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3 22:53 | |
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3 22:5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30087.html 美國占領伊拉克可能每年耗費二百九十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三日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今天報導,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處分析的可能情況,美國軍事占領伊拉克可能每年要耗費八十億到二百九十億美元,但是花費最少的選擇將是大幅裁減派駐伊拉克的兵力。 超黨派的國會預算處二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主要依賴現役軍人輪流派駐一年,也不增加目前派駐的兵力,美國占領伊拉克可能每年耗費八十億到一百二十億美元。 此一研究報告說,若要恢復世界各地軍事準備的適當程度,五角大廈目前採行的政策將會迫使美國在明年三月以前開始裁減派駐伊拉克的軍隊人數。 國會預算處分析,在前述情況下,目前派駐伊拉克及週邊國家的十八萬名美軍,到二○○四年冬天時勢必會減為三萬八千到六萬四千人。 國會預算處發表此一研究報告正值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政策飽受抨擊之際。批評者說,派駐伊拉克的美軍已因分布太廣而顯得兵力單薄,也不斷遭到少數的傷亡。CBS News 指出,美國官員現在也發現,許多國家仍然不願意派遣人數相當多的軍隊到伊拉克。不少兩黨國會議員都在抱怨美國介入伊拉克將對已有鉅額赤字的聯邦預算進一步造成衝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4 17:0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40187.html 五角大廈承認伊戰結束太快來不及規劃重建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三日專電)美國國防部一份內部機密文件承認,由於伊拉克戰爭進行得太快速,使軍事計畫部門人員沒有充足時間準備戰後重建事宜。 這份機密檢討報告草案將戰後美軍在伊拉克所遭遇的困難,歸咎於開戰之前的相關規劃太匆促與草率。華盛頓時報摘錄了草案的內容。草案強調,事前粗糙的軍事規劃,也造成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搜尋工作徒勞無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5 11:1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50061.html 美國加強提防恐怖份子利用國際航班進行攻擊 (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四日專電)「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下週將滿兩週年,為防範恐怖份子再次利用劫機方式發動攻擊,美國國土安全部今天通告治安相關單位加強國際航空班機的安全措施。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5 20:4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50220.html 華郵:英國考慮增派地面部隊駐防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五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擔心伊拉克的安全情勢正在惡化,英國官員昨天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大幅增加派駐伊拉克的地面部隊。 布萊爾在每月一次的記者會上指出,尚未作成增派英國軍隊的決定,但他又說:「我們不斷在進行檢討,因為我們必須把工作完成。」 這位首相表示:「目前伊拉克的情勢嚴重。」他將英美軍隊、聯合國官員與伊拉克平民最近遭到一連串的攻擊歸咎於已被罷黜的伊拉克總統海珊政權的殘餘分子和外國好戰分子。 布萊爾告訴記者:「這不是英美部隊在對抗伊拉克人民,而是英美軍隊和廣大的伊拉克人民與少數海珊支持者和逐漸增加的外界恐怖分子團體對抗。」 目前約有一萬一千名軍隊派駐伊拉克南部的英國,自今年三月對伊拉克開戰以來一直是美國的主要盟邦。 倫敦每日電訊報報導,外相史卓在為布萊爾準備的一份機密備忘錄中指出,增派五千人的一旅部隊前往伊拉克不僅會改善安全情勢,也會展示英國的決心。 史卓表示,若不增派部隊,英軍可能面臨「另一次重大」攻擊。他又說,英國需要立即增撥經費|多達一億二千五百萬美元|改善伊拉克的基本設施。例如,當地的發電量「仍比戰前少了大約百分之二十五」,輸配電設備也「遭到掠奪與破壞」。華盛頓郵報指出,英國外務部一位發言人拒絕評論史卓此一備忘錄,但是不否認有此備忘錄。分析家表示,史卓的說法反映了外務部的主要看法。外務部官員原先並不熱心支持對伊拉克開戰,現在則對伊拉克內部日增的反抗行動逐漸感到緊張。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5 20:5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50367.html 菲軍方:擒回脫逃恐怖嫌犯指日可待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五日專電)菲律賓陸軍總司令賈密靈中將今日說,政府軍在追捕脫逃印尼炸彈專家亞爾戈吉的行動,將在下週取得重大突破。 在表示樂觀之餘,賈密靈亦聲稱有叛軍組織包庇亞爾戈吉,但他拒絕透露相關叛軍組織的身份。 亞爾戈吉於七月十四日凌晨自號稱「營中之營」的菲律賓警察總部拘留所中脫逃,一同越獄的還有另兩名菲國恐怖份子。軍方稍後在八月七日再度擒獲並擊斃其中一名菲國恐怖份子艾迪里斯。 政府目前分別懸賞一千萬披索以及二百萬披索,通緝在逃的亞爾戈吉以及阿布沙耶夫成員阿班地。艾迪里斯在被擊斃之前,被懸賞三百萬披索。 菲律賓移民局人員昨日爆料,指稱亞爾戈吉在菲國落網之前,持有兩本菲律賓護照。但到目前為止,機場及海港人員並未發現有人企圖使用這兩本已被菲律賓外交部作廢的護照闖關。 亞爾戈吉據悉是回教祈禱團的爆破專家,於二○○二年一月在菲律賓落網,因非法持有一噸爆炸物品而被判十七年有期徒刑,是在菲國落網的最重大恐怖嫌犯。亞爾戈吉已坦承涉及二○○○年奪走二十二條性命的菲律賓輕軌電車爆炸案,以及發生在印尼的菲律賓大使館爆炸案。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8 00:1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70214.html 倫斯斐表示伊拉克終將由自己軍隊保護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七日專電)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六日結束在伊拉克的三天訪問行程。倫斯斐在行程結束前的記者會上表示,在戰後過渡時期,美國全力協助伊拉克重建義不容辭,美國也將持續尋求其他國家的軍事支援,但最終目標還是希望伊拉克人自己負責自己的安全。 倫斯斐強調,美軍在協助這個被戰火摧殘的國家重新恢復秩序所作的努力有目共睹。他這次專程訪問伊拉克,就是要代表布希總統向勞苦功高的美國官兵表達謝意。倫斯斐說:「美軍在伊拉克的付出,不但是為了伊拉克人民,也為了這個地區,為了美國,更為了全世界」。倫斯斐已於七日離開伊拉克,繼續前往阿富汗訪問,慰勞前線官兵。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8 11:1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80027.html 布希:美國將不計代價贏得反恐戰爭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七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晚向全國民眾發表電視演說,誓言「做任何該做的事,花任何該花的錢」,以贏得反恐戰爭。他並呼籲國會支持他即將提出的六百六十億美元反恐預算,以協助伊拉克阿富汗早日完成重建為自由民主的國家。 布希在演說中指出,海珊的黨羽及外國恐怖份子仍在伊拉克及中東地區進行恐怖攻擊活動,謀殺美、英軍隊、聯合國代表、攻擊外國大使館、什葉教派清真寺。美國將與國際加強合作,盡全力清除海珊恐怖勢力,使伊拉克人民不必再害怕,使美國不再遭受恐怖攻擊。 「自由的敵人正在困獸猶鬥,他們終將被消滅。這需要時間,也會有所犧牲。不過,我們將做任何該做的事情,花任何該花的錢,以贏得這場反恐戰爭的最重要勝利,促進民主,使我們的國家獲得更多保障」。 布希說,為了贏得這場反恐戰爭,他請求國會支持通過下會計年度協助伊拉克及阿富汗重建及反恐預算六百六十億美元。這筆預算中,五百二十億美元將用於伊拉克,一百一十億用於阿富汗,另三十億用於動員盟邦軍隊。這項預算案將於明天送達國會審查。美國會計年度從每年十月一日起算。 |
小貓 於 2003/09/09 08:5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美軍在巴格達遭攻擊,至少兩名大兵受傷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09/international/bcc/4243992.html 美國軍方發言人宣稱,凌晨一支美軍後勤運輸隊遭到一個爆炸裝置攻擊,至少造成兩名美國士兵受傷。 目擊者說,這起攻擊事件發生在巴格達的塔里爾廣場。一個爆炸裝置從一座橋上投擲過來,擊中美軍的後勤運輸隊,三名美軍受傷,其中兩人傷勢嚴重,還造成至少一部越野車毀壞。 雖然美軍今天又遭受攻擊,不過美國軍方表示,美軍昨天突擊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的故鄉提克里特,逮捕到四名涉嫌連續對美軍發動爆炸裝置攻擊的效忠海珊份子。 |
小貓 於 2003/09/09 08:5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部分紐約世貿中心殘骸鋼筋用來造軍艦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09/odd/bcc/4244348.html 大約二十四噸紐約世貿中心殘骸鋼筋將用來建造一艘名為紐約號的美國海軍軍艦。 總部設在洛杉磯的包商表示,這些殘骸鋼筋將在今天鎔化,然後用來建造一艘長196公尺的兩棲攻擊艦的船頭。預計這艘軍艦將在公元2007完成交給海軍。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09 20:5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090266.html 美報:加強駐伊美軍安全是白宮當務之急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九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布希總統向國會提出的八百七十億美元反恐預算要求,包括購買個人防護裝備和重裝甲悍馬車來保護美軍的幾億美元。洛杉磯時報則引述白宮官員的談話指出,追加的八百七十億美元預算仍不足以支應伊拉克戰後的重建所需。 這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說:「那是比我們過去採購更好的防護裝備,也是我們所需要的。」 另外一億四千萬美元將用來購買美軍所謂的「重裝甲」悍馬車|它們更能抵擋迫擊砲與槍榴彈的攻擊。這位官員說:「這是根據地面情況所作的評估。」 個人防護裝備與悍馬車是布希總統為明年要求的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國家六百六十億美元軍事支出的一部分。布希也在七日向全國發表的電視演說中要求國會提撥二百一十億美元重建基金,這筆預算幾乎將全部用於伊拉克的重建工作。 然而,洛杉磯時報指出,白宮昨天坦承,它嚴重低估了重建伊拉克的成本,甚至布希總統要求國會增撥的八百七十億美元也遠不及伊拉克重建所需的經費。 布希政府官員表示,即使獲得布希總統要求的此一緊急支出撥款|那將使美國的預算赤字首次超過五千億美元,伊拉克重建經費仍將短缺高達五百五十億美元。 布希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說:「要說伊拉克基本建設損壞與投資不足的程度比外界幾乎所有人預期的更嚴重並不為過。」另一位官員說:「我們全都感到意外。」 此一修正的估計凸顯了布希總統面臨的政治挑戰。他已在七日晚間要求美國人民準備面對美國將耗費更多、歷時更久的介入伊拉克重建工作。 但是美國官員強調,他們並不計劃在下一會計年度向國會提出超過八百七十億美元的額外預算要求。美國下一會計年度將在明年的總統大選之前結束。他們指出,他們會力促其他國家提供恢復伊拉克安全以及修復其基本設施所需的額外經費。一項籌募伊拉克重建經費的國際捐助會議已定於十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在馬德里舉行。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0 15:5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00156.html 傳大馬與印尼已提供泰國恐怖份子名單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十日專電)下月中旬在曼谷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高峰會議安全已經亮出警示燈,因馬來西亞和印尼提供二十名可疑回教恐怖份子名單給泰國安全單位,他們企圖在高峰會期間製造動亂。 這家英文報紙在頭版頭條報導裡指出,這兩個回教恐怖組織企圖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和泰國南部建立一個回教國家。 它透露,泰馬邊境關卡的泰國軍警已經加強警戒,以防這群可疑份子偷渡或使用偽造護照等證件進入泰境。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0 19: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00195.html 華郵:九一一恐怖攻擊兩年後真相仍未大白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指出,在蓋達恐怖分子劫持民航班機撞擊世界貿易中心與五角大廈兩年後,聯邦調查局與美國國會調查人員對十九名劫機者是否曾得到美國境內蓋達人員協助的看法仍然大不相同,也依然無法回答若干主要的問題。 聯邦調查局反恐主管梅福特上週曾說:「我們對那些攻擊所知甚多。不幸的是,我們並不知道所有細節。」 目前仍不確知的包括:二○○一年顯然是在民航班機上進行演練的劫機飛行員為什麼安排中途在拉斯維加斯停留、小組頭目艾塔和另一名劫機者在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為什麼冒著錯過轉機時間的風險而由緬因州波特蘭搭乘通勤班機飛往波士頓展開他們的自殺旅程、二○○○年元月在吉隆坡的一項重要會議中到底討論了什麼事? 但是郵報表示,最大的謎團或許是劫機者在準備進行攻擊之前到底獲得什麼協助?這暗示蓋達在美國已有組織存在。 最近的一項國會調查提到蓋達支持者在九一一之前已在美國對劫機者提供協助、知道劫機攻擊陰謀的某些細節、或許也得到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人士支持的可能性。果真如此的話,那可能意味著在美國的從犯仍然逍遙法外。 最初認為可能有這種組織支援的聯邦調查局調查人員在二○○二年初斷定,找不到美國境內有任何組織協助劫機者的證據。從那時起,聯邦調查局、司法部和情報官員都將那些劫機小組形容為嚴格保密而未向任何既有恐怖分子小組織求助的地下工作人員。 調查人員相信,劫機者在抵達美國後依賴不知情的移民同胞取得公寓、身分證件和其他協助。 但是在今夏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國會聯合調查小組獲致截然不同的結論:情報來源與聯邦調查局本身的調查已經顯示帶頭的劫機者與聖地牙哥和美國其他地方至少十四名涉嫌的恐怖分子同夥之間的接觸,其中包括在那些接觸期間聯邦調查局正在監視的幾個人。此一國會調查也指稱,劫機恐怖分子的同夥中有兩人也許與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有關係,此一指控已使美國與沙國之間的關係趨於緊張。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0 19:5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00198.html 九一一前夕憂心遭恐怖攻擊的美國民眾遽增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九日專電)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二週年前夕,以及中東頻傳自殺炸彈恐怖攻擊之際,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憂心遭恐怖攻擊的美國民眾急遽增加,超過四成民眾表示,他們「非常」或「有一些」憂心他們本人或家人會遭恐怖份子攻擊。 百分之五十四的民眾說,他們認為美國在未來的幾個星期內,「非常」或「有些」可能再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在一個月前,這個比例只有百分之四十。 但有高達百分之七十六的民眾覺得「非常」或「相當」有信心,認為萬一發生恐怖攻擊,美國政府會保護他們的安全,比前一次二月份的百分之八十二略為下降。 高達百分之八十的民眾相信與蓋達有關的恐怖份子現在就在美國境內,而且有足夠的資源再發動一次大型恐怖攻擊事件。 百分之八十民眾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內,美國為了反恐,將繼續派軍隊到海外作戰。 百分之七十的民眾相信,目前在中東流行的自殺炸彈恐怖攻擊,在未來五年內將傳進美國。 百分之五十民眾認為在未來五年內,恐怖份子將會在美國使用生化武器。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民眾認為在未來五年內,美國可能遭受恐怖份子的核子武器攻擊。 儘管人們擔心遭受恐怖攻擊的比例日高,但布希總統的民意支持度仍高居不下,高達百分之六十六的民眾支持布希所展開的反恐行動。這項民調是在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在全國各地電話訪問一千零九位十八歲以上成年人士,誤差在正負百分之三之間。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1 11:5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10063.html 九一一前夕布希籲國會給予更多反恐執法權力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十日專電)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兩週年前夕,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在演說中回顧兩年來的反恐戰爭成果。他強調,敵人受傷了,但仍在獲得資助並召集重組中,依舊危險;布希並要求國會,給予美國執法人員更多對抗反制恐怖份子的權力,不要讓執法人員綁手綁腳。 布希今天訪視位在維吉尼亞州Quantico附近的聯邦調查局學院,他發表演說時籲請國會鬆綁執法人員的手,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法定權力來打擊恐怖份子,因為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來,美國全力進行反恐戰爭,敵人雖然受傷,但依舊危險。 白宮今天也公布一份反恐戰爭進展報告,在兩年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布希總統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以來,蓋達恐怖組織將近三分之二的重要領導人,不是被捕就是被殺。布希說,有兩百六十名恐怖份子嫌犯在美國被起訴,超過一百四十人已經被判罪。 但布希仍指出若干反恐戰爭中執法人員必須獲得的權力,有賴國會協助,例如,擴大聯邦死刑的使用範圍,更嚴格的保釋規定,更大的傳喚權力,這些執法權力都可以適用於走私毒品等犯罪,卻不能用來對抗恐怖主義。國會必須修訂法律,給予執法官員打擊其他犯罪一樣的權力,來打擊恐怖主義。布希承認,在國會中並不是所有議員都同意採取更嚴格的法律,但確實有很多議員贊同。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2 11: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20010.html 九一一兩週年華府紀念活動肅穆寧謐 (中央社記者郭無患華盛頓十一日專電)有別於去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週年紀念活動的高昂愛國、反恐情緒,華府今年二度紀念九一一事件顯得肅穆並多了一份寧謐的氣氛;美國總統布希認為,今年的九一一紀念活動重點應該在撫慰受難者家屬的心靈。 今天早晨八時不到,布希偕同第一夫人蘿拉前往華府聖約翰教堂祝禱;他為那些在恐怖攻擊中失去所愛、至今猶傷痛不已的人祈禱,也祈求美國的力量與智慧。 布希說,美國全國都記得今天,記得這悲傷而可怕的一天|二○○一年九月十一日。他表示,大家將記得生命逝去、英勇行為、憐憫同情、以及美國人民在那可怕的一天中所展現的正直舉措。 今天也是祈禱的日子,布希說,「我們為夫妻、父母、子女、以及那些依然為失去所愛傷痛不已的人祈禱,我們也祈求力量與智慧」。感謝神給予美國這麼多祝福,更祈求祂特別賜福給在今天受創傷的人。 白宮紀念九一一儀式於美東時間上午八時四十六分在白宮南草坪的一角舉行,這是兩年前第一架遭到劫持飛機撞進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時間。布希夫婦、副總統錢尼夫婦與白宮上下從高級主管官員到中低階幕僚,以及廚師、清潔人員、園丁等,大家站在一起為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不幸喪生的三千多名罹難者默哀,儀式簡單隆重。 去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週年紀念,全美國陷入高漲的愛國和反恐情緒中,布希總統九月十一日當天馬不停蹄前往國防部五角大廈、紐約世貿中心以及賓州郊區三個遭劫持客機墜毀的地點追思,並慰問罹難者家屬。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布希政府領導全球反恐戰爭,並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伊拉克海珊政權發動戰爭,成功推翻布希政府所稱與恐怖組織有密切來往的這兩個政府。 美國國防部今天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九一一紀念儀式,安息一百八十四名在國防部五角大廈撞擊點以及附近喪生者之靈;美國國會也舉行紀念儀式,參眾兩院兩黨領導人相繼發表紀念談話。華盛頓今天星條旗旗海飄揚,布希總統已經宣布九月十一日為愛國日,除了政府機關今天降半旗紀念之外,許多民宅或公司大樓也主動掛國旗,在華盛頓市區內不時可以看到巨幅星條旗從建築物頂樓垂瀉而下,非常壯觀。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2 15:5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557482.shtml 911兩周年》賓拉丹大規模招兵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3/09/12 「華盛頓時報」11日報導,賓拉丹主持的凱達恐怖組織已展開大規模招募活動,徵求志願人員在伊拉克、中亞和中東各地,與親美國和西方的政府作戰。 這波新宣傳攻勢配合911事件屆滿二周年,在10日積極展開,包括公布賓拉丹及其副手札瓦希里的錄影和錄音談話。 新公布的一本電子書,由賓拉丹的好友阿葉利撰寫,描述利雅德5月間發生的炸彈攻擊事件,並首次證實凱達組織正在伊拉克境內活動。阿葉利6月間在沙烏地與警察發生槍戰身亡。 網路上還有其他與凱達有關的網址,其中一個團體「伊斯蘭解放黨」 (HUT),更公然利用六個分別設在美國、英國、德國、荷蘭和巴基斯坦的網址,吸引志願人員到伊拉克參戰。 這個團體與凱達一樣,企圖建立全球回教獨裁政權,並宣稱它三個月前已在伊拉克建立基地。總部設在英國的 HUT,自稱活躍於40個國家,並因觀點過於激進,在一些國家被禁。傳統基金會最近稱之為「對美國利益的新威脅」。 美國國務院11日警告說,在911兩周年之際,愈來愈多跡象顯示,凱達組織可能向海外美國人,尤其是歐洲或歐亞大陸的美國人發動攻擊。 國務院說,過去數月,凱達及其同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得、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印尼的峇里島製造了爆炸案,「因此我們估計,歐洲或歐亞大陸的地點可能是下一輪攻擊之地」。 但國務院的聲明低調處理賓拉丹新近公布的錄影與此項警告的相關性。美國情報官員表示,賓拉丹在錄影中發出的攻擊威脅似乎更像是一種宣傳。 一位中央情報局(CIA)官員11日表示,中情局已確定,10日播出的恐怖活動首腦賓拉丹的副手札瓦希里的錄音談話,真的出自他本人。但是,分析師不確定宣稱為賓拉丹談話錄音的部分是否出自本人。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5 18:4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5163504.html 九一一兩週年後 美對逮捕賓拉登仍束手無策 2003-9-15 16:35 (法新社華盛頓十四日電) 新聞週刊報導,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兩週年後,美國對逮捕蓋達組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歸案仍「束手無策」。 最新一期新聞週刊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說,美國對賓拉登的下落毫無線索,軍事官員認為,他們必須「非常幸運」才能捕獲賓拉登。 美國官員指出,賓拉登已停止使用衛星電話和地面有線通訊設備,這使他更難以被捕。在此之前數個月,布希總統曾聲稱,不論賓拉登「死活」都要找到他。 這些官員同時指出,由於美國占領伊拉克以及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忌憚回教好戰份子,聯軍並未派出大批軍隊設法追捕賓拉登。 咸信賓拉登藏匿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界附近。 新聞週刊報導,美國軍事官員亦擔心,由於後備軍人和國民兵再入伍的人數減少,美國是否有足夠的軍隊從事目前追捕賓拉登的任務。 報導說,美國軍事官員同時擔心,原用於阿富汗的經費已被轉而支援伊拉克任務,這使美國失去在阿富汗的重要情報。 上週稍早,美國電視台播放了一卷顯示賓拉登畫面的錄影帶。取自卡達半島電視台的畫面顯示,賓拉登拄著一根手杖在石子路上散步。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6 18:0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60166.html 報導稱美國大減指望派往伊拉克的外國軍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六日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五角大廈已大幅減少它指望協助穩定伊拉克的外國軍隊人數,但是即使它目前尋求的一萬至一萬五千名外國軍隊目標或許也無法達成。 更多外國軍隊派駐伊拉克可以減除美軍承受的壓力。部分美軍在今年三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即已進駐伊拉克。增加外國軍隊也會支持美國辯稱重建與安全任務是一項多國努力,而非以美國為主的占領的說法。這樣還可導致其他國家分擔重建伊拉克的經費。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十四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節目「面對國家」中坦承此一困難時說:「如果有另一項聯合國決議案,我猜想我們頂多能指望增派的國際軍隊將在零與一萬到一萬五千人之間。」 國務卿鮑爾十三日曾與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的外交部長會晤,但是他們在研擬擴展聯合國在伊拉克扮演角色的一項決議案方面少有進展。 目前在伊拉克的是十四萬五千名美軍和一萬二千名英軍,另外還有來自其他二十九個國家的一萬五千五百名軍隊。 鮑爾十四日在「福斯星期日新聞」節目中說:「我們仍在鼓勵其他國家的軍隊參與此一聯盟努力,我們知道大約十四個國家正在研究它們是否能作出貢獻。」 截至目前,只有孟加拉國公開表示,如果獲准派遣一支聯合國武力,它將派兵參與。英國已保證至少加派一千二百名軍隊到伊拉克。 為增加派駐伊拉克的外國軍隊,美國官員已與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和土耳其加強談判。他們甚至希望最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法國和德國會派兵到伊拉克,以重建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他們也一直在遊說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派兵。 然而,印度官員已在十二日表示,即使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案,他們也不會派兵到伊拉克。 今日美國報指出,在剔除缺乏訓練、現代裝備或處身懷有敵意環境經驗的國家之後,可以徵求的外國軍隊更少。戰略及預算評估中心的柯瑞派恩維奇說:「許多其他國家的問題是,也許會派遣大批軍隊的國家或許不會受到伊拉克人的歡迎,而也許會受到歡迎的國家卻不可能會派遣能夠執行任務的軍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7 16:4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70102.html 報導稱美國擔心一個新的恐怖分子團體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七日電)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天引述美國執法官員的談話報導,原先被認為只存在於伊拉克的一個危險的恐怖分子團體,正在試圖侵入美國展開活動。 NBC News 指出,「伊斯蘭虔信者」原是幾乎專在伊拉克境內活動、成員多半是庫德族人的一個小型恐怖團體。但是專家表示,在過去幾個月當中,來自外國的回教戰士已蜂湧前往支援「伊斯蘭虔信者」。 美國高級官員告訴 NBC News,現在該恐怖團體已將其勢力擴展到美國。 聯邦調查局助理局長、該局主要反恐官員達穆洛說:「美國境內確實已有﹃伊斯蘭虔信者﹄的組織,我們所知的情報資料已足以讓我們深感關切。」 高級官員告訴 NBC News,至少有五、六個美國城市的「伊斯蘭虔信者」追隨者正在接受調查。這些城市包括紐約、聖地牙哥和洛杉磯。 執法單位人士指出,截至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伊斯蘭虔信者」正在策劃一項美國境內的攻擊行動。但是他們擔心,除了召募成員和籌款之外,部分「伊斯蘭虔信者」的支持者也許正在仔細研究可能攻擊的目標。 NBC News 獲悉,美國最近曾力促挪威採取行動對付曾是「伊斯蘭虔信者」精神領袖的男子克瑞卡。克瑞卡聲稱,他與該組織已毫無瓜葛。但是根據「內幕新聞」三月播出的一捲錄影帶,他讚揚自殺攻擊行動。雖然「伊斯蘭虔信者」的實力和關係正引起辯論,部分專家強調,該組織不應受到低估。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18 18:0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180168.html 美國稱伊拉克曾庇護九三年攻擊世貿中心嫌犯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八日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引述美國情報與執法官員的談話報導,在伊拉克的美國當局表示,他們已有海珊政權提供金錢與住屋給一九九三年炸彈攻擊世界貿易中心案嫌犯雅辛的新證據。 副總統錢尼十四日在國家廣播公司「會晤新聞界」電視節目中說,「我們並不知道」伊拉克是否涉及此案,但是某些暗示有關的證據已經出現。他聲稱,對伊拉克開戰就是在打擊涉及九一一攻擊事件的恐怖分子。錢尼也在此一節目中透露有關一九九三年嫌犯的新證據,但是他並未提到雅辛的姓名。 美國軍方、情報與執法官員說,他們已在海珊的政治根據地提克里特發現大批阿拉伯文的文件。要求匿名的一位美國情報官員表示,翻譯人員和分析家正在忙著「尋寶」,部分分析家業已斷定,那些文件證明海珊政權曾按月付款給雅辛,並且提供他住處。 目前仍逍遙法外的雅辛是聯邦調查局通緝的二十二名恐怖分子要犯之一,美國也懸賞二千五百萬美元逮捕他。該局在一九九三年炸彈攻擊後不久曾在紐約訊問他,但隨後即予釋放。在雅辛逃到伊拉克之後,聯邦調查局表示發現了他協助製造炸彈的證據。那次炸彈攻擊造成六人喪生,一千多人受傷。 今日美國報指出,即使此一新證據確實無誤|情報與執法官員對此看法不一,美國政府也無法確定雅辛、海珊與蓋達組織之間確有關聯。一九九三年世貿中心爆炸案是尤塞夫領導的一個恐怖分子團體進行的攻擊事件,他目前正在監獄服刑,刑期長達二百四十年。聯邦當局表示,尤塞夫領導的團體曾由涉嫌在幕後策劃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穆罕默德手中獲得蓋達組織的財務支持,但是一直無法確定蓋達直接參與一九九三年此一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20 17: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200135.html 印尼繼續逮捕回教恐怖份子嫌犯並起獲軍火 (中央社記者余歌滄雅加達二十日專電)印尼警方繼續對涉嫌恐怖主義活動的回教激進分子採取行動,中爪哇省總警長迪迪今天證實,警方在該省加朗阿熱地區成功逮捕三名涉嫌恐怖活動的回教積極分子,並且沒收一批子彈和製造炸彈原料。 全國總警部發言人柴努利發表的新聞公報指出,在中爪哇被捕的三名恐怖活動嫌犯是法德利(Fadli)、瓦基諾(Wagino)和蘇納爾諾(Sunarno),其中法德利可能是一連串炸彈攻擊的補給物資負責人,他在一週前被扣留,後來根據其供詞才逮捕另外二人。 其他消息來源說,警方逮捕瓦基諾時,在其住宅起獲各種規格的子彈共二千六百四十五顆,並在蘇納爾諾住所沒收一批供製炸彈的原料如硫磺和三硝基甲苯,以及宣揚激進回教思想的書籍;蘇納爾諾供稱,這些製造炸彈原料葯是法德利寄放的,但法德利則說,是另一個名叫艾科(Eko)的男子交給他,警方現正追捕艾科。 柴努利說,上述三人曾在雅加達、茂物、梭羅及三寶壟等地舉行九次會晤,可確定他們涉嫌恐怖活動,警方根據反恐法正式把他們列為嫌犯。 最近三週來,警方先後在雅加達、楠榜和中爪哇各地逮捕的回教恐怖份子嫌犯已達十八人,由於多人是各地回教堂傳教士,以及警方在捕人前後時沒有發出逮捕令,結果引起某些回教激進組織和非世俗派回教政黨激烈批評,回教派「共和日報」一連多天以頭版頭條渲染這個事件。 評論人士指出,警方再度破獲恐怖份子嫌犯擁有的軍火和製造炸彈原料,所謂警方濫捕無辜的指責將不攻自破。全國總警部刑探司長馬巴森表示,警方逮捕這些嫌犯都擁有充分證據,曾在阿富汗和(菲律賓南部)莫洛回教游擊隊基地受訓的人很多,計有三千人,當然不會把他們全部逮捕,警方將根據反恐法只逮捕進行恐怖活動者。警方繼續逮捕涉嫌恐怖活動的回教激進份子,獲得溫和派回教支持,「印尼新聞報」引述最大回教團體回教教士聯合會(回聯)副主席夏福魯汀的話說,把恐怖份子嫌犯逮捕是合法之事,印尼民族必須實事求是,恐怖份子是存在的,社會大眾已成為恐怖主義犧牲品;第二大回教團體穆罕默迪雅屬下青年團總部也發表聲明,支持政府對恐怖份子進行全面打擊步驟行動。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21 18:3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09/53847.html 阿富汗美軍空襲炸死兩名塔利班人士,另有八平民遇害 路透社 2003-9-21 11:48 [路透喀布爾電]阿富汗官員周六表示,美軍在一次空襲行動中炸死了兩名塔利班(Taliban)游擊份子,但也導致八名遊牧民族喪生,其中包括婦女與孩童。 南部省份查布爾省(Zabul)副省長表示,美軍的炸彈在周三晚間擊中NawBahar地區這些民眾的帳棚。而一名美軍發言人表示,無法立即證實這項報導。 塔利班游擊隊一位高級指揮官與一名隊員在攻擊中喪生。官員稱,這名指揮官顯然是在使用衛星電話時,被美軍軍機發現行蹤後予以追擊。(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張若琪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22 19:0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220072.html 報導指美與海珊談判流亡計畫 美軍方否認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二日電)美國福斯新聞網(Fox News)今天指出,美國軍方昨天已否認英國一家小報報導所說,遭到罷黜的伊拉克獨裁者海珊過去九天一直在設法與美國官員達成在海外尋求庇護的協議。 但是控制提克里特的美國陸軍第四步兵師發言人麥唐納中校告訴路透社,「鏡報」此一報導並不正確。他說:「第四步兵師並未就如何處置海珊一事與前政權的任何成員進行接觸。」 Fox News 表示,美國過去一直堅稱,它絕不會與海珊談判投降或流亡的計畫。 「鏡報」指出,海珊的助理在九月十二日與提克里特總部的美軍接觸,並帶著美軍代表前往附近的一個郊區,會晤已在當地等待的一位海珊前安全首長,此人持有海珊要求與美軍談判的一封親筆函。 「鏡報」又說,負責協調此一談判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定期向布希總統提出有關談判的簡報。美國並無意讓海珊流亡海外,但是進行此一談判是為了查明他的所在地點。自美國領導的聯軍在四月間推翻海珊政權以來,海珊一直在逃。 在提克里特地區的美軍指揮官曾說,海珊可能藏匿在他的家鄉,因為當地的家人、族人和其他居民仍然堅決擁護他。美國與其他盟邦在三月間對伊拉克開戰,聲稱海珊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國家安全構成立即的威脅。但是截至目前,聯軍並未找到化學、生物或核子武器的證據。 |
小貓 於 2003/09/24 12:0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美開口:南韓一旅兵力赴伊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24/international/cdn/4271254.html 王長偉.漢城訊 南韓國防部長曹永吉昨天證實美國透過外交部正式提議派遣包括師團司令部在內的一個旅的兵力,並舉例提到了波蘭師團的規模。 曹永吉昨天在接受國會國防委員會的國政監查,就向伊派兵時的經費負擔問題表示,據規定,派兵國自行負擔,如果是一個旅三千多名兵力,預計每年需要兩億韓元(約一億七、八千萬美元)左右。 另外,他就何時決定派兵與否表示,應該在召開「韓美年度安全協議會議」即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之前做出決定。 他還強調說,所謂一萬、一萬五千名兵力是媒體的報導,並沒有正式提議或討論過。不過,曹永吉又表示:「雖然將向伊派兵問題和重新部署美軍第二步兵師的問題聯繫在一起並不妥當,但從廣義上說,在韓美雙方討論派兵問題的過程中,這兩個問題不能不聯繫在一起。」 在這之前,美國國防部部長副助理理查得•羅里斯表示,有關美國要求南韓派兵至伊拉克問題,美國政府希望南韓能夠派遣一個旅至一個師團規模的兵力。另外,南韓媒體昨天說,「如果南韓派兵,將會被派至最危險的伊拉克北部地帶。」 美國國防部部長副助理理查得•羅里斯日前與訪問美國的南韓第一大反對黨「韓國家黨」代表崔秉烈晤談時做了上述的表示。理查得•羅里斯說,「美國政府希望南韓能夠擔任指揮和監督多國籍軍隊的中心角色」。 理查得•羅里斯否認外傳「南韓如拒絕派兵,美國將撤離駐韓美軍第二師團兵力而部署於伊拉克」的報導。 理查得•羅里斯強調,美國政府期待預定於下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曼谷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議及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在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訪問漢城召開的「美韓年例安保協議會」之前,應對派兵問題做出最終的決定。 (法新社.漢城訊)由於北韓核子危機引發的緊張情勢不斷升高,南韓政府建議大幅增加國防經費,增加幅度為七年來之最。 據南韓企畫預算處說,明年的總預算預訂一百十七兆五千億韓元(一千零二十億美元),較今年增加百分之二點一。 南韓政府明年的資本開支將從今年的十八兆二千億韓元刪減為十七兆一千億韓元,同時增加福利與國防經費。明年的國防開支將成長百分之八點一,成為十八兆九千億韓元,其中六兆三千億韓元用於新武器的取得。 |
小貓 於 2003/09/24 12:0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對付巴人 以徵召俄國狙擊手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24/international/ctnews/4271694.html 黃建育/綜合報導 以色列陸軍已徵召一批曾參與車臣戰役的俄羅斯猶太裔移民充當狙擊手,對付約旦河西岸地區及迦薩走廊的巴勒斯坦好戰分子。 這些年齡逾四十的前俄國軍人,都是志願執行狙擊任務。他們雖然過了役齡,卻決心為以色列這個新祖國效命。 這批狙擊手在俄國服役時都受過一年以上專業訓練,槍法神準,尤其那些曾有車臣打仗經驗的更是受到器重。以方將他們編入稱為「阿利亞旅」(移民旅)的特種狙擊單位,部署在邊界容易遭滲透的若干地點。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30 13:2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30090502.html 美軍部隊在巴格達西方遭猛烈攻擊傷亡日增 (法新社伊拉克巴格達二十九日電) 美軍部隊今天在伊拉克出動坦克、直升機以及一架戰機,以突破猛烈伏擊重圍,部隊與平民傷亡人數持續增加,已導致伊拉克境內安全陷入泥沼困境。 在此同時,一名伊拉克政治人物驚險萬分地逃過一場暗殺圖謀。在美國政府準備向聯合國提出一項新的解決方案之際,歐洲聯盟則籲請應「務實安排」以達成伊拉克政權轉移。 在哈地亞鎮中心附近的農場,由於美軍部隊的車隊今天遭到火箭彈 (RPG)與炸彈襲擊,美軍士兵與伊拉克戰士展開了長達四個多小時的猛烈戰鬥。 伊拉克學生馬穆德表示,「四輛吉甫車與一輛坦克於上午九時往伊拉克北部的拉馬迪方向前進時,一輛坦克車底下發生了爆炸,隨後有兩輛吉甫車遭到火箭彈的攻擊」。 根據多位目擊者指出,美軍傷亡慘重,同時法新社的記者看到兩架黑鷹式直升機降落在哈迪亞,其中有一架搭載了四名傷患。兩輛美軍救護車趕到現場時,還有數架直升機與一架戰機在空中警戒飛行。 根據村民指出,美國空軍與坦克火網下,已留下破壞的痕跡。多位農民表示,有一座養雞場的許多房舍以及輸電線路已遭到破壞損毀。 美軍表示,已經逮捕了十四名伊拉克人。 在哈班尼亞鎮附近,另外發生一起炸彈攻擊車隊意外事故中,一名美軍發言人證實,有一名士兵死亡,並有一人受傷。美軍有一個大規模的基地設在哈班尼亞。 自今年五月一日美國政府宣布伊拉克戰爭已經結束以來,美軍在伊拉克境內充滿敵意的砲火中陣亡的人數,目前已達八十五人。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9/30 21:1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9/200309300196.html 華郵:美國國會可能會增加布希的戰費預算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三十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即使在美國總統布希提出的伊拉克戰爭花費要求項目引起新質疑之際,國會議員表示,在他們本週草擬資助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與重建的立法時,布希要求的八百七十億美元預算似乎可能增加而非減少。 有關阿富汗經費的新細節在昨天浮現,包括到六月份的政府員工薪津三百萬美元、九百萬美元稅收計畫、二億美元聘用二百名選舉專家六個月、一千萬美元興建四個工業園區和五十個穀物及牲畜市場、八百萬美元成立阿富汗公路巡邏隊、以及三千萬美元保護卡賽總統。 即使如此,國會也許會批准的主要改變將會增加此一預算要求。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今天將開始草擬它本身的戰爭支出法案版本,眾議院撥款委員會領袖則希望在十月中旬以前對眾院版戰費法案進行最後的表決。 傳統基金會經濟專家密契爾談到白宮與共和黨領導階層時說,如果民主黨人要求資助他們的優先項目以換取他們支持戰費法案,「他們會立即這麼做」。 郵報指出,羅德島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芮德會設法對布希總統提出的一億七千七百萬美元添購重武裝悍馬車與四億零九百萬美元陸軍增兵一萬人的要求增加三億美元。參院少數黨領袖達希爾(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可能會要求四億六千七百萬美元,將五角大廈的健康保險計畫擴及動員的國民兵、後備軍人和他們的家屬。 眾議員們希望增加經費採購能夠保護伊拉克境內美軍悍馬車的防彈毛毯,以及阻止一直困擾美軍巡邏隊的遙控炸彈接收訊號的電子干擾裝備。 民主黨人也希望見到布希提出修復在伊拉克沙漠地形長期作戰而嚴重損耗的軍事裝備的二十八億美元要求大幅增加。眾院撥款委員會民主黨幕僚長李利說,民主黨籍委員希望增加經費訓練新的炸彈拆除小組。他說:「我們在伊拉克用不曾受過一點訓練的砲兵拆除炸彈。」 奧勒岡州民主黨籍眾議員迪法索和伊利諾州民主黨籍眾議員艾瑪奴耶今天將提出他們的「美國平衡修正案」,獲得工會支持的此一修正案將增加國內支出二百億美元,以回應布希為伊拉克要求的基本建設、健康照料及教育支出。 在布希的預算要求細節浮現之際,民主黨人以及若干共和黨人都公開質疑美國納稅人是否必須如此慷慨。 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籍參議員勃德已呼籲共和黨領袖更徹底考慮布希的要求。他說,以目前的幣值計算,八百七十億美元「大致相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建整個歐洲大陸的的總支出」。 密西西比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羅特星期日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訪問時說:「我們應當提出問題來,不應當只是說:﹃好吧,這是一張空白支票。﹄」 但是昨天下午,共和黨人團結在布希身邊。參院撥款委員會主席、阿拉斯加州共和黨籍參議員史蒂文斯說,「我們應當照著總統概述的去做。」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印第安那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魯加說,不提供重建經費將招致「混亂,那是恐怖主義的孵化器,我們十二年前在阿富汗看到的同樣問題也將重現」。 最引起爭議的改變布希預算要求的努力可能會失敗,但是民主黨人希望在挫敗中取得一些政治分數。北達科他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杜爾根將提出一項修正案,要求以伊拉克石油保證取得國際貸款推動伊拉克重建工作。 白宮與共和黨領導階層都堅決反對最初由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眾議員菲尼提出的此一構想。肯塔基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麥康奈說:「我認為那是個極壞的主意。那只會證實恐怖分子所說的,我們到那裡是要竊取他們的石油。」 民主黨籍參議員也會設法將最有錢的百分之一美國人的所得稅回復布希二○○一年及今年減稅前的稅率。共和黨人表示,此舉通過的可能性極小,但是他們坦承,這將使他們處於守勢。麥康奈說:「這將是極有挑戰性的一週。」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1 19:3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10233.html 美國刊物揭露伊拉克與蓋達組織之間的關係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一日電)美國保守派刊物「洞察」雜誌最新一期指出,布希政府資深調查人員與分析家業已斷定,伊拉克海珊政權曾支持對付美國人的恐怖行動,並且對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劫機攻擊的恐怖分子提供後勤支援。 這位官員指出,在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後的幾個月期間突擊檢查兩名阿拉伯銀行家的住家與辦公室時,美國當局發現了關鍵的「洗錢作業」。 報導中說,納達管理公司(原名塔瓦管理公司)的負責人納達與希瑪特以及兩家管理公司都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全球恐怖分子的黑名單。 這兩位阿拉伯銀行家的律師巴奇已向瑞士新聞界證實,他的當事人近日內將會再度接受偵訊。儘管證實當局已查扣幾千頁文件,但是巴奇說,他們「沒有任何要怕的事,也沒有任何事要隱瞞」。 看過其中許多文件的「洞察」雜誌消息來源證實,它們詳細記載塔瓦管理公司與伊拉克之間的財務關係。 「洞察」雜誌取得的文件顯示,塔瓦管理公司是秘密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團體「回教兄弟黨」深受信賴的成員在一九八○年代末期組成的。回教兄弟黨的宗旨是「致力推翻西方國家並建立一個世界性回教政府」。 高級官員指出,納達管理公司是塔瓦集團的一部分。布希總統在二○○一年十一月正式宣布塔瓦是蓋達洗錢作業的一環。政府調查人員表示,他們是在塔瓦與納達管理公司發現蓋達與伊拉克和海珊之間的關係。 這位官員告訴「洞察」雜誌,「塔瓦曾非法取得伊拉克石油換糧計畫的款項」,它再把這些資金輾轉交給蓋達組織。 調查人員說,納達曾與海珊會晤,兩人並有「商業」關係。據報導,納達是透過埃及恐怖團體「回教聖戰組織」與歐薩瑪.賓拉登的副手沙瓦希里搭上關係。 美國當局認定是九一一劫機行動首腦的艾塔,經常與「海珊援助多年直到他的政權垮台為止」的敘利亞「回教兄弟黨」成員會晤。布希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所有在德國與西班牙活躍的蓋達成員都是敘利亞回教兄弟黨的黨員」,因此受到海珊的資助。 |
ryan2181 於 2003/10/02 09:0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www.ettoday.com/2003/10/02/91-1522008.htm 美伊/駐伊美軍再遭攻擊 首名女大兵喪生 記者許瑜菁/編譯 伊拉克混亂的情勢目前依舊沒有改善,1日又有美軍遭到攻擊,造成一名女大兵死亡,3人受傷,而這也是美軍在伊拉克第一次有女性士兵喪生,另外在巴格達和巴斯拉,也都出現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駐伊拉克美軍1日在海珊的故鄉提克里特遭到路邊不明人士投擲炸彈攻擊,受傷的士兵被緊急送上擔架抬到醫院救治,現場還可以聽到不斷發出的哀號聲。 而在巴格達,美軍則是對數百名的伊拉克民眾,當街開槍進行驅散。而在抗議活動當中,至少有一名伊拉克民眾腿部受傷。 這些民眾主要是為了抗議美軍在2天前闖入清真寺,企圖逮捕什葉派教士,他們認為美軍的行為嚴重冒犯伊斯蘭律法。 另外,在伊拉克南部大城巴斯拉,則有至少5千名的民眾聚集在捷克第七野戰醫院前面,要求所有在伊拉克進行軍事任務的國家道歉,因為傳說這家醫院有士兵,利用可蘭經的內容,寫成對伊斯蘭教和伊拉克人民不尊重的標語。 目前美軍在伊拉克,頻頻遭到當地人民的反彈,而在美國國內,兩黨國會議員也為龐大的軍備以及重建花費,吵得不可開交,共和黨議員1日呼籲盡快通過布希的870億美元預算案,不過卻遭到民主黨方面的反對。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2 16:0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20161.html 美報稱五角大廈考慮調派國民兵駐防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日電)巴爾的摩太陽報今天報導,由於沒有其他國家願意派遣軍隊到伊拉克,時間也逐漸消逝,五角大廈官員表示,新派遣的美國軍隊|國民兵或現役軍人|明年初開始接替目前派駐伊拉克美軍的可能性已愈來愈大。 幾位外國領袖一直堅持,在他們承諾派兵之前,安全理事會須先通過一項新決議案讓聯合國在戰後的伊拉克扮演一個主要的角色。美國已草擬一項新決議案,希望能化解聯合國會員國仍有的反對意見。安理會尚未排定表決此一決議案的日期,但是美國已加速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 今夏在宣布一項輪調計畫時,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將軍曾說,第三個國際師團可能會接替目前駐防伊拉克的第一○一空降師。 一位高階國防官員說,現在「看來第一○一空降師將由美國部隊取而代之。」要求匿名的這位官員指出,剛被徵召服役的陸軍國民兵一個旅也許會協助與第一○一師換防。 其他五角大廈官員表示,後備部隊與包括陸戰隊在內的現役部隊都可能接替駐防伊拉克北部摩蘇爾附近的第一○一空降師。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五角大廈官員說:「在未來幾個星期內,如果沒有第三個國際師團,就必須作出(派遣美軍的)抉擇。」 預料五角大廈將在明年初部署陸軍國民兵三個旅|大約一萬五千名軍隊。目前已有兩萬名國民兵與陸軍後備部隊駐防波斯灣地區。 太陽報指出,由於現役部隊部署伊拉克與其他地區而顯得兵力薄弱,美國愈來愈有部署國民兵與後備部隊的必要。 五角大廈原先指望其他國家在今年底前至少派遣三萬名軍隊到伊拉克,以增援派駐當地的十三萬名美軍。 五角大廈與國務院官員目前仍然對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土耳其、南韓和俄羅斯派兵抱著希望。但是官員們說,即使那些國家同意派兵,組織與訓練他們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由於得不到國際協助,五角大廈上週表示,華盛頓州國民兵第八十一步兵旅的大約四千名兵士已接獲可能部署的通知。 美國陸軍今夏也由北卡羅來納州與阿肯色州各遴選國民兵一個旅準備派往伊拉克。五角大廈上週說,這兩個旅都將在本月內動員。五角大廈官員今夏曾說,陸軍國民兵兩個旅將被派往伊拉克服役六個月,再由國民兵另外兩個旅接替。官員們說,現在看來國民兵三個旅將在冬末或初春派往伊拉克駐防一年。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3 13:3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30050.html 反戰團體要求布萊爾就出兵伊拉克道歉 (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二日專電)英國的反戰團體今天說,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的武檢人員經過五個月的搜查,仍然找不到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這顯示出布萊爾首相當初主張出兵伊拉克的理由是錯誤的。這些反戰團體的領袖要求布萊爾向全英國人道歉。 另一反戰團體、廢除核子武器運動組織的一位發言人要求,就英國參戰攻打伊拉克進行獨立司法調查。 英國外交大臣史卓則認為,美國武檢專家的報告證明,英國出兵伊拉克是正當的決定,因為報告中說,有「真實證據」顯示伊拉克計畫製造化學與生物武器。史卓表示,此一報告進一步提供了毋庸置疑的結論,顯示伊拉克違反了聯合國的決議案。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3 13:4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30100.html 傳日本自衛隊先遣隊將於十二月前往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三日專電)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日本政府內定在伊拉克現地治安未極度惡化的前提下,約一百五十名規模的陸上自衛隊先遣部隊將於十二月前往伊拉克南部,展開協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工作;另外,約五百至六百名規模的主力部隊將於明年初啟程,正式全面展開支援重建活動。 日本政府派遣的一個由中央有關部會官員組成的調查團目前已在巴格達了解現地的情況,預定本周初將返國向政府提出報告,另由約四十人組成的陸上自衛隊調查團也將本月底啟程前往伊拉克進行調查。日本政府將在這個調查團於十一月中旬返國後正式擬訂派遣自衛隊前往伊拉克的時期、活動地區和活動內容。根據日前內定的方針,海上自衛隊將出動運輸艦載運約一百五十名的陸上自衛隊工程部隊前往伊拉克南部,主力部隊則於明年初啟程,以前往伊拉克南部的可能性大,主要負責提供飲水、電力和醫療等支援任務。此外,航空自衛隊則考慮在年內派遣三架C130運輸機前往伊拉克周圍國家擔任運送人道物資的任務。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5 19:2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50076.html 伊戰效應 僅二成四美民眾認為法國是盟邦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四日專電)法國在伊拉克戰爭前在聯合國帶頭反對美國發動戰爭,美國民眾至今耿耿於懷。根據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四的美國民眾認為法國是美國的盟邦。 被問到法國反對伊拉克戰爭是對還是錯時,百分之五十六的受訪者認為法國錯了,百分之三十九認為法國反戰是對的。 被問到法國的反戰到底是認為戰爭非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純粹想跟美國作對?百分之五十的受訪民眾認為是法國覺得戰爭非解決問題的辦法,百分之四十一認為是法國想要削弱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這項民調是於九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美國全國,對一千零三位十八歲以上成人進行抽樣訪問,誤差在正負百分之三之間。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6 17:1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60127.html CNN:美國在伊武檢工作已有重大發現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六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今天報導,伊拉克調查小組負責人凱伊昨天指出,雖然在伊拉克搜尋的美國檢查人員迄未查獲任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海珊政權確曾在開戰之前隱藏查禁的裝備、實驗室和打擊恐怖主義者關切的其他活動。 率領一千二百多人伊拉克調查小組的華府首席武檢人員凱伊,上週向國會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提出他最初三個月工作的臨時報告說,該小組尚未發現任何化學、生物或核子武器,但是查獲一項生物武器計畫的證據。 這位中央情報局特別顧問昨天說:「我們現在已有(伊拉克)科學家提出裝備、科技、圖表、文件的三個案例,他們在最新的案例中還提出奉命藏匿而聯合國並未發現的實際武器原料、參考菌株與肉毒桿菌毒素。」 被問到核子武器時,凱伊說,該小組無法證明伊拉克在戰爭於今年三月爆發之前正謀求研發此種武器。 他在接受 CNN 訪問時指出:「我們所說的,以及我們在報告中所說的是,有許多伊拉克人告訴我們,海珊致力取得包括核子武器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問題是此一活動在戰爭爆發之前持續了多久?」 凱伊表示,已有證據顯示伊拉克有意展開一項核子武器計畫,但是那項工作只進入初步階段。 他在美國廣播公司「本週」電視節目中說:「如果有人給了他們濃縮鈾或鈽,我認為他們由那些原料製造一枚(核子)武器將需要一年或較少的時間。」 凱伊說,已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海珊違反了禁止某種武器的聯合國決議案。例如,他在上週的報告中詳細列舉的證據顯示,伊拉克的飛彈計畫獲得外國援助,最後將使伊拉克擁有射程能夠達到一千公里的飛彈。 根據聯合國在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後對伊拉克實施的制裁,巴格達不得擁有射程超過一百五十公里的飛彈。 被問到查獲大規模毀滅性的可能性時,曾任聯合國武檢人員的凱伊在「福斯星期日新聞」電視節目中說:「我不知道。我一直在努力執行一項工作計畫,如果(伊拉克)確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它將保證我們能夠找到它們...我不想隨便估計,我要取得明證。」 由於尚未發現任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凱伊的報告已促使指控布希總統太快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對手大肆批評。聲稱伊拉克擁有查禁武器並且準備動用它們的說法是美國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理由之一。 布希業已表示,他覺得伊拉克調查小組的初步發現證明他開戰的決定是正確的。 凱伊指出,檢查人員已在一百三十個貯藏地點查獲六十多萬噸武器,這相當於美軍彈藥貯存的三分之一。他又說,由於願意合作的伊拉克人很多,他對該小組將會「查明(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的真相」感到樂觀。他已要求增加幾百萬美元經費和六到九個月時間來完成搜查工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6 21:1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60326.html 時代週刊:蓋達組織鎖定攻擊菲國目標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六日專電)週一出刊的「時代」週刊報導,月前被捕的恐怖份子韓巴里向美國當局供稱,蓋達組織已鎖定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及金融中心馬卡蒂市的兩處特定目標,準備製造混亂。 韓巴里表示,蓋達組織提供了三萬美元,作為去年十月對印尼峇里島兩家俱樂部發動爆炸攻擊的經費。該事件造成二百零二人死亡,令蓋達組織大為激賞,因此再追加十萬美元,準備攻擊東南亞。 據悉,這筆提供給韓巴里的經費之中,有四萬五千美元撥予印尼回教祈禱團、一萬五千美元慰問放置彈者家屬,另約三萬美元則作為新一波攻擊的經費。 另一方面,韓巴里親信巴席爾•賓•拉 (Bashirbin Lap)証實回教祈禱團與莫洛回教解放陣線(MILF)之間的連繫。巴席爾同時表示,蓋達組織已提供二萬七千美元予菲國的莫洛組織。 菲律賓軍方先前曾透露,回教祈禱團已在民答那峨島一個極為偏遠、交通甚為不便的沼澤地帶成立訓練營,招收來自各國的恐怖份子,並由莫解組織暗中庇護。韓巴里於今年八月間在泰國中部落網,他涉及去年造成慘重傷亡的峇里島爆炸案,以及菲律賓的幾宗教堂炸彈攻擊事件,並圖謀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十月舉行高峰會議時發動恐怖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9 14:0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9005007.html 紐時:大批伊拉克肩射型防空飛彈尚未尋獲 (法新社華盛頓八日電)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美軍對屬於已垮台海珊總統政權軍火的大批伊拉克肩射防空飛彈失蹤至今尚未能尋獲,感到惴惴不安。 巴格達官員告訴紐約時報,失蹤的飛彈數目多達數百枚,由於至今尚未能找到這些飛彈,巴格達國際機場至今一直關閉,還不能開放讓商業飛機起降。 美國軍官並不清楚實際上究竟有多少飛彈失蹤,因為他們不知道海珊政權的軍火庫有多少這種飛彈。 紐約時報引述一名高層軍官的話報導,最近幾個星期以來,發生好幾次肩射型防空飛彈未擊中目標事件。他說,這些攻擊事件多半未對外公布。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員將宣布懸賞辦法,凡是伊拉克人交出飛彈(多半為俄製SA-7型),每交出一枚可獲獎金五百美元。到目前為止,已經尋獲了三百一十七枚,而在儲存彈藥的地方又找到了數百枚。 不過報導指出,重十三公斤、不到兩公尺的SA-7型肩射飛彈,黑市價格高達五千美元。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09 16:2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09135003.html 美軍逮捕前海珊政權共和衛隊空防指揮官 (法新社巴格達八日電) 美國軍方今天表示,美軍部隊逮捕一百一十二名伊拉克人,其中包括一名已遭罷黜海珊政權時期的將領,這名將領也是海珊政權垮台後支持攻擊聯軍的幕後金主。 軍方在聲明中說:「這名遭逮捕的將領名叫馬哈羅威,他過去是海珊政權共和衛隊空防指揮官,與海珊關係密切,也是反聯軍活動的幕後金主。」 聲明中說,在靠近敘利亞邊界卡恩的突擊行動中,「美軍逮捕到一百一十二名伊拉克人,其中包括一名前伊拉克陸軍空防少將。」 負責這次突擊行動的美軍第三裝甲騎兵團,對伊拉克西部反美軍活動溫床安巴省的卡恩市進行封鎖圍捕行動,仔細搜索二十九間以上房舍,尋找顛覆政府的分子,在十三名計劃逮捕的目標中逮捕了十二人。 聯軍說,今年六月他們對卡恩市一座恐怖分子營區發動攻擊,在交戰中擊斃數十名外國籍的恐怖分子。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4 10: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14055006.html 美軍料想海珊藏匿在伊拉克北部 (法新社提克里特十三日電) 美軍戰場指揮官史密斯今天說,美軍認為,遭到推翻的伊拉克前總統海珊已藏匿到首都巴格達以北的一個地區,鄰近他的家鄉歐加鎮,而且目前可能還身在當地。 史密斯少校說,「我們掌握了明顯跡象,顯示海珊就在此地」,而他所指為巴格達以北由美軍第四步兵師負責巡邏的二萬六千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區域。 他說:「我們依據情況,認為他就在我們的巡邏區。我們正接獲消息人士所提供的大量情報。」 美軍先前也曾接獲一些有關海珊身在伊拉克不同地區的密報,但史密斯強調,海珊自提克里特郊區的故鄉歐加鎮取得支援比較容易。 歐加位於所謂回教遜尼派三角地帶的中心點,這就是海珊政權支持者發動反美攻擊的大本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4 16:3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140179.html 華郵:伊朗精銳部隊早已與蓋達組織建立關係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四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咸信正在保護歐薩瑪.賓拉登的長子與二十多名蓋達組織頭目的伊朗精銳部隊隸屬回教革命衛隊,他們也一直在以訓練、武裝以及與外國恐怖分子團體合作等方式執行「輸出回教革命」的任務。 最近的一份美國情報分析報告說,名為「耶路撒冷武力」的此一伊朗精銳部隊訓練精良、經費充裕,曾對三十多個什葉派與遜尼派「外國回教好戰團體提供半軍事、游擊戰與恐怖主義」戰術訓練。 根據此一報告,真主黨、回教抵抗運動(哈瑪斯)、巴勒斯坦回教聖戰組織等團體都曾在伊朗的幾個特殊地點之一接受訓練與武器。 根據阿根廷情報官員與其他人的說法,「耶路撒冷武力」的前任指揮官瓦希迪涉嫌協助策劃一九九四年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猶太中心的炸彈攻擊,造成八十五名平民喪生、二百三十人受傷。 美國與歐洲情報官員表示,十多年來,此一伊朗精銳部隊也一直與蓋達組織維持關係。他們指出,蓋達高層頭目最早於一九九○年代初期在蘇丹與成立不久的「耶路撒冷武力」相遇,並且形成戰術聯盟。在賓拉登開始建立自己的財務與訓練基本設施時,「耶路撒冷武力」正在蘇丹設立恐怖分子訓練營。 一位歐洲情報官員說,賓拉登的副手薩瓦希里曾利用他與時任「耶路撒冷武力」指揮官的瓦希迪長達十年的關係,為二○○一年受困於阿富汗托拉波拉山區的部分蓋達頭目談判取得庇護所。 一位歐洲情報分析家指出,「耶路撒冷武力」是「國中之國,那就是他們能保護蓋達的原因。這個部隊的高層領袖與蓋達的關係由來已久,並且自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垮台後提供若干蓋達頭目旅行文件和庇護所」。 郵報表示,「耶路撒冷武力」不受伊朗民選領袖的節制,凸顯哈塔米總統的溫和派政府與掌控伊朗安全部門的強硬派傳教士各自為政的嚴重情形。 一再否認伊朗境內有蓋達高層頭目的哈塔米總統,對聽命於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辦公室的革命衛隊等安全單位毫無控制權。 美國分析家說,「耶路撒冷武力」在「大多數回教人口相當多的國家都派有特工人員,他們的任務就是與回教好戰及激進團體建立關係,並且對那些團體或是它們當中贊同伊朗政府的原則與外交政策目標的回教分子提供財務支持。」根據美國情報分析報告,「耶路撒冷武力」的訓練包括心戰與游擊戰,重點在於手榴彈、地雷、詭雷技術、偽裝和突擊的運用。與恐怖分子有關的訓練包括暗殺、綁架、刑求和製造爆炸物。 |
ryan2181 於 2003/10/16 11: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4+112003101600624,00.html 2003.10.16 中國時報
泰國政府有關APEC高峰會的各項安全措施和機制已經在10月1日全面啟動,並且動員2萬名軍警和情治人員參加工作。 為了協助泰國加強安全措施,美國已經派出2500名特勤人員深入曼谷加強安全作業,航空母艦也將進駐泰國海域,就近護航。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6 17:5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160149.html 曼谷孔堤碼頭可能成恐怖份子使用據點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十六日專電)繼曼谷國際機場可能成為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期間,恐怖份子使用的攻擊地點後,距離這項區域性會議會場一公里的曼谷孔堤碼頭也成為恐怖份子使用的另一重要據點,以致澳大利亞派遣反潛驅逐艦前來進行「友好」訪問,美國安全單位也要求泰方檢查所有在碼頭上貨櫃。 同時,泰國孔堤碼頭也接到美方安全單位要求檢查所有貨櫃內是否藏有C4爆炸物品,因情報消息透露在孔堤碼頭貨櫃裡有爆炸極強的炸彈,若爆炸可以使會場的詩麗吉王后會議中心受到振盪。 美方派遣前來籌備總統布希十九日抵達前檢查安全人員表示,目前停放在孔堤碼頭裡數百個貨櫃都未檢查,可能藏有大量C4爆炸物品。目前美國駐泰使館已經預訂三家旅館給布希下榻,只是這位美國政府領導人十九日到達時要進住何處還未決定。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6 22:1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16132004.html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指蓋達組織越來越難對付 (法新社倫敦十五日電) 國際著名的安全智庫,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今天在年度報告中說,在美國領導的阿富汗戰爭中被奪去中心基地的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已越來越難對付。 國際戰略研究所說,一般相信,蓋達組織網遍及六十多個國家,由於繼續補充新血,可能有「超過一萬八千名恐怖分子逍遙法外」,而且在伊拉克戰爭後還可能增加。 這份報告說,自從二00一年九一一事件後,蓋達組織的三十名高級領導人可能有半數和不到二千名的蓋達組織成員被擊斃或被捕。 它說:「反恐工作已錯誤的迫使一個已經高度分散和不可捉摸的跨國恐怖網變成更『虛擬』,所以更難以辨認和壓制。」 國際戰略研究所在其「2003-2004軍事平衡」的年度報告中說,蓋達組織現在必須更依賴與領導階層只有鬆懈關係的地方團體。所以賓拉登和他的副手現在只能被動的提供這些團體意見、物質和財物支援。 它說,在伊拉克戰爭後,蓋達組織似乎已將注意力改放在阿拉伯世界,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巴林、埃及、葉門和約旦被視為是「合作者」。 這份報告說,不過蓋達組織網在宣傳上繼續強調猶太─基督教的西方世界對回教的羞辱,並且繼續以美國為主要攻擊目標。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7 18:2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170170.html 美報:蓋達組織尋求以輻射髒彈進行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七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一名主要的蓋達恐怖組織嫌犯正在加拿大尋求製造一枚「骯髒炸彈」的核子原料,聯邦調查局與中央情報局目前都在積極追捕陰謀引爆這種炸彈的舒克瑞朱瑪。 聯邦調查局今年三月在網站上張貼已被通緝的舒克瑞朱瑪的照片。 一位美國官員說,舒克瑞朱瑪是蓋達組織在北美洲的一名主要成員,由於他了解美國並且通曉英語而對蓋達組織的其他中東成員很有幫助。 時報指出,在聯邦調查局今年三月張貼他的照片後,一名線民認出了舒克瑞朱瑪。咸信他隸屬策劃以骯髒炸彈進行恐怖攻擊的一個美加地區蓋達細胞小組,目前不知道此一陰謀已進入什麼階段。 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與加拿大皇家騎警的發言人都拒絕對舒克瑞朱瑪停留在加拿大一事發表評論。 麥馬斯特大學女性發言人強生也拒絕評論舒克瑞朱瑪是否曾是這所大學學生。她說,那是學校的機密資料。美國國土安全部一位官員本週稍早曾說,最近的情報顯示蓋達組織仍在策劃攻擊行動,其中包括在美國境內展開的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18 12: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0/57513.html 美軍可能將持續駐守伊拉克至2006年 [路透提克里特電]一名美國高階將領周五說,美軍可能必須在伊拉克駐守至2006年,以徹底確保該國的安全。 美國第三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梅茨(ThomasMetz)中將說,直到新接受訓練的伊拉克軍隊準備好接管前,美軍可能還要再輪流駐守兩年。 梅茨在伊拉克前總統海珊(薩達姆侯賽因)的故鄉提克里特告訴記者:「目前成功的步調令我相信,我們可能還要再輪流駐守兩年。」 而就在梅茨發表這項談話前一天,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要求各國協助伊拉克重建,並授權美軍領導的多國部隊恢復伊拉克秩序。 此外這項決議還呼籲伊拉克領袖,在12月15日前為新憲法與選舉擬定一項計劃。 梅茨的評論與美國駐伊拉克地面部隊指揮官桑切斯(RicardoSanchez)中將的說法一致。桑切斯本月稍早曾說,在伊拉克能不靠外力維護治安前,仍需數年時間。(完) --編譯楊幼蘭;審校陳宗琦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1 10:1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00331.html 菲國防部長坦承恐怖份子仍在南方活動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二十日專電)繼菲律賓軍方今日在南方可疑公寓查獲少量生化武器殘餘物之後,國防部高層官員坦承,印尼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份子,仍然活躍於民答那峨島一帶。 爾米沓說,回教祈禱團份子早在一九九九年之前即已在南方馬金達瑙省及南拉瑙省邊界的阿布巴卡軍營內,接受回教莫洛解放陣線(MILF)的特訓。但這種情形在該叛軍大本營被政府軍攻陷時已暫告終止。 由於軍方昨日聲稱,警方特別小組曾於十月三日在古達巴托市發現八名可疑恐怖份子的蹤跡。爾米沓認為,在菲國已收斂一段時日的回教祈禱團份子,有可能死灰復燃。 在爾米沓作出上述發言之前,菲律賓三軍副參謀長賈西亞中將証實,軍方在古達巴托市的可疑恐怖巢穴內搜出生化武器以及使用手冊的殘留証據。 賈西亞中將說,軍方在美國總統布希離菲次日,突襲了古達巴托市一座公寓,並在公寓內發現破傷風桿菌殘餘物。但他強調,軍方所發現的數量並不多,且尚由警方專家化驗中。回教祈禱團被指在東南亞犯下一連串恐怖攻擊,包括於二○○○年十二月底的一宗電車爆炸案、以及去年十月奪走二百零二條人命的印尼峇里島爆炸事件。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3 18:0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30154.html 傳美國正在研發裝置協助駐伊美軍對抗游擊戰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三日電)在派駐伊拉克的美軍遭到更多攻擊之際,五角大廈一個研究單位正在研發能夠查出狙擊槍火來源與用來引爆炸彈的行動電話與呼叫器所在地點的雷射,以協助駐伊美軍對抗游擊戰。 桑傑士並將聯軍遭到的部分攻擊歸咎於與蓋達組織有關聯的恐怖分子團體「伊斯蘭虔信者」。他同時提出警告說,在伊拉克情勢逐漸改善之前,情況可能會暫時惡化。 他又說,在過去幾週當中,駐伊美軍遭到的攻擊已由一天二十到二十五次增加到三十五次左右。但是他說,伊拉克的安全情勢已改善到促使他在回教齋戒月期間解除晚間十一時到黎明實施宵禁的程度。 在此同時,華盛頓時報指出,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已研發出它形容為「虛擬麥克風」的電子偵測新裝置,可在美軍遭到狙擊後利用雷射科技檢查空氣中的分子。 該局發言人華克說:「在一發子彈穿過空氣時,它會造成一種震波。雷射能夠察覺分子在此一震波中的移動,使技術人員能計算出子彈發射的來源。」 華克表示,取得該局合約的一家公司仍在測試此一裝置,下一步就是在加州一個軍事基地進行實地測試。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局長泰瑟指出,「虛擬麥克風」或許可在四個月內送交駐伊美軍使用。他說:「我們目前面臨的問題之一是伊拉克人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而不受制裁,而我們還沒有因應的好辦法,所以我們正在設法發展至少會讓某些人必須有所顧忌的科技。」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4 17: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0/58384.html 伊拉克美軍思鄉心切,少數人出現自殺行為 路透社 2003-10-24 13:05 [路透提克里特電]一名美軍軍官周四表示,在伊拉克發生自殺行為的美國士兵多是因為思鄉心切,而且他們可能只是想傷害自己,而非自殺。 華府官員上周表示至少有13名在伊美軍士兵自殺身亡,這佔非戰鬥喪生人員的比例逾10%,還有更多的案件正在調查中。 駐伊國提克里特的美軍上尉柯爾表示,儘管大多數在伊美軍都能承受遠離家園的壓力,不過對部分士兵而言,這實在難以消受。 他說他親身處理過兩件自戕身亡的案例。其中一位是在被告知不能返鄉後,朝自己大腿開槍,擊中動脈。 另一位女兵則是朝自己的胃部開槍。柯爾認為這兩人原本都無意置自己於死地。 他表示,「我認為他們是思鄉心切,希望自我傷害後能被遣送返鄉,不過不幸身亡。」 柯爾也說,自殺或自我傷害的事件,會影響全軍士氣。 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仍難以判定。軍方人士已表達對此現象的關切,不過伊國美軍部隊指揮官桑切斯(RicardoSanchez)周三表示,這數字與美國本土部隊的平均數相較,差別並不大。(完) --編譯陳宗琦;審校柯安琪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4 23:3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40313.html 華郵:對伊開戰情報評估報告「草率完成」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四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二○○二年十月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是有關伊拉克戰前情報的政治辯論焦點,這份長達一百頁的機密文件是將整個美國情報界對海珊構成的威脅以及侵入伊拉克可能涉及危險的判斷草率拼湊而成的。 一位資深情報專家說:「這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是三個星期草率完成的。那是一份剪貼的報告,各單位與官員只有一天時間審閱最後的草稿,那通常需要他們花幾個月時間。...今天他們仍然對報告內容的含意持有不同看法。」 郵報表示,在二○○二年秋季布希政府準備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論據時,一份徹底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似乎至為重要:海珊據稱擁有的化學、生物或核子武器是主張開戰的主要論據。同樣重要的是海珊使用這種武器對付美軍、或是更嚴重的攻擊美國本土的可能性等問題。 然而,遲到二○○二年九月下旬,伊利諾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杜賓還致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與副主席表示:「我對情報界尚未備妥評估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能力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深感關切。」 杜賓也在信中提到情報界資深分析家認為白宮並未要求國家情報評估報告的理由:不願意提出個別的情報發現而受到其他單位分析的挑戰。 杜賓說:「沒有一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情報單位也許永遠沒有機會檢視彼此的資料,而不同報告間的任何異同都可能提供重要資訊給決策者。」 去年九月十一日,當時擔任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的佛羅里達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葛蘭姆發出一封密函給中情局局長泰內特,要求一份「有關伊拉克的詳盡國家情報評估報告」。一位國會消息人士說,這代表報告內容不僅包括有關海珊武器計畫的評估,也包括「戰爭及戰後會是什麼情況」的研判。 根據一位高級情報官員的說法,在布希總統獲悉此事後,泰內特迅速批准此一要求,同時決定提出參議員可在公開辯論時運用的一份解除機密版本的報告。 今年夏天被問到布希政府決策人為什麼不在作成攻打伊拉克的決定前要求一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時,泰內特說:「我們已在十年期間經由國家情報評估報告和其他報告涵蓋所有那些計畫的各方面。」 自柯林頓政府以來,中情局每年兩次提出有關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報告,其中包括伊拉克部分。其他的研究報告是來自五角大廈與國務院的相關單位。 在泰內特下令之後,組成國家情報委員會的一批政府與學術界情報專家開始蒐集相關報告,並且匯整出一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草稿。這份文件在去年九月二十三日分送六個主要單位:中情局、國防情報局、國務院情報及研究局、能源部情報單位、國家影像及製圖局、和國家安全局。有關主要判斷的一份草稿在第二天送出。 九月二十四日,泰內特向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簡報伊拉克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他曾討論一個後來引起爭論的問題:伊拉克是否已取得可用於離心機來生產武器級鈾的一種鋁管。 在參議員詢問進行到三分之二時,泰內特離席,所以他沒聽到後來引起爭論的另一個問題:伊拉克尋求向尼日購買鈾的一份報告。中情局武器專家華波爾告訴參議員,中情局曾對納入那份證據不全的報告提出質疑。 九月二十五日,情報單位的中、高階層官員整天集會,直到晚上。第二天,中情局採納不同的看法成一份國家情報評估報告。十月一日,泰內特主持的全國外國情報委員會為長達九十頁的報告定稿。 各單位都已發表意見,報告中也納入不同的意見。例如,在報告第一段末尾以括弧附註國務院情報及研究局對主要判斷|伊拉克重新展開其他核子武器計畫|的不同意見。該局並以十一頁的附件詳細敘述它不同意評估報告內容的部分。十月二日,在研擬評估報告過程開始三週後,中情局在閉門會議中向參院情報委員會簡報此一極機密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解密的版本則在兩天後對外發表。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4 23:4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4110503.html 菲在南部大舉搜捕激進份子 逮捕兩蓋達嫌犯 2003-10-24 11:05 (法新社馬尼拉二十四日電) 菲律賓說,當局已經逮捕兩名阿拉伯蓋達恐怖組織嫌犯,並在南部展開大舉追剿行動,搜捕數十名回教祈禱團的激進份子。 菲律賓移民局官員多明哥說,三十六歲的約旦恐怖份子阿德加里目前正在接受偵訊,而科威特人阿哈山已經被驅逐出境。她說,這兩人都是蓋達組織嫌犯。 當局說,這兩人在菲律賓南部城市三寶顏與菲國叛亂組織阿布沙伊夫以及其他組織的回教激進人士接觸。他們過去幾週一直被拘禁在三寶顏。 回教祈禱團第二號人物、印尼恐怖份子芮克稍早在菲律賓被捕後,菲國即展開追剿回教祈禱團激進份子的行動,回教祈禱團是策動去年印尼峇里島爆炸案的幕後主謀。 二十三歲的芮克被指控提供經費,策動菲律賓民答那峨今年一連串致命爆炸案。 菲律賓總統雅羅育說,芮克是回教祈禱團爆破專家高齊的學生,高齊已於十月十二日遭警方擊斃。雅羅育說,逮捕芮克時搜查出的文件顯示,目前約有四十一名回教祈禱團激進份子潛伏在民答那峨,消遙法外。 雅羅育聲稱芮克被捕是反恐戰爭的一大勝利。雅羅育是美國反恐戰爭的重要盟友,上週才歡迎布希總統來訪。 情報機構與分析家說,回教祈禱團是蓋達在東南亞地區的分支組織,這兩個組織都被指控與民答那峨菲律賓回教叛亂組織關係密切。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6 17:5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0/58578.html 美國黑鷹直昇機疑在伊拉克海珊家鄉附近遭擊墜毀 路透社 2003-10-26 9:03 [路透伊拉克提克利特電]伊拉克游擊隊周六向美軍黑鷹直昇機發射火箭推進式榴彈(RPG),使其在海珊(薩達姆侯賽因)家鄉提克里特附近墜毀,一名美國士兵受傷。 一開始的報導曾說有五名士兵受傷。 由於那架冒出火焰的飛機落在美國一主要基地視線範圍內,士兵告訴在現場的路透攝影記者,該機是在空中遭一枚RPG擊中。路透社影記者薩戈吉(DamirSagolj)在直昇機墜落前曾聽到一聲巨響。 不過一位在巴格達的美軍人士稱,該架飛機已降落,且是在落地後遭擊中。 這名人士說:「一架隸屬空軍第12旅的聯合UH-60黑鷹直昇機在支援戰鬥巡邏時,於提克利特以東約三公里處降落,在地面遭RPG擊中起火燃燒。」 另一位在巴格達的美軍官員稱,五名機組員被第二架直昇機從美軍軍事基地以東約三公里的綠色低窪農田救出。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Wolfowitz)在這起事件前數小時,才結束在當地的訪問,從美軍提克里特基地搭乘直升機離開,飛往伊北的基爾庫克(Kirkuk)。(完) --編譯張若琪;審校王冠中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6 18:1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6153503.html 巴格達飯店遭火箭攻擊 美副國防部長無恙 (法新社綜合二十六日電) 一位美國國防官員說,據傳美國副國防部長沃佛維茨下榻的巴格達豪華的拉希德飯店今天清晨遭數枚火箭擊中。據一位聯軍官員說,沃佛維茨安然逃過一劫。 中央指揮部發言人馬丁說,拉希德飯店西側於今晨六時十分遭六至八枚擊中,有「人數不明的傷亡」,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已派赴現場。 他在接受法新社電話訪問時表示:「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傷亡。」 他不願說明事發當時沃佛維茨的行蹤,但他指出沃佛維茨平安無事。 這起事件正在調查之中。 這家飯店座落於底格里斯河西岸一個由美軍嚴密控制的地區,靠近美國領導的聯軍總部。美國政府人員均下榻該飯店。 |
ryan2181 於 2003/10/27 11: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www.ettoday.com/2003/10/27/91-1533997.htm 賓拉登5年精心策劃 攻擊原始代號取名「保時捷911」 記者林宜箴/編譯 德國最新一期的明鏡週刊報導,上個月屆滿兩週年的911事件,是從1996年開始,經過5年時間的精心策劃的恐怖攻擊行動,同時也披露出911原始計畫的代號就叫作「保時捷911」(Porshe911)。 根據德國明鏡週刊報導,911恐怖攻擊事件,兩名落網的主嫌「穆罕默德」和「比納布希」,已經對美國情治單位供出他們作案的細節。兩人表示,蓋達恐怖組織首腦「賓拉登」早在1996年,就計畫用飛機攻擊美國。 根據這段供詞,德國和美國的安全人員相信,賓拉登早在1996年就計畫劫持客機。而賓拉登所說的第一台推土機,就是美國航空的波音767客機,這架客機在2001年9月11日當地時間上午8點46分撞上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北塔。 根據供詞,負責攻擊任務的聯絡人「比納布希」在2001年2月就知道要攻擊的對象。除了世貿中心以外,五角大廈和國會大廈也都列入攻擊名單內。同時在2000年初,賓拉登就已經開始尋找適合執行任務的對象,從德國到阿富汗的恐怖份子都有人被他看中,並被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弄到飛機駕照。 另外「比納布希」和已經死亡的飛機駕駛員「艾塔」替這項恐怖攻擊計畫,想出代號「保時捷911」,讓價值高達300萬台幣的德國跑車,成為911攻擊事件的時間和代號。 |
小貓 於 2003/10/27 12:0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沃佛維茨逃過一劫強調美重建伊拉克決心不變 http://tw.news.yahoo.com/2003/10/27/international/cna/4332669.html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十六日專電)忠於伊拉克前總統海珊的游擊隊,今天清晨以二十餘枚火箭砲攻擊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佛維茨在巴格達下榻的拉希德飯店,當時沃佛維茨住在十二樓的房間,所幸毫髮無傷。在這次攻擊事件中,有一名美軍被炸死,十五人受傷。 美國國防部發佈的新聞稿說,沃佛維茨在事件發生後,立即發表聲明,譴責游擊隊的攻擊是不肯接受事實、懦夫的恐怖主義行為,是垂死政權的的困獸猶鬥。他強調,美國協助伊拉克人民重建一個民主自由國家的決心絕不會退縮改變。沃佛維茨隨後曾到醫院探視受傷的人員,並代表國防部長倫斯斐向他們表達慰問之意。 國防部的新聞稿說,游擊隊於當地時間今晨六時十分,從近距離向旅館發射二十餘枚火箭砲,其中六到八枚擊中旅館西側的第二層樓到第十層樓,沃佛維茨住的第十二層樓未被擊中。 一名美國士兵當場被炸死,十五名受傷者中,七名是美國國防部僱用的美國平民僱員,四名美國士兵,四名是英國士兵。 沃佛維茨警告,這絕不是恐怖游擊份子的最後一次攻擊,他們處心積慮地要破壞伊拉克的安定。不過他說,美國已爭取到聯合國的支持,世界各國將共同致力於伊拉克的重建。 沃佛維茨是於二十四日從華府飛抵伊拉克進行為期四天的視察行程,在過去兩天中,他曾前往包括海珊故鄉提克里特在內的各個前線陣地視察訪問。 遭遇攻擊的飯店位於伊拉克臨時政府辦公大樓正對面,該地區警衛森嚴,閒人難進,游擊隊是以偽裝的發電機拖車將火箭砲載到幾條街外,直接從拖車內射出,但高度不夠,最高只射到第十層樓,使沃佛維茨逃過一劫。921026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7 19: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70169.html 專家:巴格達攻擊是伊反抗運動一項宣傳勝利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七日電)洛杉磯時報今天指出,根據反恐專家與巴格達執法官員的說法,星期日上午對拉希德大飯店進行的游擊式攻擊,旨在炫耀反美抵抗運動對美國軍民、甚至那些置身伊拉克最安全地點者造成傷害的能力。有利於反抗運動的對外宣傳。 雖然這次的傷亡不及前幾次攻擊嚴重,專家認為此一攻擊可以視為反美抵抗運動的一項宣傳勝利。 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反恐專家道奇說:「這是發動攻擊者的一大成功。在政治上來說,它向人們顯示他們可以任意部署...攻擊當地最有名的地標,他們是在宣示:﹃我們統治街頭,你們不是。﹄」 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哈比表示同意說:「他們是在以媒體價值挑選目標。」他指出,拉希德大飯店成為美國領導的聯盟許多文職人員以及部分美國高級軍官的巴格達住所是眾所週知的。 認識反美抵抗運動成員並且同情他們的一名巴格達市民,形容星期日上午此一攻擊是一項成功。他帶著滿意的笑容說:「這具有象徵意義,因為美國人正住在那裡,(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佛維茨)當時也在那裡,即使他只是感到震驚和惶恐,這將被紀錄為攻擊者的一項勝利。」 拉希德大飯店早已成為巴格達的一個地標。在海珊政權時代,它是顯要人物經常下榻以及伊拉克有錢人舉辦婚禮和歡渡蜜月的地方。海珊的次子烏岱和海珊的親信都曾在那裡宴客。 美國官員說,攻擊美國與聯盟軍隊能夠迅速開到的拉希德大飯店的此一行動特別大膽,因為它是由射程相當近的地點發動的。這代表此一戒備森嚴地區內的建築物和人員第一次受到嚴重傷害。設有許多檢查哨站、堆高的沙袋和雙重剃刀式鐵絲網的此一地區已成為美國占領的一個象徵。 九月二十七日的一項攻擊損壞了拉希德大飯店的一側,但未造成重大傷亡,旅館也還能住人。在星期日的攻擊後,旅館已將人員撤離。稍早的攻擊只用多管火箭發射了一、兩次,這次有八到十枚火箭擊中旅館。 在兩次攻擊後都趕往現場維持秩序的一名美國憲兵說:「他們的手法正逐漸改善。」兩次攻擊使用的是同樣的土造爆炸裝置。 根據五角大廈的統計資料,伊拉克抵抗運動發動攻擊的能力已在過去三個月中顯著提高,攻擊次數已由一天十二次左右增加一倍為二十五次。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恐怖主義及政治暴力中心主任威金生強調,星期日攻擊的準確性提高以及攻擊目標是在戒備森嚴地區內的事實,顯示經過「用心準備」。 威金生說:「與伊拉克境內其他可能的目標相比,這不是個容易攻擊的目標。它是個戒備森嚴的目標,正因如此,選擇以火箭攻擊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發射這些武器需要一些訓練、準備和偵察作業。它真的顯示聯盟正在面對老練、公然的恐怖主義...它不只有一個來源。」他的分析獲得聯盟行政長官布雷默的呼應。布雷默星期日在美國主要電視網談話節目中發表的評論顯示,占領當局的官員逐漸願意承認抵抗運動構成的障礙。雖然布雷默否認抵抗運動的實力逐漸增強,他也認為他們已「更為老練」。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7 22: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70330.html 印度邊防軍擊斃兩恐怖份子 另有軍民三人喪生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二十七日專電)印度亞洲新聞服務社報導,三名恐怖份子前晚企圖攻打喀什米爾印度佔領區內一個戰略橋樑和擁擠的快速火車時,遭印度邊防部隊擊斃二名,另一名逃逸,未有乘客傷亡,印度士兵一死一傷。 這些恐怖份子在爆破火車車軌後,再劫持汽車並殺死車上兩人。最後他們進入加木 (JAMMU)城後放棄這汽車,再劫持另輛車到達珍納河橋時,在崗哨站遭遇印度部隊發生槍戰,兩名恐怖份子被擊斃,一名逃走。印度邊防部隊整夜在距離加木城北部三十公里處的珍納河 (CHENAB RIVER)北部一帶,搜查逃走的一名恐怖份子,但無所獲。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9 10:0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90009.html 巴基斯坦逮捕七名蓋達組織嫌犯 (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二十八日專電)巴基斯坦情報單位逮捕七名蓋達恐怖組織嫌犯,其中在費司拉巴得市逮捕的四名嫌犯,是一名埃及出生的加拿大人,兩名葉門人,一名巴基斯坦人。另在喀拉蚩市逮捕三名葉門人。 巴國情報單位在搜查三十二歲巴基斯坦嫌犯賈外,查到手榴彈、武器、地圖和電腦等。喀拉蚩市被捕的三名葉門人,警方在屋中查獲手機、子彈、外國現鈔等。 |
小貓 於 2003/10/29 10: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伊朗宣稱是第一個對蓋達組織狂熱本質提出警告的國家 http://tw.news.yahoo.com/2003/10/28/international/reuters/4335121.html [路透聯合國電] 根據一份周一公佈的報告指出,伊朗就該國處理恐怖組織網絡向聯合國提出辯護。伊朗稱該國曾在其他人提出之前許久,就向世界警告塔利班(Taliban)與蓋達組織(al Qaeda)的「狂熱本質」。 智利大使穆諾茲(Heraldo Munoz)表示,伊朗是在一個月之前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阿富汗制裁委員會提交這份報告。但伴隨這份文件的一份塔利班或是蓋達組織疑似同夥的龐大人數名單卻在數天前才遞交。穆諾茲同時也是該委員會主席。 伊朗為阿富汗鄰國,過去多年以來皆反對塔利班政權。塔利班政權包庇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蓋達組織網絡,該組織涉嫌策劃2001年911攻擊美國的恐怖事件。 即使如此,美國反恐官員仍表示有少數蓋達組織資深成員在阿富汗戰爭後潛入伊朗境內,而且可能與德黑蘭的宗教強硬派的軍事組織有關係。 美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稱,伊朗應將蓋達組織成員交給美國,而非只是交出名單。 到目前為止,該聯合國委員會掌握的名單包括123人,以及98個團體或是與蓋達有往來的企業,另外151人則與塔利班有關。美國提交了名單中的大多數人名,任何自名單中剔除嫌疑的舉動也必須美國同意。(完) --編譯 鄒衡天;審校 張若琪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9 17:0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90158.html 報導稱海珊的副手被認為是最近攻擊的主使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九日電)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今天報導,美國軍方與情報人士指出,咸信前伊拉克總統海珊的副手是在指揮最近對駐伊美軍進行的一連串攻擊。前伊拉克政府第二號人物杜里,是海珊政權被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推翻以來仍然在逃的少數頭頭之一。 現年六十一歲的杜里是伊拉克最高執政機構社會復興黨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就伊拉克憲法來說,他是伊拉克政府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擔任該委員會主席的海珊。 杜里與海珊的兒子庫塞和烏岱、總統秘書馬默德和副總統拉瑪丹構成海珊最親信的內圈。目前其他人不是被殺就是被捕,只有杜里與海珊顯然仍在人世。儘管如此,美國情報界還有少數人認為海珊也已死亡。NBC News指出,杜里是外界已知在四月九日美軍攻入巴格達時唯一不在城內的海珊內圈親信,當時他已在北部城市摩蘇爾設立總部。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29 17:0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290173.html CNN:伊朗不會讓美國引渡蓋達恐怖分子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九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指出,一位伊朗高級官員已說,伊朗會拒絕將遭到逮捕的蓋達恐怖組織成員引渡到美國的要求,並將依照伊朗法律審判他們。 美國官員將最近伊拉克境內的攻擊行動歸咎於社會復興黨殘餘分子、恐怖分子團體成員和其他叛亂分子。 美國一直要求伊朗將它境內的蓋達成員送到美國,因為這個組織曾對美國及其海外的目標發動恐怖攻擊。 哈拉濟表示,伊朗將會「依照伊朗的法律」審判蓋達成員,「因為他們是在我們的領土上犯罪」。 哈拉濟在巴黎外國新聞中心告訴記者:「我們自始就與蓋達完全對立,此外,蓋達也一直跟我們完全對立。必須要說的是,塔利班與蓋達在基本上都是美國的私生子。美國人要為這些運動出現負起責任。」 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昨天說,美國已準備就相互關切的事務與伊朗恢復有限度的接觸,但是迄未與德黑蘭進行廣泛對話以使關係正常化。 國務院其他官員指出,美國並未就蓋達成員或外國戰士湧入伊拉克與核子關切等其他問題直接與伊朗政府接觸。 在此之前,布希總統表示,美國正與伊朗和敘利亞「密切合作,讓他們知道我們期望他們嚴守邊界。」白宮助理說,布希總統的意思是他正透過第三方管道與伊朗接觸。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在巴格達告訴記者,伊朗已將涉嫌加入蓋達組織而遭到遣返的二百二十五人名單送交聯合國,也已將試圖由巴基斯坦滲入伊朗而在東部邊界被捕的大約二千三百人名單交給聯合國。他說,那些人是在七月下旬到十月下旬之間被捕的。針對伊朗此一說法,一位美國高級官員告訴 CNN,那些名單上似乎沒有蓋達恐怖組織的高層人員。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0/30 09:5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0/200310300013.html 土耳其拒絕自伊拉克北部撤軍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九日專電)針對伊拉克臨時政府要求土耳其撤出派駐在伊拉克北部數千名部隊一事,土耳其外長莒內今天重申,土耳其軍隊將會繼續留駐在伊北境內,直到藏匿伊北的土耳其庫德分離主義游擊隊不再威脅土耳其的安全為止。 土耳其在一九九0年代,經常派兵越界追剿藏匿在伊北山區的土耳其庫德游擊隊,今年三月英美聯軍進攻伊拉克之際,土耳其擔心局勢混亂可能刺激自己境內一千二百萬庫德裔人的叛離情緒,也在伊北增派數千名部隊和坦克,一方面防範游擊隊乘亂潛回土耳其境內,一方面嚇阻伊拉克庫德自治當局乘機宣布獨立建國。 本月七日,土耳其國會表決同意總理艾爾段政府出兵伊拉克協防美軍,但立即遭到伊拉克臨時政府強烈反對,認為土耳其出兵只會導致伊拉克本已混亂的情勢更加惡化,並可能刺激其他鄰國介入,例如對伊拉克什葉派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伊朗,也可能介入伊拉克事務。伊拉克臨時政府同時也要求土耳其撤出在伊北的軍隊。 在伊拉克臨時政府強烈反對下,原希望土耳其出兵協防以紓解美軍壓力的美軍駐伊拉克佔領當局,也只好暫時擱置土耳其出兵計劃。對土耳其要求合作掃蕩藏匿伊北的五千土耳其庫德游擊隊一事,飽受伊拉克武裝份子狙擊威脅的美軍,本身已是疲於奔命,也僅能作口頭承諾,至今未見採取任何具體軍事行動。 美國在合作打擊游擊隊問題上態度消極,土耳其已對此表示不滿,如今美國又附和伊拉克臨時政府要求土耳其自伊北撤軍,土耳其政府更是斷然拒絕。外長莒內說:「土耳其軍隊將會繼續留駐伊北,如果伊北對土耳其的恐怖威脅不再存在,土耳其自是沒有理由繼續在其他國家境內派駐軍隊。」土耳其庫德游擊隊崛起於一九八四年,試圖在東南地區獨立建國,經常與政府軍衝突,直到一九九九年庫德首腦歐加蘭為當局逮捕及游擊隊退往伊北山區為止,雙方衝突已造成至少三萬五千人喪生。今年三月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土耳其政府曾猜疑伊北庫德當局在海珊政權瓦解後宣布獨立,可能刺激自己境內一千二百萬庫德裔人的叛離情緒。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1 12:2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1055008.html 聯合國官員:蓋達組織逃避制裁有新招 (法新社聯合國總部三十一日電) 聯合國制裁委員會主席,智利駐聯合國大使穆尼奧斯今天說,蓋達組織已經研究出輸送資金的新方法,為其恐怖行動挹注經費,並且採取其他手段以規避國際制裁。 穆尼奧斯告訴記者說,蓋達組織目前特別避免經由銀行轉帳,以防止遭到追查。他們也不再使用空頭公司,藏匿資金的方式也更加狡滑。 剛剛前往阿富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加坡和印尼完成實情調查之旅的穆尼奧斯說:「他們在這方面頗有創意。」 他說,面對聯合國的制裁行動,歐薩瑪.賓拉登領導的這個恐怖組織已經「適應新情況,而且變得更加危險」。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1 19:4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0/58550.html 美軍巡邏隊在巴格達遇襲,三人受傷 [路透巴格達電]一名美軍軍官表示,一枚埋伏在路邊的炸彈周六破曉時分在美軍巡邏隊行經巴格達時引爆,造成三名美軍受傷。 美軍第一裝甲師的上尉威爾遜在現場向路透表示,一枚可能由迫擊砲彈改製成的土製炸彈,經由遙控裝置在當地時間上午七時許引爆,爆炸地點在首都西南方的公路出口處。 威爾遜表示,這枚被放置在路旁樹下的炸彈,在美軍軍車行經時引爆,受傷的美軍士兵並無生命危險。 自從美國總統布希(喬治布殊)5月1日宣布在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以來,反抗美軍部隊的游擊式攻擊已造成108名美軍死亡。許多無辜的伊拉克平民也無端死於對美軍的攻擊或是雙方的交火中。(完) --編譯張敏惠;審校陳宗琦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2 11:5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20011.html 阿富汗蓋達組織綁架土耳其工程師要求換六人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一日專電)據土耳其官方安納托利亞新聞社今天發自喀布爾報導,綁架土耳其工程師翁納(Hasan Onal)的阿富汗蓋達組織武裝份子,已要求阿富汗安全當局在兩天時間裡釋放被關押的六名蓋達組織同伙,用以交換翁納的安全。 報導說,翁納與司機是在乘車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南方的甘尼(Gazni)鎮途中,遭到八名與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有關的武裝份子攔截,兩人隨後被矇上眼睛,雙手反綁在後, 被押往一處不知名的地方。 報導又說,綁匪稍後釋放司機,並要司機轉達一封信給阿富汗內政部,要求以翁納交換被關押在甘尼監獄的六名蓋達組織同伙。土耳其外交部官員拒絕就這項報導做具體置評,僅表示政府已關切事件發展,並透過外交途徑與阿富汗當局保持聯繫。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2 11:5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20012.html 盛傳武裝份子將發動總攻擊巴格達陷入半癱瘓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一日專電)據土耳其民營親回教派「伊赫拉」新聞社今天發自巴格達報導,由於傳聞伊拉克武裝份子近日將對美軍發動總攻擊,巴格達居民擔心遭到波及,均足不出戶,街頭幾乎空無一人,全市已陷入半癱瘓狀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實況報導說,巴格達全市今天出現少有的寧靜現象。街頭商店都關閉門窗歇業,政府公務員也拒絕上班。街頭只見伊拉克警察和辦公大樓警衛持槍警戒。 但在伊拉克北部摩蘇爾市,今天清晨,一支美軍車隊遭到武裝份子炸彈伏擊,美軍兩人喪生、兩人受傷。 稍早曾有報導引述巴格達盛傳的謠言說,今天正好是美國總統布希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六個月的日子,伊拉克武裝份子計劃以這一天為「反抗日」,有意對駐巴格達美軍發動大規模攻擊活動。 儘管到目前為止,仍難確定這些謠言真假,但巴格達居民已提高警覺,許多人足不出戶,避免遭到池魚之殃。 美國和澳大利亞政府針對這項傳聞,也對在伊拉克的僑民發出警告,要求加倍注意安全。駐伊拉克美軍最近頻頻遭到武裝份子襲擊,平均每天發生至少二十五次襲擊事件。過去一週尤其慘重,週一(二十七日)巴格達一連發生數起自殺炸彈攻擊事件,造成軍民三十六人喪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3 14:37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3095012.html 倫斯斐哀悼喪生美軍 矢言贏得伊拉克戰爭 (法新社華盛頓二日電)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今天為美軍直昇機在伊拉克遭伏擊喪生的十五名美軍表示哀悼,他誓稱必將緝拿殺害他們的「恐怖份子」繩之以法,這是美軍佔領伊拉克六個月來遭到最血腥的攻擊。 倫斯斐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訪問說:「對美國、以及對那些捍衛國家的軍人,這顯然是個悲慘的日子。」 他說:「在長久、艱難的戰爭中,難免會有這種悲慘的日子,就像今天這樣。這是困難、複雜的戰爭的一部分。」 美國軍事官員說,一架美軍直昇機今晨於飛往巴格達機場途中,在法魯賈附近遭擊落,十五名美軍喪生,二十一人受傷,這是自從四月九日聯軍推翻海珊政權以來,美軍遭到的最血腥攻擊。 倫斯斐說,這架直昇機可能是遭攜帶式地對空飛彈擊落,伊拉克可能還擁有「大量」的這種武器。 他說:「這種武器的數目可能在數百枚以上。隱藏武器的地方無所不在。」 倫斯斐說,美國尚無法證明此攻擊事件是由被推翻的伊拉克領袖海珊在幕後主使策動。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4 12:0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4043514.html 布希:美軍「絕不逃離」伊拉克 (法新社巴格達三日電) 美國總統布希在向十六名因所乘直昇機遭擊落而喪生的美軍間接致敬時誓言,美國「絕不會逃離」伊拉克。 布希在阿拉巴馬州發表演講時說:「某些最優秀的軍人已經在為美國同胞服役時陣亡,我們將榮耀歸於他們每個人,我們與他們的每一個家庭同悲,我們將永遠感謝,我們有了這麼勇敢的自由捍衛者。」 他誓言:「伊拉克境內的敵人認為,美國會逃走,這就是他們會殺害無辜平民、救難人員和聯軍部隊的原因,但美國絕不會逃離當地。」 在布希發表這項談話之前一天,美軍一架契努克式直昇機在伊拉克遭到擊落,而這是美軍自三月間攻入伊拉克以來,所遭到死傷最為慘重的攻擊。這使布希承受到了更大的壓力,必須保有美國民眾對於占領伊拉克行動的支持。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4 14:4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40101.html 傳恐怖分子計劃對美國城市發動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四日電)美國一家網路報紙今天報導,與蓋達恐怖組織有關的一個團體三日已在一個網際網路論壇張貼訊息,呼籲回教徒在紐約市、華府和洛杉磯遭到重大恐怖攻擊之前逃離那些大城市。 根據前述情報新聞信的報導,此一訊息是回教「戰士兄弟卡拉米」代表「威脅」運動簽名發出的。一位回教專家指出,這人是來自蓋達首腦歐薩瑪.賓拉登廣獲支持的哈德拉灣地區的葉門人。 報導指出,恐怖分子利用網路論壇傳達其行動指令是有先例的。去年十一月吉達的基本教義派論壇張貼了發給一名蓋達成員的訊息,訊息中說:「了解的人就了解,知道的人就知道,但是我們正準備展開會帶領我們進天堂的一項行動。」三天之後,蒙巴薩天堂大飯店遭到炸彈攻擊,造成十二名肯亞人和三名以色列人喪生。此外,一枚肩射式地對空飛彈幾乎擊中蒙巴薩機場的一架以色列民航班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5 13: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1/59943.html 猛烈砲火攻擊震撼美國領導的巴格達行政中心,四人受傷 [路透巴格達電]伊拉克反抗分子周二向位於首都巴格達,以美國領導的行政中心發至少發射了三枚迫擊砲或是火箭,在這連續兩天內的第二輪重擊中,共有四人受傷。 爆炸震撼了巴格達,在底格里斯河另一側的飯店中的記者,都可以感受到強烈的震動。 由於路邊炸彈導致巴格達一名美軍喪生、兩人受傷,使美軍自進軍伊拉克以來戰鬥死亡人數周二升至252人。 而對美軍希望穩定伊拉克的另一項打擊,則是關鍵政治盟友西班牙說,在上周巴格達紅十字會總部與三個警察局被炸,導致35人喪生後,它將撤回部分大使館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 一名巴格達美軍發言人說,周二晚間有三起爆炸。他並表示,傷者是來自美國佔領部隊的人員,但並不確定他們是不是軍人。(完) --編譯楊幼蘭;審校鄒衡天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5 21:3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50178.html 民調顯示美國人開始對伊拉克戰爭有所懷疑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五日電)根據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聯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只有七分之一美國人同意布希總統聲稱,伊拉克戰爭是反恐戰中最重要戰事的說法。 但是新民調發現,雖然百分之六十一接受調查的美國民眾相信伊拉克是反恐戰的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十四認為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若干軍事策略專家也有同一樣懷疑,這對布希構成一個潛在的問題,因為它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並不同意他為繼續占領伊拉克辯護的主要論點。占領伊拉克業已證明比戰前一般預測的代價更高、傷亡更為慘重。民意專家說,這也許說明了為什麼布希的伊拉克政策獲得的支持已經減少。 在伊拉克戰爭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遭到民眾質疑之際,布希也聽到他自己黨內若干國會議員的類似疑慮。愛阿華州共和黨籍眾議員李契昨天就批評布希政府有關伊拉克的想法是「美國戰略思維史上最錯誤的假定之一」,又說占領伊拉克可能增加美國安全的威脅。 曾為現任國防部長倫斯斐工作的資深國會議員李契在與愛阿華記者舉行的一項視訊會議中說,布希政府預期會留駐伊拉克六、七年,而非他主張的「斷然」撤離。他說,長期占領會「在世界各地,可能也在美國製造更多的問題」。 幾位民意調查分析家指出,美國民眾將伊拉克與反恐戰解鉤對布希總統是不利的,因為他打擊恐怖主義獲得的高評價一直在協助維繫對伊拉克戰爭的支持。 在今年四月,百分之七十七美國人相信伊拉克戰爭是反恐戰的一部分,但是這個比率已在九月下滑到百分之六十六,上週進行最近一次民調時又下滑到百分之六十一。 在此同時,認可目前伊拉克情況的美國人已由四月的百分之七十五逐漸下降至九月的百分之五十和目前的百分之四十七。布希打擊恐怖主義獲得的評價仍然高達百分之六十三,但是這也低於四月的百分之七十九和九月的百分之七十,因為更少美國人相信伊拉克戰爭已使他們更為安全。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5 21: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50175.html 沃佛維茨:美軍不會提前撤出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四日專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佛維茨今天在獲悉二日美軍直昇機被伊拉克游擊隊擊落獲救的受傷人員中,又有五人不治死亡,使墜機死亡人數升高到二十一人時表示,美軍絕不會因受到伊拉克恐怖份子威脅而提前撤退。「美軍一定停留到任務完成才撤離」。 美軍一架CH-47齊奴克直昇機本月二日在運送返國休假美軍到巴格達國際機場途中,遭到伊拉克游擊隊襲擊,飛機墜毀,美軍死亡人數已增加到二十一人,另有十五人受傷治療中。 沃佛維茨本人上月到伊拉克視察時,所住旅館也遭恐怖份子襲擊,造成傷亡事件,所幸他住的層樓較高,未被火箭砲擊中,逃過一劫。 沃佛維茨在一場檢討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的座談會中表示,儘管忠於海珊的殘餘部隊及鄰國的恐怖份子仍在做困獸猶鬥,造成美軍傷亡日益增加,但美國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伊拉克重建工作完成,美軍不需要再留下的時候,才會撤離。沃佛維茨說,參眾兩院都已通過布希政府要求的伊拉克重建及反恐預算八百七十五億美元,而最近在馬德里舉行的捐款人會議,又募得七十餘國的捐款一百三十億美元,可見伊拉克重建獲得國內兩黨及國際眾多國家的支持,美國會加強清剿恐怖份子,協助伊拉克早日完成重建工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6 15: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60083.html CBS:五角大廈將派遣美國陸戰隊進駐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六日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今天報導,由於陸軍能夠派往伊拉克執行勤務的正規軍人數不足,五角大廈已提出一個解決辦法:派遣陸戰隊以及數萬名後備部隊。他們可以在伊拉克部署一年或更長的時間。 報導又說,國會昨天已被告知將在今天宣布的此一計畫的詳細內容。 由於五角大廈計劃召募和訓練二十五萬伊拉克人擔任安全勤務,在伊拉克打擊抵抗運動的軍隊總數預料將會繼續增加。目前獲得美國武裝的伊拉克人已超過十萬,不久後將會超過駐伊美軍的人數,雖然他們接受的訓練和忠誠度仍有問題。CBS News 表示,五角大廈勢必要徵召三萬名以上的後備軍人入伍,讓他們遠離現有的工作崗位一年以上。通常不會奉派執行占領任務而只待命準備因應世界各地危機的陸戰隊,也將有數千人被派往伊拉克,設法卸除美國陸軍承受的部分重擔。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6 15:4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6000505.html 媒體報導:九一一恐怖攻擊又一嫌犯身份曝光 (法新社華盛頓五日電) 據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聯邦調查局已經查出兩年前美國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行動時,一個原本應成為第二十名劫機者的蓋達組織成員的身分。 聯邦調查局幹員告訴該報說,據信這名蓋達組織份子一直到二○○一年八月之前仍企圖參與行動,但在攻擊展開之前因故離開美國。該組織對紐約及華盛頓發動的攻擊造成大約三千人喪生。 撞進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以及華府市郊五角大廈的三架噴射客機上,各有五名劫機者。 據美國調查人員指出,在賓州墜地摧毀的聯合航空九三班機,是遭到四名劫機者劫持,但蓋達組織原先計劃出動五個人執行任務。 今日美國報報導,司法部官員証實,這名原本應是第二十名劫機者的身分已經曝光。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6 15: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6150503.html 伊拉克和美國曾秘密試圖避免伊拉克戰爭 (法新社華盛頓五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導,伊拉克和美國今年二月曾秘密透過由一位黎巴嫩商人所斡旋的談判,試圖避免戰爭。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說,這項秘密談判牽涉到一名黎巴嫩裔美國商人哈吉和伊拉克情報官員。時間是在美國國務卿鮑爾二月向聯合國提出戰爭案之後數天。 「美國保險集團」總裁哈吉在中東地區被認為是與五角大廈有關係的人士。他告訴美國廣播公司說,一名伊拉克情報官員曾先到貝魯特他的辦公室來找他。 哈吉說,一星期後,伊拉克方面要求他本人帶他的助手到巴格達,並且與海珊的情報首長哈布希會面。哈布希目前仍名列美國軍方的通緝名單。 哈吉說:「根據我與此人的會談,我認為值得努力以避免戰爭。他們準備與高階層的美國官員會面。」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哈吉說,哈布希一再重申伊拉克公開發表的聲明,即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他並且建議允許數千名美國情報員或科學家到伊拉克檢查。 哈吉說,哈布希也建議舉行由聯合國監督的自由選舉、給予美國公司石油特許權,並且準備將蓋達組織的頭號恐怖分子雅辛交出。哈布希說,雅辛自從一九九四年以來即被伊拉克監禁。 據新聞周刊報導,這項計劃最後胎死腹中,部份是因為哈吉後來因涉嫌試圖從美國走私武器出境而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被捕。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7 10:1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70032.html 布希簽署伊拉克重建暨反恐八七五億預算案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六日專電)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在白宮簽署伊拉克及阿富汗戰後重建以及反恐軍事行動共八百七十五億美元的預算法案。參眾兩院的重要領袖,以及布希內閣相關閣員都應邀在場觀禮。 布希也感謝國會決定在這項預算案中,有關伊拉克重建經費兩百億美元部份,維持以國會撥款方式而非向銀行貸款,使重建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國會一度主張兩百億美元由美國政府向銀行借貸,並以伊拉克生產的原油償還。布希揚言如果國會通過這種方式的預算案,他將予以否決。布希今天簽署的這項八百七十五億美元預算法案,其中六百四十七億美元將用於支付美國的反恐軍事行動,另外二百一十二億美元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重建,其餘用於其他支出。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7 12: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7095006.html 美公布將把明年駐伊拉克部隊減為十萬五千人 (法新社華盛頓六日電) 華盛頓今天公布將把明年美國駐伊拉克部隊人數縮減至約十萬五千人,其中逾半數替代部隊將從國民兵和後備軍人抽調。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表示,八萬五千名戰鬥部隊已接獲部署命令,四萬三千名國民兵和後備軍人也已獲通知,準備前往伊拉克服役,接替部署在那裡的戰鬥部隊。 美國目前部署在伊拉克的部隊約有十三萬兩千人。 倫斯斐說,當輪調完成,目前美國駐守在伊拉克的四個師十七個旅,將縮減為三個師十三個旅。 他表示:「承認人數不必然等同於能力相當重要。我們正派遣適於處理伊拉克目前演變中威脅的部隊,其中包括更多機動性更強的步兵部隊。美國部隊人數或許相同,或許稍微減少,不過可確定的是:伊拉克安全部隊的整體力量將會增加。」 駐伊拉克美軍目前正遭遇愈來愈精密的攻擊,傷亡人數也日益增加。 具影響力的共和黨參議員馬侃昨天警告,美國派駐伊拉克的部隊至少需增加一個師,才能確保勝利。 參院軍事委員會的民主黨參議員利德,則批評這項輪調計畫是「另一項倉促拼湊部隊以派往伊拉克的權宜行動」。 他表示:「(美國)政府為了滿足明年縮減駐伊拉克部隊的承諾,忽視了武裝部隊過度投入的事實。」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8 12:5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1/60406.html 美國擔心蓋達組織可能以商用貨機攻擊美國設施 路透社 2003-11-08 12:18 [路透華盛頓電]一位美國官員周五稱,美國當局近幾周已接獲情報顯示,蓋達組織(alQaeda)有意以商用貨機攻擊美國設施。 儘管該資訊並未明確指出攻擊日期、時間或地點,但卻提到奧薩瑪賓拉登(OsamabinLaden)的網絡有意用貨機攻擊美國目標,且很可能在美國境內。 美國國務院一天前才更新有關赴中東地區旅行的警告,表示船隻和飛機可能在當地遭到劫持。(完) --編譯張若琪;審校施佩君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9 23:1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090112.html 美軍在伊拉克傷亡日增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九日專電)在伊拉克執行維持和平任務的美軍,最近頻頻遭受伊拉克游擊隊的突擊,根據五角大廈的每日傷亡戰報,近一個月來幾乎天天都有美軍喪生。昨天又有一輛美軍軍車在北部的法魯佳附近被埋伏游擊隊襲擊,兩名美軍當場喪生,這已使十一月一日以來美軍死亡人數竄升到三十六人。 一個星期前,即十一月二日,一架CH-47契努克直昇機載著三十六名欲返國退役或休假的士兵到巴格達國際機場途中,遭游擊隊攻擊,當場墜毀,造成二十一名美軍死亡,十五名受傷的慘劇。 自從布希總統於五月一日宣佈主要戰鬥結束以來,美軍在伊拉克死亡人數已達二百六十九人,而在三月二十日至四月三十日的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死亡人數才一百五十四人。 隨著美軍在伊拉克傷亡人數的累增,以及重建費用大幅增加,已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反對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政策。根據美國新聞週刊昨天公佈的最新民調,有百分之五十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支持布希的伊拉克政策,創下新聞週刊進行類似民調以來的最高比例,而支持布希伊拉克政策也降到百分之四十二的新低。不過布希、國務卿鮑爾及國防部長倫斯斐都已先後重申,美國不會因為在伊拉克美軍傷亡增加而提前撤離伊拉克。美國國會上週已通過伊拉克、阿富汗重建及反恐預算案八百七十五億美元。布希在簽署這項預算案時強調,這項法案的通過,「使我們的敵人及朋友對美國全力打贏這場戰爭,都不能再有任何懷疑」。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09 23:2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1/60543.html 利雅德自殺炸彈攻擊事件死亡人數可能多達30人,疑為蓋達組織主導 [路透利雅德電]外交人士表示,疑為蓋達(alQaeda)組織自殺炸彈客所為的沙烏地(沙特)阿拉伯利雅德爆炸案,已造成20至30人罹難、受傷人數可能多達100人。此一爆炸案的攻擊目標為Muhaya複合住宅,居民多為阿拉伯國家的外籍人士。 該複合住宅位於首都西區,爆炸案發生在西方國家剛剛發布恐怖份子攻擊警報且華盛頓關閉了駐沙烏地使館之後。沙烏地阿拉伯為全球最大石油輸出國。 目擊者表示,當炸彈客駕駛兩輛顯然滿載爆炸物的車輛衝入目標時,可以聽見槍聲大作。該複合住宅配備有警衛,居民多為來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與巴勒斯坦的專業人士中產階級家庭。 一沙烏地安全消息來源對路透表示,「這是對無辜者下手的罪行…是蓋達組織執行的任務。」 救難人員目前正在瓦礫中搜尋罹難者並撲滅大火。一名資深西方外交人士說:「我們沒有確切數字…但猜測應有20-30人死亡,50-100人受傷。」一沙國消息來源稍早稱,至少有兩人罹難、65人受傷。 一名美國外交官員表示,一名美國人受傷且另有一人據報失蹤,但不清楚這兩人是否為雙重國籍。一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華盛頓表示,並無美國外交人員居住在爆炸案發生的社區。 一名西方外交官表示,沙國內政部長納耶夫(PrinceNayef)與其他王室成員的私人住宅鄰近爆炸案發生地點。該外交人士對路透表示,「爆炸地點距離納耶夫的一棟住宅僅半英里遠。」 這名外交官員稱,在沙國安全部隊近來嚴厲鎮壓之下,此一複合住宅可能因此被選為攻擊的「軟目標」。(完) --編譯鄒衡天;審校張敏惠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11/13 01:2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At least 23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in a suicide bomb attack on an Italian police base in the southern Iraqi city of Nasiriya. Fourteen of the dead were Italian military personnel, while one Italian civilian and eight Iraqis also died. These are the first deaths to hostile action among the 2,400-strong Italian force in Iraq. Prime Minister Silvio Berlusconi said the attack would not affect Italys commitment to the US-led coalition.
The entire front of the three-storey building was ripped off, and there are fears that some of the victims might still be buried in the rubble. MAJOR POST-WAR ATTACKS
The BBCs Paul Adams, at the scene, says this was one of the worst attacks of its kind on a non-American target since the war began. He adds that although the Italians were popular in the area, the attackers seem to be warning that no coalition soldiers are safe anywhere in Iraq. Italian officials say 11 of the dead were paramilitary police officers - known as carabinieri - and three were soldiers. An Italian newspaper, La Repubblica, has quoted Defence Minister Antonio Martino as saying four soliders died, bringing the Italian death toll to 16. Local hospital officials quoted by Reuters news agency say eight Iraqis were also killed. A post-war deployment of about 2,400 Italian military personnel serves under British command in southern Iraq as part of the US-led coalition. Vile attack In Italy, President Carlo Azeglio Ciampi has appeared on national television to express his condolences to the families of the dead. Mr Ciampi called the bombing a terrorist act and said the officers were killed in carrying out their duty to help the people of Iraq recover peace, order and security. No intimidation will budge us from our willingness to help that country rise up again and rebuild itself with self-government, security and freedom Silvio Berlusconi The Pope condemned the bombing, describing it as a vile attack against a mission of peace. Mr Berlusconi said the attack would not derail Italys commitment to helping Iraq, but the Italian opposition has demanded the withdrawal of the countrys troops from Iraq. They were sent to an Iraq in flames because the government wanted to do a favour for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without taking risks into consideration, said Pietro Folena of the main opposition party, the Democrats of the Left. Now the Italian soldiers must come home. It is the only right thing to do at this moment. Members of other opposition parties made similar demands. Defence Minister Martino said fighters loyal to deposed Iraqi leader Saddam Hussein were behind the attack. Evidence on the ground and intelligence reports lead us to believe that todays attack was planned and carried out by remnants loyal to Saddam... united with Arab extremists, he said in an address to the Italian Senate. US soldiers killed Vehicle bombs have been used in attacks on numerous organisations in Iraq since the war ended, including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Nasiriya, a Shia Muslim city that saw heavy fighting during the war, had been relatively quiet in recent months. However, the BBCs Peter Biles says the bombing of a minibus in Basra on Tuesday and the killing of a Polish soldier near Karbala last week point to a possible upsurge of attacks in southern Iraq. Elsewhere in Iraq, the US military says two of its soldiers have been killed in separate bomb attacks in and around Baghdad. More than 150 US troops have been killed in attacks since major combat operations in Iraq ended.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11/13 01:2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忘了附上網址 . 在此致歉 http://news.bbc.co.uk/2/hi/middle_east/3263087.stm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3 09: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30007.html 義大利駐伊憲兵部隊遇襲 十六人喪生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十二日專電)位於伊拉克南部城市奈西利雅的義大利憲兵總部今天上午發生巨大爆炸,目前已造成十六位義大利人喪生,其中十一人為憲兵、四人為陸軍以及一位平民。由於目前仍有十五人受到輕重不等的傷勢,義大利各界高度關切後續發展。 總理貝魯斯柯尼對部隊遭到恐怖攻擊事件表示震驚,但仍重申義大利維和部隊會繼續在伊拉克執行任務。齊安比總統立刻透過電視轉播,向全民眾發表談話,並向家屬致意。義大利國會為此暫時停止會議全體默哀。義大利派有兩千四百部隊在伊克拉進行非攻擊性的任務。另外還有十幾名志願醫生組成的紅十字隊,在國際紅十字會撤出伊拉克後,繼續留在當地協助救助傷患等工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3 09:4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30020.html 中東自殺炸彈可能自以轉移陣地到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二日專電)最近幾週來,不僅駐伊拉克美軍,包括聯合國、國際紅十字會、波蘭以及今天的義大利軍隊,都遭到連番的自殺炸彈攻擊,傷亡慘重;但在此同時,一向是自殺炸彈舞台的以色列境內,卻是平靜得出奇。 一位中東外交官也在稍早告訴中央社說,儘管過去幾週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似乎漸趨平靜,但實際上以色列軍隊追剿巴勒斯坦武裝份子的行動並未停止,僅是最近一週來,以色列軍隊已擊斃了至少七名巴勒斯坦人,包括兩名兒童,而且以色列圍繞巴勒斯坦土地興建安全圍牆的工程也未停頓,巴勒斯坦人已是群情激憤。 這位要求匿名的外交官指出,如果是在以往,巴勒斯坦地區的武裝激進組織,例如可能是「哈瑪斯」或「伊斯蘭聖戰」,必然會立即反擊,而且多半會採取殺傷力大的自殺炸彈方式加以報復,但至今幾週來,除兩、三件小規模的個人持槍狙擊以色列軍隊事件外,並未見巴勒斯坦或其他阿拉伯激進組織有任何激烈的報復活動,「平靜得出奇」。 這位來自阿拉伯國家的外交官揣測說,訓練一個冷靜的自殺炸彈手並非易事,使用的強烈炸藥及引爆裝置也需要專家設計,而這類人才並不多,因此「是不是原潛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自殺炸彈手,轉移到目標多而且顯著的伊拉克境內」,支援打擊與以色列同伙的美軍及其他盟軍行列,才使得巴勒斯坦地區因缺乏自殺炸彈手而暫緩反擊以色列的行動。這位外交官不排除蓋達組織成員也涉及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包括以自殺炸彈方式攻擊以色列平民,加劇以、巴之間的仇恨和衝突,達到「借刀殺人」與「漁翁得利」的雙重目的。這位外交官提醒說,在過去每次的自殺炸彈攻擊事件中,如果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如「哈瑪斯」或「伊斯蘭聖戰」等未主動聲明承認,都有可能是出自蓋達組織之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3 15:4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30081.html 報導稱美中情局評估伊拉克安全情勢將惡化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三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台北時間今天上午報導,根據布希政府一位高層人士的說法,中央情報局最近有關伊拉克的評估報告提出警告說,伊拉克各地的安全情勢都會惡化,不只是巴格達,伊北和伊南也將如此。 CNN 指出,目前還不清楚此一評估是否促使美國倉促安排派駐伊拉克行政長官布雷默返回華府諮商。布雷默昨天在白宮與布希總統和高層國家安全官員會晤。 消息人士表示,昨天的白宮高層會議曾討論中情局此一評估報告。 要求匿名的這位布希政府高層人士說,布雷默同意中情局此一評估,還提出他個人的評論。 布希總統在昨天的退伍軍人節演說中曾提到,「最近有報告」指出效忠海珊分子與來自伊拉克境外的恐怖分子合作。 布希告訴傳統基金會:「效忠海珊分子與外國恐怖分子也許有不同的長期目標,但是他們有個共同的短期策略:恫嚇伊拉克人並且威脅美國和盟邦。在過去幾個月中,敵人已改變其組織與方法,我們聯盟正在採取因應措施。」 另一位布希政府官員說,布希演說這些內容根據的是有關伊拉克安全情勢的一份美國情報報告。 第三位美國官員表示,此一情報報告來自中情局,它的重點是幾個「當前的重大安全問題」。 這位官員拒絕進一步說明此一報告的內容,但是參與討論的前述布希政府高層人士指出,該報告在基本上指出伊拉克各地的安全情勢「將會惡化」。 這位消息人士說,該報告指出,更多伊拉克人正「加入游擊隊」,而其中許多是原先「靠邊站」但是現在認為他們可以對美國人「造成傷害」的森尼派回教徒。此外,彈藥「容易取得」,使游擊隊更容易發動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4 13:3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40094.html 傳蓋達組織準備發動大規模攻擊殺害十萬人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四日電)接近歐薩瑪.賓拉登的伊拉克境內蓋達恐怖組織指揮官已提出警告說,美國即將遭到旨在殺害多達十萬人的一項大規模攻擊。 位於華府的中東媒體研究所今天在網站指出,自稱為希傑齊的這名蓋達指揮官在回教網際網路論壇「堡壘」張貼的專訪中指出,「一項大規模而非常危險的攻擊」已經策劃完成。 希傑齊表示,他預期在目前的回教齋戒月進行的此一攻擊「會讓全世界大吃一驚,並且將使蓋達在上帝阿拉的戒律在祂的土地上執行,真正執行而不只是空言之前成為驚駭全世界(的一個組織)」。 他誓言:「你們等著瞧,蓋達與其對手之間的權力均衡將會突然改變。」 中東媒體研究所指出,此一專訪是在伊拉克城鎮法魯加南部進行的,當時有五名手持肩射式飛彈和其他武器的蒙面男子圍繞在希傑齊身邊。 希傑齊說,蓋達正在密切注意聯盟軍隊拘押的蓋達成員。「我們密切注意他們的處境...與敵人合作的政府將會為了俘虜這些希望恢復他們國家的榮耀和擺脫恥辱的英雄付出代價。」 他又說,「與敵人合作和叛逆的」政府應當知道蓋達的影響深遠,它的成員也普受民眾支持,不會只因為背叛的政府拘押幾百名蓋達成員就善罷干休。希傑齊強調,蓋達的目標是美國人,不是回教國家的政府。「毫無疑問的是美國的滅亡會導致那些依附它的那些脆弱政權崩潰。我們在建立回教主統治區以及上帝阿拉的戒律在他的土地上執行之前不會罷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4 13:3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1/61213.html 阿富汗塔利班領袖歐瑪透過錄音帶發聲,籲恢復對抗外國部隊的聖戰 路透社 2003-11-14 11:22 [路透斯平布爾達克/喀布爾電]在美軍進入阿富汗推翻塔利班(Taliban)政權領導人歐瑪(MullahMohammadOmar)後的兩年,一捲據稱為歐瑪發聲的錄音帶告誡已放棄對抗外國部隊「聖戰」(Jihad)的游擊份子,呼籲他們恢復反抗。 錄音帶中的聲音說:「我犧牲我的統治和一切所有,如果我還能為我的名譽奮戰,你們為何不可?如果你們不維護己身的榮譽,就表示你們的信仰薄弱。你們為何不能準備好犧牲?我已經犧牲了一切。」 該捲錄音帶由阿國南部斯平布爾達克(SpinBoldak)一名身分不明的機車騎士交給路透。一名塔利班人士薩瑪(MullahAbdulSama)稱,該錄音帶是近幾周內製作的。 若證明屬實的話,這將是歐瑪還活著的最新證據。過去兩年他一直是美國急欲緝拿的人士。 根據薩瑪所言,該捲五、六分鐘的錄音帶是歐瑪對一個10人委員會的演講。塔利班稱該委員會在6月底成立,旨在加強協調反美攻擊。(完) --編譯張若琪;審校陳宗琦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4 23:1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40146.html ABC:美國中央指揮部將把總部遷回卡達杜哈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四日電)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十三日引述軍方人士的談話報導,由於美國、盟國與伊拉克目標遭到的攻擊次數增加,負責伊拉克戰事的美軍中央指揮部司令阿必塞德將在下週開始把他的總部遷回中東地區。 消息人士又說,把總部遷回卡達首都杜哈,阿必塞德將能隨時進出戰爭地帶,讓他更容易掌握情勢。他也將在同一個時區,使他和參謀人員能夠根據情報更迅速採取行動。 自今年七月接掌轄區涵蓋中東的美軍中央指揮部以來,阿必塞德一直是由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中央指揮部常設總部,指揮伊拉克戰事。 阿必塞德經常前往中東地區,那是飛越大西洋的七千哩折磨人的飛航行程。把總部遷回杜哈的安排將加強美國官員的策劃與行動能力。 ABC News 指出,雖然阿必塞德的前任法蘭克斯將軍已在五月一日布希總統宣稱伊拉克主要戰鬥結束當天離開卡達,中央指揮部並未正式關閉杜哈總部,而將它視為坦帕之外的另一個總部。 阿必塞德把總部遷回杜哈的行動將涉及中央指揮部大約四百名參謀人員,預料他們至少將在當地停留兩個月。阿必塞德十三日並未在坦帕舉行的例行簡報中提到將總部遷回中東地區的計畫,但他曾提到伊拉克的安全情勢惡化。消息人士說,那正是中央指揮部總部遷回杜哈的主要原因。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5 22:29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50251.html 專家稱伊斯坦堡爆炸案疑與蓋達組織有關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十五日專電)據土耳其國立中東技術大學國際關係系主任巴吉教授表示,伊斯坦堡今晨發生的兩起慘重爆炸事件,造成至少十五人喪生、一百四十六人受傷,極可能與最近在沙烏地阿拉伯及伊拉克製造炸彈事件的蓋達組織有關。 土耳其官方安納多利亞新聞社稍早報導說,土耳其回教極端組織「IBDA─C」組織已經聲稱犯下今晨發生在伊斯坦堡的兩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但巴吉說,「IBDA─C」是一個人力及物力極為有限的小組織,不可能犯下如此傷亡嚴重的破壞活動。 土耳其情報局官員也懷疑可能與國際蓋達恐怖組織有關。 據綜合各家電視台實況報導,伊斯坦堡西西里(Sisli)商業區與庫勒迪畢地區,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幾乎同時發生爆炸,爆炸現場都緊鄰信徒正在舉行週六安息日聚會的猶太教堂,教堂受損嚴重,據說爆炸發生時教堂內相當擁擠。 據伊斯坦堡警方引述目擊者的話說,伊斯坦堡市區中心白尤路的庫勒迪畢地區今晨發生炸彈攻擊之際,見到一輛行駛中的汽車突然強烈爆炸,顯然恐怖份子是使用自殺汽車炸彈進行攻擊。以色列外交部已表示願意協助破案。但土耳其內政部長阿克蘇稍早在民營CNN─TURK電視台表示,今晨爆炸事件死亡者並無稍早所稱的猶太教徒在內。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7 13:2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70014.html 九一一後美國國家安全觀念和組織轉型 (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特稿)九一一恐佈攻擊行動在紐約人的心中烙下最沉痛的記憶。生活在這個多元又複雜的城市,紐約人心中難免疑慮:我們現在比較安全嗎?鑒於美國本土已經成為恐佈子的攻擊目標,美國政府在九一一之後成立了國土安全部,國家安全的觀念也更著重本土和社區的情報搜集和研析。 從紐約人的觀點看安全問題,曾經擔任紐約市警察局長的霍華.沙菲爾認為,警方的執法工作是重大的關鍵。反恐行動不只是聯邦層次的問題,地方警察對於情報的掌握,常常是防範及掌握先機的關鍵。他認為,在民眾身分的確認及掌握上,美國目前的制度的確不理想,讓不法份子有機可乘,所以還有許多工作應該做。 曾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政策顧問,目前在曼哈頓研究中心擔任反恐問題資深研究員的阿比.艾迪也強調,九一一之後,紐約地方警力已站上反恐行動的第一線,因為事實證明許多恐怖份子都是居住在美國本土,他們甚至在美國有工作,有合法居留的身分。地方警力必須對於恐怖份子的滲透和他們在美國民間的宣傳工作有所警覺。 紐約州的國土安全部辨公室主任馬克.可罕指出,紐約州按地區劃分建立了六十個反恐小組,此外,反恐的聯繫工作也與鄰近的九個州跨州合作。他也強調,安 全的觀念是從地方做起,許多恐怖份子都是隱藏在本地社區,而本地警察細心查訪可能就會發現蛛絲馬跡。 巴里島的爆炸案、以色列航機事件這些海外發生的恐怖份子攻擊事件,對於美國而言,可能都是預警。反恐問題專家比德.萊特勒指出,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恐怖攻擊事件受到攻擊的也是西方人,並不是當地的阿 拉伯人。 他同時表示,美國的移民法規和執行上有許多漏洞,也讓恐怖份子有可乘之機。 九一一的教訓讓美國政府和國會對於本土的安全問題有了新的體認。國會在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五日通過了一項「愛國法案」。這項反恐怖主義法案中涵蓋一連串措施,包括擴大警方與聯邦偵查和搜索權,並且緊縮移民和金融政策。 包括曾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情報計劃資深處長的瑪莉.麥卡錫及曾任總統國土安全助理的法蘭.吉路弗都指出,負責搜集情報和偵查工作的單位很多,只是情報的分析和各單位聯繫合作及分享情報的工作做得並不理想。吉路弗特別強調,民間的投入對於恐佈份子的偵查和恐佈行動的防範非常關鍵。 美國人的生活是否能更安全?吉路弗認為,「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同來幫忙塑造它。」 曾任美國司法部副總檢察長的賴瑞.湯普生表示,他曾經與歐洲及亞洲國家的反恐行動負責官員討論如何有效防範恐佈行動,結論都是要持續加強警察執法的工作。他指出,美國司法部在愛國法案通過之後,凍結了許多可疑的銀行帳號,也遞解了數百位可疑人士出境。 反恐工作和美國的外交政策、金融政策、電信管理政策等都息息相關。吉路弗指出,由恐佈組織全球洗錢的網絡可以偵查出信息。想了解恐佈份子的行為,要深究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會憎恨美國?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和學者們都認為美國政府在國土安全方面投注更多預算和努力是正確的做法,也都強調正確研判情報是防範工作最重要的一部份。在期許民眾能自動自發地提供線索的同時,專家們也指出,政府的情報和執法單位應該加強情報研析和跨部合作。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8 00:0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70212.html 報導稱伊拉克游擊隊已成有組織的反美武力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七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伊拉克的抵抗戰士在僅僅六個月內就已由結構鬆散的小股海珊追隨者發展成為有組織的小團體,它們不但彼此連繫,還仔細挑選炸彈攻擊的目標打擊美國領導的聯盟。 使用路邊炸彈或臨時拼湊的爆炸裝置業已證明是殺傷力最大的一種戰術。在某些情況下,伊拉克游擊隊利用行動電話引爆炸彈。他們先以一具手機的響鈴機械裝置連接爆炸裝置的雷管,在美國車隊駛入爆炸範圍內時用另一具手機撥前一具電話的號碼,再按發話鍵引爆。 時報指出,上個月出現反美武力已有組織的最明確跡象。伊拉克游擊隊快速的發動一連串自殺炸彈攻擊,以阻止伊拉克境內的國際單位協助美國。攻擊目標的包括約旦大使館、聯合國分部和國際紅十字會。此一攻擊上週已南移到奈西利雅,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造成當地以維持和平部隊為主的十八名義大利人喪生。 一位美國國防官員說:「顯示彼此連繫日增的是攻擊約旦大使館的第一項決定。攻擊聯合國分部代表的是比只是追殺美國人更複雜一點的一項決定。」 這位官員表示,許多抵抗運動戰士來自海珊殘暴的安全部門,其中包括特別安全組織、特別共和衛隊、尤其是海珊的兒子之一召募街頭惡棍組成的海珊敢死隊。在戰前,這些單位曾彼此密切合作。 要求匿名的這位官員說:「他們彼此恢復連繫並不怎麼困難。他們都有朋友的朋友,也有家庭關係。」 在四月九日美軍攻陷巴格達後,游擊活動即已生根,布希政府原先一再表示攻擊是來自毫無組織的小股效忠海珊分子。例如,國防部長倫斯斐六月提到叛亂分子時說:「他們在那裡的原因與行動都略不相同,那並不會使它成為一場游擊戰或是有組織的抵抗運動。」 在十一月上個月,美軍死亡人數已接近五十人,高級指揮官坦承敵人已變得更精明、更有協調,雖然實力並未擴大。 社會復興黨人逐漸變得老練已促使伊拉克美軍指揮官桑傑士中將採取更具攻擊性的戰術。他的部隊開始轟炸海珊戰士集會與進行策劃的建築物。在過去,美軍會突擊那些建築物,但是不會摧毀它們。 甚至督導整個伊拉克軍事行動的美軍中央指揮部司令阿必塞德上週也承認,伊拉克抵抗運動「已有組織。它正在組織起來,正在更有效的組織起來。」 但是阿必塞德斷然否認他麾下的指揮官之一指稱,海珊在聯盟三月侵入伊拉克之前即已策劃抵抗運動的說法。他說:「我認為海珊是世界史上最無能的軍事領導人之一。要給他任何功勞,認為他以某種方式策劃此事是我絕對無法想像的。」 他又說,海珊仍在人世,也還在伊拉克境內。 美國軍方估計,伊拉克抵抗運動戰士人數不超過五千人,其中包括大約兩百名外國戰士。 時報表示,許多攻擊是海珊在戰爭爆發前由監獄釋放的罪犯進行的。阿必塞德說:「在我軍直接交戰的大多數實例中,他們發現對方是受雇來攻擊我軍的非常年輕的失業青年。」以色列國防部長莫法茲上週接受華盛頓時報訪問時指出,部分外國戰士是真主黨在黎巴嫩訓練出來的,他們隨後經由敘利亞滲入伊拉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18 00:1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170186.html 華郵:美軍鋪設鐵絲網將海珊的故鄉隔離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十七日電)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對持續不斷的游擊活動深感挫折的美軍,已用可移動的鐵絲網包圍被罷黜的伊拉克總統海珊出生地、發身分證給所有男性居民、並且開始巡邏海珊親戚群居、位於提克里特近郊的富裕城鎮奧加通路。 羅素上週在提克里特指揮中心接受訪問時說:「叛亂分子不應獲准在一般民眾當中游走。我們決定做的是使奧加像個魚缸一樣讓我們能夠看到誰在裡頭游動。」 擁有軍事歷史學位的羅素表示,他對反游擊戰術太過高壓以致最後製造的的敵人比消滅的更多的諸多先例相當敏感。 他說,奧加到處都是不知悔改的社會復興黨成員,因此很難讓多半是海珊親戚的當地居民比現在更加痛恨美國人。除非定期突擊各住家,實在沒有其他方法來阻止奧加居民煽動暴力。 因此,在海珊為他的叔伯兄弟和最信賴的族人興建的寬敞住宅四周鋪設可移動的鐵絲網後,羅素率領的部隊成了人口普查員。自今年四月抵達伊拉克中部森尼派回教徒三角地帶的此一地區以來,他們首次真正知道住在當地的有那些人。 羅素下令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性為家人辦理登記,並且領取出入奧加鎮所需的身分證。總共有一千一百名男性遵照辦理,他們約占奧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他說:「奧加居民必須了解,他們正受到非常嚴密的監視|選擇權在他們手上。但是我要再次強調,該鎮並未關閉,只是受到控制,這兩者是不同的。」 郵報指出,對羅素來說,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自四月以來,他指揮的第一營已有五名兵士喪生、四十八人在行動中負傷,傷亡率高居第四步兵師各營之冠。 儘管鋪設了鐵絲網,羅素已開始力促與他定期在提克里特會晤的族長會議開始考慮至少與部分奧加居民和解的過程。他說:「不這樣,他們唯有求助於反抗。」 美軍中央指揮部司令兼伊拉克聯軍統帥阿必塞德上週視察伊拉克期間,也曾強調與森尼派回教徒和解的重要性。但是羅素表示,由於森尼派對海珊統治以及與海珊政權關係密切者所表現的敵意,提克里特的族長強烈抗拒此一構想。羅素指出,在他們的文化中,和解「必須經由談判取得,以血換血,那將是一項困難的過程。」 |
小貓 於 2003/11/20 08:45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真是無言以對.. 鏡報記者 潛入白金漢宮達二月 鏡報十九日還刊出包括布希夫婦下榻白金漢宮的臥房、女王用早餐的餐桌等照片。蘇格蘭警場指出,「所有相關單位已對此案展開全面調查」。白宮發言人則表示,雖然王宮安全出現瑕疵,「白宮仍對英國的安全措施深具信心」。白金漢宮發言人也表示,對於帕里如何獲得王宮男僕工作,已展開全面調查。 鏡報報導,該報記者萊恩.帕里十八日在王宮值完夜班後,於子夜時分辭掉這份工作,並將男僕制服留在他的宮廷房間的床上。他說,「今天早上(十九日)我理應伺候包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絲、國務卿鮑威爾等美國政府要員用早餐」,他表示,「這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安全行動的中心令人震驚的失當」。 二十六歲的帕里指出,過去八週,他以皇室家族貼身助理一職,在白金漢宮來去自如,「從我應徵上男僕一刻開始到昨天晚間步出王宮,沒有任何一次,有任何人執行稍微嚴格的安全調查,探問我的背景、檢查我的提袋」。 他說,「第一天上班,我便得到一張全區安全通行證與女王貼身助理的傳統制服,這讓我得以暢行無阻的接近皇室任何一名成員」,「因為我常直接接觸女王的食物︱呈遞托盤給她是我的工作之一,我可以輕易的毒死女王陛下,而就在數天前,正當當局為布希準備密不透風的安全措施之際,我可以任意徘徊於布希夫婦即將使用的房間」。 鏡報報導,帕里常常拿著行李與電子器材自由進出王宮,他工作時口袋裡總是藏著照相機,但從未被搜查過。布希到訪數小時前,帕里還被差派到美國領袖及其高級要員的房間擺設巧克力與水果,他還獲准進入到每個房間,放置中型盒裝的巧克力等。帕里表示,一切起於八月下旬,他在白金漢宮官方網站看到徵求男僕的廣告後,決意嘗試。他的履歷略而不談其記者經歷,並附上一為真、一為偽造的推薦函,王宮竟對杜撰的推薦函不查,該函上的電話則是帕里擔任酒保時酒館的電話。 白金漢宮安全出現疏漏已不是第一遭。一九八二年一名有精神困擾毛病的民眾闖入女王寢宮,還與女王聊天了十分鐘才被捕。在九三、九四及九五年,仍分別發生外人闖入宮內事件,這些闖入者的方式千奇百怪,有的利用樓梯翻過圍牆,有的則是利用滑翔翼闖入。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0 12:4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0092004.html 聯軍懸賞千萬美元逮捕海珊副手伊布拉欣 (法新社巴格達十九日電) 美國為首的聯軍今天懸賞千萬美元,逮捕前伊拉克總統海珊的副手伊布拉欣,並透露,伊布拉欣的兩棟房子,已成為聯軍在伊拉克進行徹夜轟炸的主要目標。 美軍以重量級武器,包括在AC-130力士型戰機上配備二千磅重的炸彈與一0五MM 的大砲,對伊拉克展開砲轟,以展現美軍夜間攻擊的戰鬥力。 聯軍指揮官透露,這也是自今年春天聯軍攻擊伊拉克以來,首次再以巴格達市中心作為主要轟炸目標。 在巴格達市區張貼的懸賞海報,以英文與阿拉伯文寫著,「凡是通風報信而使伊布拉欣被逮捕者,可以獲得千萬美元賞金。」 伊布拉欣是前權傾一時的伊拉克革命委員會副主席,除了海珊外,他是目前仍在逃的前伊拉克政權中官階最高的官員。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1 11:3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10039.html 土耳其軍方陸空攻擊擊斃十六名庫德分離份子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二十一日專電)據土耳其官方安納多利亞新聞社今天報導,土耳其政府軍在地面部隊與F四幽靈式戰機空中支援下,在土耳其東南地區追剿試圖在當地建立寒冬據點的庫德分離主義游擊隊,擊斃十六人,政府軍三人受傷。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3 19:06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2192004.html DHL貨機疑遭攻擊迫降巴格達 無人受傷 (法新社布魯塞爾二十二日電) 國際快遞業者DHL今天說,DHL一架貨機緊急降落在巴格達,但是拒絕證實這架貨機遭地對空飛彈擊中。 DHL發言人湯姆森說:「格林威治時間今天上午大約六時三十分(台北時間十四時三十分),DHL一架預計從巴格達飛巴林的空中巴士A三00貨機必須飛返巴格達,進行迫降。」 她說:「飛機成功緊急迫降,我很高興向大家確認,機上無人受傷。」 她又說:「我現在無法確認媒體的其他消息,因為我們沒有相關消息。」 美國軍方說,這架DHL飛機在巴格達上空被薩姆七型地對空飛彈擊中起火,但成功折回迫降。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5 00:1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40176.html 美報稱美國將把部分駐韓美軍調往伊拉克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四日電)華盛頓時報今天報導,美國軍事官員指出,美國將由南韓調派若干部隊到阿富汗與伊拉克,並且在一年之內開始將漢城美軍總部七千人的大部分撤出南韓首都。美國也在考慮解散南韓聯合國軍事總部,同時終止由一名四星上將指揮南韓境內軍事作業的作法。 國防部長倫斯斐上週訪問東北亞期間雖曾重申美國對南韓與日本的條約義務,也提供了有關美國軍事部署的各種線索。其他官員補充了有關的細節。 撤離南韓的一個主要理由是美國需要把第二步兵師的一萬七千名軍隊部署到其他地方。正如倫斯斐與其他軍方領袖一再表示的,美軍到處部署已顯得兵力薄弱。美國陸軍只有十個師,因此無法讓一個師留駐南韓。 倫斯斐曾告訴南韓聯合新聞社,五角大廈已擬訂調整駐韓兵力的方針,並開始與南韓政府討論此事,也會在六個月之內把這項計畫通知美國國會。 倫斯斐說,第二步兵師不會被派往伊拉克或阿富汗,但是目前駐防南韓的士兵幾乎一定會有人被派往那些國家。第二師本身將移防到漢城以南、更接近機場的基地,以準備因應亞洲其他地方的緊急情況。駐防南韓的三萬七千名美軍將會裁減,只是尚未決定裁減幅度。 美國軍官指出,五角大廈將在一年內開始把南韓首都總部七千人的大部分撤出漢城,還有一些人將調回美國。他們說,目前的科技將使南韓總部能由更少的人員操作。 美國官員正在談判此一調動的條件。美國早已表示,如果南韓政府支付有關費用,它將把南韓總部撤出漢城。而南韓國防官員一直在阻礙此事。 時報表示,南韓拒絕美國所提派遣一萬二千人的一師部隊確保伊拉克一個地區安全的要求,使美國更希望調用第二步兵師。 漢城將只派遣大多是非戰鬥部隊的三千名軍隊到伊拉克,其中七百人已經抵達當地。這代表美國或另一個國家也許必須派兵保護他們。時報又說,裁減駐防南韓軍隊的另一個理由是反美情緒彌漫,將美軍撤出漢城和首都以北人口稠密地區只會略微緩和緊張情勢。 |
ryan2181 於 2003/11/26 11: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4+112003112600491,00.html 2003.11.26 中國時報
「在我們準備歡度佳節時,美國情報單位持續接收及評估大量的錄音內容,這些錄音指出美國與美國利益,不管海內外,都受到可能威脅,」湯姆里奇在大西洋城機場附近的空警訓練中心巡視時,對記者表示。 「如果我們仍然是蓋達組織的頭號目標,事實上我們的確是,我們的利益…需要被保護,」他說,並呼籲美國人不要因為近來的攻擊都發生在海外,就感到自滿而鬆懈。 他相信美國本土會再次受到恐怖攻擊,「這不是假設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會發生。」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6 17:24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60076.html 美國與聯盟臨時當局考慮召回部分伊拉克軍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六日電)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昨天表示,五角大廈與聯盟臨時當局正在討論召回中級軍官以下的部分伊拉克軍隊的可行性。 倫斯斐說:「這是國防部與聯盟臨時當局正在討論的一個問題,我相信(伊拉克)執政協商會議可能也在討論此事,這是錯綜複雜的。」 這位國防部長表示,部分前伊拉克士兵已獲聘擔任警察、民防與邊界安全警衛工作。 倫斯斐說,他不知道在實際上召回某個軍官階級以下,但是與海珊政權關係並不密切的若干部隊是否可能,不過有關討論正在進行之中。 他不願說明也許會召回的軍官最高階級,但是他說有人提到中尉、上尉或上校。 密西根州民主黨籍參議員李文與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籍參議員魯加兩週前寫給布希總統的信在昨天發表。 他們在信中說:「正在從頭建立的伊拉克新軍隊目前只有不到一千人,我們無法以如此緩慢的速度把安全責任移交給伊拉克人。我們愈快建立伊拉克新軍隊,我們就可能有更大的安全,伊拉克的情況也會更好。」 這兩位參議員同時指出,伊拉克執政協商會議軍事指揮官艾拉威上個月曾在紐約時報撰文,呼籲召回中級軍官以下的伊拉克部隊。 他們表示,這些階級有許多「海珊並不信賴」,也「拒絕為他作戰的」官兵。「當然,他們必須接受審查,以除去社會復興黨高級幹部。」 美國文職與軍事官員指出,叛亂分子攻擊聯盟軍隊的次數業已減少,但是攻擊與美國領導的聯盟合作的伊拉克人的行動正在增加。美軍中央指揮部司令阿必塞德說,在過去兩週期間,聯盟部隊每天遭到攻擊的次數已減少大約一半,但是他沒有提出具體數字。官員們一直表示,美軍平均每天遭到三十到三十五次攻擊。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7 23:3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7165006.html 美軍逮捕伊拉克遭通緝政要第六號人物妻女 (法新社巴格達二十七日電) 駐伊拉克美軍昨天在巴格達北部展開突擊行動,逮捕列名通緝名單第六名的前海珊總統政府高官杜里。杜里是除了海珊本人以外,至今仍逍遙法外的前伊拉克政府最高層官員。 在伊拉克中北部負責巡邏的美軍第四步兵師指揮官歐迪諾中將說,杜里的妻子、女兒以及杜里的醫生之子,已在巴格達北部的薩馬拉一起落網。 歐迪諾中將在海珊家鄉提克里特告訴記者說:「此事與我們想要取得杜里的行蹤情報有關,我們想要知道他的下落,以及他可能從事什麼活動,我們相信他們會有一些杜里何去何從的相關情報。」 |
小貓 於 2003/11/28 10:31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布希總統真是勇.... http://tw.news.yahoo.com/2003/11/28/international/cna/4393239.html 感恩夜布希赴伊拉克勞軍 希拉蕊現身阿富汗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十七日專電)感恩節是最具美國特色的節日,也是美國政治人物贏得人心的最佳時機。美國總統布希今天在事前完全保密的情況下,意外飛到伊拉克與前線官兵共進感恩節晚餐,軍心民心為之大振。另一方面可能於二○○八年接收白宮的前第一夫人希拉蕊,今天也飛到阿富汗,與美國駐軍共進感恩節晚餐。 為了保密,白宮甚至使用聲東擊西的障眼法,宣佈布希將在德州克勞福農場與老布希夫婦及其他親友慶祝感恩節,甚至應記者的要求公佈了感恩節晚餐的菜單。 布希是在二十六日晚間,臨時通知幾個隨員及幾個發誓事前保密的記者登上空軍一號,直飛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 這是一項非常冒險之旅,因為前幾天一架DHL快遞公司的貨機才被伊拉克游擊隊擊中機翼緊急迫降;而美軍戰鬥直昇機被擊中墜毀的消息更屢見不鮮。 布希是在巴格達國際機場的的彌撒廳,與六百名第一裝甲師及第八十二空降師的官兵共進感恩節火雞大餐。 開飯前官兵還不知道布希是晚餐的貴賓。美國駐伊拉克行政長官布雷默還故弄玄虛地問戰地最高指揮官桑傑士中將,「聽說今晚有比我們更高階的長官要與我們共進晚餐,但我看來看去,並沒有誰比我們更高階呀!」這時布希笑嘻嘻地從帷幕後走進餐廳,頓時全場官兵興奮大叫,氣氛高到極點。 布希致詞時仍不改幽默本性,一開口就說「我正要找頓熱飯吃,謝謝你們邀請我來吃這頓晚餐」,全體官兵興奮得大聲歡呼,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布希說:「因為你們在這裡掃蕩恐怖份子,所以我們老百姓才不必在國內受恐怖主義的威脅,全體美國人都感謝你們,也都支持你們」。 布希在飯後與官兵們一一握手親切交談,令這些前線戰士感受到美軍最高統帥的關懷。 布希在伊拉克只停留兩個小時即與官兵們道別離去。而布希赴伊拉克前線慰勞官兵的消息,也在布希的座機飛離伊拉克後才發佈。白宮方面曾決定,這項意外訪問萬一在行前或抵達伊拉克之前曝光,將立即中止。 布希是歷史上第一位訪問伊拉克的的美國總統。不過在感恩節訪問駐海外美軍,則不是布希首創。一九九○年波灣戰爭正在激烈進行時,老布希就在感恩節晚上飛抵沙烏地阿拉伯,與駐在當地的美軍共進感恩節晚餐。小布希此行是否得自其老爸的靈感,或者是老爸的鼓勵,就不得而知了。 在此同時,前第一夫人、紐約州選出的民主黨參議員希拉蕊,也在感恩節晚上,在羅德島州參議員利德(Jack Reed)的陪同下,飛到阿富汗,與駐軍共進感恩節晚餐,受到前線官兵的熱烈歡迎。 這位已表態考慮參選二○○八年美國總統大選「重返」白宮的前第一夫人,在晚餐上告訴前線官兵,塔利班叛軍是在做困獸之鬥,但將無法改變戰敗投降的命運,美國應該多派軍隊,來完成美國領導的聯軍的反恐戰爭任務。 希拉蕊一向對布希總統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政策多所批評,但在感恩節夜卻飛到前線勞軍,頗令外界意外,而其爭取民心的用意也就昭然若揭了。 希拉蕊一行在訪問過阿富汗後,還將繼續前往伊拉克慰勞當地駐軍。921127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28 23:3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280158.html 傳美國官員說蓋達組織陰謀發動大規模攻擊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二十八日電)今日美國報今天報導,一位高層反恐官員表示,蓋達恐怖組織成員今年已放棄在美國境內發動幾項小規模攻擊的計畫,以集中努力策劃可與九一一恐怖攻擊相比的一項「更驚人的」攻擊行動。 但是這位官員指出,與被拘押蓋達成員的訪談、攔截的可疑蓋達成員通訊內容、以及其他來源已提供證據顯示,歐薩瑪.賓拉登領導的組織仍有指揮系統,並且決心發動也許可與九一一劫機自殺攻擊相比的一項攻擊行動。 大約三千人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中喪生。 要求匿名的這位反恐官員說,「顯而易見的是蓋達希望攻擊這裡」,它也在繼續尋求機會發動「一項釀成大禍的攻擊」。 這位官員表示,最近的情報報告顯示,儘管美國各機場自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都已加強安全措施,蓋達仍然著迷於利用飛機作為飛彈的構想。 報導中說,美國分析家仍然認為,通常是在規模較有限的攻擊中使用的爆炸物,包括自殺攻擊使用的汽車炸彈,仍是蓋達最可能在美國使用的武器。 但是這位反恐官員說,情報報告顯示,蓋達組織的若干成員認為,使用化學或生物武器的一項攻擊行動可能是超越九一一恐怖攻擊的一個方法。 這種武器可能難以利用,但是蓋達尋求取得它們已有幾年的時間。 美國分析家指出,目前還不清楚蓋達是否能夠取得化學或生物武器。但是那些武器代表比核子武器更令人擔心的問題。 有關蓋達可能發動攻擊意圖的最新情報,是在恐怖主義已使美國與世界各地都更加緊張之際出現。 土耳其境內的猶太教會堂與英國目標遭到一連串的致命炸彈攻擊,已使部分美國分析家表示,蓋達組織正在展開新一波的攻擊行動。 聯邦調查局與國土安全部已在上週通知執法單位特別注意貨機與化學工廠周遭的安全。然而,美國官員並未說他們計畫升高美國以顏色作為代號的威脅等級。 今日美國報表示,目前並不清楚過去兩年美國情報人員更加積極的努力|包括獲得更大的授權進行竊聽和其他監視行動|是否促使蓋達組織今年明顯改變在美國活動的策略,也不清楚目前誰在負責蓋達的策略。 但是據說賓拉登正藏匿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的邊界地區。分析家也認為,他在遭到追捕的同時難以策劃蓋達組織的策略。 美國及其盟邦自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已在海外逮捕或格殺數百名蓋達成員。美國分析家多半認為蓋達目前可能集中全力策劃對海外目標進行恐怖攻擊,但是美國執法官員說,他們已更加了解蓋達組織在美國的情況。 這些官員表示,目前美國境內只有少數人可被列為能夠執行恐怖攻擊的可疑蓋達成員。這顯示任何大規模的攻擊勢必要由進入美國的恐怖分子來進行。 前述反恐官員說,布希政府正在美國境內進行一千多項與恐怖有關的調查,它們幾乎都涉及涉嫌為蓋達或中東恐怖分子團體募款或召募成員的人士。其他嫌犯則是被列為受蓋達成員利用來取得偽造文件或其他材料的「不知情的幫手」。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30 11:28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300015.html 西班牙七名情報人員巴格達附近被殺害 ﹙中央社記者張淡浪馬德里二十九日專電﹚今天下午伊拉克時間三點四十五分,兩部搭乘八名西班牙情報人員車輛,在巴格達南部三十公里公路上被伊拉克恐怖份子以手榴彈及步槍狙擊,其中七名確定死亡,一名輕傷;西國防部長楚里約及情報局長今晚專機赴巴格達探視。 上述消息傳來,西班牙全國朝野均感震驚,西國防部長向媒體證實這項悲傷的事實後,西國王室及各政黨領袖均向七名犧牲人員的家屬表示哀悼,對恐怖份子再次對留在當地為伊拉克和平穩定努力的外國人員下毒手予以強烈譴責。今晚西國防部長及情報中心局長將搭專機赴巴格達,預定將七名犧牲人員的屍體同機載回西班牙。八名情報人員中,四名新赴任,四名即將調回國,未料發生上述慘劇。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1/30 11:32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1/200311300026.html 日派兵援伊和反恐立場不受外交官遇害影響 (中央社記者謝震南東京三十日專電)二位日本外交官昨日在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遇害,日本外務省對此表示震驚,同時強調將不會對恐怖主義和組織屈服。此外,日本外相川口順子也指出,派遣自衛隊赴伊拉克的計畫不會受到影響。 外務省今天上午召開緊急記者會,外相川口在會中透露,遇害的兩位外交官分別是日本駐英國大使館參事奧克彥英(四十歲)、日本駐伊拉克大使館書記官井上正盛(三十歲)。強調已經受到日相小泉指示的川口說,日本不會對恐怖行徑屈服,不僅支援伊拉克復興的基本方針不會動搖,派遣自衛隊赴伊的計畫也不會受到影響。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1 11:10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12/63390.html 美軍殲滅46名埋伏突擊美軍車隊的伊拉克人,另逮捕8人 路透社 2003-12-01 7:32 [路透提克里特電]美軍發言人表示,美軍周日在伊拉克中部城市沙馬拉(Samarra)殲滅46名企圖對美軍車隊進行一連串伏擊的伊拉克人,另外還逮捕八人。 美軍中校麥唐納(WilliamMacDonald)向記者表示:「第四步兵師擊退了多重的埋伏攻擊。」 至少有18名攻擊者、五名美軍士兵及一名隨行的平民在伏擊中受傷。 麥唐納指出,埋伏者一共在巴格達北部的沙馬拉設了三處主要攻擊點,他稱:「攻擊者企圖利用臨時架設的路障,阻止美軍的其中一個車隊。」 其中有些攻擊者還身穿海珊(薩達姆侯賽因)時代的敢死隊制服。 麥唐納拒絕說明這些埋伏事件是否與最近兩天發生在提克里特至沙馬拉地區的外國平民遇擊事件有所關聯。(完) --編譯張敏惠;審校施佩君 |
Luke-Skywalker 於 2003/12/02 22:43 | |
Re:反恐戰爭新聞剪報-7 | |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12/200312020217.html 印尼新修反恐法規定涉恐團體將被解散 (中央社記者余歌滄雅加達二日專電)印尼司法與人權部官員透露,即將修訂完成的反恐法將載明,對涉嫌策劃恐怖主義活動的團體採取法律制裁,其中包括解散、凍結及宣佈為非法組織。 他表示,反恐法修改小組參考國家情報局和其他情報單位所提意見,正在研究將採取的法律制裁步驟是否只限於把有關團體解散而已。 關於前些時有國防研究院官員建議,新法須增加軍方參與反恐工作條款,其所持理由是機場及其他戰略據點安全須由軍方負責;據透露,討論結果並未把這項建議列入新法草案中,因為保安與國際有關的機場等主要據點,已屬於軍方所負責的國防任務的一部分。 卡尼阿都表示,反恐法修訂草案可望本月內完成,呈交總統梅嘉娃蒂審閱後,即將交由國會通過。據了解,由於明年大選和總統直選期近,並成為新聞焦點,所以修改反恐法內容問題未引起太大爭議。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