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回應本題 | 自選底色↑ | 返 回 |
FARMER 於 2003/07/29 11:49 | |
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473472.shtml
-------------------------------------------------------------------------------- 海巡署洋巡總局南部機動海巡隊隊長林萬長說,不要動不動就怪政府,海巡署船艦向來極力護漁,例如大陸、香港漁船入侵我海域濫捕,海巡署船艦都會驅離或取締。 林萬長說,海巡署船艦平日都在台灣海域巡防,以南機隊而言,最遠開到離高雄港約兩百浬的海域,怎會護漁不力?倒是有的漁民不守法,闖入別國領海偷捕魚才會被扣。海洋巡防總局直屬船隊隊長唐香然也說,海巡隊除了例行性的護漁等任務,只要接到任何突發的護漁任務,都會迅速派船趕往,護漁一向很賣力。 海洋巡防總局的部分船艦人員看法則和林、唐兩位隊長不同。陳姓隊員說,一些長官常交代「別惹麻煩」,儘量避免和鄰近國家在重疊的經濟海域「對上」。菲律賓、中共都是棘手的對象,除非必要能不碰就別碰,護漁有時候變得「被動多於主動」。 有的海巡隊員則埋怨部分船隻過於老舊、噸位太小或配備差,導致執勤時噪音擾人、速度不夠快、武裝也無法和菲國船艦相比;加上顧慮多,即使想全力護漁,也有心無力。 |
FARMER 於 2003/07/29 12:57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小弟不知這欄放這合適否?若不適請刪除 這我就真不太懂了 >>>站在護漁第一線的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人員有滿腹無奈,表示「弱國無外交」加上配備不如人
>>>有的海巡隊員則埋怨部分船隻過於老舊、噸位太小或配備差,導致執勤時噪音擾人、速度不夠快、武裝也無法和菲國船艦相比 海巡署這幾年不是買了不少新船艦嗎?怎會連菲律賓都比不過 |
布蘭妮 於 2003/07/29 13:23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弱國無外交」只的是我們台灣在國際上沒有地位明明是台灣卻說中華民國混淆國際視聽在加上 政府跟軍方軟弱無能長長被動大於主動連別國船隻進入我們的領海也只是驅離而已看看菲律賓 他們的實力比我們差卻有種這樣做而我們卻哀........如果現在是年代我想像上次中共間諜船 事件我看把他抓回來研究甚至擊沉都有只能說台灣真可憐游其是漁民哀........ |
布蘭妮 於 2003/07/29 13:2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3.40年代我想像上次中共間諜船 事件我看把他抓回來研究甚至擊沉都有只能說台灣真可憐游其是漁民哀........ 在加上叫海巡暑的船隻以後都靠補魚維生讓他們嘗嘗看當漁民的滋味 |
秋瑩拭水不夜天 於 2003/07/29 14:3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海巡署的船隻狀況究竟如何 , 是否可以請了解的前輩指教大家一下 ? 因為老實說 , 我也認為我方的實力遠勝菲律賓海軍 . |
Eagle 於 2003/07/29 15:0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菲律賓嚴格來說沒有海軍, 其艦隻也沒有反艦飛彈, 比起孟加拉國都不如: http://www.warships1.com/index_ships_Asia99-00.htm#13 其實它的唯一憑借是菲美共同防禦條約. 不過這條約適用範圍是菲律賓本土遭到侵 其實這是阿扁政府建立民眾信心的好機會, 臺灣應該硬起來, 派出錦江級在臺方二 |
FARMER 於 2003/07/29 20:1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臺灣應該硬起來, 派出錦江級在臺方二 百浬海域內護漁, 若逢挑舋錦江級就可以對付其小型巡邏艦 強力贊成. 在社會上,凡事都要依法而行,在國際上,所謂國際法那可是有實力有本事的人說了算 直接衝突實際上是比較不是那麼理想,今天我們至少有外勞政策可以運用:先給他們吃甜頭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7/30 00:3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一擊必殺軍武網聯合晚報消息.......... 台灣外交部: 扣船無罪, 菲國有理 對於遭菲律賓扣押的漁民表示,他們在菲受到不人道待遇,且我駐菲官員並未提供協助。對此,外交部內部人士則說,遭菲扣留的其它國家漁民都是被關在居留所、監獄內,只有台灣漁民是經由我駐外人員的努力,才留在船上免受牢獄之災。該人士也強調,台灣有許多漁船根本是把船開到菲律賓領海捕魚,菲律賓的海巡、海軍單位能不動作嗎?據指出,我方去年有五艘漁船、今年有四艘漁船遭到菲方扣留,外交部人士指出,一旦我方漁船遭扣留後,駐外單位人員都會前去處理,除了交代菲官方能以人道關懷照顧台灣漁民外,也要求菲官方能讓台灣漁民留在船上。該人士表示,經由與菲官方交涉後,遭扣留的台灣漁民都能留在船上等待司法判決,由於賠償金額與沒收漁船的懲處不為我方漁民所接受,所以才會讓司法審判曠日廢時。他強調,在這段扣留時間,我駐菲代表處人員都會送民生物資給漁民。對於漁民私自離菲返台一事,該名外交部人士說,這才是問題的開始,當初我方向菲方保證,台灣漁民會在船上等候司法判決,不料漁民私自離菲,這對菲方將會很難交待。內政部長余政憲則表示,台灣經濟海域的劃分都是依國際規定處理,難免會與日、菲兩個鄰近國家重疊,世界各國也都會踫上類似情況。他強調政府相關單位已密集與日、菲進行磋商,在進程上難免不如預期,但政府已盡力在作,希望漁民們也能遵守經濟海域規定。
|
破裂的人偶 於 2003/07/30 01:4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我國海軍要用來護漁當然綽綽有餘,但現在得罪菲律賓,與菲律賓交惡,如果菲律賓明著暗著幫助中國攻打我國,只會讓我國在戰時更陷入絕境,人偶以為尋求外交途徑解決此一問題才是上策...釣魚台問題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 |
WILLIAM 於 2003/07/30 10:58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求外交途徑解決此一問題才是上策...釣魚台問題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 >>> 什麼叫做外交途徑?臺灣和菲律賓有邦交嗎?人家菲律賓鳥你臺灣的外交部? |
PYCB 於 2003/07/30 11:01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不用那麼麻煩吧,拖一艘靶船到菲律賓外海(菲律賓領海但是還是算公海範圍),然後在當著菲律賓 海軍的面以海空火力把船送進海底,然後再宣佈是實彈演習就好了。 |
WILLIAM 於 2003/07/30 11:43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其實這是阿扁政府建立民眾信心的好機會, 臺灣應該硬起來, 派出錦江級在臺方二 百浬海域內護漁....... >>> 作法:海軍應立即將 12 艘錦江級巡邏艦連人帶船撥給海巡,並於東沙島建立常駐前進基地 |
吱吱鼠 於 2003/07/30 11:5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該人士也強調,台灣有許多漁船根本是把船開到菲律賓領海捕魚,菲律賓的海巡、海軍單位能不動作嗎?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漁民真的開到人家領海內捕魚的話,那麼到底是誰理虧? >講外交途徑解決一直以來都是政府鴕鳥的心態和藉口 如果我們的漁民先跑到人家領海去捕魚,台灣到底要用什麼凶惡的手段來回應人家的主權? |
FARMER 於 2003/07/30 11:59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對於遭菲律賓扣押的漁民表示,他們在菲受到不人道待遇,且我駐菲官員並未提供協助。對此,外交部內部人士則說,遭菲扣留的其它國家漁民都是被關在居留所、監獄內,只有台灣漁民是經由我駐外人員的努力,才留在船上免受牢獄之災
>>>台灣有許多漁船根本是把船開到菲律賓領海捕魚.....由於賠償金額與沒收漁船的懲處不為我方漁民所接受,所以才會讓司法審判曠日廢時。
|
吱吱鼠 於 2003/07/30 12:07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姑且不論我們的漁民是否真的有錯,哪有人一關就是經年,到底是要沒收漁船,要判刑,還是要..錢 搞不清楚就一直關著,而且他們就是吃定我們政府那種息事寧人的態度,索性不回應,你又耐我何 對啊,跑到人家領海內捕魚,居然可以要求人家讓你捕魚捕個夠,也不用處理侵入領海的法律問題。 >什麼叫做外交途徑?臺灣和菲律賓有邦交嗎?人家菲律賓鳥你臺灣的外交部? 不用外交途徑而是先用武力,實在不清楚這種邏輯是要做什麼。 |
WILLIAM 於 2003/07/30 13:19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不用外交途徑而是先用武力,實在不清楚這種邏輯是要做什麼。......... >>> 如果用外交途徑能解決問題誰願意動用武力? |
Eagle 於 2003/07/30 13:5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對啊,跑到人家領海內捕魚,居然可以要求人家讓你捕魚捕個夠,也不用處理>>侵 入領海的法律問題。 >>如果政府也跟著一些漁民藐視法律的話,那麼真的是世界大不同。 這種事情要公平的證據, 如果真的侵入對方領海內捕魚, 那麼被捕、被罰是罪有應 >>息事寧人?不然呢,有種把菲律賓全國消滅。 >>不用外交途徑而是先用武力,實在不清楚這種邏輯是要做什麼。 >>上兵伐交,以外交途徑解決最好,攻城是最下策,直接使用武力是最下策。 >>連美國要攻打伊拉克之前都還在用外交途徑,只有台灣最大牌,可以直接使用武 |
Agent Toganator 於 2003/07/30 15:48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台灣硬起來系列PART II..........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崑福、梁靜于/連線報導 六艘被扣菲律賓的我方漁船,五天內先後脫困返台,外交部及漁業署擔心引起菲國政府誤會,已派人向菲國說明事件過程,以取得諒解。 至於被琉球籍「滿億豐」號漁船載來台灣的菲國海防士兵馬龍,我方人員擔心他返國後的說法「變卦」,在訪談他過程中全程錄影錄音存證,以免菲國做不實指控,增加往後交涉困難。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官員昨天透露說,這段期間菲國有風災、兵變,相關官員可能忙於處理國內事務,迄未對漁船脫困發表看法,或向我政府表達意見,外交部及該署密切注意。 這名官員說,六艘漁船回到國內後,仍有三名台籍船員、一名大陸漁工、七名印尼籍漁被扣菲國,為免引發不良後遺症,外交部已派陳姓專員護送海防士兵馬龍返回菲國時,順便向該國解釋被扣漁船返台不是「脫逃」,而是因山洪暴發漁船被衝出大海,被迫採取「避難」動作。
|
WILLIAM 於 2003/07/30 15:5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大家來認真看看政府所謂~~外交途徑~~的作法!! |
吱吱鼠 於 2003/07/30 16:18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如果用外交途徑能解決問題誰願意動用武力? 而且要在別國政府能認知臺灣外交部的發言的狀態下 不知道菲律賓政府外交政策現在奉行的是一中原則?還是一臺原則? 在外交途徑都還沒宣告無效之前就要動用武力,可見本來就是對外交途徑不信任。 >再說菲國立法, 把二百里領海劃到臺中港, 兩百浬“領海”?如果是經濟海域,當然是協商解決,我們當然有籌碼可以談。 >臺灣沒有外交途徑. 而且強力 沒有外交途徑?如果所謂外交的定義只是在“有邦交”的國家的話。 >美國之前以外交力量要求中共 武力展示?美國船艦只不過在公海航行,中國馬上出動所有的核能潛艇,為什麼?因為美國動用的是軍艦,而不是警察單位的艦艇。 >再講一遍, 力量與信心的展示與使用武力完全是兩回事. 強力護漁正是要避免未 不是只有派出軍艦就叫做力量與信心展示,派出軍艦本身就是要升高衝突,宣示經濟海域主權是用警察單位,而不是軍方單位,別以為叫出軍方單位就可以避免衝突。 |
吱吱鼠 於 2003/07/30 16:27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大家來認真看看政府所謂~~外交途徑~~的作法!! 犯罪地點在菲律賓領海,當然是由菲律賓審判。 |
WILLIAM 於 2003/07/30 17:14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在外交途徑都還沒宣告無效之前就要動用武力,可見本來就是對外交途徑不信任。 >>> 以外交途徑最後的可能拿條件交換犧牲臺灣的利益!而菲國繼續予取予求~~軟土深掘~~ 犯罪地點在菲律賓領海,當然是由菲律賓審判.......... >>> 如何界定他們一定在菲律賓領海內?
>>>> 要這樣想那也無妨!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30 17:2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news.yam.com/cna/politics/news/200307/200307300037.html 海巡署花蓮艦 到南海護漁與宣示主權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三十日電)遭到菲律賓扣捕的多艘台灣漁船陸續脫困返抵國內,海岸巡防署所屬南部機動查緝隊今天派遣大型巡緝艦「花蓮艦」由高雄港出航,到南海護漁和宣示主權。 林萬長表示,這次任務是護漁和宣示主權,將巡航到台灣與菲律賓的相鄰海域,已指示所屬全力避免與相關國家艦艇發生衝突及無謂的糾紛。 這次巡護任務的巡航海域為北緯二十度以北、東經一百十九度至一百二十五度間的海域,並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有關人員陪同登艦隨行,林萬長籲請我國作業漁民遵守相關漁業合作協定和秩序。「花蓮艦」總噸五百噸,是海巡署所屬艦艇艦齡較新者,這次巡航任務搭載海巡隊員三十五人,艦上除配備有二0機砲和重型機槍,隊員並配備有手槍、烏茲衝鋒槍和T七五自動步槍,規劃巡航護漁和宣示主權任務四天。 |
Excalibur 於 2003/07/30 20:32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這件事各位不要被新聞報導的方向引導過去 經濟海域重疊的問題本來就是要靠兩國間談判解決 我不了解我們跟菲國先前是否有協調過 應該最後結果都是一邊一半 在這之前如果直接動用軍隊是挑釁而且也是反應過當 最好的方法是先派警察去 如果菲律賓海軍當真不知好歹, 把他那些廢鐵海軍開出領海 並且要到我們這一半來抓人, 海軍再出面也不遲 況且小弟不認為菲律賓敢那麼大膽 有漁民說他們碰到海軍如果不是誇大其辭 就是已經闖進對方海域了, 如果這樣那麼他們也有錯 我不認為連去別國偷竊的國民都要保護 |
Wechen 於 2003/07/30 21:27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隊員並配備有手槍、烏茲衝鋒槍和T七五自動步槍 ↑抓點小錯誤... |
草地人 於 2003/07/30 22:52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記得以前菲力濱連中共的武裝漁政船照抓,所以菲力濱抓我們的漁船也沒什麼特別,中共的武裝漁政船如果跑到我們的領海來也只敢驅離而不敢抓。 |
SK2 於 2003/07/30 23:41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菲力濱連中共的武裝漁政船照抓 did that ever happen before? |
ryan2181 於 2003/07/31 09:00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477681.shtml 加強南海護漁 花蓮艦出發 我國漁船經常被菲律賓扣押,行政院長游錫堃要求加強護漁,海巡署昨天起加強南海護漁勤務,一方面把每星期一次的派艦巡護,提升為每星期兩次,另方面出動直升機加強巡護。第一艘執行加強護漁的「花蓮艦」,昨天從高雄港出發,巡護範圍涵蓋與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區。 海巡署說,南海護漁範圍涵蓋北緯廿度以北,這個海域也包括菲律賓巴丹島等島嶼在內,在我海岸線一百廿浬內,也是我國主張的經濟海域。 六百噸級的「花蓮艦」昨天從高雄港出海,由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長林萬長帶隊,艦上有卅五名官兵,並攜帶T七五自動步槍、烏茲衝鋒槍。 海巡署指出,漁業署已透過各種途徑向我國漁民宣導勿進入他國領海捕魚,同時加強護漁,今年四月起,定期派遣巡防艦加強南方專屬經濟海域的漁業巡護,至昨天為止,共計執行十八航次,動員人力五百四十三人次,外界指責護漁不力,海巡署認為有誤解。 【記者陳崑福/東港報導】一年多來有多艘我國漁船被菲律賓查扣,日前借助「尹布都」颱風帶來山洪暴發才得以返國「避難」;漁業界人士說,對照大陸處理該國漁民被扣作法,與菲國積極交涉,五個內月全部被罰款了事,讓屏東縣東港地區漁民看在眼裡,很不是味道。 菲國政府去年由海防部隊、法官、海軍、各省省長、漁業局、外交部、總統府等多個單位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加強查扣入侵該國海域漁船。除了去年四月起多艘我國籍漁船遭查扣,大陸被扣漁船有廿多艘,一百六十多船員,人船數量遠超過我方。 東港地區漁業界人士說,北京政府接到漁民反映被扣兩個多月,思鄉情切,便指示駐菲律賓大使館人員與菲國積極交涉,由於大使館人員態度強硬,要求菲國無條件釋放,菲國無法接受,一度將大使列為不歡迎人物。 但是大陸方面並不死心,馬上派出國務院官員到菲國再協商,最後出動國防部長遲浩田到菲律賓訪問,允諾給予菲國軍援,興建碼頭等優渥條件,菲國政府始同意速審速結,最後法官判處每名大陸漁民四萬多元披索罰款,漁船沒入,所有船員在去年中秋節前全部返回大陸,而漁船經公開拍賣,還是由大陸方面以低價買回。 漁業界人士說,反觀我國政府處理漁民被扣事件,先函文給各區漁會轉漁民家屬聘請律師打官司,漁民透過管道找仲介業者或當地華僑計畫私了,花了大筆錢才知被騙。漁民可以用的管道都無效,才回頭找政府相關單位協助,緩不濟急。去年副總統呂秀蓮到琉球鄉視察,漁民當面陳情,副總統指示漁業署等單位協助,還是沒有用。 今年三月底,屏東縣長蘇嘉全帶著被扣漁民家屬到漁業署,要求外交部、漁業署等單位組成跨部會專案營救小組,召集人是漁業署遠洋漁科長黃友義,專案小組成立後經八次會議,兩次帶著船長眷屬到阿巴里港探視被扣漁民,了解菲國作法後,還是決定循正常法律程序與菲國周旋。 東港漁業界人士抱怨,還好有「尹布都」颱風幫忙,漁民才得以脫困,但看看我方政府處理態度,還比不上大陸方面的積極,愈想愈是滿腹不平。 【2003/07/31 聯合報】 這位記者大爺有沒有當過兵阿..... |
Luke-Skywalker 於 2003/07/31 11:1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news.yam.com/cna/news/news/200307/200307300094.html 海巡署增加海上護漁作業勤務密度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三十日電)遭到菲律賓扣捕的多艘台灣漁船陸續返國,海上護漁問題也引發國人關切。海岸巡防署除持續派遣所屬艦艇執行護漁勤務,目前再強化漁業巡護的密度,確保漁民作業權益和安全。 「花蓮艦」這次巡護任務範圍為北緯二十度以北、東經一百十九度到一百二十五度間,海巡署南部機動查緝隊隊長林萬長表示,這處海域就是屬於南海的菲律賓與台灣經濟海域重疊區域,目的在維護海洋主權,並確保漁民作業權益與安全。 海巡署已執行台灣北方與日本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區的漁業巡護勤務,今年二月十五日起定期派遣巡防艦加強當地海域巡邏作業,至昨天已執行三十多航次,出勤艦艇五十七艘次,動員人力一千八百八十多人,巡護海域範圍涵蓋北緯二十九度附近以南的台灣專屬經濟海域。 為強化南海海域的護漁作業,海巡署自今年四月起也定期派遣巡防艦加強巡邏南方專屬經濟海域,海巡署南部機動查緝隊副隊長鄧文明指出,南海海域的護漁作業原本是每週一航次,但因菲律賓艦艇扣押台灣漁船的漁業糾紛,巡護任務即日起將提升為每週兩航次,同時維持當地海域都有巡邏艦艇執行勤務。 海巡署南部機動查緝隊所屬巡緝艦「福星艦」已於七月二十八日前往南海巡護,今天再增派「花蓮艦」,並且規劃隨時派遣直昇機加強巡護。 鄧文明進一步表示,自四月初黑鮪魚汛期以來,海巡署即定期派遣巡防艦加強南海經濟海域巡邏作業,統計到七月二十九日共執行十八航次,動員人力五百四十多人次,巡邏海域範圍涵蓋北緯二十度附近以北與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重疊區。 海巡署籲請漁民在海上作業應注意各相關海域的屬性與漁業法規,避免因誤闖他國海域而遭拘捕,如果遭遇事故應立即利用海巡署的服務專線電話「一一八」或透過漁業電台通報,海巡署和相關單位將儘速協助處理。 |
RacerYeh馳 於 2003/07/31 13:5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回應一下威廉兄所說之於東沙島建立常駐前進基地一事.. 小弟於民國8603-8710,在東沙島服役.. 任職指揮部戰情中心某職.. 以東沙群島的天然條件~ 人員和裝備..等等後勤補給在島上備便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要在碼頭靠泊的船... 如此龐然大物...頂多進入其環礁內邊而已,離島尚遠... 且進出該點時仍須有東沙海域領航經驗豐富的船長,才能安然的進出... 故此一論點立意甚佳.. ps~~~ |
WILLIAM 於 2003/07/31 14:23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感謝 RacerYeh馳 兄對地形的講解! 本人的立足觀點是以最有可能.最實在.也最簡單的方式擴充海巡並迅速成軍 不必再大費周張編列預算為海巡造船,造成重覆的浪費(如錦江級巡邏艦) 至於海軍撥交這批爹不疼娘不愛的艦艇後,便可好好的執行其 1000~1500 噸級之光五二代二級艦的計劃 最近游揆表示要開發東沙島並計劃撥數億元經費修築碼頭......... 故如何善用即成的資源,是政府目前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
KO 於 2003/07/31 18:3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小小的菲律賓也敢騎到我們的頭上, 可見的我們有多窩囊. 每年那麼多軍費是作什麼用的, ko 他幾艘船看他下次還趕不敢. |
小老闆 於 2003/07/31 18:54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其實菲律賓不只騎到我們的頭上 有更多的中國漁船被菲律賓扣押 中國派官員到菲律賓談判甚至還被菲律賓的官員責罵羞辱 去查查數個月前的新聞就有報導 其實跟菲律賓是要為敵還是成為夥伴共同對抗中國 還是聯合中國硬吃菲律賓 就就需要多靠智慧去判斷 如果沒有中國前門這隻惡虎~何必怕菲律賓這隻後門的惡貓 |
走著瞧 於 2003/08/04 18:06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我認為我們不應在懦弱下去ㄌ~~~ 我國擁有強大三軍~~ 應該要採取行動~~威嚇一下小菲~~ 如果中國膽敢似機而動~~順便把它一起解決~~ |
KO 於 2003/08/04 18:43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如果是我們的漁民去他家的領海捕魚, 那當然不能怪他們抓人, 如果是在重疊的經濟海域, 非人又沒跟我們商量就亂抓, 那就要給他們顏色瞧瞧. 老共不敢的, 我們作了, 反而讓所有的漁民, 包括中國的, 更佩服我們為他們出了一口氣. |
RacerYeh馳 於 2003/08/04 23:59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開發東沙島~~~ 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句話自國民黨時代(或說是這計劃)就有了...(那計劃我就看過...) 但~東沙群島的天然屏障加上航程遙遠... 真要開發實屬不易... 開發所須的費用實是澎湖、小琉球、綠島、蘭嶼..等,開發這些小島所須費用的N倍... 再加上,若是真開發完成了.... 以大家現在所知道的各離島地區~那些業者唯利是圖的方式來經營,那麼在東沙島玩下來的費用~ 還不如花一樣的錢到菲律賓來趟潛水五日遊(含機票、食宿、氣瓶十支...) 之前東沙島就開放過一段時間~三天兩夜行程...只有第二天的白天在東沙島上晃來晃去.. 護漁.. 再過幾年~這些取消老兵制的等等反效果,就將出現在社會上了.... 護漁? 了不起出海繞一繞,當作兜風吧~~~ 還記得東沙島剛換防給海巡署接管後一年... 海巡署強?真不知強在哪... |
阿尼 於 2003/08/10 03:13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看看地圖如果南海諸島確實都是我們和中國固有領土,以此範圍向二百公里都是我國的領海,則都可以到菲國家門前捕魚,更何況還有很多島嶼都被這些小朋友佔領,就算在南沙或東沙群島附近捕魚,不小心被菲軍艦遇到還是會被抓走。過去有很多國家的海軍與海軍對峙情形發生往往是為了護渔,如希臘與土耳其、日韓...等,其中南韓除了曾因小島主權和日本海軍發生大規模軍艦對峙外,並常和北韓對幹,但也從不見美方出面干涉其行為,看來台灣真的患了嚴重的恐懼症。 |
RacerYeh馳 於 2003/08/11 00:19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小弟倒只能希望~ 海軍除了在台澎金馬周圍的巡邏、演習以外~ 也該把東沙、南沙的行程排進去... 東沙島部份因較近故較好處理~ 除了彈藥運補外,還可以偶爾巡一下~ 南沙的太平島嘛~就有點麻煩~ 頂多是在平常的彈藥運補外,再撥行程巡邏... 不過~講是這樣講~ 畢竟~每次出巡~花的經費是以每日千萬計的.... 國內景氣未見復甦 真是情何以堪!! |
ryan2181 於 2003/08/19 09:59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512148.shtml 余政憲南沙視察 出動兩艘拉法葉 為重申我國在南沙主權,內政部長余政憲八月十四日前往南沙太平島視察,歷經四十五小時海上航程,在十六日抵達,余政憲一行特地登上太平島旁的無人島礁中洲島,插上我國的國旗,隨行官員說,「我們又多佔了一個島」。 此次視察規模浩大,不僅出動「武昌」、「西寧」兩艘拉法葉軍艦,以及一艘海巡署巡防艦「謀星號」,更邀集行政院第一組組長游明錫、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研考會副主委蔡丁貴、海巡署副署長游乾賜、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等多位官員同行。 余政憲說此行是代表行政院長游錫堃到南沙視察,在踏上太平島時,他興奮形容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他表示,這次視察主要目的包括「重申南沙主權」、「宣慰駐島人員」、「提升我國南海發聲地位」和「設置一等衛星控制點」。 南海海盆在一九七○年代發現可能蘊藏大量石油與天然氣後,成為鄰近國家爭奪焦點,目前台灣、越南、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中共等六個國家,都分別在南海群島中強佔數個島嶼。近年各國競相佈建軍力與駐防人員,使得此地區被視為亞洲東部爆發衝突的潛在導火線。 去年十一月東協與中共簽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台灣被排除在協議之外,引發台灣在南海地位遭「邊緣化」的疑慮,這是促成此行的主因。 內政部官員表示,雖然太平島上有我國駐防人員,但行政視察具有更強烈的主權宣示意義,這次又一舉出動兩艘最先進的拉法葉艦,對於周邊其他國家佔據的島嶼,可以達到軍力展示的威嚇效果。 為將島上原有的二等衛星控制點更新為一等衛星,使探測海洋資源的定位更為精準,地政司方域科與測量中心官員特別攜帶大批儀器隨行,並在太平島上舉行動土典禮。 余政憲表示,我國與鄰近國家的領海、經濟海域有多處重疊,導致漁業海事糾紛頻傳,雖然政府頒布多項海洋法規,但據以管理養護海洋的海域基本圖仍付之闕如。因此,內政部在今年開始執行的「國家基本測量發展計畫」中,將海域基本圖測列為重要工作項目。東沙島在八十三年已設置一座衛星追蹤站,南沙島這次更新後,座標系統也將與台灣本島一致。 島上指揮官黃先勇表示,為便利駐員與家人連絡,島上設有八具衛星電話,撥打到台灣本島以國內長途電話費計算,多餘的費用由海巡署補貼。 林永堅開出支票,表示太平島屬於高市旗津區,電話區碼應該從零八改成零七,並以市內通話標準計費。他還承諾,近期會為太平島安置專屬的門牌號碼。余政憲聞言趕緊提醒林永堅,「改成市話計費增加的費用,可得由高雄市府買單」。 【2003/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512164.shtml 太平島運補 卸貨有時要三天 觀光行性不高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南沙視察除了宣示主權,研討太平島未來的規劃方向,也是各部會官員實地訪視的重點。海巡署提出的最迫切要求,不外乎改善交通、住宿等軟硬體設施;內政部與高雄市府則進一步希望,將太平島建設為觀光性質的海洋國家公園;掌握預算的經建會表示,南沙建設預算可能編列在九十三年度,不過開放觀光的可能性不高,應仍會以保育為主。 高雄市副市長林永堅對於發展太平島的觀光,感到興致勃勃,不但已經開始構思推廣的文宣,還開玩笑地說,拉法葉艦的性能一流,最適合當作往返高雄港與太平島的「五星級觀光船」。不過當艦隊長袁嘉量報出拉法葉艦高達一百五十億元的昂貴造價,官員紛紛咋舌說,「高市府恐怕負擔不起」。 海巡署處長張立達表示,太平島目前最急切需要改善的是交通建設,島上西南與東南方的兩座棧橋都已損毀,不論是每年四月與十一月的例行軍艦運補,或每廿天一次的商船運補,都必須停在距離島嶼相當遠的地方,再以膠筏慢慢運送到島上,有時候光是一次卸貨就要耗上三天功夫,十分不便。 張立達指出,島上官舍建築是海砂構造,許多都已殘破不堪,常常出現漏水、龜裂現象,極需撥款進行興建與繕修工程。另外,提供漁民服務是海巡署重要功能之一,但島上服務所只能容納十人休憩,相當簡陋。 張立達說,島上雖然有一間「南沙醫院」,但只有一名醫師、一名醫官和三名醫務兵,無法提供緊急重大傷病照護。若要將病患後送治療,通報後至少要等四十七到五十六個小時,救護船才能抵達太平島,緩不濟急。 因此,海巡署目前規劃的建設項目,包括「興建碼頭」、「修繕官舍」、「開發太陽能利用」、「島東保育」與「建設雷達站瞭望台」等軟硬體設施更新,初步估算約需兩億元經費。 【2003/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512160.shtml 部長率媒體搭專艦 軍方說違體制 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內政部長余政憲率媒體乘坐海軍拉法葉專艦巡視南沙群島,軍方私下抱怨違反體制,但礙於余政憲部長搬出行政院公文稱他代表院長前往,軍方最後只有破例配合。 國防部及海軍總部有關官員表示,除了人員餐飲費用外,兩艘拉法葉巡防艦來回一趟所有費用,都由國防預算埋單,軍方頗有被占便宜的感覺。 負責承辦的參謀本部作戰計畫參謀次長室官員透露,內政部安排行程時,表示余部長率官員和媒體記者赴南沙宣慰駐防海巡署官員及國軍官兵,要求海軍派快速軍艦載送,專艦來回。國防部回覆,部長層級巡視南沙,軍方依規定可以派專艦,但同行媒體記者,軍方依規定無法負責載送。 據透露,內政部接著請得行政院公文,指余政憲部長係代表院長游錫堃率官員和媒體往訪,但國防部回覆還是一樣,不能載送記者。 最後,內政部將隨行媒體記者名字以同行官員的頭銜造冊,國防部一看傻了眼,只好心照不宣、裝作沒看到,命令海軍派出兩艘拉法葉級巡防艦擔任專艦任務,由一四六艦隊長袁嘉量少將主官率隊陪同余政憲部長乘坐旗艦,以單程四十五小時高速,全程五天四夜緊湊行程,完成此次巡視任務。 【2003/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512183.shtml 艦上生活 吃好睡好「會胖五公斤」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搭乘拉法葉艦在海上進行五天四夜的航程,對於這次到太平島視察的官員與記者而言,可說是一次充滿驚奇的經驗。不少官員透露,出發前都把這趟視察當成「苦差事」,避之唯恐不及,沒想到在船上吃的好、睡的好,不但沒有因為暈船嘔吐而衣帶漸寬,反倒天天望著愈來愈圓鼓鼓的肚子發愁。 法國設計的拉法葉艦,與強調實用的美式軍艦相較,設備更加人性化,也多了幾分浪漫的色彩。拜時常四處巡訪之賜,官廳的西式長桌上,選用的餐具與食材,樣樣大有來頭。法國製的純銀餐具,配上英國名牌骨瓷咖啡杯,盛裝著直接購自中南美的咖啡,讓搭艦官員直呼「真是太享受了」。 這樣豐富的餐點,一天要吃早、午、晚、宵夜、下午茶五頓,也讓官員很擔心,回去至少會胖五公斤。因此每天傍晚,官員們都會到飛行甲板上繞圈圈散步,順便欣賞海上落日的美景。 到了夜晚,海上一片漆黑,卻正是艦上熱鬧餘性節目拉開序幕的時候。停放直升機的庫房,架設起大螢幕的卡拉OK,海濤聲、歌聲與伴奏聲,混雜成一種別具風味的交響曲。 拉法葉艦艦隊長袁嘉量表示,海軍為了維持體力,在船上原本一天就是吃四到五餐,餐點內容也相當豐富,加以內政部這次補助每艘軍艦二十萬元加菜金,因此海軍沒有額外款待來訪官員。 【2003/08/19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1512167.shtml 宣示主權 釣魚台編入宜蘭地籍圖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內政部長余政憲日前親自前往南沙太平島宣示主權,而對於另一個敏感的主權爭議地點釣魚台,內政部也正在悄悄規劃,以「正式編製地籍圖」方式,向世界宣示台灣在釣魚台的主權。 多次參與台、日釣魚台談判的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表示,國際法對於主權的認定相當講究實際證據,例如是否為有效佔領、是否有充分的口頭或行動主權宣示,以及是否能提出擁有主權的相關文件證明。 日本目前宣稱擁有釣魚台的主要立論點,除了以海上自衛隊巡防佔領之外,也早已將釣魚台編入日本地籍。 這次內政部推動將釣魚台編入宜蘭縣地籍圖冊,代表台灣宣稱擁有釣魚台的土地產權。 這種作法,不僅是一種向國際社會發出的主權宣示,更由於地籍圖屬於官方正式文件,未來如果爭奪釣魚台主權的日本、大陸、台灣三方,決議要將主權歸屬的爭議交由國際法庭判決,台灣也可以出示這份地籍圖文件,增加對我方有利的證據。 就技術層面而言,編製地籍圖通常涉及劃分兩地界線,容易引起產權糾紛,因此皆會前往現場測量以求精準,即使像東沙與南沙,內政部也在八十二年登島測量,才編製地籍圖。 但是,鑒於釣魚台並非私人土地,編製地籍圖的主要目的是宣示主權,在目前無法實際登上釣魚台測量的狀況下,內政部決定採用衛星影像方式來編製地籍圖。 【2003/08/19 聯合報】 |
ryan2181 於 2003/08/19 10:04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81900007,00.html 2003.08.19 中國時報
初登太平島,感覺活脫像是一朵帶刺的亮麗玫瑰。全島是由珊瑚礁所組成,面積約○.四八平方公里,東西長約一三六○公尺,南北寬則約三五○公尺,幾乎等於兩座大型綜合運動場而已。島下層為堅硬的礁盤,四周盡是由美麗稀有的貝殼風化後所組成的沙灘。島上陽光的毒辣,搭配上海天一線相連的稀有貝殼沙灘、椰林灌木、碧海藍天的美景,讓人享受眼前美景的同時,經常忽略了皮膚曝曬的刺痛,待回神時,已經是疼痛難耐。一年四季的酷暑,氣溫動輒飆上攝氏四十四、五度的高溫,往往汗還來不及排出,就已經蒸發。 弟兄們七嘴八舌地說,「好想好想家」「整天看著海景,一、兩天或許驚嘆,一、兩個月下來,就會好想跳海划著竹筏漂回台灣。」不管認識與否,從台灣來的採訪團,似乎讓他們產生了「移情作用」,一位駐防弟兄二話不說,拿出珍藏了數月寶貝般的貝殼,含情脈脈地對著素昧平生的女記者說,「我不認識你,但請妳收下好嗎?」令眾人傻眼。 更有人再三拜託記者,就只為求寄上一張合照留念,或為千里迢迢遠在台灣的女友,送上一坏南海太平島上的「貝殼砂」。這些十八到二十出頭歲的年輕人,還沒出社會,卻已經飽受異於常人的思鄉煎熬。 太平島上,除了簡單的維生發電、供水系統外,物資相當缺乏。通訊依賴衛星電話,島上收訊的衛星電視,除了老三台外,其餘的訊息接收也相當有限。至於交通,唯一對外聯繫的管道是船運,但由於運卸貨的棧橋碼頭早已遭海浪侵蝕毀損。就連余政憲登島,軍艦都還只能停靠在約一海浬外的礁盤外,在大浪中依靠小艇在浪頭上顛簸接駁上岸,海象惡劣時可以說是險象環生。 島上官兵說,曾經發生過運補船停泊在島外側,連續三天卻都無法停靠卸貨的事情,而為了閃避海中暗礁,連官兵駕船都得小心翼翼,因為「不時會有新的硬化礁岩產生。」目前太平島僅依賴每半年,約十一月、四月各一次的大型物資運補,其餘小型物資或信件傳遞,則由海巡署與漁船簽約運送。 為了維持基本生存,島上弟兄自己嘗試種植蔬菜、養雞。最近還試種火龍果以及地瓜、西瓜等作物,但由於土壤易被海水滲入,成效不佳。至於飲水,每天官兵配給兩瓶礦泉水,至於台灣頗受歡迎的椰子水,他們說,「真的喝到會怕。」談到過去由國防部駐防時,曾創下連續待在島上十五年,人稱「南沙王」的老士官長,內政部有意邀請他擔任開發南海觀光的活教材,希望在南沙常駐,官兵們滿臉疑懼不解地直喊,「這不是叫『南沙王』太沈重!」 目前太平島在行政區域上劃分為高雄市的旗津區,行政院經建會計畫結合內政部,將該島與離台灣本島較近的東沙整體規劃成海洋科學園區,艱辛登島的余政憲對這個構想的回答倒是很有趣,他很務實地強調,「還是先宣揚海域再說吧!」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81900008,00.html 2003.08.19 中國時報
值得一提的是,余政憲這次視察行程,全程由兩艘我國海軍最先進的康定級拉法葉艦,武昌、西寧號陪同,海巡署也派出遠程巡防艦「謀星號」隨同前往,宣示國威意味濃厚。來回合計約五天的航程中,三艘武力艦全程排列成三角隊形,在旗艦武昌艦的帶領下,隨時提防鄰國海軍可能對視察團的不友善動作。隨行的海軍一二四號艦隊長袁嘉量表示,「三角隊形是海軍傳統標準的攻擊防禦隊形。」 除了軍艦隨行外,這趟南沙行,我方堅定宣示國威的意味也頗為濃厚。在余政憲登上太平島後,據指揮官黃先勇報告,指稱離太平島約一海浬處,有一新生面積約四分地地珊瑚礁島被越南政府佔據,現無人管理。余政憲二話不說,立刻召集海巡署官員乘快艇赴該地插上國旗「收復失地」,並要求駐島官兵定期巡邏。余政憲強調,這個動作對擴張我漁民捕魚的經濟海域而言是有意義的。 余政憲強調,南沙群島諸島於歷史上,原就屬於中華民國所有,只因後來乏人管理,而遭鄰近諸國竊據。這趟南海行,目的除了要重申我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外,還要提升我國在南海的發聲地位,並設置一等衛星控制點。 余政憲說,由於近年來各國一再宣稱擁有部分或全部南沙島礁,南沙已經成為亞洲最具潛在衝突可能性的地區。但對於南海爭端,我國仍堅持一貫主張,希望透過和平方式協商解決問題,並呼籲各相關鄰國應有共同開發該海域天然資源的共識。他認為,「對於太平島的防務,絕對要維持一定力量。」 由於我國與鄰近國家領海及經濟海域多處重疊,漁業、海事糾紛頻傳。余政憲強調,除了陸域基本控制的測量系統外,對於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的測量,也不能忽視。他說,視察南沙太平島,是受行政院長游錫之命前往,顯見我國隊該海域主權行使的重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81900010,00.html 2003.08.19 中國時報
一位軍官表示,對海軍而言,協助執行這趟南沙視察之旅,除了宣揚國威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洗刷因拉艦佣金弊案疑雲蒙塵的海軍軍威。他說,對海軍而言,這趟行程順利完成,不僅能卸下了肩頭重擔,更希望能洗刷外界對拉艦原罪與污名化的印象。 吳德揚也強調,「購艦過程即使有佣金回扣,也不會和我們有關,這個罪名不應該由全體海軍背上這個沈重的包袱。」事實上,由於這趟任務特殊,除了保密考量外,安全性也不容忽視,而拉法葉特殊的匿蹤性、以及強大的武力配備,正好符合此行的要求。 拉艦內部約可容納一百七十六名官兵,由於適於遠程航行,艦內生活空間較一般軍艦寬敞舒適許多,維生系統更是優良,除了海水淡化系統,儲存食物的地方更幾乎達半層艙間。在五天航程中,除了戰管室、情資室以及武器貯存室外,對於其他艙內空間,包括駕駛台在內,軍方都以罕見開明的態度面對媒體。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81900009,00.html 2003.08.19 中國時報
在南海群島中面積最廣、數量最多的南沙群島,越南佔有最多的島礁,中共於一九八八年三月因在南沙設立海洋觀測站,與越南在赤瓜礁海域發生小型海戰。一九九○年,中共建立第一個海軍自動觀測網,並將永暑礁當成前進指揮所。我國則僅佔有最大島太平島,且派駐百餘人。 此外南沙群島海域也是台灣小型漁船傳統的作業漁場,我國政府在宣佈「南海綱領」後,曾於一九九四年由保七總隊派巡邏艇第一次遠征太平島,翌年三月進行第二度南沙太平島巡弋任務,因事前媒體報導引起菲、越兩國的抗議,導致巡邏艇在抵達東沙島後即被迫返航。 資料來源:參酌「台灣安全政策」(TaiwanSceurity Policy)網站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81900011,00.html 2003.08.19 中國時報
與中共、越南等國家相較,台灣對於南海問題向來採取低調態度,這固然和台灣艱困的外交處境有關,但也說明我方的政策目標不明且戰略定位模糊。十年前政府核定「南海政策綱領」,並成立「南海小組」,算是較積極面對南海爭議,但如何突破中共阻難,參與東協國家的官方合作機制,卻始終是一大難題。 一位國安官員分析說,中共積極與東協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等經濟利益上進行合作,但卻又在海南島興建第二座海軍基地,以供潛艦使用,這項發展中的長期計畫,引起南海諸國的高度矚目。中共自九○年代後,順應經濟發展的趨勢,調整以海洋戰爭為主的軍事戰略,將南海當成其領土、內海,他認為,中共當然想要掌握這個能夠控制能源、運輸、貿易的海域。 政黨輪替後,扁政府面對南海問題相對務實許多,與東協國家的情報合作交流、戰略對話管道未曾間斷,甚至遠比外界所想像的還熱絡。然而,參與決策的政府高層諱莫如深地說,這種事太過敏感,基於默契,「只能做不能說」。
|
小貓 於 2003/08/25 16:35 | |
Re:護漁真的很困難嗎? | |
巴丹海域領海主張 我決積極與菲律賓談判 http://tw.news.yahoo.com/2003/08/25/polity/ctnews/4191851.html 何博文/台北報導 有鑑於我國與菲律賓北部所屬巴丹群島經濟海域重疊,導致我漁船頻遭菲律賓扣留的漁事糾紛層出不窮。內政部官員證實,我國有意改變過去對該海域領海主張的消極態度,計畫研擬多套方案和菲律賓進行談判。其中,不排除針對雙方重疊的經濟海域,劃定各自歸屬的管轄範圍,避免漁船遭菲國扣留事件一再發生,有損國威與人民權益。 據了解,內政部已經與農委會漁業署、外交部、海巡署等單位達成默契,除了邀請學者專家,對我國所主張與菲律賓巴丹群島重疊的經濟海域,就法理、歷史背景等層面提出研究報告,以充實正當性外;另一方面,也已經由農委會正式向菲律賓遞送海域研究規劃、以及漁業合作計畫的書面資料,並要求與菲方進行經濟海域的談判,不過,目前菲律賓官方尚未有具體的回應。 內政部官員表示,這項攸關經濟海域劃分,以及漁業合作計畫的談判,根本上是基於「領土」、「主權」等觀念的延伸,議題相當敏感,雖然相當地急迫,卻也只能以鴨子划水方式進行,「否則每天都可能有漁民陷入遭扣留的危機」。 官員強調,目前規劃的腹案中,原則上仍將本於我與菲國各自所屬領土所延伸的經濟海域中,擁有資源的「衡平原則」來加以談判,並針對該經濟海域的漁場,以及可能的資源分佈加以分析,與菲國對經濟海域的資源,做出衡平的管轄劃分。官員強調,這種「衡平」原則,不一定就是傳統的「中線」概念,但能解決因過去模糊地帶過大所造成的種種漁事糾紛,對雙方而言,都是好事。內政部官員強調,對於該專屬經濟海域的態度,我官方態度轉趨積極,也體認到解決問題的急迫性,我方將進一步與菲國談判協調,同時不排除雙方協調劃定經濟海域管轄區的可能性。 |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