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15 16:25
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打敗綠巨人老爹的神兵即將問世....................

戰神軍事論壇:

美 國 正 研 發 新 型 武 器 , 製 造 威 力 強 大 的 伽 瑪 射 線 炸 彈 , 專 家 警 告 新 武 器 一 旦 研 發 成 功 , 或 會 引 發 新 一 輪 軍 備 競 賽 。

據 《 新 科 學 家 》 報 道 , 國 防 部 已 把 伽 瑪 射 線 炸 彈 列 入 重 要 軍 事 科 技 名 單 。 該 炸 彈 雖 沒 有 核 彈 摧 毀 力 , 但 威 力 較 常 規 化 學 炸 藥 大 數 千 倍 , 一 公 克 炸 藥 的 威 力 便 高 於 五 十 公 斤 烈 性 炸 藥 。

伽 瑪 射 線 炸 彈 成 本 高 昂 , 每 公 斤 約 費 數 千 美 元 , 相 當 於 濃 縮 鈾 的 價 格 。 這 種 炸 彈 不 會 產 生 原 子 裂 變 , 但 仍 會 產 生 少 量 放 射 性 原 子 塵 , 若 吸 進 人 體 能 引 致 長 期 健 康 問 題 。

德 州 大 學 科 研 人 員 早 在 四 年 前 發 現 , 有 可 能 把 某 些 放 射 性 分 子 的 高 能 量 核 子 衰 變 過 程 加 速 , 期 間 產 生 的 伽 瑪 射 線 能 造 成 巨 大 爆 炸 , 並 可 用 於 武 器 上 ; 這 項 發 現 吸 引 了 國 防 部 的 注 意 , 由 於 仍 有 許 多 複 雜 的 技 術 問 題 有 待 解 決 , 相 信 需 時 數 十 載 方 能 研 製 成 功 。

一 些 專 家 警 告 說 , 伽 瑪 射 線 炸 彈 一 旦 研 製 成 功 , 或 會 迫 使 其 他 國 家 展 開 新 一 輪 軍 備 競 賽 , 甚 或 令 擁 有 核 武 的 國 家 使 用 核 武 , 並 鼓 勵 沒 有 這 類 武 器 的 國 家 生 產 核 武 。 在 五 十 年 代 , 美 國 政 府 擔 心 軍 方 濫 用 小 型 核 武 , 故 不 支 持 研 發 這 類 武 器 。 一 九 九 四 年 美 國 更 通 過 法 例 , 禁 止 研 製 五 千 公 噸 以 下 即 約 廣 島 原 子 彈 威 力 三 分 一 的 小 型 核 武 , 但 伽 瑪 射 線 炸 彈 是 介 乎 核 武 和 常 規 武 器 之 間 , 將 實 際 上 消 除 了 這 樣 的 限 制 。


NO:157_1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15 18:24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英國《國際飛行》近期報導]目前,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正在實驗的一種先進的脈衝爆震發動機(PDE)距離實用性驗證已經指日可待。因為這種發動機可以瞬態加速/減速,所以它的潛在用途包括超音速無人戰鬥機、超音速攻擊飛彈、渦扇和涵道爆震燃燒混合的單級入軌動力裝置。
  
  目前,在美國海軍一項為期三年的風險減少計劃下,該PDE設計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中國湖的海軍航空武器中心進行最後階段的測試。普拉特·惠特尼公司領導的研究小組包括波音公司幻象工作組和聯合技術研究中心,該研究小組的工作重點是對一種概念上接近未來美國海軍超音速攻擊飛彈發動機、由5個爆震管組成的PDE設計進行測試。
  
  在工作過程中,PDE透過不斷向一個一端開口的爆震室中注入推進劑混合物而維持工作。如同一個一級方程式賽車一樣,混合物由一個火花塞點燃,然後,燃氣來不及從燃燒轉向膨脹,就快速產生一個穿過爆震室的爆震波。爆震產生的巨大的爆炸壓力推動排氣從爆震室的開口端排出,從而產生推力。這個由5個爆震管組成的PDE與一個增壓的空氣供給系統直接相連,該系統模擬了Mach 2.5的進氣口壓力和溫度條件。
  
  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推進計畫經理稱,他們採用一種專利的閥門使PDE的進口與不穩定的燃燒過程分隔開。為與每個爆震管60Hz的工作頻率相匹配,這種類似蝴蝶結的旋轉閥的轉速達18000RPM,並且不斷填加乙烯、氧和壓縮空氣。這個閥門對點火順序進行調節--每個爆震管每隔16.6毫秒點火一次,這意味著該發動機每隔3.5毫秒要點火一次。
  
  儘管目前測試的目的是初步運行PDE和驗證PDE的性能,但在這個縮比的實驗型PDE上,每隔0.6毫秒點火一次,已經產生了202.3daN∼266.9daN(500lb∼600lb)的推力。


NO:157_2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15 18:30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這下子連UCAS(hip)都冒出來矣...........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據英國《詹氏防衛週刊》7月15日報導,為了對付來自巴勒斯坦聖戰者組織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海上襲擊,同時有效切斷他們通過地中海和亞喀巴灣走私軍火的渠道,以色列拉斐爾公司近日向以色列國防軍交付了首批綽號“保護者”的無人駕駛攻擊艇(USV)。這種無人艇全長11公尺,全艇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根據任務的不同需要,按照“即插模組即用”的原則,將不同的設備像堆積木一樣快速安裝在艇上,使之可執行部隊保護、反恐怖活動監視偵察、水雷戰、電子戰和精確打擊等多種任務。
  
  “保護者”設計時突出匿蹤性的考慮。上甲板沒有雷達反射物和增加雷達反射截面的設施,也沒有90度交角,艇體側面和上層建築為小角度傾斜,採用雷達波吸收材料建造。另外,減輕船體總重是設計的關鍵目標,為此拉斐爾公司採用了一些新技術:首先是艇體採用玻璃纖維塑鋼複合材料。玻璃纖維塑鋼具有較高的強度重量比和減震能力,可降低艇體受損程度和減少維修費用。其次是為加固艇體結構和減輕艇重,大量使用碳纖維及輕質複合材料取代傳統的鋼材料,艇的邊梁和框架也使用碳纖維材料。
  
  “保護者”最大航速40節,主要武器是一門30mm口徑機關炮,用於壓制或殺傷1500—2000公尺距離內的敵方力量,並可打擊4000公尺距離內的直升機。在對付有重裝甲的艦艇時,在主炮右側可加裝新型艦載飛彈,採用鐳射導引,緊急時這種飛彈還可攻擊直升機。上述武器均採用電動操縱,實現無人操作。
  
  據以色列拉斐爾公司提供的資訊,“保護者”無人駕駛攻擊艇的作戰指揮權屬於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本部下屬的國土安全局,日常巡邏維修則由以色列海軍負責,首批將有12艘服役,每三艘編成一個機動艦隊,輪流巡邏在靠近埃及的加沙地區巴勒斯坦人控制區海岸線、以色列本土沿海地區和黎巴嫩相鄰水域


NO:157_3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15 18:32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讓ASTER家族再也無法臭屁,標準二型BLOCK IV增程防空飛彈的後繼者:ERAM,參上!!
1. 傳聞中越地平線反巡航飛彈的標準五型飛彈計劃,終於初見端倪了.....

2. 小毛在茶館新幻想空間2003的大哉問:”哪些防空組合可以讓美海軍滿足: 1.匿蹤 2.省略額外的照明雷達 3.具有偵測對抗彈道飛彈的潛力這三項需求??”如今也已經有了答案:E/F波段的艦載PESA或AESA雷達+ERAM

3. 這下皇家海軍更有理由捨ASTER而就STANDARD了,15至25公里掠海反艦巡航飛彈攔截網算個啥??CEC + ERAM超地平線巡航飛彈獵殺連線才夠酷......

NAVSEA Proposes Contract For New Anti-Air Warfare Missile

(Source: US 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 issued Feb. 10, 2003)

After surveying the market to determine sources for existing and potential new technologies to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ended range anti-air missile with active seeker capability, NAVSEA is proposing to award a sole-source development contract to Raytheon Missile Systems.

This next generation Standard Missile would satisfy both the extended range and active seeker requirements. Raytheon is currently the sole producer of surface-to-air Missiles for the US Navy, including the Standard Missile 2 Block IIIB (a medium-range missile) and Block IV (an extended-range missile).

Raytheon is the only source that could provide this new ship-launched anti-air warfare (AAW) missile by FY10. The new missile is currently being referred to as the Extended-Range Active Missile, or ERAM.

The nam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it incorporates the active-radar seeker of an AMRAAM air-to-air missile, into the extended-range airframe of the Standard Missile Block IV. This approach leverages both the Navys previous investment in the Standard Missile line, and the Joint Air Force-Navy investment in AMRAAM radar technology. The fact that both ERAM and AMRAAM will use the sam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r the seeker, is expected to also result in lowered production cost for the missile.

The ERAM will replace the Block IV in the Navys AAW role. The Block IV was never bought in large quantities because it was to be replaced by the Block IVA, a dual-mission AAW and Theater Ballistic Missile (TBM) interceptor. The Block IVA was cancelled in December 2001 along with the rest of the Navy Area Defense program.

The pending ERAM procurement decision does not address the Navy’s need for a TBM system, as the requirements for such a system are still undefined.

The ERAM will be fired by the Aegis Combat System, like previous versions of Standard Missile, but is also expected to be compatible with the next-generation DD(X) Fire Control System. The ERAM addresses the Navys need for a long-range interceptor against aircraft and cruise missiles, which dates back to the 1980s.

The AMRAAM seeker will give the missile much improved capability against modern day threats. Having active radar in the missile may also allow engagements at very-long ranges, beyond the ship’s horizon by using networked fire control data such as that provided by the Navys Cooperative Engagement Capability (CEC).


NO:157_4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16 12:41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T-1000液金終結者與T-X波霸終結者的前身????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液體金屬技術(AT)公司獲約研動能穿甲小彈PGU-14B供美國陸軍和空軍使用
2003/8/15

  美國《防衛新聞》2003年8月12日報導,液體金屬技術(AT)公司與美國陸軍簽署了一項為期16個月、價值300萬美元的合約,繼續研製採用該公司的金屬複合材料製成的高性能的動能穿甲小彈PGU-14B,用於美國陸軍的穿甲彈藥系統,同時還將用於美國空軍的A-10攻擊機裝備的中口徑30mm機炮,以及美國海軍的艦炮,其目的是取代各軍種現在使用的衰變鈾穿甲炮彈。
  
  這項合約是在液體金屬技術(AT)公司完成了為期1年、價值100萬美元的合約之後簽訂的,對該新型動能穿甲炮彈進行了初步的彈道測試和量產所需的設備與工藝進行了設計。該公司的金屬複合材料具有非結晶的原子結構,其強度比鈦合金高2-3倍,同時能像塑膠一樣注塑成為精密零件。
  
  由於ATK公司現在是負責生產PGU-14B的主承包商,因此,液體金屬技術(AT)公司在這項新合約中選擇了ATK公司為其子承包商,負責整個系統的整合和彈道測試。


NO:157_5
flak  於 2003/08/18 23:22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這種武器在捍衛機密裡面有出現過

NO:157_6
Jamexz  於 2003/08/18 23:2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為什麼美軍對海豚這麼有興趣?用大烏賊會比較好玩........

NO:157_7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21 23:46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不愧是事事講究”匿蹤”與”無人”的變態死老美.............

下一步會是啥???無人空中加油機(UAT)???無人空中預警機(UAWACS)????


一擊必殺AEON環宇軍武網

2003/8/21

  據美國《航太日報》2003年8月14日報導,駐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的美國聯合軍種司令部司令特別助理Chad Manske中校所進行研究表明,大型無人駕駛飛機編隊飛行有助緩解美國國防部困擾的長期空運不足問題。

  去年,前C-17A駕駛Manske在參加麥克斯韋空軍基地空軍學校的先進空中與空中太空力量研究時,他撰寫了一份關於探索無人駕駛空運機概念的研究報告。

  他在所完成的這項研究中說,我希望工業和小型經營機構注視這項有限的技術。聯邦快遞和UPS公司正在作為一種成本節省措施研究無人架使飛機執行空運。

  自上世紀40年代末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以來,軍事空運需求已在穩定增長。最近的機動需求研究(MRS_05)表明,美國每天需要5450萬公噸.英里運輸。然而,美國現有的每日軍事空運能力衹有4520萬公噸.英里,其中民用儲備空運機隊可提供一半以上,運力仍短缺17%。

  由於目前的預算限制,有人駕駛飛機不可能彌補這項短缺。此外,MRS-05提出的需求還未計及9.11事件後所增加的額外運輸負擔。

   Manske杜撰了一個無人空運飛行器(UALV)術語,用來描述新一類的大型無人駕駛飛機。該無人駕駛飛機能補充現有的空運機隊和彌補軍事空運能力不足。在他的研究中,設想這種UALV的有效載荷能力為100000~160000磅(45400~72640公斤),不空中加油航程為3000海里(5559公里),使該飛機能到達波多黎各、關島、印度洋和英格蘭戰略空軍基地。

   UALV衹運貨物不載人,可與有人駕駛飛機C-17A母機編隊飛行,C-17A作為指揮中心領航飛行。每架UALV都裝備自衛系統,如大型飛機紅外對抗系統(LAIRCM),並配備箔條和曳光彈。

  充當母機的C-17A上裝有3個控制站,每個控制站配有一名操作員,最多可操縱3架UALV。有人駕駛母機幫助考慮和處理無人駕駛飛機周圍的現行空域情況。

   Manske說,節省成本主要來自減少人力需求。C-17A有3名機組人員,C-5A/B有9人分擔。 UALV的裝卸長可乘坐在母機上或等候在航程終端設施內。
   Manske在他的研究中說,由於存在著對解決空運能力短缺的可行成本效益方案的需求,通過投資推進現有的和正在興起的無人飛機技術,無人駕駛運輸機潛在著大力發展之前途。

   Manske還說,UALV的設想必須引起戰鬥司令官或高級官員的興趣,以便在五角大廈內贏得推動力。他已建議美國國防部或它的執行機構對UALV概念進行詳細地成本-利益分析,並建議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畫局評估它的技術可行性。[


NO:157_8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8/22 02:20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去年IDR月刊對ASTER飛彈家族的席瓦爾垂直發射器之介紹:

席瓦爾垂直發射器家族的成員目前有三:

A-43系列:可以發射Aster-15點防禦防空飛彈

A-50系列:可以發射Aster-15點防禦防空飛彈與Aster-30區域防空飛彈

A-70系列:
尚在研發中的最新家族成員, 預定在2004年進入全面發展階段, 2007年推出原型, 2008年進行SCALP-NAVAL巡航飛彈的試射, 2010年左右投入市場與美帝的MK-41VLS打對台; 其可以發射全長在6.6公尺以內的多種艦載飛彈, 包括Aster-15/30, ASTER BLOCK3 ATBM, SCALP-NAVAL巡航飛彈, 戰術型戰斧巡航飛彈, 以及垂直發射式反潛武器等等.


DCN估計在可見的未來內, 席瓦爾垂直發射器家族可望售出286模組(每組八管), 其中歐洲內250組, 歐洲外市場36組; 目前已成交的訂單有:A-43系列-->歐洲內八組, 歐洲外市場十八組; A-50系列-->歐洲內十八組, 歐洲外市場十二組.未來可望還有224組的歐洲內定單(主要顧客為老英的45級防空驅逐艦與老法老意合作的地平線防空巡防艦與FMM多用途巡防艦)與六組歐洲外市場定單; 以45級防空驅逐艦為例, 現有構型是每艦上配備有六組48管的A50系列席瓦爾垂直發射器, 但是未來可額外再行加裝兩組16管的A70系列席瓦爾垂直發射器, 以強化該艦的多用途作戰能力..........

DCN聲稱, 相較於老美的MK-41VLS, 席瓦爾垂直發射器家族擁有多項技術優勢:

1. 大量採用複合材料建構, 不含彈的系統重量比MK-41VLS輕上30~45%.

2. Chimney的寬度是MK-41VLS的1.5倍寬, 飛彈發射時所產生的高熱氣體瓦斯壓力明顯較低且消散快, 對船身與VLS系統結構的傷害明顯較低, 且即使飛彈因故障而發射不出去, 也不易發生內爆意外.

3. 由於垂直發射管的管徑大, 飛彈發射時所產生的瓦斯壓力消散極快, 使得垂直發射模組可以用150 ms的時間間隔發射飛彈, 換言之, 其理論上可以每秒六發的超神速發射飛彈.......(MK-41VLS則為每秒一至兩發....)

4. 模組與模組之間的alignment極為精準, 誤差小於1 mrad, 因此在須要更新並矯正模組發射管排列之前, 其可先反覆填裝發射飛彈八次.


NO:157_9
flak  於 2003/08/28 21:44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與火星人的決戰近了

NO:157_10
中台灣小紳士  於 2003/09/29 11:15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歐洲中短程防空飛彈系統-未來系列防空飛彈系統(Future Surface-to-Air Family , FSAF)簡介
將在英法義服役為一種可供多種載台發射的防空飛彈系統,以紫莞(Aster)防空飛彈,阿貝爾(Arabel)雷達為基礎,已分別發展出可供陸海載台使用,不同射程目的的防空系統,其原始防護目標包括飛機空對面及面對面巡弋飛彈等,其後在加入彈道飛彈為防護對象,目前紫莞系列有四種構型,
一.SAAAM(海基防空反飛彈系統)-採用紫莞15型飛彈
二.SAMP/T(陸基中程防空飛彈)-採用紫莞30型飛彈
三.SAMP/N(海基中程防空飛彈)-採用紫莞30型飛彈
四.可攔截短程彈道飛彈的紫莞30 block 1及可攔截更長程彈道飛彈的紫莞30 block 2

阿貝爾3D相位陣列雷達-可同時偵測追蹤十個目標,導引四十八枚備射飛彈
採用單面無源旋轉陣面,迴旋率60RPM,對橫截面0.5平方公尺的目標偵搜距離50km,對較大型空中目標偵搜距離100km,從偵測目標到發射飛彈的反應時間六秒,並可於半秒內發射二枚飛彈;另

紫莞飛彈通用段長2.6m,彈徑180mm,重約107kg
一.紫莞15屬點防禦系統全長4.2m,重約310kg,極速3600km/h,防禦次音速目標有效射程1.7~30km,防禦超音速目標有效射程5~15km.
二.紫莞30以區域防空為主,防禦高度3~10km的戰機有效射程100km,超出此高度則降為50km,防禦掠海反艦飛彈之接戰高度為0.05~25km,有效射程3~15km.
三.至於以反飛彈為原始設計目標的紫莞30 block 1可防禦射程六百公里的彈道飛彈,至於將在2010~2012年投產的紫莞30 block 2可反制射程一千公里的彈道飛彈.

進入法國陸軍服役的SAMP/T將以雷諾TRM10000輪型車為載具,每部車配置八發裝垂直發射台;進入義大利陸軍服役的SAMP/T將以Astra/Iveco八輪車為載具,每部車也八發裝垂直發射台,一個典型的SAMP/T飛彈連將配備一部阿貝爾雷達車一部指管車,四~六個垂直發射台,及額外的再裝填飛彈.
SAMP/N(海基中程防空飛彈)將由SylverA43/50VLS發射,全系統由一至六個模組組成,每個模組有八具飛彈發射箱.


NO:157_11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0 19:07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Agent Toganator橫行地表的日子不遠了.....嘿嘿嘿....

審判日的來臨並非Impossible,而是Inavoidable..............


美國海軍發展智慧型自主式網路和系統(AINS)的創新概念
2003/11/20


  英國《防衛新聞》2003年11月13日報導,美國海軍研究室選擇的創新概念使小企業的技術轉讓(STTR)連同美國海軍智慧型自主式網路和系統(AINS)一起進入第二階段。
   AINS的任務是發展自主式戰場技術,在沒有戰鬥人員的情況下能在全球範圍並持續地獲取殺傷情報和進行監視與偵察。上述目標是提供由布滿地面、空中和水下的無人駕駛、無人監控和無牽線的平台運載的通訊系統,以便完成通常在敵方戰鬥區域內遇到的任務。
  由Andy Feldstein博士領導的創新概念小組服務於上述STTR的兩個目的。第一,創新概念將進行UCLA研製的網路算法和現代化武器系統中的AINS轉換。提供自成形協議和特定航線算法,克服電流連通性的限制和導致網路自形成與自恢復性能的能力。單節點的臨時干擾或固有損耗將不影響UAV網路的穩定性,網路逐漸變得比較耐用和十分靈活。第二,創新概念將有助於多路輸入多路輸出(MIMO)通訊系統的原型發展。MIMO無線電系統利用發射器與接收器均使用多天線的概念使精選訊號更強。這個概念的優點是:非瞄準線鏈路中的高數據率通訊和有限的頻寬、較低的探測機率和改善的抗干擾性能。
   由上述STTR小組研製的技術將解決在高機動戰術環境中要求加強的無線通訊網路遇到的難題。AINS概念和技術是實現美國海軍網路的基礎。[


NO:157_12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1 13:00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一擊必殺軍武網

美國《航空周刊》:德國發展新的空對空飛彈技術


  美國《航空周刊》2003年11月17日期刊報導,德國政府正為其兩家主要的飛彈研製公司--BGT公司和EADS公司提供經費,用來改進飛彈組件、尤其是尋標器所需的新技術,使這些武器能更有效地使用。BGT公司正在發展一種新的紅外尋標器,採用電子控制的微機械視場選擇器,可改變紅外探測器的觀察角,不需要有安裝焦平面陣列探測器的環架,同時尋標器的窗口採用適形結構,埋入位於飛彈頭部下方的單具發動機進氣口的前端,從而使氣動阻力減至最小。聯合製造流星中程空對空飛彈用的發動機的、由EADS與Thales組成的一家合資公司,已經驗證了一種下顎進氣的發動機,使裝單具該發動機的飛彈具有更好的氣動性能。EADS公司正在發展一種新的Ka 波段、相位陣列雷達尋標器,強調結構設計要緊湊,從而為該飛彈加裝紅外探測器騰出大量空間。該相位陣列有大約700個小型收發器,可裝到飛彈的肩部,無需機械掃描,而是生成電子波束。採用該相位陣列雷達尋標器的空對空飛彈,可對多個目標進行追蹤,從而增強了對抗目標實施自衛干擾的能力。兩家公司都力求發展捷聯式硬體並減少活動組件,以減少體積和提高可靠性。多模式尋標器技術可增強抗干擾能力,而各單項探測器技術可相互補充、改善性能,發射時可採用主動導引,如果在工作頻率範圍內受到干擾,中段可採用導向干擾源的被動工作方式,末段則採用紅外導引方式。現在,兩家公司的重點都放在能用於空對空飛彈的技術,因為空對空飛彈對尋標器的大小和重量有最為嚴格的要求。這些技術在隨後將其硬體加以放大後,便可很容易地應用到防空飛彈上。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前景還不清楚,儘管德國政府一直關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投資,但經費相對來說還較少,下一步如何發展武器,現在還沒有明確的計畫,但德國這方面的技術無疑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NO:157_13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5 19:47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一擊必殺軍武網.........

英國《防衛新聞》2003年11月20日報導,歐洲EADS/LFK公司設計的一枚HFK E1高超音速飛彈,上個月在位於梅彭的德國武裝部隊(國防軍)靶場,由WTD 91軍事工程署首次成功地進行了地面發射測試。該飛彈的飛行馬赫數為7,約2.3公里/秒,打破了去年HFK E0類似試射創造的飛行馬赫數6.6的世界紀錄。這次測試證明,實現高超音速的技術研究是有效的,檢驗了可供未來高超音速飛彈應用的、廣泛的技術問題和物理現象。下列研究目標已經全部達到:飛行速度增加到馬赫數7以上﹔研究了氣動加熱和空氣動力現象及其對結構機制的影響﹔對元件和材料樣本進行了測試﹔對Bayern-Chemie公司設計的高功率發動機的性能特性進行了驗證﹔與去年試射的飛彈不同之處是採用平面舵面取代柵格舵面,以與極其高的飛行速度相適應。EADS/LFK公司研製小組採用的遙測設備,記錄了大量測試數據,尤其是達到最大飛行速度時的加速段的測試數據,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進展,將今年的HFK E1和去年的HFK E0測試彈的結果進行比較可獲得更多的資訊。以此,可繼續保持EADS/LFK公司在該研究領域內的國際領先地位。EADS/LFK公司是歐洲EADS公司的一個子公司,獨立承擔並進行了總共4次高超音速飛彈的飛行測試,該任務是德國研究和技術計畫的一個組成部分。[完]

http://www.eurofighter.starstreak.net/forum/viewtopic.php?t=787&sid;=87efd599c453ca500272b04d4a8265a9

1. EADS提出一款空射式反彈道飛彈極音速獵殺載具的構想,這款載具的長度預定不超過五公尺,重量低於三百五十公斤,平均時速超過十馬赫級(極速十二馬赫),颱風戰機可以在掛著四枚流星,兩枚ASRAAM/IRIS-T與三具副油箱的狀況下,掛著四枚此等神經兵器....更正,神兵利器衝入敵國領空去完成神聖熱血的ATBM大業.....不過這個計畫有兩個小小問題有待克服:導引系統與彈體飛行控制系統要如何設計,目前仍無頭緒.

2. 而有消息顯示,德國國防部打算自2004年起,中止對此一計畫的後續預算補助

3. 誠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


NO:157_14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7 19:3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根據IDR月刊消息:

法國國防部於今年年中正式下單採購第四代飛魚反艦飛彈:MM-40 BLOCK III,其中新造與自MM-40 BLOCK II升級而來的各數十枚,預定自2006年起正式量產成軍,延續目前全球總數量約2,250枚的飛魚王朝霸業.....

與以往成員的固體火箭發動機不同,MM-40 BLOCK III採用TURBOJET + 可拋棄式加力器推進方式,有效射程從原先的四十海浬暴增至一百海浬級,而重量卻從先前的870公斤劇減至780公斤,並在拋棄加力器後,進一步減至600公斤上下;MBDA宣稱:輕盈的彈體將能顯著提升MM-40 BLOCK III的終端機動性,助其突穿先進反飛彈系統的攔截.

MM-40 BLOCK III的彈體採用雷達與紅外線匿蹤設計,導引系統則為主動雷達+GPS導引設計,擁有目標選擇切換和沿岸目標打擊的能力,未來還可望進一步提升,成為夠格的陸攻武器;其推進系統採用源於ASTER系列的向量推力設計,使飛彈能自發射升空後迅速轉向,朝目標飛去,因此MM-40 BLOCK III可說是生來便有搭配於VLS的潛力

未來提升計畫:

A. 研發空射衍生型,供疾風戰機使用

B. 搭配於席瓦爾A-70或MK-41等VLS內使用

C. 換裝新型陸攻打擊/反艦雙用彈頭

D. 考慮加裝IIR尋標器,不過這至少得等到2010年後方有可能實現


NO:157_15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7 20:11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根據IDR月刊消息:

由於戰略需求的改變,法國海軍未來主力陸攻巡航飛彈:SCALP-NAVAL的射程需求,已經從最初的三四百公里級,一路增加至如今的一千公里級,且不排除未來繼續向上延伸的可能.

SCALP-NAVAL乃是從如今暢銷歐亞兩千枚的SCALP-EG空射型巡航飛彈衍生而來,兩者在推進與制導上大同小異,但SCALP-NAVAL將採用全新的彈體設計,以配合垂直發射器和魚雷發射管的使用需求,以及獲得更長的作戰射程;最初基於成本經濟考量,法國海軍只要求其具備三四百公里級的有效射程,然而後來其進一步研究發現:SCALP-NAVAL必須要有更長的射程方能滿足未來法海陸攻的需求.因此對SCALP-NAVAL的有效射程要求遂400 --> 600 --> 1000 KM(目前)

此外,SCALP-NAVAL將具備雙向DATALINK與ATS能力,使飛彈可以臨時切換攻擊目標,與具備攻擊像飛雲飛彈卡車等機動目標的能力;由於其次音速飛行的性質,飛完作戰全程可能得將近一小時,因此上述能力對其而言更形重要.

SCALP-NAVAL預定自2009年起,搭配於法海的17艘FM2新一代多用途巡防艦上,並於2015年起在法國海軍的六艘次世代SSN上開始成軍;除了自用外,老法也希望其能在英皇海的12艘45級防空驅逐艦上出現(只是在老美戰斧的強力競爭之下,希望渺茫),另外義大利海軍方面則提出在十艘與法國合研生產的義大利版FM2多用途巡防艦上使用全新研發的350公里級次音速匿蹤長程反艦/陸攻雙用彈之需求,則極有可能由SCALP-NAVAL的反艦衍生型所得標.


NO:157_16
flak  於 2003/11/28 08:01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除了自用外,老法也希望其能在英皇海的12艘45級防空驅逐艦上出現(只是在老美戰斧的強力競爭之
>下,希望渺茫),
不會啊,45級上已經綁了Aster垂直發射器的規,戰斧要上去,就得換成Mk41發射管。

NO:157_17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8 09:32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1. 45級防空驅逐艦上目前綁著48管席瓦爾A-50 VLS,另外還有16管的空間餘裕,未來增添陸攻能力的45級防空驅逐艦就是打算在這個地方著手;但這16管的空間是要裝席瓦爾A-70還是MK-41 VLS,目前仍未決定

2. 為了增加外銷潛在顧客源,SCALP-NAVAL與飛魚四的設計目標之一均為可自MK-41 VLS發射,席瓦爾A-70亦打算朝可以兼容戰斧發展.....

3. 英國皇家海軍於今年年中已經向老美提出採購105枚戰斧四的需求


NO:157_18
Mr. Anderson  於 2003/11/28 13:39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45級防空驅逐艦上目前綁著48管席瓦爾A-50 VLS,另外還有16管的空間餘裕,未來增添陸攻能力的45級防空驅逐艦就是打算在這個地方著手

A:陸攻飛彈這種誰都可以裝的飛彈(不需要複雜射控支援)上45級會不會浪費空間呢(個人感想)?


NO:157_19
flak  於 2003/11/28 13:56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3. 英國皇家海軍於今年年中已經向老美提出採購105枚戰斧四的需求
這是給潛水艇的吧?!魚雷管發射是冷門規格,阿帕契很難拼。

NO:157_20
flak  於 2003/11/28 13:59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A:陸攻飛彈這種誰都可以裝的飛彈(不需要複雜射控支援)上45級會不會浪費空間呢(個人感想)?
陸攻飛彈這種誰都可以扁的武器,當然要放在防衛最強的平台上。

NO:157_21
XF  於 2003/11/28 19:23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MM-40 BLOCK III的彈體採用雷達與紅外線匿蹤設計,導引系統則為主動雷達+GPS導引設計,擁有目標選擇切換和沿岸目標打擊的能力,未來還可望進一步提升,成為夠格的陸攻武器

嗯,我們自己的雄二E,不知有無這功能(目標選擇切換和沿岸目標打擊能力)耶?

>未來提升計畫:

A. 研發空射衍生型,供疾風戰機使用

B. 搭配於席瓦爾A-70或MK-41等VLS內使用

C. 換裝新型陸攻打擊/反艦雙用彈頭

D. 考慮加裝IIR尋標器,不過這至少得等到2010年後方有可能實現

這般看來,我們的雄二是較先見之明啦!不只有空射型(有,但不知國軍會否採購),
還裝上了IIR尋標器囉!至於有無陸攻打擊/反艦雙用彈頭,則應視中科院有無研發了
!至於要求雄二要有垂射型,這似乎不太可能!?

>MM-40 BLOCK III可說是生來便有搭配於VLS的潛力

嗯,其具有搭配於VLS之能力,不知是否有必要耶?如此可省空間,增加攜彈量,還是為了反艦
、對地打擊時,來個飽和式攻擊或者多目標打擊能力呢?


NO:157_22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8 20:12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嗯,其具有搭配於VLS之能力,不知是否有必要耶?如此可省空間,增加攜彈量,還是為了反艦
、對地打擊時,來個飽和式攻擊或者多目標打擊能力呢?

a:個人相信省去反艦飛彈箱,增加艦體匿蹤性是其最主要的考量.....當然有增加火力攜帶量之潛力也是其好處之一


NO:157_23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9 13:37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五噸多的火力,居然要一百萬磅級的龐然巨怪去投射???還不如拿攜帶精準打擊傳統彈頭的改良型ICBM/SLBM去擔此大任算了......

看來新一代的女武神之夢,下場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


一擊必殺軍武網......

美國《航太日報》2003年11月26日消息,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提出,國防預先研究計畫署(DARPA)希望在2025年能夠使用的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HCV)重量可能達到100萬磅(453.58公噸)。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正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安德魯斯航太公司參與DARPA 的FALCON計畫第一階段的競標。
   DARPA對HCV的初始要求包括:能從美國境內的傳統跑道上起飛,可攜帶12000磅(5443公斤)彈藥、在2小時內對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標實施打擊。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FALCON計畫經理Dennis Poulos說:該飛行器巡航速度將達到Mach 8到10,必將是個大傢伙,要能攜帶12000磅(5443公斤)彈藥飛行這麼快,飛行器本身將需達到幾十萬磅,甚至可能是一百萬磅,接近於蘇聯運送太空梭的An-225。
  在為期6個月的FALCON第一階段,諾﹒格公司將進行HCV的設計,定義一種保證使飛行器能高速飛行的熱保護系統,以及尋找高速飛行器和大氣間產生的電漿雲附面層(電離附面層)造成的導引、導航、通訊和指令、控制問題的解決辦法。到第一階段結束時,DARPA和美空軍將決定是否進行36個月的系統設計和研製階段,以及後續的30個月的武器系統驗證階段。
   FALCON小組還將進行公用航空飛行器(CAV)的子系統和系統級權衡研究。該公用航空飛行器(CAV)彈藥系統,是一種無動力、機動式、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能將重量約454公斤的彈藥投放到5560公里之外的目標上,該飛行器將部署在HCV上。
   FALCON計畫還在開發一種能在2010年部署CAV的小型發射飛行器(SLV)。據Poulos稱,CAV搭載在SLV上的首次飛行有可能在2006年進行。


NO:157_24
206cc  於 2003/11/29 17:3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ㄋㄇ大家都有看過CM31ㄋㄇ想哪裡需要改進ㄋ



NO:157_27
Mr. Anderson  於 2003/11/29 19:19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個人相信省去反艦飛彈箱,增加艦體匿蹤性是其最主要的考量.....

A:我覺得逆蹤防空艦這個觀念很好玩,一艘防空艦應該無時無刻用他的雷達搜索天空,
然而四射的雷達波不也同時暴露了該艦的位置?福島戰爭時,阿根廷的攻擊機就是用
雪菲爾德的雷達波來導航的,每當ESM燈亮起,超級軍旗就降低高度至燈光熄滅,直到
下次ESM燈光再度亮起,就這樣直到摸近飛魚的射程內發射飛彈走人.


NO:157_28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1/29 20:57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防空艦的使命本來就是燃燒自己,保衛同儕,而不是躲在後面當沉默羔羊

要是換成神盾或是TYPE45,則玩這套把戲的超級軍旗機還沒發射飛彈就已經下海餵王八了,再不濟也該攔截住這等單一反艦飛彈來襲,雪菲爾德既然如此不濟事,自當以身餵彈,以保護後面的航艦主力


NO:157_29
flak  於 2003/12/03 09:32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兩個輪子的T-1000?

NO:157_30
flak  於 2003/12/03 10:16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咦?連結怎麼不見了?
http://tw.news.yahoo.com/2003/12/03/international/ctnews/4402563.html

NO:157_31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2/03 11:1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一擊必殺軍武網美帝軍武區............

美國《航空周刊》2003年11月24日期刊報導,美國海軍計畫將新的AGM-88E先進反輻射飛彈整合到F/A-18 C/D和F/A-18 E/F戰機,但由於該彈的長度與現役的相同,無法裝在F-35戰機的武器艙內部,因此考慮進一步改良先進反輻射飛彈,改進項目之一就有換發動機,以便使飛彈長度縮小,能夠裝在F-35戰機的武器艙內部。除此之外,還將為增強性能進行多方面的改進,使其能由AGM-88 高速反輻射飛彈的壓制敵人防空(SEAD)轉變為摧毀敵人防空(DEAD)。該飛彈採用舊有高速反輻射飛彈的彈體,內部結構僅改變頭部和控制艙,計畫在2009年服役。該飛彈在今年6月進入發展和驗證階段,在此之前成功地完成了為期3年的技術驗證階段的多次飛彈發射測試,對Alliant技術系統公司設計的核心功能組件--雙模式尋標頭和快銷(Quick Bolt)通訊資料鏈進行了驗證。該雙模式尋標頭中的被動雷達的頻段,比高速反輻射飛彈要寬得多,而其毫米波雷達則用於末段導引,能對處於關機狀態的雷達目標實施攻擊。該飛彈還可通過快銷(Quick Bolt)通訊資料鏈,從載機之外的傳感器獲得威脅目標的更多資訊﹔同時,直到飛彈命中目標之前,都能將目標所處狀態發回己方用於戰鬥毀傷評定。該飛彈的中段導引採用全球定位系統/慣性導引系統,從而可避免出現高速反輻射飛彈因敵方雷達關機而偏離該雷達目標的問題。這些性能增強,可使作戰計畫訂定者將禁止攻擊區排除在外,保證不會攻擊平民住宅區,同時可避免友軍誤傷。由於像伊朗和北韓這些國家的軍隊裝備使用的也大多是原蘇聯時代防空武器,因此,美軍與那些裝備原蘇聯時代防空武器的北約組織新成員國的軍隊並肩作戰時,發生友軍誤傷事件的可能性現在會更大。在2004年底將進行廣泛的帶毫米波雷達尋標頭的先進反輻射飛彈的飛行測試,對其攻擊各種目標的性能進行檢驗,以利於編寫識別目標算法。在2006年將開始F/A-18 C/D戰機載彈飛行測試,2007年開始進行20次飛彈發射測試,其中,發展測試階段有7次,使用評估有2次,使用測試有11次。然後,進入全面生產階段。據說,該飛彈量產型的基本性能,較之其驗證型不會有根本變化,但是,它的大頻段使用能力會更強,而且能攻擊更多的目標。


NO:157_32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2/07 13:40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真是太KUSO了...........

一擊必殺軍武網美帝軍武區............

據法國防務科技引述法國情報人員透露的資料,美國科學家可能已研製出一種新型視覺與心理幻覺武器,它能在未來戰場上製造出虛假現實景像,這種最新工藝能夠在任何表面和大氣層中映射出物體的虛假形象,包括飛機、主戰車、艦艇,甚至使用新一代全息圖的整支戰鬥部隊和小組。它主要是借助雷射和複雜的電腦系統產生影像投影。


美軍指揮官則能獲得在戰事中製造新的虛假現狀的能力,從而壓制對手的意志,引他們走上歧途,攻擊虛假的美軍目標,使對手無法掌握美軍部隊的兵力、設備和作戰任務等真實情況。


據法國消息靈通人士透露,美國早在1993~1995年間就在科羅拉多州沙漠地帶進行了這種新型武器的測試,這些測試非常成功,現在美軍已經裝備了這種新型武器。據法國情報人員透露,美軍特別擅長製造“阿帕契”直升機的空中虛假影像。


這種新型虛擬武器還有一種能力,在戰場上空復現歷史人物或傳奇人物,包括在敵軍擁有絕對威信的宗教先知的形象。法國專家認為,這些形象能夠向自己的信徒下達放下武器、繳械投降的命令,從而對敵軍官兵產生非常強烈的心理震懾效果

(這也未免太藐視敵人的智慧了吧.......................)


NO:157_33
flak  於 2003/12/15 22:39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11月的IDR介紹了德國的互動式潛對空飛彈(IDAS,Interactive Defense for Air-attacked Submarine)。

IDAS根基於EADS的Polyphem光纖飛彈計畫,其中對空衍生型計畫:Triton,但EADS放棄了這個計畫之後,潛艇製造商HDW轉與BGT公司接觸,在挪威的KDA公司合作下,重起爐灶成為IDAS計畫。

IDAS飛彈長2.45公尺,直徑18公分,重量118公斤,計畫射程為15公里。擁有折疊主翼,可達到200m/s的最大速度,並進行5G的轉彎。

IDAS存放於四枚一組發射管,發射管可插入標準魚雷管,似乎並不像一般的潛射反艦飛彈還有密封的浮筒,射出接近水面的時候才把飛彈射出,IDAS直接從魚雷管射出後,就點燃四段火箭向天空前進(第一段水下,第二段離開水面爬升,第三、四段續航)。IDAS具有四個線軸會同時放線,以免飛彈斷訊。除了常見的發射管與飛彈尾端各一之外,中間還有兩個線軸以應付穿透水面的拉力。

在BGT接手後,可能最大的變革是尋標器。IDAS採用IRIS-T的IIR尋標器,甚至保留了90度的偏軸能力,不過用在潛射飛彈還大有用途。IDAS最主要的目標是協助潛艇對付反潛直昇機,不過潛艇往往只能發現潛艇的垂吊聲納,所以IDAS可以朝聲納的來源發射,離開水面後,利用90度高偏軸能力進行水平面360度掃瞄來尋找目標(明顯的發射後鎖定)。由於四噸級輕型直昇機的載重有限,通常是一架施放聲納,另一架攜帶魚雷或深水炸彈,如果IDAS在離開水面後發現第二架直昇機,也就是「應該」攜帶武器的直昇機的話,反而會先攻擊第二架直昇機。在攻擊過程的影像會經由光纖傳回母艦,操作手可以變更電腦的攻擊目標。如果不幸斷線,飛彈會往最後的已知方位攻擊發現的目標。

IDAS預計在2005年開始試射。


NO:157_34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12/20 10:55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南韓最新自主國防產品

2003.11.18~11.24 Flight International

南韓公佈兩款最新自製飛彈計畫:

A. M-SAM中程防空飛彈計畫,有效射程30~60公里級,據說是以俄羅斯的SA-10PMU為基礎開發而成,預定在2010年左右成軍

B. 新型反艦彈
外型與魚叉飛彈神似,有效射程官方聲明為大於150 km(但開發廠商聲稱其真實有效射程大於280 km),其採用慣導+GPS中途導引與毫米波雷達尋標器終端導引,開發廠商聲稱其擁有”Re-attack”能力;此款飛彈最初將搭配於KDX-II上成軍.


2003.11.18~11.24 Flight International
南韓打算展開自主UAV/UCAV開發計畫,其中UCAV科技展示機的部份預定於2009年出廠飛試


NO:157_35
fer-de-lance  於 2003/12/21 15:1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One of the reasons for not proceeding with any sub air defense system is that NATO navies sees no role for it. Using it simply provides a datum point for ASW forces to converge.

That is pretty much contrary to current doctrine. The missile would not get a customer unless 1) doctrine is changed 2) you sell the concept to a (gullible) foreign customer.

As German submariners from another generation would tell you, it is simply not possible for subs to fight off determined air attacks.

Re: AShM re-attack:

If you have sufficient endurance - ie. turbojet engine with plenty of fuel - the missile can be programed to go into a clover leaf flight pattern to re-acquire the target it had missed. Latest versions of Harpoon does this.


NO:157_36
flak  於 2003/12/31 00:18
Re:新武器大觀園與討論區

HDW對於潛艦防空這個罕見的課題真是不遺餘力,不惜恢復88mm砲的榮光。HDW與潛望桿公司Gabler共同推出了Hydra模組化潛望桿的概念。藉由將209潛艇的帆罩加長,能夠支援包含更多偵搜或武器模組的Hydra潛望桿。其中一個Moraine計畫,將把一門RMK 30 無後座力機砲塞入抗壓莢艙後,安裝於潛望桿中,潛艦甚至可以在潛望鏡深度將機砲伸出海面,利用光學射控攻擊目標。另外,義大利的Calzoni公司也提出了模組化潛望桿的UMM計畫,除了通信或電子裝備外,可選擇裝配25公釐鏈砲與光纖飛彈的垂直發射管。

以色列需要潛艦來發射核子飛彈,台灣需要潛艦來反制潛艦。潛艦還可以拿來幹嘛呢?哥倫比亞的2艘209級與兩艘義大利袖珍潛艦被拿來執行緝毒任務。哥倫比亞的毒梟常用類似黑金剛的快艇來運送毒品,由於體積小使雷達與肉眼都難以偵測,時速卻高達60節讓一般船艦望塵莫及,但潛伏於海中的潛艦卻可以用聲納輕易偵測到20浬外的快艇並通知海防單位攔截。潛艦通常在50浬近海守護哥倫比亞的海岸線,或是載運蛙人突襲毒梟的根據地。

俄系武器有萬用的RPG,西方武器也有類似的瑞士刀型武器。美國直昇機越戰開始使用的鋼鏢彈頭火箭雖然少為人之,但也是用過都稱讚的殺手級武器。這種火箭的彈頭由上千枚細鋼鏢組成,發射後會以類似散彈的方式散開,但由於鋼鏢的流線造型,所以不會像圓珠散彈一樣迅速衰減動能,鋼鏢可以持續維持動能達數公里射程,在越南戰場中足可以摧枯拉朽,掃蕩叢林的動植物。最近美國也實驗了一種WCMD集束炸彈的變形就是改攜帶鋼鏢彈頭,可以用INS引導炸彈在目標上空灑出數千枚鋼鏢而不必擔心會橫向炸開而殺傷周圍平民。瑞典SAAB公司將這種武器帶到步兵領域,為他們的84公釐無後座力砲開發了2.7公斤重的鋼鏢彈,內含1100枚鋼鏢,最佳殺傷距離是100公尺外,可打出一個密度每平方公尺十枚鋼鏢的大圓。拿這種武器跟RPG-7對K應該蠻有趣的。

以上摘自IDR。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