好的漢文基礎,並勤讀歷史古書及章回小說,這些都是日後能編演戲目的重要遠因。到了十五歲那年便在父親黃馬的「錦春園」戲班當二手學徒。三年後,學藝有成,十八歲便升為頭手,主掌「錦春園」戲班。首演為「取五關」,從此開始其布袋戲的生涯。

二十四歲那年,他在北管名曲家蔡慶及王滿源(添全)的「錦城齋」學習北管樂。曲目有「取五關」、「救子」、「問卜」、「觀星」、「磨斧」......等等,奠定了深厚的戲曲基礎。從學習漢文到北管,十多年的努力鑽研,對於說「五音」、唱「北曲」、演「公案戲、詼諧戲」及寫「劇本」可說是樣樣具佳。就在這時候,黃海岱與善長武打戲的弟弟程晟組成了「五洲園」戲班(當時台灣分為五州三廳),取其意為名揚五州。

現年一百歲的黃海岱育有八子四女,傳其衣缽者,子輩有長子俊卿、次子俊雄及四子俊郎,孫輩有「今日」的黃文郎、「霹靂」的黃強華及黃文擇、「天宇」的黃文耀以及「新大木偶劇團」的黃立綱;另外親手調教的徒弟有三十餘人:除曾獲薪傳獎的首徒廖萬水之外,其他如鄭壹雄(臺南仁德)、林瓊琪(台中市)、詹寶玉(西螺市仔頭)、林宗男(西螺七座里)等,也都享有盛名。其徒子徒孫更遍佈全台,對布袋戲的傳承有很大的貢獻。

黃海岱藝師年表

紀 元 年 齡 記 事

l 1901明治34年 1歲 生於雲林縣西螺鎮詔安里。父黃馬、母程扁。

l 1911明治44年 11歲 在二崙鄉私塾學習漢文三年,奠定漢文基礎。

l 1915大正 4年 15歲 在父親的「錦春園」戲班習藝當二手。

l 1918大正 7年 18歲 主掌「錦春園」戲班。

l 1926昭和元年 26歲 娶妻鍾罔市。

l 1927昭和2年 27歲 生長子黃俊卿。

l 1928昭和3年 28歲 父黃馬去世(1863~1928)。

l 1929昭和4年 29歲 首徒廖萬水來門下學藝

l 1930昭和5年 30歲 遷入虎尾廉使庄。

l 1931昭和6年 31歲 與弟程晟組「五洲園」布袋戲班。

l 1933昭和8年 33歲 生次子黃俊雄。

l 1937昭和12年 37歲 中日戰爭開始,暫停外台戲演出,在鄉下種田為生。

l 1942昭和17年 42歲 日本政府指令成立「五洲園人形劇團」

l 1945民國34年 45歲 臺灣光復後廣收門徒,徒子徒孫遍布全省,成為臺

灣最具影嚮力的布袋戲流派。

l 1946民國35年 46歲 黃俊雄14歲及鄭壹雄13歲,進入「五洲園」學戲。

l 1951民國40年 51歲 黃俊雄十九歲,學成出師,組「五洲園三團」 。

l 1961民國50年 61歲 獲教育廳頒發「優秀劇團獎」。

l 1983民國72年 83歲 參加第三屆民間劇場演出。

l 1985民國74年 85歲 參加第五屆民間劇場演出。

l 1986民國75年 86歲 獲教育部第二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參加第一屆亞太地區偶戲觀摩演出。

l 1988民國77年 88歲 五洲園弟子在虎尾體育場舉行「八八大壽」慶典。

l 1990民國79年 90歲 參加第三屆亞太地區偶戲節觀摩展演出。

赴中國大陸一遊。

l 1991民國80年 91歲 應邀參加聯合報四十週年慶,全省巡迴公演。

l 1993民國82年 93歲 應邀美國紐約演出。

l 1995民國84年 95歲 應邀法國文藝季演出。

l 1997民國86年 97歲 文化處主辦九七巡迴展演出。

l 1998民國87年 98歲 當選教育部民族藝術藝師。

法國雅維濃藝術總監來訪。

彰化縣永靖國小百年校慶公演。

l 1999民國88年 99歲 參加國際偶戲節演出「雲州大儒俠---史豔文」。

獲文建會頒發「終身藝術成就獎」。

雲林、彰化、桃園等監獄義演。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演出

獲第七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終生奉獻獎」

l 2000民國89年 100歲 三國演義博覽會演出「過五關斬六將」89.1.8

九二一震災,南投集集義演

參加亞太傳統藝術論壇89.10.6

虎尾技術學院演出89.11.18

獲行政院文化獎89.12.18

l 2001民國90年 101歲 亞太文化之都系列活動-文化博覽會演出〈濟公收妖〉90.7.22

l 2002民國91年 102歲 掌中風雲一世紀,回憶錄首播(霹靂衛星電視台)91.5.18

獲第六屆國家文藝獎91.9.20

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頒授「名譽藝術博士」學位91.10.31

雲林縣各界於縣長公館舉辦致敬茶會91.11.26


NO:1150_2
求知  於 2003/11/16 21:40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我心目中的「師父」:亦師亦父文化百歲人 89.12.18

口述 黃俊雄

整理 廖俊龍

我的父親黃海岱先生,字劍評,祖籍福建詔安,世居雲林縣。生於日據時代明治三十四年,即西元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現在的西螺鎮埔心詔安里。先祖父黃馬是一位北管布袋戲師傅,師承蘇總,人稱「馬師」,先祖母程扁是傳統的農村婦女。父親是家中的長子,有二位姊姊、一位弟弟、一位妹妹。幼時生活並不富裕,沒有到日本人設的公學校唸書。由於天資聰穎、好學,於十一歲時,每天走路到尖厝崙(二崙鄉)的鍾姓公廳,受教於詹火烈先生學習漢文。歷經三年,奠定了良好的漢文基礎,並勤讀歷史古書及章回小說,這些都是日後能編演戲目的重要遠因。到了十五歲那年便在先祖父黃馬的「錦春園」戲班當二手學徒。三年後,學藝有成,十八歲便升為頭手,主掌「錦春園」戲班。二十四歲那年,在先祖父的安排之下,到北管名曲家蔡慶及王滿源(添全)的「錦城齋」學習北管樂。曲目有「取五關」、「救子」、「問卜」、「觀星」、「磨斧」、「長春」、「卸甲」......等等,奠定了深厚的戲曲基礎。從學習漢文到北管,十多年的努力鑽研,對於說「五音」、唱「北曲」、演「公案戲、詼諧戲」及寫「劇本」可說是樣樣具佳,就連後場的樂器演奏也都非常拿手,人稱「五全」:吹(嗩吶)、打(鑼鼓鈔)、拉(胡琴)、唱(北曲)、演(主演)。就在這時候,父親與善長武打戲的弟弟程晟組成了「五洲園」戲班(當時台灣分為五州三廳),取其意為名揚五州。父親的演藝生涯至今已有八十六個年頭,他對布袋戲劇的執著、對藝術的鑽研從沒間斷過,可說是歷史上演齡最長、演技最精的一位布袋戲藝師。我曾經告訴朋友說:「布袋戲的藝術境界,我還不如我父親的百分之一呢!」他是我學習的最好榜樣。

小時候家裡很窮,孩子又多,家庭的經濟全靠父親一人在外的演戲所得,勉強度日。母親常形容,家裡是「日出雞蛋影,雨來叮噹聲」的窘境。由於母親茹苦含辛、勤儉持家,使得父親能安心的長期在外演出。因此每當父親在外演戲告一段落,回家休息的日子,父親總是會帶一些餅乾、新衣服…等禮物回來,這是全家最期待的一件事。記得有一年,在寒冷冬夜裡,父親在離家裡北邊四、五公里的吳厝庄演戲。唱曲的聲音,在寂靜深夜裡,畫破夜空,傳到廉使庄的家裡。當時正熟睡的我,被這聲音吵醒而無法入睡。母親告訴我說:「這是您父親演戲的聲音,不要緊,趕快睡吧!」。即使在寒冷的深夜二、三點,父親還是那麼敬業、辛苦的賣力演出。這些都是父親為這個家,無怨無悔,真誠的付出。父親對於子女也是非常的關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轟炸時,大哥正在高雄公演。當時交通中斷,父親擔心大哥安危,親自帶了粽子,騎著腳踏車,從早上八點騎到晚上十點才到高雄。途中如遇到空襲,就停了下來,等空襲過後,再前進。

父親是一位對家庭有愛、對朋友有義的慈父嚴師,個性爽朗、氣度宏大,為人海派、寬容、仁慈。「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他待人處世的原則。對孩子的管教非常的嚴格,今天我之所以有一點小成就,那都是父親從小嚴格的教導所致。記得六歲的時候,常常偷翻父親的古書來看。由於識字不多,所以都只看前面幾頁的圖畫,有一次被父親發現了,心中非常緊張,深怕被罵,想不到父親卻委婉的說:「您喜歡看書嗎?這本拿去看。」父親拿了一本三字經給我,要我好好的讀,並告訴我,日本人要消滅漢文化,規定台灣人不能學漢文。祖父認為演戲要有內才(水準),所以要多讀一些書,充實自己,演出的戲才有內容。因此,才送父親去私塾學漢文。當時是採游擊式的,上課地點常常更換,怕被日本人抓到,送去拘留,所以要我好好的學習,若有不專心,則以竹板教示,深怕我學不好,這是我正式接觸漢文的開始。

「五湖四海皆兄弟,三教九流同一家」這句話可用來形容父親為人廣交以及對朋友的義氣。由於長期在外演出,結交的朋友就相對的多,因為父親了解貧窮的困苦,所以也就樂於助人,經常幫人解決困苦,而且不分貴賤。受過父親幫助的人,不計其數。記得有一次在台中公演時,有一位陌生人,手裡帶著一盒人參禮盒,走到後台,說要送給主演黃海岱。當時父親不在,由大哥俊卿代為收下,並問及送禮原委,得知他的祖父曾是一位逃兵,並對一位婦人行搶,婦人大喊搶劫,適逢父親演完戲,路過事發地點,聽到喊搶聲音。當時練過拳腳功夫的父親,飛也似的追了過去,輕易地把搶匪抓住。搶匪苦苦哀求說明行搶動機:因為逃兵(日據時代)且好幾天沒吃飯,肚子餓,所以行搶。父親要其將搶的錢還給那位婦人,並將自己演了二天的戲金,全數送給其帶回。他祖父回家後交代子孫說明欠父親的一份大人情,不管如何一定要報答。其子孫並沒有刻意的去尋找父親,直到其祖父臨終前,交待一定要完成他的心願,才有今天送禮的事情發生。

父親對布袋戲藝術的執著,可以從他一生中只從事一種行業看出來。他對北管的鑽研、歷史的深究、五音的分辨、詩詞的運用、布袋戲棚的改良等等特色,就如同他所寫的「詩山貳酉山疊山、曲海三江海底海」這幅對聯所描述的淵博學識,是我們這一代所無法達到的境界。看他手不釋卷的學習精神、演出時專心一意的投入,已一百歲了還不退休,深深發現布袋戲就是父親的生命。這次的得獎不僅是布袋戲受到肯定,也是父親精湛的掌中技藝及完美的人格特質,再一次的受到肯定。讓布袋戲藝術的傳承工作繼續發揚光大,再造布袋戲的第二春,使台灣成為布袋戲的王國,進而將布袋戲藝術推展至國際舞台,我想這是這次得獎最大的意義。
====================================================
對布袋戲藝術的執著無可厚非,但是為何不支持本土政權?
是因布袋戲藝術本就是中國的嗎?布袋戲沒有在台灣本土化嗎?


NO:1150_3
求知  於 2003/11/16 21:52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我每次看到廟會陣仗
會看到廟的頂端或者陣頭前面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總覺得很礙眼但是又無可奈何
不知那是有何代表意義?
我知道道教總會在木柵指南宮
也看過中國道教到台灣與木柵指南宮在聯誼!

台灣不只媒體親中
台灣內部各層面都是問題重重!
有人知道這些內部的問題之原因嗎?


NO:1150_4
Echo  於 2003/11/18 10:24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我聽到的消息是黃海岱被宋下跪重金收買。聽說他們門下的弟子也很
幹譙,忍不住了才吐嘈。不過,聽來的,只能當作一種可能性。

布袋戲確實源自中國,但是在中國早已「絕種」。只有在台灣發展出
自己的布袋戲文化。


NO:1150_5
求知  於 2003/11/18 10:38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文化習俗本來就是人類可以共有
已經當地化的東東,就應有自己的主體
若思維上仍是自己做不了主
台灣會永遠有中國的陰影!

NO:1150_6
空行母  於 2003/11/18 10:41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對咩
偶從以前納悶到現在 怎有人會認賊作父ㄋㄟ
可能1 黃家父子本來就有大中國情結 所以...我們素中國人
2 跟宋叛打哈哈而已 表面功夫-「貪官奸 清官要更奸」
3 只能說 宋叛粉會攏絡人囉

>>我知道道教總會在木柵指南宮
也看過中國道教到台灣與木柵指南宮在聯誼!
確實有這種狀況
就我所知....一些[大廟]裡的幹部 委員 粉多本身就是泛藍的大樁腳
因為偶2個好朋友的公公正好就是如此



NO:1150_7
求知  於 2003/11/18 10:46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看樣子大家應該好好關心這些廟公了
以免台灣的前途葬送在不知情的阿公阿禡手上!

NO:1150_8
愛燉  於 2003/11/18 11:53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世間像連戰這麼好運道,數代單傳而能越傳越旺的又有幾人?我是說原因是否在其中。

李登輝這般全心全意提攜連戰,甚至明知連戰無能還硬撐,有這樣的用心照顧他的長輩,連戰豈能不知?如今恩將仇報,他的下場會是如何我替他擔心。

黃家事業巔峰期與宋楚瑜任新聞局長時相重疊,以當時的政治氛圍而能以本土戲劇存在的絕不是他家有超人能耐,若非朝中有人相助,台灣諸賢能先輩也不至於死於非命!

布袋戲中忠義為其主要核心觀念,吃人一口報人一斗黃家自然不是不懂,整個家族能有今天的成就任誰也不會輕易說轉就轉。


NO:1150_9
求知  於 2003/11/18 14:41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那就少看金光布袋戲
布袋戲應另尋一片天
黃家的布袋戲口白方式
我也聽得不怎麼順耳
相信總有人不會以他們的表演方式當標準吧

NO:1150_10
導彈  於 2003/11/18 20:55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黃海岱父子的意識或許跟布袋戲的漢文化本質有關吧?

NO:1150_11
light  於 2003/11/18 21:18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這是文化意識跟政治意識的差別。

有些漢文化意識重的人感情上會支持泛藍,除非等到他們親身受到傷害時,才有可能反省。

黃老先生(我是很尊敬他啦)能對政治有多少判斷?加上宋仔這人很會用情義拉人,說重金收買我看不會,情義收買居多。


NO:1150_12
導彈  於 2003/11/18 21:21
Re:有人知道原因嗎?

Agree!

回論壇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