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tnt 於 2003/06/14 16:20 | |
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從技術上分析,要使彈道導彈能打擊活動目標,就彈道導彈本身而言,需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其末制導對活動目標的探測跟蹤問題,二是在彈道導彈中段即在較高(遠)的距離上進行制導問題,以減小導彈在末段的調整范圍。據專家介紹,使用四波束毫米波多普勒雷達和毫米波輻射計兩種設備組合進行制導可以較好的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四波束毫米波多普勒雷達可以測出導彈自身的高度、速度和姿態角。毫米波輻射計則可以探測出目標所在的位置,它可以在200公裡以上高空開機,併可以一直工作到命中目標為止。 |
夜羽 於 2003/06/14 16:26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請問可以kuso嗎@@?? 還是請網管刪除呢@@?? |
acetw 於 2003/06/14 18:2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有可能,但不是那樣幹的。只要慣導就可以測定飛彈的高度、速度和姿態角,另外還要毫米波尋標器,重要的是彈頭要能進行重入大氣時的極音速機動。中繼慣引也是很大的問題。 很難,但是不是不可能。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4 19:0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大陸專家說的?請問他是那個大陸來的? 是歐洲大陸?美洲大陸?亞洲大陸?澳洲大陸?非洲大陸?南極洲大陸? |
SANJYSAN 於 2003/06/14 21:0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它可以在200公裡以上高空開機,併可以一直工作到命中目標為止。 光看這句話就知道那個專家的程度如何了。下面幾個問題隨便一個都可以把他打到死。 1.波長為毫米波的雷達一般偵察距離為何? 確實是專家,專門搞笑的專家。 to acetw: 彈頭在重返大氣時的任何機動都會大大降低精確度。你可以找去任何一本彈道飛彈導論之類 至於潘興之類的末端導向系統,則是先進入大氣層,等高度降到15~20km,速度減到3M以 最後,真要在重返時玩機動的只有裝核子彈頭的才有用,因為這時的目地是要干擾對方 |
acetw 於 2003/06/14 22:0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是沒有錯,但是那是在沒有末端歸向的情況下,有的話還是要另外考慮 至於導引系統的問題,這裡要考慮一點,航艦的RCS很大,打的又是海面的目標,不需要太大功率的雷達,一個兩三噸的彈頭還是載得動。因為電漿屏蔽的關係,所以必須要用毫米波(頻率愈高,愈容易穿透電離層)。至於雷達罩,這可以參考像箭式或ERINT,那些飛彈的速度都超過六馬赫。 |
Darth Panda 於 2003/06/14 22:2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Oh no.... not again.... |
伊雲 於 2003/06/14 22:26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航艦的RCS很大,但是地球的RCS趨近於無限大 如果照那個專家設計的方式,大概只能讓導彈知道地球在那個方向 對於毫米波來講,海面與鋼板的反射率相差沒多少,功率不夠大也很難分辨其中的差值 重返載具的外型設計和上升載具是截然不同的 |
acetw 於 2003/06/14 22:5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航艦的RCS很大,但是地球的RCS趨近於無限大 光看第一句就可以不用說了,一看就知道根本沒概念。如果地球的RCS真的是”無限大”,那我不知道一堆海面搜索的雷達要怎麼工作。不要忘了以前蘇聯還打了一堆US-A海洋監視衛星到軌道上。 |
伊雲 於 2003/06/14 23:3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蘇聯人用的是L波段的,大氣衰減問題少,而且海水在這個波段的傳導係數與微波段相比,海面反射的強度與鋼板相比較小,還能夠濾得出來 那些都不是毫米波,而且海面搜索雷達的波束也不會和海面相互垂直 |
acetw 於 2003/06/15 11:0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蘇聯人用的是L波段的,大氣衰減問題少,而且海水在這個波段的傳導係數與微波段相比,海面反射的強度與鋼板相比較小,還能夠濾得出來 哦?那麻煩您分別列出不同波段大氣對海水的傳導係數,還有大氣對一般鋼板的傳導係數 還有不要忘了,海面是平的,航艦可不是,飛彈也不會從垂直落下,你的”RCS無限大”基本上就沒考慮到這一點(怎麼可能會無限大?也只有在主波瓣方向上才要考慮而已,而毫米波的波束是很窄的) |
伊雲 於 2003/06/15 12: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要抄書嗎?別裝小白了,你又不是第一天在版上 就算是不抄書,波長越短物體反射率增加的慣律也還是在的,L波段看不見的材料在毫米波照樣會反射 海面是平的,航艦的甲板更是平的,受到大氣減速的效應,飛彈相對於地表球座標切線速度會大量減少,彈頭落下的角度介於90度到70度(或一說60度,射程夠長得到受惠地球曲度)間,再怎麼樣算航艦側面的回波也不會比甲板高,更不可能奢望航艦測面的回波能強到在一片海面回波中凸顯出來 如果當彈頭的位置相對於航艦能得到側面比甲板更高的回波,麻煩拜託一下看看有什麼外星來的科技可以讓彈頭產生如此高的加速度來將彈道偏移乃至擊中航艦,還是什麼光子力研究所的技術可以讓它變型成超音速反艦飛彈 主波瓣再細,面對波束照射範圍一片近乎全平的地球,等於就是佔滿了整個雷達的視野 雖然我還是不相信高溫電漿上面有個那麼大的無線電窗可以讓微波回波進來,更不相信有人能解決微波加熱電漿讓氣動力失衡整顆彈頭被高速氣流扯爛的問題,還有電漿對於電波造成的迴授性的路徑畸變,至於終端段高速狀態下有效控制這種被罵爛的問題就別提了 |
清潔工 於 2003/06/15 12:16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well...兩位大大: 討論也好, 辯論也好... 網管不好當, 請不要讓我們網管太難做; |
flak 於 2003/06/15 12:35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美國航艦戰鬥群在冷戰期間,為了避免被蘇聯的反艦飛彈Slavo命中,就開始在護衛艦上加裝角形反射器來加大RCS,因此蘇聯在後其開始在反艦飛彈尋標器上換裝ISAR以克服其欺誘效果。 |
FluteTseng 於 2003/06/15 16:2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flak 於 2003/06/15 12:35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美國航艦戰鬥群在冷戰期間,為了避免被蘇聯的反艦飛彈Slavo命中,就開始在護衛艦上加裝角形反射器來加大RCS,因此蘇聯在後其開始在反艦飛彈尋標器上換裝ISAR以克服其欺誘效果。 所以美軍驅逐艦,巡洋艦,巡防艦就比較不採用如拉法葉一般的匿蹤設計.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5 19:0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於尖端科技軍武論壇之相關討論:中國為何要研究用彈道導彈打擊航母 ★這應列入「幻想空間」的討論 |
acetw 於 2003/06/15 20:05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要抄書嗎?別裝小白了,你又不是第一天在版上 就算是不抄書,波長越短物體反射率增加的慣律也還是在的,L波段看不見的材料在毫米波照樣會反射 我只是要個數據而已,何必動氣呢?拿不出來,就說拿不出來,拿得出來,那就麻煩拿出來,就這麼簡單 >海面是平的,航艦的甲板更是平的,受到大氣減速的效應,飛彈相對於地表球座標切線速度會大量減少,彈頭落下的角度介於90度到70度(或一說60度,射程夠長得到受惠地球曲度)間,再怎麼樣算航艦側面的回波也不會比甲板高,更不可能奢望航艦測面的回波能強到在一片海面回波中凸顯出來 一般在測船艦RCS可沒有人從上方測的。沒錯,就是從側面,航艦也有平方公里級的RCS。所以說,你沒有概念。 >主波瓣再細,面對波束照射範圍一片近乎全平的地球,等於就是佔滿了整個雷達的視野 我講清楚一點好了: >雖然我還是不相信高溫電漿上面有個那麼大的無線電窗可以讓微波回波進來,更不相信有人能解決微波加熱電漿讓氣動力失衡整顆彈頭被高速氣流扯爛的問題,還有電漿對於電波造成的迴授性的路徑畸變,至於終端段高速狀態下有效控制這種被罵爛的問題就別提了 |
acetw 於 2003/06/15 20:1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另外,我一直都想不出來那一個型號的雷達海洋監視衛星是L band的,不都X band? |
伊雲 於 2003/06/15 20:5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打字是很累的,你過去都懶得打了,現在要回顧重演當年的小白鬥爭嗎? 側面有KM^2級的RCS沒錯,關鍵就是在那些雷達波都是以『垂直』的角度打在側面上,這個前提你忘了嗎?而且這時候海面是水平於電波的,接下來還需要我打嗎? 首先,這裡談的是彈道飛彈,不管工程師願不願意,你能攻擊的範圍就只有垂直於海面上這個狹窄的圓椎範圍內,現實的物理現象不會因為一個工程師的妄想而有所改變 電漿不是不能穿透,但是包附在彈頭外面的『高溫』電漿就是他媽的穿不透,電離層的溫度甚至還比SR-71的蒙皮還低,但是如此,還是有許多波端會被電離層所反射或是吸收 極音速載具人類研究了超過40年是沒錯,但是很遺憾的,上升載具、亞軌道載具、低高度極音速載具和『重返載具』是截然不同的,有點像拿雞腿比芭樂,兩者之間唯一的共通點,只有都是在極音速飛行,光是重返載具最大的工作是「增阻」就有非常大的區別,美國人也還是研究出高溫石墨才敢不利用正震波減速,而且很遺憾的,雷諾數那麼高加上躲在巨大的震波後面,除了高速火箭引擎外也還沒有什麼方式能有效在六馬嚇以上的重返載具作用,可惜一作用載具馬上爛掉,即使是次世代太空梭,重返段也只能依靠自體穩定,『什麼也不能幹』 你前面舉箭式和ERINT的雷達罩當例子,我只能說,很遺憾,目前上升載具還沒有本錢能飛到鼻間冒電漿出來,拿空載的能量號來試一試,或許巨大的推力還能克服產生電漿時的阻力,在尖端冒出一點丁電漿 |
伊雲 於 2003/06/15 21:1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阿共那邊講是L波段的,可能把SAR也拿進來也說不定 |
SANJYSAN 於 2003/06/15 21:5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to acetw: >極音速飛行器的控制 沒錯,人類也不是第一天在研究極音速飛行器,可是到今天RV工程師,或是被抓去做哥倫比亞號失事報告的NASA科學家都會給你相同的答案:Re-Enter的過程基本上是無法控制的。他們會跟你講,經過這幾十年來的研究,RV重返時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不要去控制。NASP之類的主要操作環境是要在低層大氣頂端飛行,至於重返則是一樣乖乖照規矩來。 另外關於電漿的問題,舉衛星來比未免太過硬凹了。60年代的衛星就可以天天轉撥各台廣播沒啥問題,但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所有太空梭、載人艙等不管是哪一國的,在重返的幾分鐘內就是一定會斷訊。你可以去質疑那些科學家,問他們為什麼可以在40年前讓衛星正常通訊,偏偏到今天還不能解決重返時失聯的問題。反過來講,如果哪天真的出現了可以穿透電漿的偵察(通訊)技術,你一定可以先在太空梭和載人艙上找到。 附帶一提,即使是可以天天轉播的衛星,太陽閃焰時一樣失效。另外,ROSAT平常可以掛在400km的高度掃海面目標,但在Re-Enter時也是一樣失效。 另外一個問題,哪顆飛彈上可以塞的下孔徑3公尺的雷達?打上去的衛星還可以把原先折疊起來的天線張開,同樣是三十年前的衛星就這麼幹了。很老的技術對吧?但你聽過哪種飛彈哪種RV可以動態擴展天線的?甚至不要說RV或飛彈,現在有哪種飛機(即使大型機、未來長程裡的飛機也好)能夠在飛行途中展開天線的?幾十年前就有的技術,也持續研究了幾十年了,隨便一顆衛星都可以輕易辦到,但就是偏偏到現在飛機都還辦不到。你說這不奇怪嗎? |
acetw 於 2003/06/15 22:16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首先,這裡談的是彈道飛彈,不管工程師願不願意,你能攻擊的範圍就只有垂直於海面上這個狹窄的圓椎範圍內,現實的物理現象不會因為一個工程師的妄想而有所改變 誰說的?光這一點就是錯的 >電漿不是不能穿透,但是包附在彈頭外面的『高溫』電漿就是他媽的穿不透,電離層的溫度甚至還比SR-71的蒙皮還低,但是如此,還是有許多波端會被電離層所反射或是吸收 不一樣嗎?當然不一樣,因為一般重返載具設計比其它極音速載具更簡單,不要搞錯了。 |
伊雲 於 2003/06/16 10:2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很遺憾的,凡彈道頂點在大氣層外的,沒有例外 很多東西不是想當然爾的,實際上就是這樣 除非是搞lift-body,否則終端段就只有這個範圍 即使是射程夠長到受惠地球曲度也不例外 設計重返載具是比較簡單,因為一般極音速載具沒那種屁股有這種無限動力,只好乖乖的從別的地方下手,但是也因為沒那種屁股,也就不會碰到電漿或是大型震波這些鬼問題 有種可以不增阻,大不了燒掉而已,你以為為什麼80年代老美有種把彈頭做尖的,而北極熊還是做成圓頭的 有可能,當然有可能,發明曲速引擎也有可能 |
TTSO 於 2003/06/16 11: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先不管怎麼跑Re-Entry、用什麼做Terminal,反正一定做得到,Pershing 2都可以幹了,要搞一定搞的出來,只是方法跟Pershing 2肯定差不了多遠 重點在於:真的有人笨到去拿可以做高精度終端導引的BM打航艦? Pershing 2就算不因為限武被砍掉,現在也活不下去 除非有辦法做到Re-Entry不減速還可以導引,否則拿BM打航艦都是很蠢的一件事 |
acetw 於 2003/06/16 11: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很遺憾的,凡彈道頂點在大氣層外的,沒有例外 df-15落地的角度是48度 >有種可以不增阻,大不了燒掉而已,你以為為什麼80年代老美有種把彈頭做尖的,而北極熊還是做成圓頭的 請你先去把別人說的話看清楚,我前面說了: |
TTSO 於 2003/06/16 12: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問題就在於現在一路直衝下來不會有可以啟動seeker的工作狀態 電離層 與 Re-Entry電漿邊界層 的差異是非常巨大的 好啦,除非你一路衝下來可以減速到電漿邊界層消散.. 否則就是得減速
|
acetw 於 2003/06/16 14:2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這樣光明正大掉下來的東西,會攔不到嗎? 當然攔得到。問題是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想:要打航艦,按老俄的打法,要轟炸機、SSGN…,這些都是貴得要死,一台要好幾億美元的東西;要做長程巡航飛彈,射程愈長就愈需要依賴中繼導引,甚至要裝衛星資料鏈,這也是要一堆$$$。既然如此,還不如用彈道飛彈玩飽和攻擊,反正戰場是在自己家門口,最多兩千公里的射程就很夠用了。 |
TTSO 於 2003/06/16 15:4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這樣光明正大掉下來的東西,會攔不到嗎? >當然攔得到。問題是你站在他們的角度想:要打航艦,按老俄的打法,要轟炸機、SSGN…,這些都是貴得要死,一台要好幾億美元的東西;要做長程巡航飛彈,射程愈長就愈需要依賴中繼導引,甚至要裝衛星資料鏈,這也是要一堆$$$。既然如此,還不如用彈道飛彈玩飽和攻擊,反正戰場是在自己家門口,最多兩千公里的射程就很夠用了。 高精度終端導引BM研發成本我認為比ICBM還高,而且應該會高「很多」 反正只要是想打航艦,鈔票一定得大把大把花 如果是要往遠洋海軍前進,搞自己的CBG是一定得進行的 所以我實在很不懂怎麼會想要玩BM反航艦... |
acetw 於 2003/06/16 17:2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高精度終端導引BM研發成本我認為比ICBM還高,而且應該會高「很多」 還好吧!一枚DF15A,射程一千公里,改一改假設一枚2000萬美元的天價好了,買個兩百枚,也不過四十億。 >而且不管是怎樣,海洋監測衛星不管怎樣都還是得弄 不一定哦!老美的兵推裡就有過,紅方耍賤,用民船來偵查(好像還有丟水雷?),結果… 其實也還有別的方法啦!比方說OTH-B雷達或SSN >USN現在艦載機如此的短腿+爛 會嗎?我覺得超級蟲還不錯,把一些呆重弄掉(主翼和起落架是重點),其實還蠻適合台灣用的… |
SANJYSAN 於 2003/06/16 18:4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40億與其買200枚BM,我覺得不如改用來買5~6台SSN可能還比較有效益些。 此外,如果要用SSN來偵測CVNG,那負責偵測的SSN看到就直接打SLCM就可以了, |
acetw 於 2003/06/16 20: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40億與其買200枚BM,我覺得不如改用來買5~6台SSN可能還比較有效益些。 40億買不到5-6台SSN,一台Virginia就要19億(ownership cost)。只買飛彈的話,可以利用現有的導彈旅,成本是可以攤的 >此外,如果要用SSN來偵測CVNG,那負責偵測的SSN看到就直接打SLCM就可以了, 哦…俄國人的戰術是會派SSN或SSGN跟蹤CVBG的。他們不會完全依賴太空或空載的系統來確定CVBG的行蹤,這點在Milan Vego著的Soviet Naval Tactics有清楚的寫到。要完成一波又一波的飽和攻擊,沒有SSGN,第一波攻擊很難由潛艦發動,因為飛彈數量不夠多(一艘SSN頂多發射12-16枚,一次頂多發射6-8枚,要聚集多少艘少夠?),根本不可能飽和神盾系統。 |
貓貓 於 2003/06/16 20:3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即使能解決搜尋目標這一個大問題,但也有其他的問題沒有解決呢!
|
acetw 於 2003/06/16 21:1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若把Re-entry Vehicle減速,CVBG中的SM-2之攔截率將大大提高。 是會提高啊!問題是相對其它方案(建一堆潛艦、轟炸機…),它算是便宜的。重點是飽和攻擊… |
貓貓 於 2003/06/16 23:1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飽和攻擊!!! 要多少枚才能突穿戰爭時期一個CVBG的防空網呢???? 能便宜?!?!根本不可能呢!! |
acetw 於 2003/06/16 23:5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起碼一百枚。實際上我也說過了,不會只有一波攻擊,其它單位也會加入攻擊。 |
貓貓 於 2003/06/17 00:2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起碼一百枚...... 假設投射的彈道飛彈有80%進入目標區,還有80枚,SM-2在一個標準的CVBG中有324枚,足夠以用三枚來攔截一枚彈道飛彈的方式來攔截所有來襲彈道飛彈,還有84枚剩下。假設攔截成功率為80%,只剩下16枚,剩下的84枚SM-2可再以用三枚來攔截一枚彈道飛彈的方式多攔截一次,假設攔截成功率這次降為70%,即是還有5枚,但根據RV是一高速彈道飛行物,落點是可預測到的,CEP的問題,將可令CVBG化解彈道飛彈的攻擊,而CVBG還有36管未用的SM-2,即使采用戰機投擇反艦飛彈的方式,CVBG有50架戰機可供CAP使用,假設能出動36架,14架留作後備,每一架F/A-18是可最少6枚空對空飛彈,假設AIM-120的命中率為80%,每一架升空的F/A-18將可擊落4.8個目標,36架即可擊落172個目標。這是一個不考慮潛艇的狀況。 還有一點,這需要彈道飛彈的彈著時間和戰機空襲同時進行,否則將提供CVBG再補給的時間!! |
acetw 於 2003/06/17 08:5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SM-2在一個標準的CVBG中有324枚,足夠以用三枚來攔截一枚彈道飛彈的方式來攔截所有來襲彈道飛彈 妳這裡的計算有問題。假設飛彈掉下來的速度四馬赫好了,SM-2對彈道飛彈的有效射程假設是40km(這裡不是打飛機哦!),那麼彈道飛彈在進入射程後約30秒就會命中目標,就算在場有四艘神盾艦,30秒內又能打多少發飛彈出去?更何況一次能導控的SM-2數量是有限的。 這就是為什麼要NTW的原因了。 >這需要彈道飛彈的彈著時間和戰機空襲同時進行,否則將提供CVBG再補給的時間!! 不會同時進行。按蘇聯海軍的戰術,異兵種的平台基本上是不玩同時彈著的,會間隔十五分鐘左右。 |
貓貓 於 2003/06/17 10:2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閣下也已提出東風15型的的落地角度為48度,基本上在雷達看見彈道目標時已可作出準備,來襲飛彈的迎角為48度,正好是發揮最大射程的方向,攔截點算最大射程的一半,35海里好了,即是約65公里,引用閣下的數據,飛彈掉下來的速度四馬赫。SM-2的速度假設為兩馬赫,飛65公里需時108秒,問題是神盾艦看見彈道目標的時間,彈道目標還沒有進入SM-2的射程,但是電腦能不斷計算最佳攔截點,請記著,彈道目標不可能作出高G機動,SM-2向目標飛向便可,基本上是當彈道目標進入射程便可發射,目標速度四馬赫,每一秒飛行約1.32公里,在彈道飛彈未抵達在攔截點發射第一波SM-2,SM-2到攔截點需要108秒,即是神盾艦需要在彈道飛彈離目標210公里前能取得發射參數,並開始射擊,才能在攔截點迎擊彈道飛彈,現場有四艘神盾,發射240枚SM-2上天需時60秒,先前我假設了有80枚彈道飛彈能進入目標區,240枚SM-2能保證每一枚彈道飛彈能最小有3枚SM-2來伺候,攔截成功率仍然維持在80%,即是能擊落64枚,神盾第二擊需再面對16枚彈道飛彈,距離剩下65公里,還有50秒,第二擊以四枚SM-2攔截一枚彈道飛彈,攔截成功率仍然維持在80%,64枚SM-2能在16秒內射擊完成,假設只有3枚彈道飛彈能通過SM-2的兩度攔截,CEP的關係也令它們無法命中目標。 另外,母艦在每一條空中防線上派出3組雙機CAP,每一架CAP機佩4枚AIM-120,2枚AIM-9,並受E-2C指揮,艦上還有38架戰機能作防空攔截,假設E-2C在母艦在185公里外,能發現400公里外的來襲機群,即來襲機群會在585公里外被發現,BARCAP距離母艦370公里,當E-2C指令BARCAP攔截來襲機群,BARCAP將距離來襲機群215公里,TFCAP距離來襲機群410公里,假設AIM-120的命中率為80%,BARCAP能命中20個目標,同時母艦會彈射更多戰機升空並指令TFCAP飛向來襲敵機,假設38架後備能全數彈射,加上整備時間15分鐘,由彈射開始到最後一架離艦需18分鐘,假設來襲敵機以0.9馬赫飛行,反艦飛彈最大射程200公里,有效射程150公里,即是在來襲機群被E-2C發現後需要飛23分鐘才抵達反艦飛彈的最大射程,若要到達最佳發射點則要飛26分鐘,F/A-18以全速飛向目標,6分鐘能飛約190公里,即最後一架離艦的F/A-18已經抵達攔截點,AIM-120的射程有40公里,50架能擊落160個來襲目標,CVBG裡還有近迫防空武器系統,加上AIM-9該可擊落200個目標。 先前閣下假設100枚彈道飛彈需要20億,160架SU-34算你每一架連武器4000萬,160架共值64億,用84億來作一次進攻,還不計算飛行員的損失,值得嗎??況且,這只是對付一個CVBG的價格,並且不保證能摧毀CVBG呢! |
SANJYSAN 於 2003/06/17 13:1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你們都計算的太複雜了。 事實上ABM不需要等到彈道飛彈進入射程再發射,只要彈道電腦動態計算的碰撞點在範圍內 真正限制ABM涵蓋半徑的不是射程,而是射高。SM2ER用最佳化彈道可以打到150km,但射高 至於NTW之類系統要求超級射高,大氣外攔截能力的原因不是因為射程或反應時間不夠, 早期的愛國者只要改一改軟體就可以執行低層攔截(雖然命中率不怎麼樣),但他再怎麼 |
acetw 於 2003/06/17 16:0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to 貓貓 40km已經是動態的有效射程了(i.e. 在離目標40km時才發射飛彈)。攔截點不可能有65km,原因很簡單,san兄提到了,射高的問題:只要是單截式的ATBM,射高很難超過30000m。標準的速度也沒那麼慢啦!那麼大一支才飛M2,怎麼可能… 至於160架SU-34算我每一架連武器4000萬…似乎太便宜了點… 我是不知道妳為什麼要去算第二波以後的情況啦!我是只打算討論第一波的情況… |
TTSO 於 2003/06/17 16:4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根據MDA的分法,THAAD算Terminal Defense而非Medcourse Defense 不管是THAAD、PAC3,都算是Terminal Defense Segment的環節.. SM3算Medcourse Defense全看射高 我自己是認為擁有最大接戰高度可達150km才能稱做Medcourse Defense Intercepter. 回到主題上... SM3射高150km. 這樣的射高可以讓SM3在BM還在Boast segment尾端時就升空,剛剛過彈道頂點就可以攔了.. 我實在很難想像要多少BM才能讓CBG飽和... |
TTSO 於 2003/06/17 16:5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btw 如果大腦沒紀錯. SM2ER Block4A最高接戰高60km.. |
貓貓 於 2003/06/17 17:4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是故意把SU-34的價格算便宜了很多,問題是若我算得越高,閣下要飽和攻擊的成本也越高! SM-2ER全是兩截式的火箭,Block 4A的射程可達370公里,若是我也沒有記錯Block 4A的射高有60公里。 我的第二波是指再度攔截哪100枚中未被擊落的! |
吱吱鼠 於 2003/06/17 17:55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實在很難想像要多少BM才能讓CBG飽和... 比起超音速反艦飛彈,BM要用更多飛彈才能飽和CBG的防空系統 反應時間差太多了.. 而且超音速反艦飛彈可以利用低飛縮短預警時間,彈道飛彈不行。 |
吱吱鼠 於 2003/06/17 17:5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要對付航艦戰鬥群,偷襲是最好的方式。 用彈道飛彈大張旗鼓的飽和攻擊實在是浪費資源。 |
acetw 於 2003/06/17 20:04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是故意把SU-34的價格算便宜了很多,問題是若我算得越高,閣下要飽和攻擊的成本也越高! 我不會用妳那種飽和攻擊,戰術上,俄國人也不是像妳那樣玩飽和攻擊的。 >SM-2ER全是兩截式的火箭,Block 4A的射程可達370公里,若是我也沒有記錯Block 4A的射高有60公里。 一,先要說明的是,Block4沒有分MR或ER的 >超音速反艦飛彈可以利用低飛縮短預警時間,彈道飛彈不行 前題是:你的載台要先能接近。這也就是為什麼俄國人用來反航艦的飛彈清一色都是高空高速飛行的原因,因為只有如此,射程才夠長。 |
acetw 於 2003/06/17 20:4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http://www.les.com.cn/nanjing/part/les/database/weng/2nd/tmd.htm NAD的作戰半徑為100公里~200公里,最大攔截距离為50--10公里,最大攔截高度為35公 http://www.army-technology.com/projects/arrow2/specs.html 參考一下,箭二也只有到50km而已 |
貓貓 於 2003/06/17 21:4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只是用閣下的數據和推論來儗定一個場景! SM-2是分ER和MR的,而Block 4是屬於ER的一種!! |
rock 於 2003/06/17 22:2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不會用妳那種飽和攻擊,戰術上,俄國人也不是像妳那樣玩飽和攻擊的。 同樣道理你認為老俄也用這爛方法嗎? <<還好吧!一枚DF15A,射程一千公里,改一改假設一枚2000萬美元的天價好了,買個兩百枚,也不過四十億。>>
|
rock 於 2003/06/17 22:33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之前個不知那個大大提出個看法... 小弟覺得不錯... 那就是用一次用數十枚BM打美國CVBG,以美國立場來看誰知中共BM裝了什麼彈 |
acetw 於 2003/06/17 23:2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同樣道理你認為老俄也用這爛方法嗎? 當然不會,因為一枚飛彈可能重達十噸以上,而且可能只有打航艦有效,對於蘇聯封鎖大西洋的作戰而言,這種東西是不適合的。 >那就是用一次用數十枚BM打美國CVBG,以美國立場來看誰知中共BM裝了什麼彈 美國是沒有放棄先行使用核子武器的選擇沒錯,但是美國為什麼要先發動核戰?只為了可能損失一兩支CVBG?那是不合理的。美國在冷戰時期的核子武力,一向強調全面核戰下的存活力,其中一個理由就是為了避免誤判,因為偶發的零星攻擊導致全面核戰。 |
貓貓 於 2003/06/17 23:5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這是我第一次發出具政治的言論,也會是最後一次。 中國的承諾閣下相信嗎??我個人絕不相信,共產黨只會作出對它有利的承諾,一但對它再沒利益,承諾也是可以推翻的!!像SARS一般,中國政府曾承諾公佈感染數字,但國際社會等了好一會兒才得到公佈!況且以廣東和北京的人口密度,閣下相信如此低的感染數字嗎??? 另外,對中國的目標發動攻擊,用高爆炸彈殺一萬個人和用核子彈殺一萬個人個人是沒有分別的,再者,中國有13億人,即使死一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 況且,美國不會這樣的笨,沒等彈著完成就發射核彈!美國相信的是戰爭能控制的,逐步上升戰爭的規模。在爆發全面核子戰爭前,雙方已冷靜下來!! 死一個人是一個悲劇,死一億人卻是一個數字!!! 若版主群覺得我這篇回應並不合適,請把這篇刪除,貓貓對自己做成之不便致歉!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6/18 00:02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參考一下,箭二也只有到50km而已
1. 箭式ATBM計劃最早成立於1988年,到了1991年,以色列在挨了四十多記海珊的飛毛腿重擊,而老美送來的礙國者卻連半點屁用(以色列觀點)都沒有之後,正式確定了此一計劃的發展目標:要儘可能在遠離以國本土,大氣層外的高度摧毀來襲導彈,使其即使攜帶生化彈頭,也難以危害以色列人民安全。 2. 在整個箭二ATBM發展過程裡,老美負擔了85%的研發經費,目前又承擔了箭二50%組件的製造工作,以加速大規模生產能力不足的以色列箭二系統之成軍服役進度(上帝不能妥善照顧保護每一個孩子,所以祂創造了母親......上帝不能妥善照顧保護每一個猶太子民,因此祂發明了美帝......)。 3. 目前已經有兩套箭二系統成軍服役,至於第三套也將在不久之後正式成軍﹔每套系統最多可管轄八套發射器,每套發射器上擁有六具飛彈垂直發射管。 4. 由於以色列的國土狹小,箭二反飛彈系統並無四處轉戰的必要,因此其彈體設計較為大型笨重,不利於機動作戰運輸﹔箭二的詳細作戰性能,目前仍列為機密,根據其目前已公開的間接資料顯示:再執行反彈道飛彈任務時,箭二將以熱射方式被推出垂直發射管,點燃續行加力器之後隨即轉向朝來襲敵彈迎去,箭二的雷達火控系統為綠松偵測/火控L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其能偵測距離五百公里外的來襲導彈,並導引箭二飛彈在140公里外,60000多公尺的高空執行攔截作戰,箭二在發射前與射後飛行前期過程中,不斷接收綠松偵測/火控L波段相位陣列雷達所提供的來襲導彈動向最新資訊,同時將箭二導控制最佳攔截點上,到了最佳攔截點後,箭二啟動本身的光電感測尋標器系統以鎖定來襲導彈,並以超過六馬赫高速前去迎擊,到了雙方交錯的剎那引爆其內部的Fragmentation Warhead來摧毀目標。然而在幾次攔截測試中,箭二的導引系統是如此精確,以至於箭二直接命中來襲導彈,達成動能獵殺的未預期超高標表現。 5.以色列目前也正展開箭式系統性能提昇計劃,其詳細內容目前難為外界所知,只知道大慨和提昇箭二對抗新一代射程更長地地導彈之能力有關。 6.除了箭二系統外,以色列目前也正在開發一種在戰時能深入敵國,具有攻擊破壞敵人機動導彈發射車與攔截剛發射升空不久的地地彈能力的無人戰機載具,這款載具的起飛重量在三四千公斤左右,使用Turboprop動力推進,具備多重感測器與資訊整合能力,使其迅速找出最具威脅性的敵方發射器與以摧毀﹔這款無人戰機將可透過衛星資料鏈與總部聯繫,以決定其任務執行的變化,即使衛星通訊中斷失敗,其也具備足夠能力於完成任務後自行返航。 這款無人戰機上所用的飛彈武器系統,係改良自巨蟒四/五型飛彈家族,其上具有多重形式的終端歸向感測器,使其能有效鎖定掌握敵方導彈在發射後初期各階段時期的行蹤。並與以有效持續鎖定與摧毀。 |
小毛 於 2003/06/18 00:3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這裡說了半天要對付航空母艦,為何不乾脆趁老美航空母艦戰鬥群靠港休假時來個反航空母艦特攻,只要能炸傷並拖延航空母艦出港時間一個禮拜就夠了。 夏威夷,關島,日本,韓國,香港等都應該是航母可能靠泊的地方,恐佈分子死了就死無對證,也花不了多少錢.... Kuso小啟 |
清潔工 於 2003/06/18 01:14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well...well...well... Please Calm Down...Take Easy...^^ |
acetw 於 2003/06/18 01:14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中國的承諾閣下相信嗎??我個人絕不相信,共產黨只會作出對它有利的承諾,一但對它再沒利益,承諾也是可以推翻的!!像SARS一般,中國政府曾承諾公佈感染數字,但國際社會等了好一會兒才得到公佈!況且以廣東和北京的人口密度,閣下相信如此低的感染數字嗎??? 不先行使用核武對中國有明顯的好處,因為它是核武弱國。 >另外,對中國的目標發動攻擊,用高爆炸彈殺一萬個人和用核子彈殺一萬個人個人是沒有分別的,再者,中國有13億人,即使死一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 妳想說什麼呢?只要看到有彈道飛彈飛向CVBG,美軍就會發射核彈反擊?如前前面那位所說? |
貓貓 於 2003/06/18 10:3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我沒有說當衛星發現有彈道飛彈飛向CVBG,美軍就會發射核彈反擊!我指的是美國會等到有確實證據證明不使用核彈便出現嚴重後果,或是美軍先被核彈打擊,美國才會使用核彈。請閣下別混餚視聽呢!! 美國太空/戰略司令部一確定有彈道飛彈升空,便會以超級電腦去計算彈著點,並通知五角大廈作出戒備,由總統作出是否令核武部隊進入警戒,若是確定彈道飛彈會對美國構成威脅,如射向美國本土,美軍便會進入更高的DEFCON,即使不是射向美國本土,若然發生核子爆炸,DEFCON也會是DEFCON 3!!一個中度戒備裝態,若然核子打擊是對美軍目標,DEFCON更可能升至DEFCON 2,美軍能在15分鐘內作出核子打擊。 借用張文兄的一句:「核彈像..一樣,可以看而不可以用!」 |
路過的人 於 2003/06/18 11:55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個人看法: 如果有至少數十枚, 甚至於上百枚BM同時向航艦戰鬥群飛去, 但如果只有幾枚, 那就... 所以, 很好笑的, 誤判的情況不見得不會發生, 冷戰時就有好幾次例子... Anyway...扯到核彈頭, 好像是有些偏題了^^ |
acetw 於 2003/06/18 16:11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其實這還是和核戰略有關係啦!因為這牽涉到為什麼要有飛彈防禦的問題。 飛彈防禦支持者的最重要論點是:小規模的飛彈攻擊是很可能發生的(不論是否是故意),而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必須要有核子報復之外的選擇。今天如果有數枚飛彈射向美國的航艦或本土,美國可以怎麼做呢?直接反擊?當然不行,但是,如果有像SBL之類的武器,就可以以對美國造成威脅為由,把那些飛彈在初昇段打下來。這樣做是很霸道沒錯,但總比核戰好。 我相信,就算真的是只有幾枚飛彈來襲,美國也不會先行使用核武,因為那不符合他們的行事邏輯。 |
ryan2181 於 2003/06/19 11:36 | |
新聞剪報 | |
http://www.ettoday.com/2003/06/19/91-1471205.htm MD/五角大廈測試海基攔截系統 失敗 2003/06/19 11:11 記者管淑平/編譯 美國五角大廈18日在太平洋上空進行海基飛彈防禦系統測試,攔截導彈並沒有成功擊中目標模擬彈頭。這是海基飛彈防禦網四次測試中,首度失敗。 這次是五角大廈第四次海基系統測試,也是首次失敗,對這項美國軍方最大規模的武器發展計畫來說是一個挫敗。連同陸基系統,過去美國進行的八次測試中已經成功五次。不過批評者稱,軍方在測試中不切實際的操控某些條件因素。 連納說,初步跡象顯示,測試中所使用雷神公司製造的標準三型飛彈有發出「截殺載具」,但是未能擊中目標。不過他也說,要確定問題出在哪,還需要進一步分析,現在談還太早。這次測試目標是評估攔截飛彈的導向系統,他說,「我們在這個非常先進技術的發展計畫上,仍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我們會加速測試計畫,也有信心海基攔截系統能提供非常可靠的防禦能力。」 美國總統布希已經下令要在2004年9月30日啟動飛彈防禦系統,防範目標包括目前正因核武問題與美國陷入僵局的北韓。初期階段將在阿拉斯加部署六枚陸基攔截飛彈,加州四枚,2005年三艘配備神盾系統的海軍巡洋艦將有20枚飛彈加入防禦網。 海基攔截系統主要針對短、中程飛彈,陸基則對付長程飛彈。國防部估計往後六年需要500億美金的研發經費,而未來還將追加經費提升防禦能力對付能搭載核生化彈頭的飛彈。 |
razor 於 2003/06/19 14:1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據專家介紹,使用四波束毫米波多普勒雷達和毫米波輻射計兩種設備組合進行制導可以較好的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四波束毫米波多普勒雷達可以測出導彈自身的高度、速度和姿態角 用雷達測高儀(Radio Altimeter)可以測出載具之垂直高度與速度 X Y 軸的速度如何測出? 專家?哪們子的專家?畫虎爛的專家 還是嘴砲專家? 用ICBM打航空母艦 叫中南海的人民祖國領導們與外星人簽訂科技轉移協定比較快 連像樣的控制回饋機制都掰不出來 我到想看看這位祖國的專家如何 發展他的 optimal control law 而不需要外星人的協助..... |
acetw 於 2003/06/23 02:04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幾個提到”導彈打航母”比較可看的網頁: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E9%99%B8%E8%BB%8D%E5%AD%B8%E8%A1%93%E6%9C%88%E5%88%8A/439/3.html http://www.ettoday.com/2002/03/03/706-1270476.htm http://www.pladaily.com.cn/big5/zgjx/2000/12/22/20001222006010_zjmjs.html |
貓貓 於 2003/06/23 02:1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可看???? 三個網頁只是提出了『導彈打航母』這5個大字,完全沒有任何資料說明!!!!以PRC的作風,有如此先進的科技,還不會一早發表出來?????? |
acetw 於 2003/06/23 23:04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真正敏感的計畫是不會公開的… 比方說先前他們試射的DF31有誘餌,老美證實,他們否認… |
伊雲 於 2003/06/25 22:09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df-15落地的角度是48度 這個數字怎麼看起來很像以前在阿共網站看到的某個用國中數學算彈道的笨蛋計算出來的數字一樣呢? 好吧!秉持著喜歡科幻片的精神,就先當這個數字是真的先來討論好了,不能讓中國大陸喜歡科幻的廣大群眾死的不明不白 前面已經提到大氣減速的效果,這樣會導致很多限制,第一個就是落下的角度問題,而第二個便是鼻錐指向會變化,也就是在終端段時一開始鼻錐指向會位在目標的遠方,直到即將擊中時才會完全指向,雖然在理想彈道也有這種現象,但是大氣減速會讓這個現象更加的顯著,甚至在某些特殊情況偏移量會達到15度以上,這個效應目前對工程學來說仍然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 在低速載具上,只要裝置可動或相位天線就可以簡單解決的問題,但是在重返載具上就是一個大挑戰 如果要利用超高精度的導航系統來定基準平面決定三維座標也不是不行,但是有這種技術的話,拜託拿去提高CEP的精度到0.5公尺,不需要在這邊不三不四的 事實上就算是最近阿共提出的重返載具導控論文也依舊建立在兩個前提下,第一個就是減速到3M,第二個就是彈道是以90度角攻擊目標,當然!前後兩者間是有關係相互依存的,至於違反兩個前提的導控方式?可惜目前還沒有太空界的愛因斯坦 另外潘興二型也沒有勇氣在彈頭內槁可動天線,否則鼻錐設計會列為外星輸入科技項目,為了比對目標是整個彈頭垂直地面做螺旋軌跡來讓雷達波能夠掃瞄 |
TTSO 於 2003/06/25 23:00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DF-15 落地角48度這個數據我也很懷疑 如果是ICBM,落地角這麼的水平應該是合理的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systems/images/slide86.jpg 不過MRBM...應該更陡才對 以很簡單的太空力學概念想一下 |
伊雲 於 2003/06/25 23:1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其實也不一定要走那種高拋彈道,那種高拋彈道比較耗燃料 不過中短程飛彈不用這個彈道的話,勢必有一半以上飛行路線位於大氣層中
|
razor 於 2003/06/25 23:28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well 伊雲兄 有興趣的話 請參考 introduction to space flight, Francis J. Hale,Prentice Hall, 1994 Chapter 7 Atmospheric Entry, P196-P245 花點功夫 用excel or Matlab 您會發現 老共說 彈道飛彈打航母的細節 都是bullshit.... |
acetw 於 2003/06/26 00:47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這個數字怎麼看起來很像以前在阿共網站看到的某個用國中數學算彈道的笨蛋計算出來的數字一樣呢? 這個數字來自尖端187期 >要定位天線前,首先載具必須要提供一個可靠的三維體座標系給導引系統,而且最好是相對於地球之極座標系,這樣天線才能知道該往哪掃瞄 為什麼要”相對於地球”?相對於目標就好了,沒有精確三維慣導的飛彈太多了,難道它們都打不到目標?只要第一次找到目標時就開始追蹤,不管怎麼搖怎麼晃,不需要啥精確的慣導都有辦法持續追蹤。 再者,像DF-21,它的RV就不是錐形的。 |
伊雲 於 2003/07/22 11:46 | |
Re:大家認為可不可能--彈道導彈打航母的一種方法(大陸專家說的) | |
連海軍學術月刊都會出問題了,我還是偏向依照課本所提供的數據 需要三維座標的原因是受到它的導引律的限制,對空和對地兩者的導引律不同我以前在連線版也提過了,有些時候利用簡易導引控制的對地系統,都有投擲狀態的條件限制,例如jdam就需要限定投擲的「窗口」,或是像小牛飛彈限制飛行員以「發射」而不是「投擲」的概念來運作 不然就是乖乖的裝上陀螺儀或是利用men in loop來玩,很可惜重返載具兩者都有問題 如果是像是響尾蛇飛彈那樣的簡易系統也不是不行,但是彈頭必須以鋼彈合金制造,最好再有結構力場加持,不然那樣搖擺馬上把彈頭搖斷 df-21不是錐形的,但是它的目的也不是提供三軸穩定的,那是用來旋轉的,差很多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