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小毛  於 2003/06/12 14:53
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最近發生了AT-3教練機於山區失蹤的意外,沒想到過了24小時,都還沒有傳出尋獲的消息,令人不禁懷疑是否台灣目前的搜救直昇機缺乏山地搜救的裝備或是根本不適合山地搜救?

目前台灣的S-70C曾經多次的救援海上發生意外的漁民船員,即使在颱風天的情況下也有成功出勤的紀錄,顯示S-70C在海上救援任務方面可以勝任愉快。

可是對於山地救援呢?

小毛認為台灣的山脈有幾項特色,山地救援直昇機需要克服這些問題。
1.日夜溫差大:必須具備在嚴苛的溫度下作業的能力。
2.地形複雜:台灣的中央山脈多屬於年輕的地質,普遍陡峭,缺少可供直昇機起降的空地。
3.樹木繁盛:同二,缺少可供直昇機起降的空地。
4.氣候多變:同一座山可能底部是亞熱帶氣候,山腰以上則是溫帶氣候,變化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山地救援直昇機首先必須要有高山作業能力與強大的推力以進行盤旋(因為無法降落)。此外,為了避免雲霧繚繞能見度不佳造成危險,是否應該裝設地貌掃描雷達與防撞雷達,以便利於惡劣天候中進行山地蒐救任務?

因應雲霧的問題,是否應該考量為人員配置攜帶型可穿透雲霧的紅外線夜視裝置,飛機也配置固定的FLIR系統,以便錄製搜救過程並提供飛行操控所需。

因應地形複雜無法降落的問題,是否應考慮於部分山地作業機種上面裝設吊籠,可以降下山地救難員或是把搜救目標垂吊上來,而不必非得找到空地降落才能進行作業。才不會發生像昨天那樣載了山地救難員卻因為無法降落又原機折返的窘況,錯過搜救時機。而且這個吊籠無論是在山地火災在或是高樓救災時都很好用,平時應該固定有幾架搜救直昇機配置吊籠。再不濟至少也要配置繩梯。而非地形不適合就放棄任務。

此外為了方便搜索空難事故,是否應該採購簡易的磁性偵測裝置,以便在目視不易的情況下作業。

而山地搜救小組的標準配備應該包含:
1.無線電或衛星電話
2.GPS定位系統
3.攜帶型太陽能光電板(提供緊急電力供通訊儀器充電):可以考慮摺疊型或是可捲起來收藏的軟式台陽能光電版。
4.醫藥箱與急救設備
5.信號彈或光棒
6.無線電發報機

如此即便於崎嶇山地吊放救難人員,事後也可以輕易回收或是進行補給,不至於失去聯絡。

以上一點淺見,歡迎網友指正補充。


NO:48_1
小毛  於 2003/06/12 15:28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貼一下新聞,以便網友討論:
新聞顯示國軍的搜救直昇機受到地型氣候的限制甚多,無法在第一時間降下救難人員,昨天可能就找到殘骸,到今天人員都還不能到達。耽誤寶貴時間。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1381436.shtml
搶救失聯AT3駕駛 兵分三路

記者羅紹平、施鴻基/台東報導


為搶救空軍官校失聯AT3 教練機上的少校段連昇、少尉邱一峰兩位飛官,台東縣軍、警、民動員準備入山搜救,但因山區雨勢滂沱且雲霧厚重,今天上午空中搜救作業被迫暫緩,但軍方地面搜救部隊則挺進利稻山區,順利建立前進指揮所,待命隨時入山救人。

空軍官校編號0827的AT 3噴射教練機,昨天下午2時14分由少尉學官邱一峰駕駛,少校飛官段連昇指導,從空官岡山機場起飛,前往台東縣空域進行例行性能操作訓練科目,卻在2時48分失聯。

軍方資料顯示,這架教練機是在台東縣關山上空14000至16000英呎高空與地方管制台失去聯絡,因軍機在高空失去動力後,仍會滑翔一段距離,初步研判這架教練疑似墜毀於台東、嘉義、花蓮、高雄及台南縣界之間的三叉山、向陽山山區。

據了解,昨天下午台東志航、嘉義水上基地各出動一架海鷗直升機進行空中盤旋搜尋,就曾在距離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以北約10公里,即向陽山、三叉山區發現疑似飛機殘骸。由於該處地點屬於原始林區,無路可行;行政院國家搜救中心除在今天上午5時拂曉出動兩架海鷗救難直升機持續進行空中搜尋之外,其中志航基地的救難直升機更搭載四名台東縣消防局特種搜救隊員,準備將特搜人員空降在距離最近的空曠山頭,再由特搜人員步行至疑似機骸散落處,兩架救難直升機出發不久,就因山區大雨,被迫折返水上、志航基地。

但為搶時間救人,志航基地還是決定由基地飛安官蘇漢城率領包括航醫在內的25 人先遣搜救隊,於今天上午 6時出發,先在利稻山莊紮營,建立搜救前進指揮所。

另據了解,除了台東縣警、消及民間救難人員、山青等已準備就緒之外,嘉義水上基地、陸軍特種部隊也都已整裝待命計畫分頭上山救援,盼趕在黃金72小時內將段連昇、邱一峰兩位飛官救下山。

【2003/06/12 聯合晚報】


NO:48_2
旁觀者2  於 2003/06/12 17:39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1.日夜溫差大:必須具備在嚴苛的溫度下作業的能力。
小毛兄
日夜溫差 就算攝氏三十八度到零下五度 也不應該會影響到直昇機救難太多
倒是天氣冷 穿的帶的吃的較重 會影響一些搜救作業和直昇機負載

>>2.地形複雜:台灣的中央山脈多屬於年輕的地質,普遍陡峭,缺少可供直昇機起降的空地。
如果用機降 讓先遣救難人員先下 應該還是找的到適合的地形
至於直昇機的臨時基地 山上一兩個小時路程應該還是找的到河床 工寮 學校或空地

>>4.氣候多變:同一座山可能底部是亞熱帶氣候,山腰以上則是溫帶氣候,變化大。
風 雨 霧是直升機搜救的大障礙 會嚴重影響搜救安全
尤其同樣輕度颱風 山上山下風雨大小差別就極大
加上溪水暴漲 道路坍方 儀器在風雨中性能銳減 和體能保存消耗問題
至於黑夜更是恐怖 就算有良好的夜視系統 直昇機也有可能撞上電線
就算受過良好訓練 有極佳登山經驗 在森林都有可能迷路 何況沒有月光的黑夜

讓我來說一下我的爆笑搜救經驗好了
有一次在輕度颱風中演習一個禮拜 在基地感覺還好 上山後就暫停演習改變科目變成搜救
一個大隊有十幾個人失蹤 上頭決定各小隊派一組有經驗的人帶無線電搜救
當時我跟士官長一組 風雨吹的走都走不動 差點沒被飛物砸傷
全身濕透(中正牌雨衣根本不及格) 體力耗盡
77 手機 GPS又根本沒用 受視線不良雲霧影響 根本無法作地圖判別 差點沒死在山上
傍晚總算到了第一會合點 以電話跟大隊部連絡後得知已有數人歸隊或被救
還缺營輔導長等四人
搜救到了晚上根本無法進行 因為搜救地區再原始林內部
連林道都沒有 加上大風雨 連夜視鏡都沒法看遠
最後大隊長決定請附近警察山青合作搜尋 其他人在林道或道路附近等待車輛在回基地
最後失蹤四人三天之後連滾帶爬到了山上民宅附近
營輔導長是山地人 未了等落隊的留在後頭 最後一起迷路
還好營輔導長經驗夠 身上也有地圖 火種 其他人身上也有點糧食
找到山上廢棄工寮躲了颱風幾天 總算整件事沒人傷亡

我的結論是 再好的裝備 再有經驗的人 再台灣山區執行搜救時
千萬要特別小心 不要太相信高科技裝備 也不要小看了大自然


NO:48_3
小毛  於 2003/06/12 18:44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日夜溫差 就算攝氏三十八度到零下五度 也不應該會影響到直昇機救難太多
有些美軍現役飛機都發現在攝氏38 or 40度以上推力會不足,所以寧可一開始提高規格,免的遇到時沒辦法改善。


>我的結論是 再好的裝備 再有經驗的人 再台灣山區執行搜救時,千萬要特別小心 不要太相信高科技裝備 也不要小看了大自然

小心是一定要的,有高科技裝備都這樣了,何況連高科技裝備都不給,就要大家鼓起勇氣硬上?

在直昇機上裝吊籠或是繩梯應該不是很難的事,但是卻可以馬上克服山區無空間起降的困擾。這會花政府多少錢?繩梯可能還不到一千元台幣!第一時間放下救難人員才能夠爭取到救援的黃金時段。否則照現在山區梅雨問題,救難人員要靠雙腿徒步兩三天才能夠趕到疑似現場(只是疑似喔,還沒確定),兩位飛官又如何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撐過三天呢?

>風 雨 霧是直升機搜救的大障礙 會嚴重影響搜救安全

所以為何小毛會要求安裝地形掃描雷達,即使視線不佳,還可以靠雷達避免撞山並可以得知前方地形。不給這種設備卻要直昇機駕駛冒生命危險去救援那才是喪盡天良!

>加上溪水暴漲 道路坍方 儀器在風雨中性能銳減 和體能保存消耗問題

所以小毛才會希望加強搜救小組的裝備,有儀器都不能保證能夠百分之百發揮作用了,更何況連儀器都不給,這不是要搜救人員自殺?在惡劣的天候中,可能太陽能也沒用,是否應該研發小型風力發電機來維持通訊儀器的基本操作和照明甚至保暖?


小毛說的這些東西不需要多,台灣只要準備三架現役的直昇機安裝山地救援專用設備即可,人員裝備只要維持六組完整的裝備即可(如果一組五個人,也不過六套GPS定位系統,六套攜帶型發電設備,三十套無線電,無線電發報機六套,帳棚抗寒衣等等),因為可以準確的把搜救人員送到最適當的地點,所以六組人員就夠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卻可以爭取第一時間於任何天候,無論日夜都可以把搜救隊員送到台灣任何一座山,任何意外地點,拯救寶貴的人命。

還有77可能還比不上中華電信手機好用,真是陸軍之恥!



NO:48_4
貓貓  於 2003/06/12 18:57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偵測儀器在惡劣天候的的搜索范圍也為大打折扣呢!

況且,普通的繩梯不能用於搜救上,萬一繩梯強度不足,是會死人的!!!

GSM手機也需要有基地台才能運作,在偏遠的山中,還是無線電比較可靠呢!!


NO:48_5
小毛  於 2003/06/12 22:11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奇怪,今天的電視新聞看了又看,空軍派出的S-70C竟然都沒有裝FLIR,不知道那幾架全天候搜救機跑去哪裡了?不派全天候的搜救機,然後怪天氣不好.......

NO:48_6
BWS  於 2003/06/13 00:04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不派全天候的搜救機,然後怪天氣不好.......

當高級人員專車..
只差沒噴xxx中隊所有等中文字

小毛還忘了提及一點
海拔的高低對於直昇機昇力的影響

另外...FLIP以及地貌雷達對於電纜,流籠線辨識率仍不足...


NO:48_7
小毛  於 2003/06/13 00:24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另外...FLIP以及地貌雷達對於電纜,流籠線辨識率仍不足...

這個倒是有個笨方法可以解決,把電線電纜鋼纜的位置加到電子地圖中,於出任務前詳加研讀熟記.....

不過有使用FLIR+地貌雷達總比什麼都看不到好吧!

>海拔的高低對於直昇機昇力的影響
所以前面有提到,能可規格開高一點,也不要算的太剛好。

>>>不派全天候的搜救機,然後怪天氣不好.......
為了確認這一點,小毛可是從中午開始就仔細看各台的畫面,到晚上八點還沒放過,然後又去翻Y2K國軍武裝報告書去確認有FLIR的S-70C-6長什麼樣子,所以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空軍沒派全天候救難機搜救AT-3失蹤任務.至少今天各電視台的畫面都沒有出現過。


NO:48_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3 00:28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所以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空軍沒派全天候救難機搜救AT-3失蹤任務.至少今天各電視台的畫面都沒有出現過。

電視新聞我也看了,派出的都是S-70C-1型


NO:48_9
BWS  於 2003/06/13 00:35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流籠還看不到...
不過目前部分山區中
流籠纜線會加裝警示標籤
但....
僅限於低海拔山區..
中高海拔山區仍屬罕見

NO:48_10
kiddens  於 2003/06/13 01:08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訓練一個飛行員成本太高了.不知飛行員上飛機前帶著3小時發一次訊息的全球定位BB.CALL.有5~7天發訊電力.防水功能.......至少萬一掉到海裡還能找個全屍.若失蹤台灣山脈裡.不必一天就能找到.
給台灣空軍一個小小建議.

NO:48_11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06/13 04:33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S-70C-6只有區區四架 , 必須派赴第一線搜救行動才是 . 這些搜救機中的精華其實不應該被拿來當作高層專機 .

NO:48_12
小毛  於 2003/06/13 12:13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天啊!連空軍總司令三顆星的上將都跳上直昇機去協助搜尋了,竟然還是搭乘沒有FLIR的S-70C-1,那到底那四台全天候搜救機被誰坳去用了?比三顆星更高層的人物還有誰?

NO:48_1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3 12:22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6/200306130080.html
搜救失蹤教練機隊伍在向陽成立前進指揮所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三日電)搜尋空軍官校失蹤教練機的陸軍特種部隊,今天上午挺進到林務局向陽活動中心,成立前進指揮所,完成任務編組待命隨時進入山區,特戰旅副旅長孔祥瑾親自到現場指揮。

向陽山區今天上午天氣轉晴,陸軍航特部隊特戰旅八六二旅五十位受過特種訓練的精英,開拔到標高二千四百公尺的向陽山區,設立前進指揮所。五十名成員編成二組搶救組,一組行政組,一組指揮所。

林務局向陽管理站工作人員安排詳細的山區簡報,特種部隊原本計畫簡報後立即行動,不過接近中午時山區氣候又轉為惡劣,只能原地待命。

孔祥瑾表示,特種部隊配備有野外求生和搜救的先進裝備,包括衛星定位儀、衛星電話、登山器材等。今天上午空軍總司令李天羽上將也親自搭乘海鷗直昇機到利稻關心搜尋狀況。


NO:48_14
旁觀者2  於 2003/06/13 17:02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在直昇機上裝吊籠或是繩梯應該不是很難的事,
S70的吊龍應該是事前就要裝在直昇機底下 遇到大風雨根本無法掛載
直昇機繩梯沒爬過 但可能不好爬吧
最好的方法是先派人機降 一兩根索具繩就夠了
先搜尋並作警急處理 再想辦法後送
順便提一下 搜救型C130 前頭那個V字似乎蠻好用的 不過可能要再空曠地上用

>>否則照現在山區梅雨問題,救難人員要靠雙腿徒步兩三天才能夠趕到疑似現場(
>>只是疑似喔,還沒確定),兩位飛官又如何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撐過三天呢?

老實說 以下雨季山上氣流氣候不穩定
最保險的方法可能還是在交通工具所能達的最近點設立前進基地
再用人去找

>>所以小毛才會希望加強搜救小組的裝備,有儀器都不能保證能夠百分之百發揮作用了,
>>更何況連儀器都不給,這不是要搜救人員自殺?在惡劣的天候中,
>>可能太陽能也沒用,是否應該研發小型風力發電機來維持通訊儀器的基本操作和照明甚至保暖?
據我所知 蒐救人員最基本的地圖 指北針 無線電 帳棚 GPS都有
甚至還有人有全套GOLTEX的衣物
而且都是熟知附近地形的山青和尋山警察甚至特種部隊去

我不知為何不動用搜救FLIR直升雞 但台灣原始森林山區實在恐怖
過去小弟的小組就曾在教官(當時山突組資深上校教官)帶領下
困在山中一天出不來 起大霧時伸手五指勉強可見
氣候溫差極大 晚上原始林中連星光都看不到
最後靠GPS 地圖 指北針勉強殺出來 這都是小弟親身經歷

>>還有77可能還比不上中華電信手機好用,真是陸軍之恥!

77其實在深山中通訊還可以 三四公里是沒問題了
這直線距離三四公里 走起來可能要兩三個小時路程
至於手機 沒有基地台怎麼用

順便提一點 國軍部隊裡使用中的地圖 大多是五六年前甚至十年前印製
山上地形卻會改變 尤其九二一之後 變的最厲害
地圖不準 就算有GPS也要大打折扣了


NO:48_1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4 12:09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6/200306140020.html
近百人進入山區搜尋失聯空軍教練機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四日電)空軍教練機失聯進入第四天,今天清晨嘉明湖至紅葉山區出現難得的好天氣,海鷗直昇機立即起飛搜尋,搜救指揮官孔祥瑾上校配合地對空無線電對講機,整合空中、地面形成立體的搜尋網,目前已有七組近百人進入山區搜尋。

今天清晨林務局向陽工作站東南方晴空萬里,機會難得,孔祥瑾上校立即通知空軍志航基地S70C直昇機起飛,沿著紅葉山區往嘉明湖方向貼近地面搜索。

孔祥瑾以GRC406地對空無線電聯絡,結合地面、空中搜索。孔祥瑾表示,如果幸運的話,天空持續放晴,搜尋進度會增快。

另外,中華搜救總隊二組越野機車隊今天清晨也從天池出發,沿著稜線搜尋。孔祥瑾表示,昨天晚上山區豪大雨,他除了關心搜尋進度外,也相當關心搜救人員的安全,今天上午陸續回報安全後,他才鬆了一口氣,目前已有七組近百人進入山區搜尋。


NO:48_16
濱線  於 2003/06/14 12:51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我不知為何不動用搜救FLIR直升雞 但台灣原始森林山區實在恐怖
過去小弟的小組就曾在教官(當時山突組資深上校教官)帶領下
困在山中一天出不來 起大霧時伸手五指勉強可見
氣候溫差極大 晚上原始林中連星光都看不到
最後靠GPS 地圖 指北針勉強殺出來 這都是小弟親身經歷

以前曾爬過雪山﹐及在霧台待過數天
原始森林山區是沒有去過﹐但是起大霧時伸手五指勉強可見倒是遇過
而且台灣山區霧氣非常重﹐而霧氣正是FLIR的剋星
平心而論﹐70-C6此時與70-C1沒有兩樣

個人不了解為何沒有出動70-C6的原因﹐有可能是海上救難﹐因為70-C6在這方面能
力遠較山區救難勝任﹐空軍還是有必要提出說明


NO:48_17
小毛  於 2003/06/14 14:20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找了好久都沒找到S-70C-6使用的FLIR型號,沒辦法確認是否具有穿透雲霧的功能。如果各位網友有相關的資料,歡迎提供,謝謝! :)

NO:48_18
後知後覺  於 2003/06/14 19:14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oh-58d能支援搜救任務媽

NO:48_19
KGB  於 2003/06/14 21:30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就我所知諸如星光夜視這類裝備好像都沒有穿透雲霧的能力..
因為星光夜視鏡是將可見光的訊號放大,但由水氣形成的雲霧會將光源散射
從夜視鏡看上去會「白成一片」,如果是熱感應型的我就不知了...

不過就算熱感應型的夜視鏡能穿透雲霧,但在3000公尺右左的高度,氣候不穩的天氣,高山氣溫偏低的情形下真能抓到採取保溫措施的飛官嗎!?(如果還活著)

再說就算派出S-70C-6難到就能找到人嗎!?
別忘了S-70C-6的FLIR「只能前視,不能俯視」,也就是說他不能往下看
直昇機是去搜救,不是去逛街,不能往下看的FLIR有啥屁用,要派S-70C-6不如派AH-1W或OH-58D
至少這兩者的前視紅外線儀還能「轉」!.........


NO:48_20
路過的人  於 2003/06/15 04:25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找了好久都沒找到S-70C-6使用的FLIR型號,沒辦法確認是否具有穿透雲霧的功能。
如果各位網友有相關的資料,歡迎提供,謝謝! :)

個人猜測, 應是美國航空電子大廠 Raytheon 的 AN/AAQ-16

此外, 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S-70C-6沒有在這次搜救中出現...
但是在目前, 不要作太多無實據的猜測是比較好的作法, 請等待空軍的說明吧!!!

ROCAF並未因這次的AT-3失事而全部停飛, 況且還要負責臺灣海域的國際海上救難重任
可以想見海鷗中隊的戰備負擔很重...

就算有了FLIR, 氣象雷達及高倍探照燈, 不代表S-70C-6出馬絕對成功...
碰上濃霧及大雨, FLIR會效率大減
先進儀器確實能有效增進效率, 但可不是絕對管用從不打折...
In the Force of Nature, a lot of time you just Can Do Nothing!!!

舉個美國空軍的實例, 美國的Discovery Channel曾有報導此事的專集...

數年前(不是這一兩年...)美國空軍有四架A-10攜帶實彈於美國本土內陸進行炸射演練,
結果編隊在作了個戰術動作後, 領隊的長機發現一架僚機不見了...

美國空軍馬上進行大規模搜索, 調閱當時戰管及民間雷達的記錄...毫無所獲
後來美國空軍甚至於把U-2都拉了出來擔任搜尋...還是毫無所獲

最後是許多民眾提供線索, 最後才在科羅拉多州(?)找到飛機的殘骸;
飛行員未彈射, 隨飛機撞山殉職...機上的炸彈(實彈)迄今仍未尋獲

事後經多時調查, 推斷飛行員未失能, 飛機無故障...
是飛行員個人因素造成失事(心理因素, 感情因素...故意撞山自殺)

當然這個例子不等同於AT-3失事, 但卻可說明一件事:
搜索救援行動不是那麼容易的, 科技不見得能絕對的人定勝天, 克服大自然的障礙


NO:48_21
旁觀者2  於 2003/06/15 16:03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最後是許多民眾提供線索, 最後才在科羅拉多州(?)找到飛機的殘骸;
>>飛行員未彈射, 隨飛機撞山殉職...機上的炸彈(實彈)迄今仍未尋獲

沒錯 在科羅拉多
那次是撞在ROCKET MOUNTAIN中
出了一堆飛機搜尋了兩個禮拜都沒有下落
事逢嚴冬 下雪 而且墜落地不明確 一直到快半年後才找到
不過搜救區域可是台灣的五六倍大的區域


NO:48_2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6 17:07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6/200306160119.html
搜尋失聯AT3教練機 空消隊出動大型直升機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十六日電)空軍官校AT3雙人座教練機十一日下午在玉山東南方台東關山山區失聯,內政部消防署今天首度出動空中消防隊東部分隊大型B-234雙螺旋槳直升機載運搜救人員,前往向陽山區執行搜救任務。

根據消防署空消隊籌備處表示,到中午為止由空消隊東部分隊駐地台東豐年機場起飛的 B-234雙螺旋槳直升機已出動兩個架次,並載運特種搜救隊、台東縣消防局搜救隊人員與搜救犬飛抵向陽山區執行搜救任務。雖然已錯過「黃金救援七十二小時」,不過空消隊籌備處表示,目前空軍方面已在山區成立前進指揮所協調救援,不放棄任何一絲可能機會。先前空消隊直升機即一直處於待命狀態,但 AT3迫降山區連日來大雨,或是天空雲層太厚,不利空消隊直升機出勤。


NO:48_23
小毛  於 2003/06/16 18:26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花了一些時間去找直昇機搜救設備,列舉如下,若想成為專業的SAR直昇機,這些裝備都可以參考使用:

1.困難地形使用:
如可穿透森林的垂降座椅:體積小,免維護。
FOREST PENETRATOR/RESCUE SEAT
or
繩梯。
FLEXIBLE LADDERS

2.一般地型/海面使用:
搜救吊籃:收藏方便,不佔空間。
RESCUE NETS

雙人吊籃:收藏方便,不佔空間。
2 MAN RESCUE NETS


NO:48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7 15:35
Re:再論搜救直昇機與山地救難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6/200306170124.html
空總:動員歷來最大兵力搜救失聯AT-3飛行員

(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七日電)國防部軍事發言人黃穗生今天表示,國防部長湯曜明已再度指示空軍總部,要盡全力搜救失聯AT-3教練機的兩名飛行員,不受七十二小時黃金救援時間限制;空總則指出,目前已動員歷來規模最大的搜救兵力進行搜尋,但受限高山的氣候及地形,使任務相當困難。

黃穗生轉述湯曜明的談話表示,搜救部隊不僅要在天候良好時全力救援,在天候不佳時也要克服困難持續搜救,空軍的 RF-5E偵照機要配合搜救工作,進行全面偵照提供指揮部判讀,救援部隊在AT-3雷達光點消失的目標地區畫分區塊進行搜救。

空總政戰部主任劉創黎指出,搜救區域屬於高山的原始森林,受限泥濘、大霧、下雨,以及夜間氣溫非常低,在地面連要推進一百公尺都相當困難,到目前為止還沒任何重大發現,空總也呼籲山青及到當地從事登山的遊客,一起投入搜救行列,提供訊息。

空總飛安組組長金秉和則進行詳細簡報,他指出,失聯的AT-3在十一日下午兩點四十分起飛,到A7空域進行性能第一課的訓練,空域約在花蓮玉里到台東池上一帶,當時飛機高度約一萬六千英尺,而當地山區平均高度約一萬兩千英尺,雷達最後看到的飛機光點相當平順,空總預判當時飛行員正在做飛機平飛失速練習 (即感覺飛機在升力消失後的狀況) 。

金秉和表示,在飛機失蹤後五分鐘,空軍即調派另一架在臨近空域AT-3前往目標消失點觀察,十四分鐘後即下令嘉義基地的直升機起飛搜尋,飛機回報當時空域狀況為:兩萬五千英尺以上有一層雲,一萬到一萬四千英尺有疏雲,一萬英尺以下可清楚目視地面山區,包括雷達光點等相關資料,空總已送至行政院飛安會等單位進行解讀。

金秉和指出,失聯AT-3飛機雖已使用十七年,但九日還飛行過一次,情況正常,飛機的資料沒有看出特殊情況,人員情況也正常,軍方投入搜救近一週來當地天候狀況良好的時間不多,很多時候空中搜救兵力無法起飛,目標區都是原始森林,飛機除非是平面撞上去留下廣大面積較易發現外,若是垂直或角度大一點落下,都非常難發現。空總表示,目前投入搜救的兵力已有三百人,飛機四十六架次,單位包括空軍七三七聯隊、陸軍八六二特戰旅、台東後備司令部,以及警消、山青等人員,是歷來搜救兵力規模最大的一次。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