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阿加  於 2003/06/16 02:27
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一, 若版主認為本文不適合於軍事茶館討論, 則請刪除.


二, 該文間接指出後冷戰的世界新局勢正在成形,尤其是美國有可能與俄羅斯籌組能源聯盟與禁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聯盟,進而擬定出二十一世紀世界秩序的可能藍圖。

那中國、歐盟有無參與擬定遊戲規則的能力與機會呢?

那台灣的選擇何在?

本文論述雖稍嫌雜亂,顯現作者本人應仍在整理思緒。不過,討論的主軸仍然清楚:關涉到最近未來的世界新秩序雛形。也因此,推薦給對國際戰略問題有興趣的網友,參考指教。


----------------------------------
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本文作者為德國外交委員會資深專家亞歷山大.拉爾。他認為,俄羅斯普丁總統應擔憂自己的外交政策,需多注意俄參與歐洲整合事務,不要只想著與美結成戰略夥伴。否則,俄羅斯最後會被摒除於歐洲整合之外。不過,他也認為,歐洲整合的問題也在於歐盟本身如何看待對俄關係。由於歐盟內部的主流意見仍認為,半民主的俄羅斯若加入歐洲,將會削弱歐盟。換言之,歐盟自己也須改變對俄看法,以接納之。此外,他也認為,普丁很聰明,利用聖彼得堡三百週年市慶,廣邀各國領袖,以強化俄羅斯作為G8全權會員及歐洲強權的地位。現在,在慶典之後,沒有西方領袖敢再提俄不是歐洲的一部份。

一、在俄羅斯冷笑下的歐洲重組

歐洲大陸上正進行著就二十一世紀歐洲未來結構的激烈政治鬥爭。歐洲正在整合,歐盟很快地將有二十五個會員國。隨後,還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歐盟既有成員急於提出歐洲新憲法,賦予這個純粹經濟聯盟以一個政治色彩:歐盟應擁有自己的軍隊,某種強力的總統及外長。

因此,歐盟擴展至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的邊境。在蘇聯崩解十年後,波海三國實際上已成為歐盟及北約的一部份。再過十年,不難想像,巴爾幹或高加索地區的國家也可能加入歐盟及北約。

俄羅斯經常不能適當地評價歐洲大陸的歷史性改造。俄菁英同情地看待若干歐洲大型或小型國家想把歐盟轉變成歐洲合眾國的企圖。俄專家也嘲笑歐洲人試圖建立自己的安全及國防政策,指出歐洲終究是美國在管。

但在此時,俄羅斯也注意到自己正脫離出新歐洲建構過程。有時,形成一種印象,俄羅斯正在脫歐入亞。在此情況下,過了幾年,大多數西歐及東歐國家將生活在一個共同的經濟、外匯、法治、國防,甚至單一政體之內。而俄羅斯卻在這場遊戲之外。

普丁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利用彼得堡三百年市慶,如同三百年前的彼得大帝一樣,打開俄羅斯的歐洲之窗。即使瞭解到布魯塞爾官僚們不願附和克宮對建立俄與歐盟單一經濟及國防之提議,普丁仍然孤注一擲,要求俄外交集中全力於取消申根簽證國家與俄之間的簽證制度。西方領袖也談妥,將建立一個工作小組研究普丁的提議。即使如此,但歐洲的大門依舊關閉。俄可能在競逐未來歐洲建構上,成為失敗者,完全失去歐洲強權的地位。

二、莫斯科對歐盟的失望

俄羅斯對歐盟的強烈失望難道不是與俄羅斯明顯走向與美國戰略合作?而歐盟實際上也試圖限制俄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稱莫斯科蔑視人權及其他人道價值。美國則很快原諒俄羅斯在伊拉克危機時參與反戰聯盟一事。

俄羅斯今日意識到,與美國的戰略夥伴讓自己可成為世界級的政治領袖。也出現歷史良機,由美俄共同建構新的、更有效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擴散制度。而且,隨著時間流逝,中國也可能加入該核武不擴散制度。屆時,美俄在既有的反恐聯盟架構內,將可防止北韓及伊朗成為核武強權的企圖。

美國戰勝伊拉克之後,開始有大幅改組全世界能源市場的想法。在這個問題上,歐盟對於美國而言,只是一個消費者。而俄羅斯則將是美國的惟一戰略夥伴。此因俄羅斯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和美國可以一起在能源領域,成為強權角色。美俄若能談妥能源結盟,則將促成未來建構一個新的OPEC。

九一一事件加速了後冷戰世界新秩序的形成過程。對抗阿富汗塔里班及開打的鬥爭,結合了全西方、俄羅斯及亞洲國家,成為一個強大的反恐聯盟。不過,當美國把伊拉克當成九一一的第二個制裁對象後,這個聯盟出現了嚴重的裂痕。二OO三年二月至三月,歐洲內部形成一個俄、德、法反戰聯盟。他們試圖反對美國在世界的主導角色。

必須指出,世界上都等著能出現對抗美國的另一極。在今日,只有歐洲,而非莫斯科或北京,才能成為這樣的一極。也因此,美國對法國人很感冒。

若伊拉克戰爭沒有那麼快結束,美英沒有獲得大勝,則反戰聯盟可能成為某種與美國對立的一極。不過,德、法、俄在美軍進佔巴格達後,即告瓦解。

三、德國總理忘記了外交
老歐洲及俄羅斯得到教訓。今日無人可反對美國的全球利益。被嚇到的法國人及德國人很快回頭,宣誓對跨大西洋社群的忠心。普丁在二OO三年四月初,即脫離反戰聯盟,宣稱俄羅斯不願見美國在伊拉克失敗,而且只有透過美俄聯盟,才可讓世界免於核武擴散。席拉克總統承認,法國輸得光明正大。施洛德總理則在這兩個月停止外交活動,把注意力放在德國內政。歐盟內,布萊爾首相則試圖成為領袖。他說,歐洲人應當承認,歐盟屈屬於美國的利益之下。這說法宛如當前歐洲政治的主旋律。

不過,對美國而言,歐洲人宣誓忠心還不夠。小布希政府的確改變了對歐洲的戰略。美國不那麼關注法、德及其他西方國家,而把興趣轉向北約新成員國,例如波蘭。波蘭雖未參與伊拉克戰爭,但就像二次大戰後的法國,被承認為伊拉克戰爭的三大戰勝國之一。

美國明白告訴德法,在未來的北約內部,應當平等對待波蘭。美國也立即阻斷德、法、俄想讓聯合國成為伊拉克復興的主要角色之企圖。這些國家什麼也沒剩,只好承認美、英、波蘭佔領伊拉克的事實。

那是誰在這場伊拉克危機中,帶來失敗的後果?全歐洲,抑或德、法本身?德法合作在這五十年來,促進了歐洲整合,試圖透過新歐洲憲章的通過,以加速歐洲團結。不過,歐洲大陸內部現也出現英國、波蘭及其他親美的歐盟及北約新成員所組成的另一替代聯盟。新聯盟的成員反對德法,主張應讓歐洲成為跨大西洋社群的一部份。英國可能加入歐元區,但不會同意建構一個歐洲安全及國防政策,以免讓北約面對競爭者。而缺少倫敦的歐盟,則不可能建造一個個別的歐洲國防。

四、俄羅斯將站在何方

俄羅斯將可能加入影響未來歐洲建構?俄將站向何方?

今年四月,俄德在彼得堡對話時,普丁仍支持一個共同的歐洲戰略,還說俄德在一起將可在歐洲建構一個共同國防。施洛德總理則保證,將幫忙讓俄與歐盟之間的簽證制度放鬆。但今日,俄外交再度轉向美國。小布希才是彼得堡市慶上的主客。

俄羅斯在美國準備將巴爾幹維和工作交給歐洲人自己管理之際,卻將維和部隊撤出科索沃。那還說什麼俄羅斯加入歐洲安全及國防政策?

未來,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也要看歐洲人自己而定。若歐盟覺得俄羅斯加入,自己會變強,則雙方聯盟關係就會加強。畢竟,沒有人會反對世界第二大核武強權,能在未來成為全歐洲安全的東方鯨魚。屆時,建造共同的反飛彈防禦時機,也將來到。

然而,歐洲很多人卻認為,歐盟若接納半民主的俄羅斯,則會大幅削弱自己。而俄羅斯及歐盟未來最可能出現彼此競爭,以讓自己成為美國的主要戰略夥伴之局面。而爭奪控制歐洲大陸重組一事,也會更加激烈。但此情況下,俄羅斯將不會在歐盟及北約進一步擴大中,獲得任何好處。俄羅斯將被迫更加倒向美國,以便從美國得到一個歐盟仍不給予俄羅斯的戰略承認。

但問題是,美國未必會想幫助俄羅斯成為世界強權。

彼得堡高峰會乃是普丁試圖讓俄羅斯脫離孤立,離開先前的德、法、俄反美軸心。對美而言,東歐國家,如波蘭及保加利亞,相較於德、法,則變得更重要。德國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關鍵戰略夥伴,而德國自己現也得全力脫離孤立局面。國協其他成員國,如烏克蘭及格魯吉亞也相當積極面向北約。而歐盟則不想在能源上,過度依賴俄羅斯。此外,歐盟在與俄羅斯建立一個共同經濟體的事務上,也不是很積極。

那在即將到來的國會與總統選舉前,普丁將以何種方式,成功挽救自己的外交政策?


NO:60_1
 於 2003/06/16 11:28
Re: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而缺少倫敦的歐盟,則不可能建造一個個別的歐洲國防。

何以致之?



NO:60_2
阿加  於 2003/06/16 20:14
Re: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一般觀念中, 英國是歐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而且, 不要忘了, 英國有核武

而本文作者的國家沒有. (美國用個波蘭, 就被玩得唉唉叫)^^


NO:60_3
ILLwill  於 2003/06/17 01:30
Re: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我在想,俄羅斯乾脆拉攏日本,自成一個陣線,反正兩方都有國際孤立的態勢,在太平洋也有一些淵源
對於日本來說,我想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考量,可以當作一種籌碼,換得與美國關係中某種程度的王牌

NO:60_4
內幕  於 2003/06/18 11:53
Re:德國眼中的美、俄、歐盟三方互動

>>俄羅斯乾脆拉攏日本,自成一個陣線

日本外務省的親中派官僚可能會拼死反對俄日聯盟,這些親中派官僚不容小覷,因為掌控日本的外交政策的可是這批『中國代理人』。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