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輔助空軍, 到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到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SK2 於 2003/09/19 02:41 | |
從香港輔助空軍, 到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到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 |
早於二戰前, 英國已計劃在香港成立一支包括空軍在內的本土防衛軍, 並開始訓練飛行員, 但由於當時在建的英軍石崗機場已在日軍火炮射程範圍內, 而啟德機場又未鋪上混凝土跑道, 使皇家空軍的作業受阻, 而本地飛行員訓練更加緩慢。 1941年12月8日日軍派出31架飛機轟炸啟德機場, 炸毀機場內所有飛機。 二次大戰皇家空軍和本土防衛軍在香港的飛行活動就告一段落, 一直到1945年8月29日才有皇家海軍航空隊的戰機重臨香江。 而香港防衛軍空軍也於同年重組, 直到香港輔助空軍成立為止。 香港輔助空軍於1949年5月1日成立, 用作協助英國執行對香港的防衛任務。 1949年12月22日, 香港輔助空軍的第一架飛機, Auster AOP Mk5 以散件方式運抵啟德機場的香港輔助空軍機棚。 而兩架 Mk6 亦於稍後扺達。 1950年1月7日, 剛組裝好的 Auster AOP Mk5 進行了香港輔助空軍的首次正式飛行。香港輔助空軍從皇家空軍及英國陸軍接收了15架 Auster AOP 系列飛機, 但同一時間最多只有六架處於可飛狀態, 餘下的會被存起或拆解成零件使用。 Auster AOP 系列雖然是觀測機, 但早期機上除了飛行員最可靠的Mk1眼球觀測系統(^^)及少量飛行儀表外, 就沒有其他器材了! 電台及其他觀測儀器都是後來才加上的。 Auster AOP 系列飛機除了被用作觀測外, 也會執行陸上及海上目標標定訓練, 空投軍方急件、 政府宣傳單張及報紙等。 不論訓練還是執行任務也會偶爾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如在海上目標標定訓練時錯誤地把麫粉擲到洋行大班的遊艇上, 空投政府報紙擊穿民房等。 而由於飛行員飛行時數低(部份參加過二戰的除外), 飛行意外也偶有發生。 總共有七架Auster AOP 系列飛機於訓練或執行任務時失事。 1972年所有Auster AOP 系列飛機退出現役。 1950年末及51年初, 香港輔助空軍從皇家空軍駐新加坡部隊中接收了三架 北美 Harvard Mk IIB 型教練機。 此機是香港輔助空軍第一批有武裝的飛機, 配有白朗靈12.7毫米囗徑機槍, 也可掛上航空炸彈。 除了其原有的訓練功能外, 此機亦會執行武裝偵巡任務, 在香港邊界監視大陸的一舉一動。香港輔助空軍總共接收了11架北美 Harvard Mk IIB 型教練機, 但只有四架保持可飛狀態, 當有現有飛機報銷時才把存庫的機拖出來用。 1958年所有北美 Harvard Mk IIB 除役, 總共有六架於訓練或執行任務時失事。 1951初年香港輔助空軍從皇家空軍第80中隊接收首批噴火式 Mk18 型戰機, 到1952年末又接收了6架噴火式 Mk24 型戰鬥機。 它們是香港輔助空軍成立以來接收過的火力最強的飛機(四門Hispano 20毫米機炮), 但也是最短命的, 主要是由於飛行員不熟習戰機操作, 也沒有噴火式的雙座教練機作過渡訓練。 51年四月, 首架噴火式 Mk18失事了, 飛機和飛行員都找不回。 到1954年, 六架 Mk24 中有三架已報銷了, 於是皇家空軍從第81中隊借出兩架 Mk19 型偵照機給香港輔助空軍。 1955年3月8日, 噴火式於香港上空作最後一次飛行。 1989年,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把唯一一架剩下的噴火式 Mk24 借給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 直到現在。 1958年2月, 香港輔助空軍接收首架直升機, 就是從英國購入的 Widgeon 直升機。 此機不但是香港輔助空軍的首架全新的飛行器, 也促成了香港輔助空軍從一支武裝准軍事組織轉化為一支專業搜救組織。 由於是香港的首批搜救直升機, 所以在當時吸引了大量傳媒的注意, 也成了外賓到訪的選定交通工具。 1962年5月18日至25日, 所有香港輔助空軍可出動的飛行器都要出動以應付大量中國偷渡客入境。 Widgeon 直升機會在觀測機的指示下飛到偷渡客躲藏的山頭拘捕他們。 1965年一架 Widgeon 直升機失事, 另一架亦於同年退役。 它們在服役期內總共進行了過百次傷患救援任務, 亦迎接了數個小生命的誕生。 Widgeon 直升機的替代者是二十世紀中自由世界最暢銷的雲雀III型直升機。 此直升機的購買計劃曾在英國的議會引起爭議: 為甚麼大英國協的殖民地不買英製直升機? 後來英國國防大臣指出英國根本沒有合適的直升機(Wessex太大, Scout 性能不符), 才避過了一場危機。 1966年香港輔助空軍的直升機在第一次應付暴動時有極佳的表現。 兩架雲雀III型直升機於夜間在市區上空巡邏, 並用強力探照燈尋找並指示暴徒位置讓警察執行拘捕行動。 雲雀III型直升機通常於屋頂高度執勤, 但後來由於被暴動擲花盆攻擊而改到較高高度執勤。 而1967年的更大規模暴動中雲雀III型直升機首次協助警察實施空中機動。 1970年香港輔助空軍購買第三架雲雀III, 首次接載羅馬教皇Pope Paul從啟德機場到跑馬地, 這是羅馬教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乘坐單引擎直升機。 1971年香港輔助空軍獲得「皇家」封號, 同年十月運送了五名修船工人到觸礁的美國海軍運輸船 USS Regulus (AF-57) 解困。 1973年6月在一次搜救任務中曾誤進中國領土, 被拘留一晚。 1975年南華早報報導皇家空軍駐港的28中隊處於低妥善率後, 28中隊立即出動所有Wessex直升機到南華早報報館上空編隊飛越, 並由皇家香港輔助空軍一架雲雀III直升機拍照存證。 1978年海豐號貨船帶來了數千名越南難民, 雲雀III直升機飛抵其上空偵照, 並機降了一批飛虎隊員到船上。 1980年雲雀III直升機以雙倍價錢出售。 1971年至1988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曾分別使用 Beechcraft Musketeer 及 Scottish Aviation Bulldog 教練機, 而1988年到1993年曾使用Slingsby Firefly T67M200教練機, 隨後便把初級飛行訓練工作交到外國飛行訓練學校。 1980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購入了三架海豚 SA 365C-1直升機取代雲雀III直升機, 該批直升機於法國進行了大量改裝後才運回香港。 此機的最大好處是可進行空中自動懸停, 減輕了飛行員的負擔。 1983年11月其中一架海豚在執行滅山火任務時發動機著火, 在飛行員迫降後把火撲滅了。 1984年一架海豚飛到珠海把一名病重的美籍人士運回香港。 1988年, 日本海上保安廳首次參與皇家香港輔助空軍的年度搜救演習。 三架海豚, 一架日本海上保安廳的Bell 212, 一架美國空軍的MC130及皇家空軍的 Wessex 參與演習。 1990年7月5日海豚執行了最後一次毀救後就除役了。 1972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購入了一架 Britten-Norman BN-2A Islander 用作長程搜救任務, 到1977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又購入了一架 Cessna 404 Titan Courier 增強搜救能力。 除了日常的搜救任務外它們每年都會至少飛到菲律賓的美軍 Clark AFB 訓練長途飛行。 Cessna 404 Titan Courier於 1987年被兩架 Beechcraft B200C Super King Air 取代, 而 Britten-Norman BN-2A Islander 則於 1992年12月15日墮毀。 而 Beechcraft B200C Super King Air 亦於 1998年被全球最後兩架 BAE Jetstream 41取代。 1990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購入了三架搜救型及五架運輸型 Sikorsky S-76A+/C 直升機, 並裝上了由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協助設計並有專利的輕重量機門。 除此以外還有175項改良。 1991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執行了史上最遠程搜救任務, 飛到160公里外把一個患病海員送到香港診治。 1991年8月15日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執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搜救行動, 4架S-76, 4架 Wessex, 1架Super King Air及 Bristow直升機公司的 2架 AS-332L直升機搜救一艘載有194人的翻沉了的駁船。 總共有42人被S-76救起。 而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於另一次在山坡旁的搜救行動照片被 Sikorsky 借用成宣傳照。 所有S-76於2003年除役, 由 AS-332L1及EC-155B1取代。 由於90年後越來越多非法入境者帶同大量軍火打劫, 香港警察就要求皇家香港輔助空軍購入 2 架S-70A-27用於運載飛虎隊員及大規模調動機動部隊人員。 其實S-70A-27就是不折不扣的軍用版UH-60黑鷹直升機。 1995年又再購入多一架。 除了治安任務外黑鷹也曾執行搜救任務, 包括在1996年九龍嘉利大厦大火中救出數十名困在天台的人。 由於1993年皇家香港輔助空軍改組成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及在1997年回歸中國, 零件進口變得困難, 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唯有在2001年購入全新直升機隊, 包括3架AS-332L1及5架EC-155B1直升機。 其中AS-332L1把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搜救範圍擴展至香港飛航情報區周圍400哩以內, 而EC-155B1則首次嘗試公路拯救行動, 降落在公路上救出車禍傷者。 2003年8月26日晚上約十一時, 一架EC-155B1在前往長州準備運送傷患到巿區時在大嶼山以西伯公坳山頭墜毀, 兩名分別擁有4000及2400飛行小時的飛行員殉職。 這也是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成立以來的首次嚴重事故。 現任飛行總監畢耀明是於1977年加入皇家香港輔助空軍並於1986年成為皇家香港輔助空軍第一位全職飛行員。 1987年他成為合資格直升機飛行教練, 1996年成為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飛行總監。 |
SK2 於 2003/09/20 00:17 | |
從香港輔助空軍, 到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到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 | |
擦身而過的噴射機 香港輔助空軍曾多次希望換裝噴射戰鬥機。 當香港輔助空軍剛換裝噴火式不久, 就已開始計劃噴射機的換裝事宜。 1955年4月, 香港輔助空軍正式決定換裝從駐港第28中隊退役的 Vampire 噴射戰鬥機。 可是, 計劃被拖延一年後於1957年擱置, 理由是飛行員的表現不適合飛噴射戰鬥機。 1958年, 換裝Vampire 噴射戰鬥機的計劃再度被提出, 60年代也有提出, 但隨著英國國防預算的删減, 換裝噴射機已不可能, 加上性質已從防衛香港轉換成地區搜救, 噴射機成為了昨日的夢。 神蹟? 1970年8月, 羅馬教皇Pope Paul抵達香港, 並乘坐香港輔助空軍的雲雀III型直升機從啟德機場越過維多利亞港到跑馬地。 他此行曾引起羅馬教庭的故慮, 因為教皇從未座過單引擎直升機。 到最後羅馬教庭基於雲雀III的高可靠性而同意乘坐。 話雖如此, 擔任此次飛行的飛行員半開玩笑的說, 即使直升機不幸墜落在維多利亞港, 教皇也能步出機艙! 最後, 當然一切平安。 「本班機的機長是......港督......」 到港的貴賓通常會被邀請乘坐直升機觀光, 有些貴賓間中也會露兩手, 在香港輔助空軍的同意和協助下操作直升機, 如英國皇家空軍司令。 而某些常客, 如香港總督戴麟趾 Sir David Trench, 更由此學會直升機的基本操作。 在1971年, 離戴麟趾離任不到三星期, 他到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參觀, 並在合資格直升機飛行教練的提示後進行首次單飛。 雖然飛行員事後對戴麟趾不斷稱讚(其實他只不過離地10尺原地回旋一次和繞圈一次), 但輔助空軍司令卻倒抽了一口涼氣道: 「若果他墜毀了, 我就會被打上天了」 漫長的菲律賓旅程 一架Cessna 404 Titan Courier於1983年6月在進行長途飛行訓練途中左發動機突然停車, 飛機被迫急降馬尼拉國際機場。 若果用一般方式把備用發動機送到菲律賓要向菲律賓政府撽交20000美金「雜費」, 還使飛機在菲律賓呆等三個月。 為了避免撽交「雜費」, 香港政府以「外交郵件」方式把發動機運到菲律賓的英國大使館, 再由大使館職員交給在當地等後的皇家香港輔助空軍人員。 原本一晚的旅程結果用了三天才完成。 黑鷹 在1992年, 56式自動步槍成了新聞頭條中的常客。 警察認為現有的 S-76 不能防彈, 也缺乏運載大量人員的能力。 在警隊的支持和資助下,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購入了兩架軍規黑鷹, 在95年又增購一架。 但隨著治安改善, 黑鷹也開始擔任搜救任務。 香港的大多數搜救任務都是在海上, 而黑鷹上既缺乏自動充氣浮水袋, 亦缺乏精確導航, 所以用黑鷹擔任海上搜救任務其實是十分危險的。 另外, 97年回歸中國後黑鷹的黑鷹零件越來越難進口, 運回美國大修和運出美國交回又要申請許多特別證件, 其中一架更由於01年的911而被美國海關扣留了三個月。 而把它們改裝成海上搜救型幾乎可購入一架全新的搜救直升機, 所以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決定放棄它們, 另買新的搜救直升機。 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現在負責香港飛航情報區周圍400哩以內進行搜救任務, 亦協助政府進行要員運輸, 地圖繪測及警務支援服務。 早上搜救直升機的警戒時間為15分鐘, 夜間為45分鐘。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