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回應本題 自選底色↑ 返 回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09 00:35
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麻煩各位在本欄貼新聞之前,請先瀏覽一次,若有網友已貼相同的新聞,請勿重覆張貼而佔去本欄版面。此外於貼上新聞剪報時,麻煩請一併附上新聞剪報網址。若無法查出新聞原址,煩請於新聞正文之前加註:『無法提供新聞來源;僅供參考,請各位網友注意!!』,敬請合作!謝謝!★

★本欄只接受新聞剪報,恕不接受任何討論及網友反應事項,謝謝各位合作!★


NO:11_1
VOR  於 2003/06/09 12:47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janes.com/defence/land_forces/news/jdw/jdw030603_1_n.shtml
EU force declared operational but capability shortfalls remain
Luke Hill, JDW NATO and EU Affairs Correspondent, Brussels

NO:11_2
VOR  於 2003/06/09 12:48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atimes.com/atimes/South_Asia/EE27Df01.html
US adds power to Indias Israeli links
By Jim Lobe
美以印關係

NO:11_3
VOR  於 2003/06/09 13:0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rferl.org/nca/features/2003/05/23052003162427.asp
Iraq: OSCE Studies Evidence Of Possible Russian, Belarusian Arms Deals

NO:11_4
VOR  於 2003/06/09 13:23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features/data/fe311/index.htm
Germany: Berlin Discarding Outdated Arms, Moving To Professional Military
(Source: Radio Free Europe; issued May 23, 2003)

NO:11_5
VOR  於 2003/06/09 13:49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May15938/index.htm
Gas Plasma Antenna Tech Could Revolutionize Radar Designs

(Source: Markland Technologies; issued May 22, 2003)


RIDGEFIELD, Conn. --- Markland Technologies, Inc., said ongoing US government funded research efforts led by its team of top plasma physicists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radar design concepts employed by the military.

To date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new antenna design concept offers unique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metal antennas, which hereto fore have not been found elsewhere in radar antenna design. These unique, demonstrated benefits of a gas plasma antenna make it very attractive in military applications such as: Naval Surface Ship and Submarine Radar, Stealth Aircraft Radar an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Radar Antennas.

These advantages include:

--Stealth - When de-ionized, a plasma antenna will not backscatter radar waves nor will it absorb high power microwave radiation, which reduces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warfare counter measures.

--Flexibility for numerous signal types -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andwidth, frequency, gain and directivity.

--Portability for remote deployments - Much more compact and lightweight designs than those offered by conventional antenna designs.

--Greater Efficiency - Significantly reduces ringing effects, which allow for improvements in short pulse radar performance.

Traditional radar antenna design in its most common form employs a conducting metal surface that is sized to emit radiation at one or more selected frequencies. A plasma antenna design employs ionized gas, which is contained within an enclosure. When the gas is electrically charged or ionized to a plasma state it becomes conductive allow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to b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To date research has been funded by all three US Military Services and is ongoing. The company believes that its plasma antenna technology will give the military expanded capabilities.

Along with complet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tracts, the company has submitted additional follow on research contract proposals. Markland is actively pursuing a major Department of Defense contractor as a teaming partner to help accelerate adoption of the technology.

Markland Technologies is committed to helping secure America by providing innovative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expert services to meet the countrys needs to protect our people, our borders and our infrastructure assets.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055/index.htm
Japan Accelerates Missile Defense Program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052/index.htm
Wolfowitz Asks ROK to Raise Defense Budget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May15969/index.htm
Chief of Army Visits China
(Source: Australian Defence Organisation; issued May 26, 2003)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071/index.htm
Panama, Chile, U.S. Plan To Protect The Panama Canal
(Source: US Navy; issued June 3, 2003)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058/index.htm
U.S. Force Review Wont Degrade Deterrence In South Korea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ssued June 2, 2003)


NO:11_6
小毛  於 2003/06/09 13:55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請現役軍人注意,今天可以用美眉詐財,他日就可能可以用美眉來吸收成為情報供應來源,成為中共的間諜,不可不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1374273.shtml

美眉受雇釣軍官 假交往真詐財

記者蔡政諺/高雄報導


未上市股票的仲介商最近在高雄地區大肆活動,但業者看準年輕阿兵哥對股市不了解,雇用辣妹色誘,再勾串銀行貸款代辦業者,替上鉤的軍官辦理軍人貸款來支付申購的股票,由於這些股票幾乎都是體質不良的公司,甚至是虛設的公司,不少阿兵哥血本無歸。

據了解,高雄地區代售未上市股票的仲介商至少有三、四十家,這些仲介商有的以財務顧問公司名義辦理公司營利事業登記,但不乏無照公司,不過不管有照、無照,這些仲介商都設在辦公大樓裡,裝潢氣派,職員上班時都西裝革履,為的是要給上門顧客正派經營的印象。

一名曾上過當的未婚、陳姓海軍上尉艦艇軍官說,去年底他在鐵路高雄車站準備搭車回家時,一名妙齡女子以問路為由和他搭訕,他好心指引後,對方表示為了感謝他而留下電話,並約定他下次放假時見面。當時他以為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彼此交往了一段時間,正當他覺得情投意合時,對方自稱在一家財務顧問公司上班,公司正代銷一家很具發展潛力的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帶他去公司參觀。

這名海軍上尉說,這家在高雄市中山路某辦公大樓內的財務顧問公司太氣派了,他一上門,就有好幾位業務人員拿了一大堆的財務報表,向他分析這家未上市的科技公司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只要經審查通過就可以上市上櫃,到時候每股股價至少一百元,他退伍後,靠這些股票就可以終身經濟無缺,令他心動不已。

當時他向這名女子表示自己的積蓄不多,對方就找人幫他代辦銀行貸款,貸了一百萬元,全數拿來買股票,可是當完成股票交易後,這名女子就以各種藉口不再和他見面,他覺得奇怪,於是託人調查這家未上市的科技公司,發現竟然是一家財務狀況很差的公司,「股票比草紙都不如」才知自己中了美人計。

像這名陳姓上尉的案例最近在高雄地區層出不窮,一名曾「色誘」軍官的林姓女子說,這些仲介商大部分掛名財務顧問公司,主要是看準年輕的軍官涉世未深,普遍憧憬退伍後能有好日子過,加上目前不少銀行推出的軍人信用貸款相當方便,才把他們視為詐騙的「肥羊」。

她透露說,目前銀行辦理的職業軍人信用貸款,軍官約可貸一百萬元,常備士官則可貸八十萬元,然後從薪資中直接扣繳貸款本息,由於這些被騙買到幾乎是廢紙的股票,往往使軍士官家中經濟頓失,發生不少家庭悲劇。

林姓女子說,雖然每完成一件約可拿到二、三十萬的優渥報酬,但覺得良心相當不安,她色誘了兩名軍官後「從良」,並決定出面揭發不法。

她說,目前最常見的手法是,透過軍校的同學錄,或由辣妹直接在車站、夜市或百貨公司尋找年輕的軍士官搭訕後下手,由於即將有軍士官畢業,為避免這些將到部隊報到的軍士官受騙,國防部與警方應多加宣導與查緝,不要再有人被騙了。

【2003/06/09 聯合報】


NO:11_7
VOR  於 2003/06/09 14:0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094/index.htm
Pentagon For Close Cooperation With India
(Source: Press Trust of India; issued June 3, 2003)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118/index.htm
Lessons Learned Process On Iraq War Explained
(Sourc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ssued June 4, 2003)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147/index.htm
Air Force Begins Witch Hunt For A-10 Warthog Defenders
(Source: 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 issued June 4 web posted June 5, 2003)


NO:11_8
小毛  於 2003/06/09 14:5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上次漢翔好像是參加波音717的計畫,可惜到現在好像還看不到什麼訂單。不知道這一次的7E7漢翔有沒有錢參加,來個鹹魚大翻身。其他航太公司也應該有不少商機,像是起落架,裝潢與空中廚房系統,座艙娛樂系統,航太零件扣件等等。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6/1374070.shtml

波音開始為7E7民航機暖身


■ 記者郭維邦/台北報導


美國波音公司規劃在明年初宣布推出新設計的7E7民航機,給台灣航太產業帶來些許參與商機的希望。
波音公司/提供



美國波音公司配合在明年初,開始執行本世紀全新設計的第一款廣體次音速7E7民航機計畫,已經和20多家國際系統供應廠商合作,對波音7E7 民航機做技術研發和概念設計,預期今年底技術研發工作結束時,選出繼續合作的7E7專案供應廠商。
波音公司公布7E7民航機計劃的系統技術供應廠商,等於是為明年宣布推出7E7民航機預為暖身。雖然沒有台灣廠商入列,但在合作關係下,或許也能為台灣呆滯多時的航太工業,帶來另一個參與機會。

如果波音公司如預期在明年初,公開宣布推出7E7民航機,將是21世紀首發表的廣體客機,也是波音自1990年10月宣布生產波音777民航機後,相隔13年後的最新機型計劃案。

全球最近一款推向市場的新式廣體民航機,是波音主要競爭者的歐洲空中巴士,在2000年12月宣布生產的A380民航機,已規劃在2006年投入營運,屬於長程高運量民航機,市場定位和波音完全不同。

波音公司的預測,未來20年對7E7民航機的需求,將會達到3,000架。

和波音過去產品的最大不同點,7E7民航機著重在考量旅客需求的市場趨勢及航空公司的高效率營運考量,定位在200座至250座,航程1.33萬至1.48萬公里的長程中運量市場,相當於可以從台北直飛美國中部。

在波音公司推出7E7民航機的系統技術團隊成員,成員都是全球航太相關領域的廠商,包括:法國ECE Zodiac、德國Diehl、Liebherr-Aerospace Lindenberg、日本松下航空電子、英國史密斯航太及BAE Systems、美國波音公司的Connexion by Boeing事業群、美國通用動力、RockwellCollins等公司。

在波音的規劃,預計波音7E7民航機專案將一直延續到本世紀30至40年代,飛機靈活性要好,適應性要強,系統更簡潔,功能更完善。

【2003/06/09 經濟日報】


NO:11_9
小毛  於 2003/06/09 15:13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雖然最近比較少人提起,不過還是貼出來好了,免的老是有人說台灣連汽車引擎都無法自製......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3060900293,00.html


2003.06.09 工商時報
華擎共用引擎 成外銷利器
沈美幸/台北報導


華擎機械工業為配合中華汽車海外投資佈局,決定把國人自行研發第二具一千三百西西、十六閥共用引擎,陸續導入中國大陸、印度及中東等地生產組裝,或裝置在中華汽車所生產菱利商用車輸往當地販售。同時,由中華汽車、大陸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及華擎機械合資成立的福州華擎發動機廠,預計今年底正式量產,第一年生產五萬具以上引擎,除供應中華汽車轉投資東南汽車使用外,也計劃賣給上海通用車廠,初期投資金額約二千萬美元。

華擎機械指出,華擎斥資新台幣約四億元,與工研院機械所攜手共同開發的第二具一千三百西西、十六閥共用引擎,已完成雛形開發及實車測試等工作,預計今年底正式量產。


據了解,華擎為配合中華汽車海外投資事業佈局,初期已與中華汽車及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合資二千萬美元,在福州成立福州華擎發動機廠,並在東南汽車廠區附近租借舊廠房,生產準備工作已準備就緒,待東南汽車取得北京當局核發菱利商用車新產品立項批文後,即可正式量產,最慢今年底即可生產。

華擎指出,由於大陸汽車市場未來每年將成長至五、六百萬輛,為爭取商機,華擎的產品除提供予東南汽車外,並尋求其他大陸汽車廠客戶,據了解,上海通用車廠目前已屬意向華擎採購這具一千三百西西引擎,裝置在賽歐小車上。

搶佔對岸一成市佔率

華擎表示,華擎機械雖將大陸市場視為重點經營市場之一,計劃拿下大陸一成汽車市場佔有率,但為達成每年至少外銷十五萬具引擎的經營目標,也開始與印度及中東等國家接觸,未來也不排除配合中華汽車與印度PAL車廠技術合作生產的菱利商用車,在印度當地投資設置引擎廠或是從台灣賣引擎至當地銷售組裝的可能性。

對此,工業局則表示,針對華擎決定在中國大陸、印度或中東生產組裝或銷往當地銷售,只要經濟部技術處同意放行,工業局持樂觀其成的態度而不會加以干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3060900294,00.html

2003.06.09 工商時報
第三具引擎最快明年底量產
沈美幸/台北報導


華擎機械工業公司斥資新台幣八億元以上,主導開發的第三具二千西西、十六閥共用引擎,預計今年底,完成驗證工作,最快明年底正式量產,未來不排除搭載在裕隆汽車轉投資大陸風神汽車的二千西西陽光房車,或是中華汽車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合資東南汽車,預計明年初將導入量產的SAVRIN車上的可能性。

華擎機械主管指出,華擎當初依市場需求及發展趨勢,向裕隆、中華及三陽工業等民間股東提出,開發第三具共用引擎計畫,一是鎖定符合四期廢氣排放標準規定的一千六百西西、十六閥引擎,另一計劃係以二千西西、十六閥共用引擎為標的,日後可以向下延伸至一千八百西西引擎,最後才決定開發二千西西、十六閥引擎,目前還在研發階段,預計今年底可完成驗證工作,大約需要一年時間來開模,如果進展順利,最快明年底即可正式量產。


據指出,華擎評估民間大股東之一的三陽工業,現階段專注在機車產品開發上,無暇跨足到汽車設計研發領域,福特六和及國瑞雖也投入新車型外觀及內裝設計開發,但引擎及變速箱都是由美國福特、日本豐田兩家國際大廠提供,向華擎機械採購的機率可說微乎其微。

華擎機械主導開發的二千西西、十六閥引擎,未來仍鎖定裕隆集團旗下裕隆及中華兩家汽車廠為主要合作對象,希望透過裕隆汽車的轉介,說服日產自動車首肯,將這具二千西西、十六閥引擎,裝置在風神汽車開始量產的二千西西陽光房車上。


NO:11_1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09 19:11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090176.html
鮑爾抨擊有關美捏造伊拉克武器情報之說法

(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九日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國務卿鮑爾昨天抨擊有關美國捏造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情報的說法是「胡說八道」。中央情報局一位高級官員也說,中情局堅持它認定在伊拉克查獲的機動實驗室是為生產生物武器而設計和製造的評估。

此外,福斯電視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指出,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表示,他們打算將去年九月的一份情報報告解密。該報告指出,情報單位雖然並未查獲伊拉克化學或生物實驗室的確鑿證據,但是確有伊拉克已分發化學武器的情報資料。

鮑爾昨天接受 CNN 訪問時說,在今年二月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指控前,他曾在中情局查看情報資料四天四夜,「以確定我將提出的是確實、可信、代表美國的看法,我支持那份指控報告」。

這位國務卿強調,伊拉克在美國領導的聯軍罷黜海珊政權之前,曾經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毫無疑問的」,雖然從那時起並未發現多少證據。

鮑爾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萊斯都說,去年九月的一份國防情報局報告被人斷章取義,對該報告提供了誤導人的印象。

各媒體廣泛討論的該報告說,國防情報局並未發現「有關伊拉克是否在生產或貯存化學武器的任何可靠資料」。但是鮑爾指出,該報告並未到此結束。

鮑爾告訴 Fox News:「(該報告的)下一句說它握有武器已分發給(伊拉克)部隊的情報。化學武器已分發給部隊。」

萊斯在國家廣播公司「會晤新聞界」電視節目中說,在國防情報局的報告提出一個月後,政府發表了名為「國家情報評估」的另一份報告指出:「根據它的主要判斷,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萊斯又說,布希政府歡迎、也會與國會調查有關此一情報的任何行動合作。

Fox News 指出,布希政府官員六日表示,他們計劃把國防情報局去年九月的兩頁報告完整的提供國會,以便國會議員全盤了解上週成為大標題新聞的該報告內容。

一位官員說,國防部長倫斯斐已批准發布此一報告,五角大廈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處理也許會洩露美國取得其中部分情報方式的照片和其他方面資料。布希政府官員表示,一旦完整的發布,那份報告將會支持美國聲稱確有伊拉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具體證據的說法。


NO:11_11
小毛  於 2003/06/10 13:2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國輪船籍改掛到國外,戰時動員會產生運輸能量不足的問題。此外,一直喊要成為亞太轉運中心,現在連貨輪都守不住,真是......

http://udn.com/NEWS/WORLD/WOR8/1376039.shtml

優惠誘惑 台灣航商改掛香港旗

記者吳文龍/台北報導


香港政府提供掛香港旗的船公司多項優惠,台灣航商趨之若鶩,繼萬海、建恆兩家台灣航商設立香港子公司,並將部分自有船舶改掛香港旗後,重量級台灣航商裕民、長榮最近也跟進,長榮已有一艘船改掛香港旗,國輪船隊萎縮危機日趨嚴重。

香港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權宜船籍國」的海運政策,並提供優惠措施全力招商,提供的實質優惠內容勝過實施權宜船籍國的巴拿馬、賴比瑞亞、新加坡與英國,最大誘因是可以在大陸海運市場享有航行、攬貨及免除海運所得稅等重大利基,受兩岸政府諸多限制及遲未三通困擾的台灣航商高度青睞。

國輪公司排名的前四大依序是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裕民航運,其中,萬海去年下半年設立香港子公司,今年3月裕民完成設立香港子公司,5月長榮海運跟進,這三家台灣航商並將自有的部分船舶改掛香港旗,目前僅剩仍官股的陽明海運未改掛香港旗,但陽明早年已在香港設陽凱公司,作為前進大陸的橋頭堡。

裕民董事長徐旭東2日在主持今年股東常會後表示,掛香港旗的好處多多,而掛中華民國旗一點好處也沒有,不僅沒有任何優惠、經營成本高,且不能航行大陸及禁止攬載兩岸間貨物,這是利之所趨,裕民須掌握潮流的大方向。不過,他強調,裕民還是根留台灣。

香港政府為推動外國船隻掛香港旗,另提供掛香港旗的船舶進出香港港埠費率優惠,極力拉攏台灣航商,加上可直航大陸、不須繞道第三地等諸多好處,台灣航商終於突破心理障礙,前四大航商相繼改掛香港旗後,其他中小型台灣航商也會很快仿效,形成骨牌效應。

海運界人士預料,不久將來,近年劇減一半的國輪船隊,勢會再大幅萎縮,因為掛國旗船成本高、限制多、沒有任何減免稅優惠,加上台灣航商等不及大三通,國輪船隊很快就會被香港或新加坡吸引過去。

今年初舉行的海運座談會上,交通部長林陵三答應設法加速修改「航業法」,屆時會增列掛國旗船隻減免租稅優惠等條文。但比較之下,台灣的政策嚴重落後,星、英、港已先馳得點,先後吸引不少台灣航商前往設籍及掛旗。

【2003/06/10 經濟日報】


NO:11_12
小貓  於 2003/06/11 11:38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11/international/ftv/4041007.html

賴比瑞亞內戰 難民湧現各國撤僑

台灣的西非邦交國賴比瑞亞,內戰激烈,截至目前仍然沒有緩和跡象。反叛軍已經攻進首都蒙羅維亞。城裡湧現難民潮,各國使館人員及僑民也紛紛撤離。聯合國今天呼籲,賴國政府軍和反叛軍立刻停止戰鬥。賴比瑞亞反抗軍,和解民主聯盟,推翻總統泰勒的軍事行動,十號進入第四天。反抗軍目前已經攻進首都蒙羅維亞,繼續朝市中心推進。由於市郊戰鬥激烈,蒙羅維亞城內湧進大批難民,各國使館人員和僑民也從九號開始,在法國和迦納軍方的協助下,緊急撤離。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首都城內死傷已經上百,但除了零星戰火外,市區還算平靜。聯合國安理會十號呼籲,賴國立刻停止內戰,以免生靈塗炭。西非國家經濟體,先前曾經斡旋兩造,在迦納舉行停火談判,並獲得雙方應允。不過反抗軍代表遲遲沒有出席,使得會議不斷順延。因此西非各國派遣調停代表,於十號趕赴賴國,為和平停火做最後努力。賴比瑞亞在九○年代,就因內戰導致人民死傷慘重,流離失所。現任總統泰勒是軍閥出身,上周才被聯合國在獅子山國的法庭,以戰犯罪起訴。反抗軍上周開始發動軍事攻擊,並在八號下達七十二小時通牒,要求泰勒下台。不過未獲泰勒回應。(民視新聞,潘信宇編譯)


NO:11_13
小毛  於 2003/06/11 15:27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最新觀光景點,東沙島喔!希望不要因為沙畫熱賣,造成海岸線後退.......(笑)
考慮要不要開始練浮潛....
小毛倒是建議架設太陽能發電站,用來提供海水淡化所需的能源,不要抽地下水。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6/1378480.shtml

東沙島遊客中心 年底啟用

記者王瑞伶/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斥資三千多萬元,在代管的東沙島闢設遊客服務中心,預計今年底啟用,建設局表示,東沙島附近總水域面積超過三百平方公里的巨型熱帶淺海潟湖將是最大賣點,未來結合高雄市觀光協會等民間團體,規劃周休二日遊帶領觀光客前進東沙。

建設局昨天表示,東沙島隸屬旗津區中興里,在高雄西南方,市長謝長廷與前市議會議長黃啟川曾在八十八年五月間,一起把東沙島第一面門牌「旗津區中興里十八鄰東沙三十一號」,掛在東沙島漁民服務站門口,彰顯我國主權。

建設局表示,東沙島及其四周的環狀珊瑚礁,圍成了一個直徑廿公里、總水域面積超過三百平方公里的巨大熱帶淺海潟湖,是南中國海發展最大且完整的珊瑚環礁生態系,有海底花園、珊瑚樂園等美譽,極富旅遊潛力。

建設局規劃,從高雄搭飛機到東沙島約四十五分鐘,坐船八個小時左右,為了帶動當地觀光事業,委託建築師在保持島上原始風味、保水及廢棄物減量等理念下,興建可容納五十四人至六十人的綠建築,工期約四個月,年底完工。

建設局建議旅遊觀光業者規劃套裝旅遊招攬遊客,以周休二日旅行團為主,但為了兼顧保育和休閒觀光,觀光客都得夜宿觀光郵輪,不能對東沙島造成汙染。

【2003/06/11 聯合報】


NO:11_14
小毛  於 2003/06/12 15:4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兩米的解析度,還算不錯,地圖解析需要兩個小時,不知道可不可以再加快?DTM那裡有人堅持要用衛星作海洋即時監控指揮導引,呵呵!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7+112003061200561,00.html

2003.06.12 中國時報
中華衛星二號影像處理系統發表會
【曹以會/新竹報導】


昨天空軍教練機在台東失事,出動了大批搜救人員,但是卻非常困難。這種意外的搜救工作,未來將有突破性的協助加入,中華衛星二號今天宣佈「影像處理系統」研發成功,解析度可達二米的水準,只要地面上超過二米見方大的物體,都可以透過華衛二號的照相系統,清楚的拍攝下來。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兼太空計畫室主任李羅權指出,這套影像處理系統,是完全由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二十六個月),自主研發成功,這是非常難得的成就。


太空研究室指出,華衛二號的主要任務,是拍攝台灣地區的遙測影像,以做為國土規劃、環境監測以及天然災害防治等用途,也可以透過國際合作方式,拍攝全球各地的遙測影像。

李羅權指出,華衛二號預定在今年底以前發射升空,到達離地球表面接近九百公里遠的太空服勤,每天將可繞行地球十四圈,經過台灣上空兩次(白天、晚上各一次),一次就可以把台灣的圖像完全拍攝下來。

已經在太空服勤多年的華衛一號的拍攝的解析度為八百公尺見方,李羅權表示,因為用途不同,華衛一號主要是拍攝台灣的海洋水色,因此八百公尺見方的解析度就夠了。

從八百公尺進度到二公尺,李羅權表示,這是四百倍的躍進,由於華衛一號操作所累積的經驗,有助於華衛二號的影像處理系統統自主研發成功,也展現了我國太空科技已逐步成熟。

太空計畫室地面系統組組長張桂祥指出,二米的解析度已經是世界頂尖的水準,目前世界解析度最佳的衛星解析度是美國的捷鳥衛星(Quickbird),解析度可達○.六一米,解析度可小於二米的衛星還不是很多。

在意外的搜救工作上,華衛二號也將可提供相當的協助,只要意外發生的面積大於二公尺見方,都可以透過衛星清楚定位。張桂祥指出,當華衛二號拍好照片到影相輸出,最快可以在二小時完成。


NO:11_1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3 11:36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306/200306120292.html
美印在喜馬拉雅山監測中共核武三十多年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攀登喜馬拉雅山一直是登山者重大的挑戰,但是據印度著名登山家、前海軍少校戈利的新著「喜馬拉雅山的間諜」披露,美國和印度曾聯手利用喜馬拉雅山監測中共的核武發展,時間長達三十多年。

北京環球時報報導,印度快報最近開闢專欄,由戈利透露了這段秘辛。戈利說,一九六五年五月,當他率領印度登山隊從聖母峰凱旋而歸時,在新德里機場一下飛機就被印度情報局主任辛格帶到僻靜之處。辛格告訴戈利,印度航空研究中心主任R﹒N﹒考正等著見他。R﹒N ﹒考通知戈利與其他七人,兩星期後去美國執行任務。

一九六五年六月十九日,戈利一行秘密飛赴紐約,與中央情報局事務官員麥克立夫接頭。之後,他們被美方送往阿拉斯加進行了三個星期的秘密訓練。這時,他們才知道,原來美國中央情報局要讓他們幫助在中國邊境、海拔八千五百九十八公尺高的康成功嘎峰上安裝秘密核試驗監測儀器,以掌握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的情況。

戈利一行返回印度後,開始在美方幫助下做準備。這次行動十分隱蔽,連當時的印度三軍參謀長都被蒙在鼓裡。而監測行動之所以沒有選擇聖母峰,戈利認為是由於美方提供的設備十分沉重,根本無法攜帶它們登上聖母峰,只好退而求其次。

可是經過試驗,他們發現即使是康成功嘎峰也是高不可攀,雙方只好再次改變計劃,把目標定在靠近中印邊境的印度第一高峰、海拔七千八百一十七公尺的南達德維峰。

美國政策分析家康伯義在書中透露,通過喜馬拉雅山監視中共的想法,來自當時的美國空軍參謀長李梅。一九六四年,李梅與一名曾攀登過聖母峰的國家地理攝影記者閒聊,這位記者慨嘆「站在聖母峰上,青藏高原一覽無遺」,這句話讓李梅靈機一動:「何不在雪山頂上安放監測設備,長期監視中國的核基地和導彈試驗?在那裡的監視效果可能好於偵察衛星。」

當時中共已在新疆羅布泊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美國情報部門震驚之餘正在積極尋找對策,因此李梅的想法受到中情局的歡迎。儘管當時美印關係存在諸多矛盾,但在這個問題上雙方一拍即合,印度也在密切關注中國的核試驗,正如曾參與行動的印度人士達塔所說,對於中國的核能力,「我們需要搜集這方面的信息」。

於是一九六六年六月,美國和印度的情報人員以登山為名,正式開始監測秘密行動。美方接受戈利的建議,決定把設備安放在南達德維峰一個海拔七千三百公尺的地方。後來行動進行得較為順利。據戈利在書中回憶,監測設備安裝成功後不久,有關方面就接收到了發回的信號。這些監測設備直到一九九七年十月才停止工作,中間進行過幾次維修。


NO:11_16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3 15:29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30152.html
傳美國防部將裁減一萬多名駐韓美軍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十三日專電)美國國防部情報局(DIA)負責東亞事務的局長阿瑞葛尼(Arrigoni)十二日透露,有關駐韓美軍的重新部署,必然會導致美軍兵力的裁減,頗有可能會依循一九八○年代擬定的東亞戰略構思(EASI)計畫,將目前三萬七千餘名駐韓美軍中裁減一萬至一萬五千人。

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以「駐韓美軍將裁減一萬餘人:今後三至五年內完成重新部署」為題,引述阿瑞葛尼以及美國布希總統的朝鮮半島政策顧問團長阿布拉摩維茲(Abramowitz)的話,就駐韓美軍的重新部署問題作了前述報導。

阿瑞葛尼十二日出席由韓國執政「新千年民主黨」旗下「新時代戰略研究所」舉辦的「韓美關係協議會」(暫定名)創立大會,並發表不對外公開的主題演講中,作了上述表示。

阿瑞葛尼表示,目前雖然尚未討論裁軍人數,但駐韓美軍的縮減,將朝著減少兵力卻更加增強對戰爭遏制能力的方向推進。

他強調,「美軍的重新部署工作,將是將美軍在韓美同盟中扮演的角色,從過去駐守在前線一帶來遏制、擊退北韓傳統攻擊的核心因素,轉換為今後在東北亞地區發生緊急狀況時,更能圓滑地在朝鮮半島部署軍事力的戰略性遏制力。」

同時,布希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諮詢機構「韓國專案小組」(Korea task Force)組長阿布拉摩維茲也在會中發表主題演講預估,根據美國對駐外美軍重新部署原則,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重新部署駐韓美軍,而且在未來十年內將重新評估研究駐守在太平洋地區美軍的作用。

參加此次大會的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史塔因伯格(音譯)表示,由於布希政府的政策優先順序是安全、經濟和民主主義,所以對韓國的民主主義有所忽視,因此,對於韓國的反美動向,美國也應該負相對的責任。然而,兩國應通過坦誠的對話,來尋找交點,以加深互信。美國國務院情報局東亞室長密瑞爾(Merill)強調,「美國並不願意北韓的政權交替,而是希望政權的型態(regime behavior)能夠有所改變。」


NO:11_1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4 12:46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news/200306/40962.html
[以巴情勢]以色列再度以飛彈攻擊加薩市,導致1死26傷
路透社
2003-6-14 9:26

[路透加薩電]以色列周五對加薩市發動攻擊,造成一名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成員喪生、26名巴勒斯坦人受傷,儘管美國不斷呼籲雙方約束行為,但以色列仍誓言要與哈瑪斯「對抗到底」。


兩部直昇機以飛彈攻擊加薩市與約旦河西岸一名以色列人遭到殺害,使得華盛頓所主導的「路線圖」和平計劃,在以巴雙方以牙還牙的暴力衝突中蒙上陰霾。


巴勒斯坦官方譴責以色列的軍事攻擊,並要求美國協助約束以國的軍事行動。


目擊者表示,至少有兩枚火箭擊中了加薩市的一輛汽車,造成一名26歲的哈瑪斯分子喪生。而事發地點就在哈瑪斯精神領袖亞辛(SheikhAhmedYassin)住家附近。


三個小時後,又有兩枚飛彈擊中附近一個著名的哈瑪斯家庭,不過無人傷亡。以色列軍方表示,遭攻擊的目標為一處軍火庫。


在約旦河西岸,隸屬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YasserArafat)的一支旁系部隊稱,他們在傑寧市(Jenin)射殺了一名以色列人。以色列軍方也證實了這則消息。


擔心中東和平「路線圖」可能在你來我往的暴力行動中蕩然無存,巴勒斯坦官方聚集了相關國安首腦,誓言計劃控制這些反抗組織,不過前提是以色列必須終止殺戮行動。


但以色列稱,如果巴勒斯坦無法抑制好戰組織的行為,他們仍將保留攻擊的權利。(完)


--編譯陳宗琦


NO:11_18
VOR  於 2003/06/14 13:1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前一陣子美國副國防部長關於WMD 的發言被嚴厲批評,此篇澄清了一些誤傳。(原來外國媒體也搞「快樂自行解讀」這套…)

http://www.boston.com/dailyglobe2/151/nation/Wolfowitz_interview_draws_fire+.shtml
REASONS FOR WAR
Wolfowitz interview draws fire

By Robert H. Reid, Associated Press, 5/31/2003

RUSSELS -- European critics of the Iraq war expressed shock yesterday at published remarks by a senior US official that seemed to play down the importance of Iraq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s a reason for going to war.

In an interview in the upcoming issue of Vanity Fair magazine, Deputy Defense Secretary Paul Wolfowitz cited bureaucratic reasons for focusing on Saddam Husseins alleged arsenal.

The truth is that for reasons that have a lot to do with the US government bureaucracy, we settled on the one issue that everyone could agree on which wa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as the core reason, Wolfowitz was quoted as saying in a Pentagon transcript of the interview.

Vanity Fair provided a slightly different version in the article: For bureaucratic reasons we settled on one issue,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because it was the one reason everyone could agree on.

In the interview, Wolfowitz cited one outcome of the war that was almost unnoticed, but its huge: It removed the need to maintain American forces in Saudi Arabia as long as Hussein was in power. Vanity Fair interpreted Wolfowitz to say that the withdrawal of US troops from Saudi Arabia was a major reason for going to war, rather than just an outcome.

In Denmark, whose government supported the war, opposition parties demanded to know whether Prime Minister Anders Fogh Rasmussen misled the public about the extent of Husseins weapons threat.

It was not what the Danish prime minister said when he advocated support for the war, Jeppe Kofod, the Social Democrats foreign affairs spokesman, said in response to Wolfowitzs comments. Those who went to war now have a big problem explaining it.

Niels Helveg Petersen, former Danish foreign minister, said he was shocked by Wolfowitzs claim. It leaves the world with one question: What should we believe? he told the Associated Press.

In Germany, where the war was widely unpopular, the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newspaper said America is losing the battle for credibility: The charge of deception is inescapable.

In London, former Foreign Secretary Robin Cook, who quit as lead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to protest the war, said he doubted Iraq had such weapons.

The war was sold on the basis of what was described as a preemptive strike: `Hit Saddam before he hits us, Cook told the BBC. It is now quite clear that Saddam did not have anything with which to hit us in the first place.

During a visit to Poland,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of Britain said yesterday he has absolutely no doubt that evidence will be found of Husseins weapons.

This story ran on page A8 of the Boston Globe on 5/31/2003.


NO:11_19
VOR  於 2003/06/14 14:18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defense-aerospace.com/data/communiques/data/2003Jun16170/index.htm
Small Rise in Pakistan Defense Budget

NO:11_20
VOR  於 2003/06/14 14:55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11/international/cna/4042374.html
南韓正推展建立土本化導彈防禦系統

NO:11_2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4 23:2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40179.html
美日韓就對北韓會談應予擴大談達成協議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四日專電)美國、日本和南韓今天在檀香山結束兩天對北韓開發核武對策的局長級協調會議,強調日韓須參加對北韓問題的多邊協議,目前的「三邊會談」應擴大為「五邊會談」;但是,針對北韓事態惡化的對策,三國只表示今後將繼續協議,反映出傾向於施壓的美日和重視對話的南韓立場的差異。

出席這項會議的分別是美國主管東亞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日本亞洲大洋洲局長藪中三十二和南韓外交通商部次官補(助理部長)李秀赫等。三國在會後發佈聯合聲明,強調日韓今後有必要參加攸關本身利益的對北韓會談,應由「(美國、中國和北韓的)三邊會談」擴大為「五邊會談」。

聯合聲明重新確認無法容忍北韓擁有核武,將努力以和平的手段要求北韓全面放棄核武開發計畫,若北韓事態惡化,將根據五月的美韓和美日的高峰會談所達成協議的原則而繼續進行協議,並將加強三國以及和其他國家的合作以取締北韓的麻藥和偽造貨幣等非法行為。

北韓已公開表明擁有核武,美國傾向於對北韓施壓來加以牽制,日本也由於日人遭北韓綁票問題以及涉嫌非法載運飛彈零組件的北韓客貨船「萬景峰號」入港問題而支持美國的態度,但是南韓則堅持重視對話路線,表示無意刺激北韓,這次的會談顧慮南韓的立場而避開對北韓的施壓措施,這項立場的歧異成為三國還有待解決的問題。三國在這次會談也討論根據「美國和北韓架構」而成立的朝鮮半島能源開發機構(KEDO)是否繼續協助北韓建設輕水型核子爐事業的問題,美國主張應該停止,但日韓則表示慎重態度,會中並未獲得結論。


NO:11_2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5 09:29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386380.shtml
境外反恐 美海關將駐高雄港

記者張宗智、郭文平/華盛頓、台北連線報導
2003/06/15

http://fe40.udn.com/yamnews/MEDIA/1386380-568430.JPG
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貨櫃港口,出口量大,已被美國國土安全部列為全球二十個反制恐怖攻擊的港口之一。
記者劉學聖/攝影

美國國土安全部十二日宣布,計畫派海關與邊防官員到其他國家主要港口駐守,協助當地檢查貨櫃,及早在「境外」預防恐怖攻擊;高雄港也被列入美國第一階段派海關官員駐守的全球前廿大港口之中。

一位國土安全部官員表示,美國計畫今年底前就派海關與邊防官員進駐這廿大港口。一旦美國海關檢查官員進駐台灣港口,他們將成為台美斷交以來,首度公開以公職身分派駐台灣的美國官員。目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及高雄兩辦事處的人員,「形式上」都是以非官方身分在台灣活動。

我國財政部官員表示,我國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後,海關方面就已經開始與美國合作,成立「貨櫃情報查緝系統」,凡是從台灣輸往美國的貨櫃,都必須檢查之後才可以放行,美方也派員協助台灣。

官員強調,台灣與美方合作打擊恐怖分子的行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這項合作計畫事涉機密,因此無法對外作太多說明。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芮吉十二日在新澤西州紐華克港宣布一項自美國本土擴及海外各國港口的美國港口安全計畫,其中包括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輸入美國的貨櫃作案,把核生化等恐怖攻擊武器運入美國本土,並威脅第一線美國港口的安全。

芮吉說,透過國際上美國夥伴間的資訊分享,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幾個不同層級的檢查,早在貨船抵達美國口岸前,就對船員、船貨進行情報審核,確保美國可以百分之一百過濾進入美國港口的「高危險群」船隻。

前年紐約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政府已透過一項「貨櫃安全計畫」(CSI),派遣海關檢查官員駐防世界主要港口。芮吉說,這項計畫「已成為防止美國遭到恐怖主義威脅的可靠工具。」


NO:11_23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5 19:29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50121.html
印尼軍方聲稱已打死二百餘名亞齊叛軍

(中央社記者余歌滄雅加達十五日專電)亞齊軍事掌權者發言人蘇達梭諾宣佈,三軍在該地區展開剿滅「自由亞齊運動」分子軍事行動二十七天以來,總共打死叛軍二百零二人,另有一百二十一人被俘虜及一百十五十人向當局投誠;軍方則有二十一人陣亡和四十二人受傷。

此外,亞齊警方也宣佈,;至昨晚為止,全亞齊共有五百零五所中小學校舍被燒燬。

發言人蘇達梭諾指出,已拘捕自由亞齊運動支持者一百三十五人,其中十五人已由警方偵訊完成,其案件卷宗已移交檢察署,不日將以叛國罪名被提上法院審訊,將被提控者包括亞齊獨運組織的談判代表迪巴等四人,他們將被控觸犯刑事法和去年剛頒發的反恐法,罪成可判處終身監禁或死罪。

除軍方在亞齊本土積極展開清剿亞齊獨運武裝力量行動外,警方也在全印尼各地進行逮捕涉嫌曾參加或支持自由亞齊運動人士,至今至少有二十人在蘇門答臘各地被拘捕,在雅加達和泗水等大城市的亞齊籍市民行動受到警方監視,該現象已引起人權組織關注。

亞齊省長布德指出,正在對該省各級公務員進行甄別,以清洗曾支持獨運分子;在軍方主導下,該省一百七十萬名成年居民被下令必須更換身份證,此外,曾被獨運分子控制地區的數百個鄉鎮長將由軍人擔任。最近一週來,中央大員紛紛前往亞齊運送救濟品,並主持當地民眾宣誓效忠雅加達中央儀式。

據報導,另有二名亞齊縣市議員因支持獨運而被逮捕,他們是代表第二大黨從業集團黨和第三大黨回教建設團結黨的議員,該兩黨主席即國會議長唐俊和副總統哈茲分別表示,不反對治安當局採取行動。來自亞齊省會萬達亞齊的消息說,過去曾發表支持獨運或贊成公投自決的民運分子及大學生等,現正成為軍警追查對象。


NO:11_2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5 19:3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50171.html
英國慶祝女王誕辰舉行華麗閱兵典禮

(中央社倫敦十五日法新電)十四日舉行的慶祝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誕辰的傳統官式慶典當天陽光普照,王夫菲力普親王首度搭乘皇家馬車,坐在女王身旁,放棄騎馬在皇家馬車旁側伴隨女王的一貫作法。

高齡八十二歲的王夫愛丁堡公爵最近呈現疲態,通常他都是著全副軍裝,騎馬伴隨皇家馬車遊行。

身穿藍色套裝和相稱配飾的女王在遊行時,接受成千上萬民眾夾道歡呼祝福,這些熱情民眾為親睹傳統的華麗閱兵儀式,在數小時前即在倫敦市中心大道兩旁列隊等候。

這是女王的第五十一次官式誕辰閱兵儀式。除一九五五年因全國鐵路罷工迫使慶典取消外,女王每年都參加其生日慶典閱兵儀式。

搭乘另一輛馬車的王儲查爾斯親王的兒子威廉和哈利王子亦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遊行結束後,王室成員齊聚在白金漢宮陽台上,陪同女王接受皇家空軍的十一種飛機編隊飛越慶典上空向女王致敬。

雖然已七十七歲高齡的伊麗莎白女王,生日是四月二十一日,但官方慶典通常移到天氣較佳的六月份舉行。女王並在生日慶典當天發佈榮譽受勛名單,其中飾演○○七情報員龐德的演員羅傑摩爾被授予騎士爵位,足球明星貝克漢亦獲頒勛章。


NO:11_26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6 17:3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60170.html
比利時的戰犯法踢到美國鐵板

(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台北特稿)行之有年的比利時戰犯法,最近因面對來自美國的強烈反彈與批評,已再度吸引國際媒體的注意。

因這項法律授權比利時法院可以審理在世界任何地方犯下違反人權罪行的外國人,早已遭致許多國家的不滿與反對。

根據這項法律,比利時法庭過去幾年已接受對包括以色列總理夏隆在內一些國家領袖的控訴。甚至目前仍在外流亡的中國六、四民運人士,也曾考慮對天安門事件進行鎮壓的前中共總理李鵬,向比利時法庭提出控訴。

問題是,比利時僅以尊重人權為依歸,並未顧及國際政治及外交現實,制訂可以審理在任何地方犯下違反人權罪行的外國人的法律,不但不切實際,也不可行。

紀錄顯示,因接受審理夏隆,比利時政府不但受到來自以色列政府及人民的強烈抗議,同時也曾面臨以色列人拒絕購買比利時商品的後果。

而今年三月比利時法庭在接受數名伊拉克人控訴美國駐伊拉克指揮官克拉克將軍與一九九一年發生在伊拉克的轟炸事件有關案件後,更得罪了美國。根據路透社十四日報導,其它在比利時法庭被控訴的美國著名人土還包括美前總統老布希、美國務卿鮑爾及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美軍指揮官史克瓦茲柯夫將軍。

為表達對比利時政府的不滿,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六月十二日在布魯塞爾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防部長會議時,已明白告訴比利時國防部長佛拉奧,比利時這項敵友不分的法律,可能會造成盟國間的分裂。

倫斯斐並威脅,如比利時政府不廢止相關法律,美國將不提供興建新北約總部所需的花費。基本上,一向直言敢言的倫斯斐認為,比利時擁有的相關法律已對北約是否能在比利時召開會議造成問題。他並表示,北約也並非不可在其它國家召開會議。

換言之,美國已將它的威脅提升到,祗要比利時政府不廢除現存相關法律,美國就可能向它的北約盟國建議,將一九六七年起就設在布魯塞爾近郊的北約總部遷往它處。

其實,倫斯斐並非對比利時相關法律表達不滿的第一位美國高層官員。美國國務卿鮑爾在比利時法庭接受一些伊拉克人對克拉克將軍的控訴後就曾表示,這項法律是個」嚴重問題」。

自然,過去幾個月來,無論在美國攻打伊拉克、另組歐盟軍事防衛體系及北約協助土耳其防守與伊拉克接壤地區等議題上,比利時經常結合法、德與美國抗衡的事實,可能也是使美國藉機迫使比利時廢止早已引起盟國反對相關法律的另一理由。

因害怕美國真的對盟國下加壓力,要求北約遷出比利時,至今比利時政府雖尚未對是否廢除相關法律表態,但已保證,最近曾經過修改的相關法律應不會再被濫用。

比利時政府也表示,比利時法庭已接受的一些控訴違反人權外國戰犯案件,祗要被控者的母國擁有合適的司法系統,比利時願將案件送回被控者的母國審理。事實上,今年五月比利時政府已將有關克拉克將軍及涉及美國陸戰隊一名上校的案件送交美國處理。

以比利時國家之小,以及它在國際上所扮演的角色與具有的實力,實不夠資格擁有幾乎具有全球司法管轄權的法律,接受對違反人權外國人的控訴及審理。

但一九九九年以來,在自由黨領政下的比利時政府,顯然已不再甘居小國地位。這從比利時對許多國際大事曾不斷發言及採取的行動可以看出,比利時的中間偏右政府有意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比利時總理維霍夫斯塔最近接受媒體訪問、就比利時與法、德等國建立共同防衛體系發表意見時就指出,在接受美國在世界事務上無上權威的同時,包括比利時在內的歐盟及即將加入歐盟國家到底是要等待美國的使喚,或是嘗試建立自身的力量基礎,雖然是個有趣的問題,但至少應嘗試去影響美國的某些決定。這一項談話可以說明,比利時顯然有意在國際事務上,藉由多方參與及表達意見建立自身的新形象。祗是,現存且與其實力不相符的處理違反人權外國戰犯的法律,卻不幸的踢到美國這塊鐵板,這一結果恐怕也不是比利時當初在制訂相關法律時所預期得到的。


NO:11_27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6 21:4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60231.html
南韓:尚無法證實北韓空運飛彈至伊朗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十六日專電)南韓政府高層人士今天透露,「雖然韓美兩國在情報共享的聯合體制下,掌握北韓與伊朗之間偶有貨機往返之情報,但究竟載運何物,迄今尚無法正確瞭解。」對於南韓媒體有關「北韓為避開美國海上檢查與封鎖,而改採空路向伊朗外銷飛彈」之報導,他表示「尚無法正確掌握真相。」

對於南韓媒體有關「北韓避開美國海上封鎖,利用運輸機向伊朗外銷蘆洞導彈」之報導,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引述政府高層的話,作了前述追蹤報導。

在漢城發行的三大報之一,南韓「中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以「北韓以空路外銷飛彈--韓美兩國已掌握北韓於兩個月內以空運貨櫃向伊朗運送過六次」為標題,報導指出:自從去年十二月一艘滿載飛彈的北韓商船「西山號」在前往葉門途中,遭美國知會的西班牙海軍在印度洋攔截後,北韓就改以貨機運送飛彈到伊朗。

南韓「中央日報」並引述韓美兩國情報消息人士的話說,美國從四月開始,已多次發現伊朗的IL-76貨機從北韓平壤外的順安機場起飛,這些伊朗貨機飛越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影響力鞭長莫及的部份中亞國家領空後,抵達伊朗。

韓美情報官員指出,至去年底為止,伊朗飛機進出平壤的次數,每年僅一、兩次而已,但從今年四月以來,至本月十日為止,透過軍事衛星已偵測到先後六度進出北韓,他們認為:伊朗貨機載運的是經過分解的北韓飛彈,與一九九八年北韓出售給巴基斯坦同一類型的蘆洞飛彈。據悉,蘆洞飛彈的射程有一千三百公里,一般普遍認為,伊朗企圖利用北韓的飛彈技術,致力發展其中程彈道飛彈。


NO:11_2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6 21:43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60247.html
日媒:可轉軍用的粉碎機曾出口台灣等九國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六日專電)「朝日新聞」今天報導,曾被出口至伊朗和北韓,可轉用為研製飛彈固體燃料而引起注意的精密粉碎機「 Jetmill 」,至少對包括台灣和中國在內的九個國家輸出,台灣轉為軍事用途的可能性被認為很低,至於中共的進口企業被認可能與軍事相關企業有關。

「朝日」引述消息人士的發言指出,由於違法對伊朗輸出這種管制品而包括社長在內有五名幹部於十二日遭到逮捕的日本企業「 Seishin 」被發現曾於一九八零年代起,至少對舊蘇聯、波蘭、伊朗、北韓、中國、印度、台灣、南韓和加拿大出口「 Jetmill 」。這種機械可製造極細的粉末,除一般的商用也可研製飛彈固體燃料。

報導指出,日本是於一九九一年開始將這種產品加以管制,須向經濟通產省申報核准後才可出口,這種產品是於一九八0年代出口到舊蘇聯和波蘭,印度則是一九九O年,都是在實施管制之前,總數有十多台。

一九九一年進行管制之後,這種產品被以虛假的申報出口到六個國家,總共達約三十台。其中以南韓最多,到二OO二年為止進口約十台,中國大陸至一九九八年為止,台灣則到最近為止,分別進口數台,北韓和加拿大則各一台,中共的進口企業被認為和伊朗和北韓相同,可能是軍事有關企業。報導並指出,根據日本外匯法規定,對違法出口提出公訴的有效期間是五年,南韓和台灣在過去五年進口的產品,由於被轉為軍用的可能性很低,日本公安部門正進行慎重的調查以決定是否作為案件來處理。


NO:11_29
小貓  於 2003/06/18 11:26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大陸民調:57%的中國人會支援北韓打南韓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18/international/bcc/4054694.html
據大陸「中國社會調查所」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如果北韓核武危機問題無法和平解決,導致爆發「第二起韓戰」,將有百分之五十七的大陸人主張參與戰爭,幫助北韓攻打南韓,另外、也有一半以上的大陸人,支持北韓發展核子武器。(王長偉 漢城報導)

NO:11_30
小貓  於 2003/06/18 11:26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西班牙軍需用品出口大幅成長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18/finance/cna/4054529.html
  (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十七日專電)西班牙媒體指出,根據商業旅遊部資料顯示,西班牙軍警配備去年第一季出口總額為一億八千餘萬歐元,與二00一年同期相較成長百分之二十九點二。其中英國、德國、義大利和美國是最大買主。

  西班牙軍警配備主要出口市場是其他歐盟國家,其中英國為最大採購國,採購金額為三千二百餘萬歐元,採購項目為EF-2000戰鬥機、相關配備及軍用燃料等;其次為德國,採購金額為三千萬歐元,採購項目為EF-2000戰鬥機、相關配備及Leonardo戰車零件;義大利居第三,採購金額二千八百萬歐元,採購項目有EF-2000戰鬥機、相關配備、飛彈零件、或電子MID計畫的零件。以上三國即占西班牙軍警配備出口之百分之七十七。

  另外,美國也向西班牙採購太空船零件,總額九百一十八萬歐元,占西國軍需備配出口的百分之七點八。其他購買軍警用品的國家尚有委內瑞拉,其次為巴西和中國大陸。920617


NO:11_31
小毛  於 2003/06/18 12:43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奇怪的新聞,中正理工學院進口7.62mm子彈彈殼做什麼?如果是給五七步槍用的或是給T74機槍用的,為何不跟聯勤買,如果不是給國產槍械用的,那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604+112003061800109,00.html

2003.06.18 中國時報
警察大學進口訓練彈 夾藏三千顆彈殼
李翰/高雄報導


中央警察大學合法進口的大批無鉛訓練彈中,竟夾藏有未申報的AK-47有底火裝置的彈殼三千發;警方以走私案件偵辦,深入追查後,卻發現是烏龍一樁;該三千顆彈殼是中正理工學院向同一家製造商購買進口,只是廠商裝錯貨櫃。

警方雖已調查清楚該案與走私無關,但在高雄關稅局的立場,該三千顆彈殼未依程序合法申報進口,依舊視為「走私」而查扣、罰款,中正理工學院恐怕必須依行政救濟程序來領回該批彈殼了。


這只滿裝無鉛子彈(即警方訓練用銅質子彈)的貨櫃,日前由南非進口抵達高雄港一一六號長榮海運貨櫃碼頭,雖然有輸入許可證,係合法申報進口,但規格、數量是否符合輸入申報,海關仍必須查驗。

根據進口的申報資料,該批進口的無鉛子彈規格為九公厘,數量計一百五十一萬一千發,為警方訓練用子彈。

海關查驗時,除有合法申報的十九板台貨物(子彈)外,還發現有兩小箱包裝完整的貨物。

打開檢查,發現箱子內竟都是制式的銅質彈殼,並還有底火裝置,只要裝上火藥即可擊發,海關視同子彈處理;該兩箱銅質有底火裝置的彈殼並未申報,海關恐怕遭非法走私集團搭便車,交由保三警方處理,做進一步的調查。

初步檢視,該批銅質有火線的制式彈殼共有三千發,為七點六二公厘,係AK─47衝鋒槍的口徑。

高雄海關表示,報關行人員報關時,攜帶有國貿局核准的輸入許可證;而內政部也有公函知會關稅局,說明自南非進口無鉛彈殼的規格、數量,證實該批無鉛彈殼為中央警察大學進口,但未包括該三千顆AK─47的制式彈殼。

保三警方對該批AK─47的制式彈殼「很有興趣」,立即接手深入追查。

申報該批進口軍火的貨主是高雄市臻順貿易公司,「臻順」獲悉後,研判一定是南非出口商擺烏龍。


NO:11_32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18 22:31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180194.html
日本擬派遣千名自衛隊員前往協助伊拉克重建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八日專電)日本政府執政黨已向國會提出協助伊拉克重建法案,將以三黨聯合政權在國會的優勢使得議案能在延長的國會內通過成立,防衛廳針對這項助伊重建法案,擬派遣一千名規模的自衛隊員分成兩個階段展開援助活動。

日本媒體今天報導,防衛廳擬派遣陸上自衛隊約五百名、航空自衛隊一百多名,海上自衛隊約四百名,三自衛隊總數達一千名規模前往伊拉克協助重建工作。這項援助行動將分成兩個階段,法案成立前先由航空自衛隊運送生活相關物資前往約旦,法案成立後,海上自衛隊負責將陸上自衛隊送至伊拉克。

日本自衛隊過去的海外派遣以根據「聯合國和平維持法案」而於二OO二年三月派至東帝汶的六百八十名陸上自衛隊的規規為最大,這次擬派遣的自衛隊除了將創最大規模,也有意超過南韓派遣的近七百名規模的兵力,以凸顯日本對協助伊拉克重建的貢獻。

根據防衛廳研擬的計畫,航空自衛隊主要空運生活物資,海上自衛隊利用運輸艦和護衛艦負責運送陸上自衛隊人員、車輛、用水和燃料等生活物資,陸上自衛隊則負責在非戰鬥區設立補給基地,對當地聯軍提供補給等支援。日本本屆定期國會在三黨聯合政權強行通過下已決定延長四十天至七月二十八日閉幕,援伊法案可望在會期內通過成立,然後再由政府通過具體行動的基本計畫,自衛隊根據基本計畫快則九月就可前往伊拉克展開支援重建工作。由於伊拉克尚未成立新政權,自衛隊將是首次在「佔領軍」而非當地國政權的要求之下參與支援工作。


NO:11_33
WILLIAM  於 2003/06/19 12:53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詹氏周刊:美可能減少對台軍售

編譯陳世欽/綜合台北十八日電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394628.shtml

詹氏防衛周刊報導,美國與中共可能達成美國減少對台軍售的協議,果真如此,台灣可能被迫加速研發自製的攻擊性飛彈系統。

報導引述華府的消息顯示,白宮正審慎考慮中共所提建議,中共凍結對台灣部署額外的戰術彈道飛彈,以交換美方減少對台軍售。

美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雖有此可能,但我對此事還是半信半疑。我們反對此一建議。」

台灣的外交部長簡又新駁斥這項交換條件,指其「不合理、不公平」。報導指出,如果中共與美國敲定該項協議,台灣可能根據天弓地對空飛彈與雄風反艦飛彈自行研發短程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

報導指出,中共針對台灣部署一百枚東風十一型與三百枚東風十五型戰術彈道飛彈。台北當局認為,這些飛彈對台灣構成最嚴重威脅,台北方面並多次呼籲北京當局撤走這些飛彈。

台美雙方直到最近才繼續推動一項飛彈防禦系統的部署計畫,其中將包括預警雷達與愛國者三型飛彈。台灣當局最近正式向美方提出軍售清單,要項包括三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愛國者三型飛彈作戰系統,及將現有的三套雷神公司愛國者二型飛彈系統提升到三型的性能。

【2003/06/19 聯合報】


NO:11_34
VOR  於 2003/06/20 05:4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German-Swedish Hypersonic Technology Programme to start in 2004
(Source: EADS; issued June 14, 2003)

LE BOURGET, France --- A second test flight of EADS/LFKs hypersonic missile is planned for August 2003 at a German test site. It is the intention that the Mach 6.5 world speed record set up during a similar low-level test flight last year will be further improved upon. The second test flight will be the last in the ongoing Germa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project and will provide a basis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three-year German-Swedish hypersonic technology programme, which is due to be launched in 2004.

During a first test flight in February 2002, an EADS/LFK hypersonic missile designed following a new integral concept reached a speed of over Mach 6.5 - more than 2.1 kilometres per second. Lattice fins were used for aerodynamic stabilisation of the missile.

This time planar fins designed specially for extremely high speeds will be employed. In the coming test, attention will also be focussed on hypersonic aerodynamics, aerothermodynamics - impact point temperatures of up to 2,700 degrees Centigrade are anticipated - and heat-resistant composites. Various samples of innovative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s submitted by the European industrial partners and institutions will be on board the test missile for the free-flight test.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once again on the high-performance engine developed by Bayern-Chemie, that completely fulfilled expectations in its first test in 2002.

The German-Swedish Hypersonic Technology Joint Programme is scheduled to run from 2004 to 2007. On the German side, BGT (Bodenseewerk Gerätetechnik) and Bayern-Chemie will form a working group together with EADS/LFK, working under contract to the Federal Office for Defence Technology and Procurement (BWB, Koblenz). In Sweden, Saab Bofors Dynamics will be commissioned by the National Office for Armaments and Defence FMV (Försvarets Materielverk). On the governmental and industrial sides, preparations for the German-Swedish technological project are currently running at full speed.

Upon conclusion of a Technical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bids will be submitted by the companies. Besides the main system disciplines aerodynamics, control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 EADS/LFK will be developing the overall control module with on-board computer for the tail-controlled test missile. This will take place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previously agreed worksharing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eam.

On the ba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findings from the supersonic studies and tests, future high-speed guided missile systems in the fields of antiaircraft/air defence and ground target engagement are to be developed.

EADS/LFK-Lenkflugkörpersysteme GmbH is a business unit of EADS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With revenues amounting to 30.8 billion euros, EADS, which was founded in July 2000,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aerospace company. EADS has a workforce of approximately 103,000.

-ends-

NO:11_3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20 20:2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200108.html
傳北韓已擁有數枚小型核彈頭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日專電)日本「產經新聞」今天報導,美國有關當局經由非正式管道通知日本,北韓已擁有數枚可搭載射程涵蓋日本的導彈上的小型核子彈頭,這項消息勢將迫使日本全面重新檢討防衛政策。

「產經」引述美日有關人士的透露指出,美國政府是於今年三月非正式通知日本,並強調北韓擁有的核彈頭不是一枚或兩枚,而是數枚,這種彈頭是利用鐪(Pu)放射性元素的核彈頭,軍事專家指出其重量約七百五十公斤至一千公斤。

報導指出,能夠搭載這種小型核彈頭的導彈包括北韓已實戰配備約一百枚的射程一千三百公里的「蘆洞」導彈、射程一千五百公里至兩千公里的「大浦洞一號」導彈和射程三千五百公里至六千公里的「大浦洞二號」導彈。「產經」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於去年九月已表示北韓擁有核武,但是,傳出北韓擁有可立刻攻擊日本核武的消息則尚屬首次,美國並未向日本說明北韓如何擁有小型核彈頭以及這種彈頭技術的精確度,北韓若確立核彈頭的製造技術,今後增產和對外輸出的可能性令人擔心。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200202.html
日對北韓擁有核彈頭問題表示尚有待確認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二十日專電)日本政府發言人今天針對北韓擁有可搭載於導彈的小型核武彈頭的報導表示審慎的看法,指出日本政府目前還無法斷定這項情報的真實性,尚有待確認。

日本媒體今天報導美國有關當局於今年三月曾非正式地通知日本,北韓擁有數個可搭載在導彈的小型核武彈頭,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針對這項報導指出,日本和友好國家獲得各種的情報,由於北韓是極為封閉的體制,針對上述情報的真實性尚未能加以確認。

日相小泉純一郎今天回答媒體的詢問時指出,日本獲得各種的情報,沒有一一加以詳述,但是目前有關北韓的核武彈頭問題尚處於無法斷定的狀況。他重申日本經由對話來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的立場。防衛廳長官石破茂今天在記者會上指出,要將核武彈頭搭載在導彈上來發揮打擊力是件相當困難的事,他對北韓的小型化核武彈頭問題表示看法指出,北韓在這方面的技術應是尚有困難,但是,無法排除實現的可能性。


NO:11_36
VOR  於 2003/06/21 09:1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Topics/cna-de54162c-4059431.html
韓國防部長表示無意參與美飛彈防禦計畫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二十日專電)韓國國防部長官曹永吉十九日強調,「有關美國的飛彈防禦系統(MD)計畫問題,到目前為止,韓國從未接獲美國的參與要求,也無意願參與,甚至根本就未曾討論過」。堅決否認有關韓國可能有條件地參與美國的MD計畫的說法。

  曹永吉於十九日出席國會國防委員會全體會議時,就韓國可能有條件地參與美國的MD計畫的說法,作了上述表態後,進一步強調,「有關將引進最尖端PAC3型愛國者飛彈一事,是早在十五年以前就已擬定的代號為『SAM-X」的新一代飛彈引進計畫之一環,旨在替代於一九五○年代研發運用且已呈老朽狀態的NIKE飛彈,有關『SAM-X」計畫與美國的MD計畫,在其系統與運用計畫上,是屬於不同的兩回事」。

  稍早,韓國國防部於十九日向國會國防委員會提出的報告中指出,經研判分析認為,目前朝鮮半島正面臨來自北韓的空中與飛彈的威脅,因此有必要確保獨立的對空防禦能力。

  這份報告中並指出,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向韓國提出有關參與MD的計畫,但今後倘若美國提出要求時,韓國會就來自北韓的威脅、韓美聯合防禦態勢以及國際動向等,予以考量與研討。

  漢城的軍事觀察家指出,韓國國防部在國會報告中暗示「可以有條件地參與MD計畫」的立場,係出自於已決定重新推展於二○○二年時因預算短絀而被迫保留的有關引進最新PAC3型愛國者號飛彈的計畫,以及已向中央政府企劃預算處提出申請,要求於明年度預算中編列一千三百億韓元的「SAM-X」計畫執行經費之後,同時,韓國防部長曹永吉即將於二十六日訪問美國,與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討論北韓核武懸案、駐韓美軍重新部署及美軍龍山基地播遷問題、發展韓美協防戰力等問題,極有可能被美國要求參與MD計畫,因此頗令人關注。

-------------
http://tw.news.yahoo.com/2003/06/20/international/cdn/4058957.html
中央日報 2003年06月20日
南韓可望參與美日飛彈防禦系統
王長偉.漢城訊

 南韓國防部昨天強烈暗示,南韓軍方有可能參與美國布希政府在東北亞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MD),預料,會在南韓黨政界掀起震盪。

 南韓國防部昨天向國會「國防委員會」,提出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南韓軍方的研判分析認為,目前的朝鮮半島正面臨了北韓的空中和飛彈的威脅,所以,有必要確保獨自的對空防禦能力。

 南韓國防部長曹永吉,預定於本(六)月二十六日,前往美國華盛頓訪問時,會與美國國防部長倫斯裴德舉行兩國國防部長會談,就駐韓美軍再部署;發展聯合軍事能力以及美八軍的龍山基地遷移問題等美韓關心事宜進行具體討論,至於美國是否會提出「南韓參與MD計畫問題」,已引起地域國家的重視與關切。

 據了解,美日積極發展MD計畫,其主要目的是瞄準中共,如此國際關切的東北亞的軍事情勢,也會產生一個新的變化。

 南韓國防部提出的這份報告中並指出,到目前為止,美國尚未向南韓國防部提出、有關參與MD的計畫。

 不過,在向後如果美國政府提出時,南韓會就來自北韓的飛彈威脅和美韓聯合防禦態勢以及國際的動向等問題進行考慮。

 南韓軍方對MD計畫的立場表明,顯然是欲恢復促進在二○○二年討論預算案時,所保留的導入最新型的「PAC3型愛國者號飛彈」的事業(SAM—X),與此關連最近又傳出向政府企畫預算處提出配定一千三百億韓元為內容的事實。

 南韓國防部使導入最新型的「PAC3型愛國者號飛彈」事業(SAM—X)的重新復活,顯然是在考慮有條件的參與MD計畫。目前此一計劃正由美日等國家積極促進當中。

 (王長偉.漢城訊)曾經協助安排歷史性的「南北韓首腦會談」的前南韓總統金大中的親信朴智元,涉嫌被控收受南韓「現代集團」一百五十億韓元的賄賂,(約新臺幣四億餘萬元),昨天被控貪污遭到逮捕。

 南韓媒體昨天在報導中指出,曾擔任金大中秘書長及南韓文化部長的朴智元,還被控進行關說,協助現代集團獲得國家銀行貸款。不過、朴智元均否認這些指控。

 南韓檢察當局消息說,前文化觀光部長官朴智元,牽連了對「北韓秘密支援事件」,所以,被申請拘捕令,繼續進行調查。


NO:11_37
VOR  於 2003/06/21 09:28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janes.com/defence/air_forces/gallery/post_iraq/janes_iraq_gallery030609_1_n.shtml
No let-up for Joint Helicopter Force (Iraq)

By Patrick Allen

Based at Basrah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UK’s Joint Helicopter Force (Iraq) continues to provide 24-hour support to the 1st (UK) Armoured Division and coalition units operating throughout the UK Area of Operations (AO) in the Basrah and Maysan Provinces of Iraq. This will soon include the Nasit and Dhi-Qar provinces and the towns of Al-Kut and An-Nasiriyah.

Basrah Airport is also the headquarters for 1 (UK) Armoured Division.

Under the command of Group Captain Andy Pulford, the Joint Helicopter Force (Iraq) arrived at Basrah Airport in early March and initially comprised RAF Chinook HC2s from No 18(B) Squadron, RAF Puma HC1s from No 33 Squadron, Royal Navy Commando Helicopter Force Sea King HC4s from 845 Naval Air Squadron and Army Lynx AH7/9s and Gazelle AH1s from 3 Regiment Army Air Corp.

Numbers have since been reduced to five RAF Chinooks, five Commando Sea Kings, five army Lynx and three army Gazelles. The JHF (Iraq) comprises around 600 personnel and is also supported by 21 Signals Regiment, RAF Regiment, RAF Tactical Support Wing (TSW), Joint Helicopter Support Unit (JHSU), Tactical Communications Wing, Tactical Medical Wing and the RAF Mobile Catering Unit. The headquarters unit is truly multi-service, with UK army, air force and navy personnel operating from a Joint Tasking Cell at JHF (Iraq) Headquarters.

JHF (Iraq) aviation officers are co- located within the 1st (UK) Armoured Division Headquarters, and tasking has been busy supporting the various UK units throughout the AOR. This includes running a Forward Operating Base (FOB) at Al-Amarah around 80 miles to the north, close to 16 Air Assault Brigade’s Headquarters, with army Lynx and Gazelles and two RAF Chinooks (one Chinook always being on 24-hour casualty evacuation standby).

A Commando Sea King HC4 is also on permanent Immediate Response Team (IRT) standby at Basrah Airport ready to deploy Immediate Response Teams comprising medics, 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teams or firemen to respond to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emergencies. Other tasking has included moving troops and equipment and deploying patrols along with ‘Eagle’ vehicle checkpoint teams throughout the AOR.

A priority is to open Basrah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civilian and commercial traffic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1st (UK) Armoured Division headquarters is based in the terminal building and the Joint Helicopter Force (Iraq) headquarters is based in the airport police station, Iraqi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Building and Basrah Flying Club. All these units, including the recently arrived RAF C-130J Flight, are moving to a tented city in the local area to allow the airport to return to normal civilian operations.

Within the next month JHF (Iraq) will have a change-over of units, with No 27 Squadron replacing 18(B) Squadron, 846 Naval Air Squadron replacing 845 NAS and 4 Regiment replacing 3 Regiment Army Air Corp. Group Captain Carl Dixon will replace Group Captain Andy Pulford as Commander JHF (Iraq).

Meanwhile, the 1st (UK) Armoured Division will hand over to the 3rd (UK) Division, with the 7th Armoured Brigade handing over to the 19th Mechanised Brigade within the next month or so.


NO:11_38
WILLIAM  於 2003/06/21 11:42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2003.06.21 中國時報
王金平訪美談軍售
蕭旭岑、劉屏/台北─華盛頓連線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3062100019,00.html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下午率領立委訪問團前往美國訪問,將會晤美國國務院、國防部高層官員。據指出,陳水扁總統周三宴請王金平,交付與美方溝通軍售原則等重要任務。陳總統希望王金平秉持「兩國共同維護安全」的原則,和美國防部高層溝通「軍售經費依比例分攤」的可能性。

消息人士透露,立法院長王金平率團訪美,華府及台北都十分重視。隨行人員除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等朝野立委外,還包括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梁功凱少將,訪問團停留華府期間,美國國務院、國防部等主管台海事務的官員都將與之晤談。


王金平昨天在立法院舉行訪美行前記者會,證實陳總統曾約見深談。王金平說,此行預料將觸及智慧財產權和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等相關議題,立院訪問團將適時表達我方的相關立場。

王金平等人在美國的參訪行程還有長程預警雷達基地、空軍飛行員訓練基地等。該團分別在廿一日及廿二日抵達華府,廿五日離開。在華府將會晤美國前國防部長、現任美台商業協會主席柯恩、聯邦眾議院多數黨黨鞭布蘭特,並與布魯金斯研究院、傳統基金會的學者座談,還將會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夏馨夫婿迪利塔即將出任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王金平也將與其晤談。

據指出,立法院這次處理紀德艦預算,讓美方相當「震撼」;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除親自向國親兩黨主席連戰、宋楚瑜請託外,更對美方高層人士簡報此事經過,促成美方重要人士透過我方國防與外交系統,邀請立法院訪問團赴美「溝通」。

隨團立委透露,王金平此行重要任務,是和美方磋商日後軍售原則。代表團將表達,美方軍售我國,同時具有保護美方國家安全之效。基於「兩國共同維護安全」的立場,美方日後軍售應考慮依比例均攤經費,這也將是我國國會首次代表政府和美方談判軍售原則。王金平則指出,此行將拜會美國國防部,難免會提起軍售議題,但他強調,軍購問題是行政部門的責任,國會不能越俎代庖。


NO:11_39
UT8902  於 2003/06/22 11:37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下面這條新聞,我找不到國內相關的報導。因為原文是日文,想要參考全文的話,請用日英翻譯網頁:

2003.06.21
美國防部改變對中政策,親台派萌生危機感
http://headlines.yahoo.co.jp/hl?a=20030621-00000105-kyodo-int

布希政權中最強硬派的國防部最近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允許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訪問美國。最近美國防部副部長伍維茲曾發言指稱,中國將是解決北韓核武危機中最重要的角色。這些跡象引起美國親台派的危機感。

美國防部近年不斷強化與台灣之間的軍事交流,但美國國防部關係者指出最近和台灣的軍售等進行的並不順利。


NO:11_40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22 18:18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220129.html
美去年軍費增加幅度居全球之冠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二十一日專電)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六月發表的年度研究報告,去年全球軍費猛增百分之六,總額為七千九百四十億美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五。其中美國軍費成長居全球之冠,漲幅達百分之十,共三千三百七十萬美元。

美國之音引述研究報告指出,世界軍費增長的主要部份是來自美國。美國軍費在全球軍費中所佔的比重從二○○一年的百分之三十六,上升到去年的百分之四十三。

報告認為,美國軍費增長的原因是九一一恐怖襲擊之後,美國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採取的因應措施。

但是美國之音另引述「亞洲時報」的報導指出,美國軍費的增長勢頭早在九一一事件之前就開始了。一九九七年美國的軍費是二九六○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估計,二○○四年美國的軍費將增加到三千九百億美元,二○○五年將進一步增長到四千億美元,佔全球軍費的一半。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去年美國軍費大舉增加的同時,世界其他地區的軍費支出卻在下降。北約組織中西歐成員國的總軍費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

根據這份報告,世界軍費排行榜前五名依次是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中國。這五個國家的軍費佔全球軍費的百分之六十二。不過這四個國家跟美國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它們在全球軍費中所佔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三。日本的軍費是四百九十億美元,還不到美國的七分之一。 報告說,俄羅斯雖然沒有進入世界軍費前五名,但俄羅斯在武器出口方面去年卻超過了美國,在武器市場的佔有率從保持多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增長到百分之三十六。而中國則成為世界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佔世界武器進口總額的百分之十四;印度則緊跟在後,居世界第二位。


NO:11_41
ryan2181  於 2003/06/23 10:2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104+112003062300377,00.html2003.06.23 中國時報
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哀悼日活動
【中央社莫斯科二十二日電】


俄羅斯全國今天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哀悼日六十二週年活動,凌晨四時蒲亭總統率領文武官員與來自全俄羅斯的老兵近萬人,群聚克里姆林宮旁的亞歷山大公園內,向無名英雄墓獻花致敬,火燭、火把,鮮花把整個現場氣氛營造得嚴肅而莊嚴。 在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清晨四時,德國希特勒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以三個集團軍共八十六師的兵力,在四千架戰機掩護下大舉侵入蘇聯,在白俄羅斯明斯克殲滅蘇軍四十三師與兩千架戰機。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號召全國人民發動衛國戰爭反擊,直到一九四五年反攻進入德國柏林,取得對德國戰爭勝利,也使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取得世界強國之一的地位。據俄羅斯官方公佈,衛國戰爭俄國軍民共死亡兩千七百萬人。 在該戰爭中俄國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參與戰役。直到現在莫斯科星期假日結婚季節,很多俄國新人在上教堂結婚前都會到亞歷山大公園無名英雄墓獻花致敬。 此間觀察家指出,最近兩年,蒲亭總統非常重視這些對俄國人民非常有重要意義的日子,自己親自參與活動,增強國民對國家的愛國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在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政府全力推動參與類似紀念活動不再只是老兵的專利。


當年參加戰爭的十八歲年輕人如今還活下來的,現在都已是八十歲高齡,在俄羅斯已寥寥無幾。但是事隔六十二年,俄羅斯仍然以如此隆重儀式紀念衛國戰爭哀悼日,是藉此推動人民愛國意識、增強國家觀念的作法。



NO:11_42
竹根  於 2003/06/24 01:15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國際)印度試射短程地對空導彈

新華社新德裡6月23日電(記者劉軍)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道,印度23日在東部沿海的奧裡薩邦成功試射了一枚“特裡蘇爾”短程地對空導彈。這是印度在兩天內第二次試射同一系列的導彈。

據報道,導彈於當地時間下午5時15分在昌迪普爾海上武器試射場可移動發射平臺上發射,截擊目標達到了預定要求。

當天試射的“特裡蘇爾”導彈是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研制,可裝備陸、海、空三軍,由固體燃料推動,長3米,可攜帶一枚15公斤重的彈頭,最遠射程為9公裡。這種導彈可在海面做超音速低空飛行。

印度曾於22日當地時間下午2時在同一發射場試射了一枚“特裡蘇爾”導彈。“特裡蘇爾”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綜合制導導彈開發計劃”重點研制的5種類型的導彈之一。
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Topics/062320031148L:397756855.htm


NO:11_43
ryan2181  於 2003/06/24 14:5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www.ettoday.com/2003/06/24/91-1473489.htm

2002全球軍備支出:中國首度擠進前五名 台灣落在15名外 2003/06/24 13:11

 記者葉素萍/台北報導

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簡錫堦24日指出,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年度報告,2002年中國軍費支出較2001年成長18.3%,首度擠進全球軍費支出前五名,反觀台灣的軍費則延續1998年以來的趨勢,持續下降6.4%,跌落全球排名第十五名之外。簡錫堦表示,軍費若轉用於促進兩岸貿易、資源共同開採上,將更有效地解決兩岸根本矛形,拉進兩岸的距離。


簡錫堦指出,過去台灣一直是世界主要武器輸入國的第一名,但從1998年開始減少對外採購武器,2000年採購額度大幅降低近70%,退居第十名,2001年為12名,已經逐漸退出15名外,但中國近年來武器輸入年年增加,已穩坐武器輸入排行的第一名。

再從全球觀點來看,簡錫堦表示,2002全球軍費支出中,前五名的美、日、英、法、中五國佔有62%,光是美國就佔了其中的43%,前十五名則包辦了全球82%軍費支出,少數國家幾乎掌握世界絕大多數的軍事資源,這樣的趨勢並未給世界帶來更為和平的環境。

再觀察其他區域的衝突熱點,受到這一波全球擴充軍備的影響,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軍費分別上升8.3%、3.4%,以色利上升9%,南北韓分別上升3.4%及2.3%,這些區域的衝突問題都未獲根本的解決,只看強權宰制下的世界,再次陷入叢林狀態。


NO:11_44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24 16:0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403676.shtml
台海如面臨威脅 美憂「台灣指管系統存活」

華盛頓記者林寶慶/二十三日電
2003/06/24

由於中美雙方對於中共對台的威脅評估差距過大,美國防官員表示,他們將對來訪的台北立法院國防委員會訪問團,充分表達對於中共在台海形成威脅的嚴重憂慮,及台灣在一旦遭到攻擊時指揮管制系統的存活能力;美國也希望台灣補充空對空、艦對艦飛彈等重要彈藥的庫存量。

台北這個訪問團係由立法院長王金平率領,今日起展開在華府的兩天拜會。

美台雙方對中共對台的威脅有極為不同的解讀,甚至已經表面化。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在日前拜會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佛維茨時,表示中共在二○○八年,甚至二○一二年前不會犯台;但伍佛維茨並不同意,他認為,台北過度樂觀,中共對台的威脅遠較台北的評估迫切。

美國官員表示,美方將對訪問團讚揚台灣防衛上的改進,但也將強調中共威脅的迫切性。官員表示,最近四年來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速度遠超過外界預期,北京正積極取得足以迅速攻佔台灣的能力。官員說,中共已從美伊戰爭中充分了解指揮管制系統的重要性,正致力於癱瘓台灣的指揮管制系統。指管系統一旦癱瘓,台灣內部之間無法聯繫,屆時台灣與美國也無法溝通。

美方將向立委強調台灣建立「指管通資情監偵」(C4ISR)的重要,希望台灣加強「博勝專案」,以提升指揮管制和聯合作戰能力。

立委團此行並要求訪問加州美國空軍畢爾基地,以參觀長程預警雷達,並訪問代訓台灣F十六飛行員的亞歷桑納州路克空軍基地。

台灣明年將編列長程預警雷達預算。但立委團在畢爾基地將參觀雷神公司生產的AN/FPS一一五 PAVE PAWS撲爪相位陣列長程預警雷達,是美國七○年代研製的。而美方同意售台的雷達,將具備改良的新技術。美方除考慮售台類似撲爪的雷神公司長程預警雷達外,也在考慮另一種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測程相同、但體積較小的類似神盾系統SPY型雷達,此一價格較低的旋轉式雷達,缺點是可能較易損壞。

美方人士強調,長程預警雷達將只限於台灣使用,並不會連結到美方。

至於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本月在華府提出的希望擴大長程預警雷達的偵測範圍,美方表示正在考慮中。


NO:11_45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24 19:41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china/news/200306/200306240298.html
山東發現前蘇聯出版的日軍細菌戰新史料

(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中國大陸山東省沂南縣一名收藏家近日將收藏的一本史料呈現於世人,這本名為「前日本陸軍軍人因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被控案審判材料」的新史料,成為日軍細菌戰的又一條罪證。

新華社報導,據專家鑒定,此書是前蘇聯「外國文書籍出版局」於一九五0年印行的中文本,精裝三十二開本,共五百八十三頁。書中記載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前蘇聯伯力城舉行的前日本陸軍山田乙三等十二名軍人,因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被控一案的審判材料,有起訴書、被告與證人供詞、書證、物證、各辯護人辯詞以及軍事法庭判決書。這本書全面記載了日本「七三一」和「一00」部隊製造和以跳蚤等媒蟲投放鼠疫、霍亂、壞疽、炭疽熱等病菌,以及用活人做實驗等令人髮指的罪行。


NO:11_46
ryan2181  於 2003/06/25 21:0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udn.com/NEWS/WORLD/WOR6/1406850.shtml

美飛行員殉職40年 遺骸確認今安葬

美聯社華盛頓二十四日電


美國飛行員赫瑞克 (Charles Herrick)1963 年為中央情報局 (CIA) 設在台灣的美國航空公司 (Air America) 執行運貨任務時,在寮國被擊落喪生。殉職 40 年後,他的骸骨終於被找到並確認,軍方25 日將以隆重軍禮把他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赫瑞克 1963 年 9 月殉職。當時,寮國雖稱中立,但因其共產黨叛軍與越共部隊合作,已成美國對付共產黨的秘密作業重要目標。

美國政府隱瞞赫瑞克駕駛 CIA 擁有的飛機,只對他妻子說,赫瑞克可能已墜機喪生。當年他44 歲。

之後多年,他的遺體未被發現,政府也未告訴他家人任何細節,一直到 2002 年 5 月,他的家人接到夏威夷的陸軍中央認證實驗室(U.S.Army Central Identifi-cation Laboratory)電話,表示可能已在寮國找到赫瑞克一部分骸骨。

在墜機將近 40 年、美國兩度派遣小組到墜機處挖尋後,赫瑞克的骸骨 25 日將接受隆重軍禮,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他的女兒珪兒說,她覺得應該慶祝,因為他父親終於回家了。

赫瑞克當年為 CIA 秘密轄管、總部在台灣的 Air Amer-ica 駕駛飛機,運送武器、食物和用品給寮國正規軍,以及在共黨控制區為美國從事游擊戰的苗族。

美國小組在 1989 年開始進行的挖掘行動中,找到赫瑞克和當時擔任飛行指揮的虔尼 (Joseph Cheney) 的骸骨,並在去年確認身分。

根據國防部與 Air America 資料,在 1957 年到 1974 年間,約有一百名美國平民飛行員在寮國從事任務殉職,赫瑞克和錢尼是骸骨已被確認的第二和第三人。第一人是波爾克 (Lowell Pirkle)。

赫瑞克並不是 CIA 員工,因此沒人知道他知不知道他是在為 CIA 工作,因為 Air America 只告訴雇員它隸屬太平洋公司 (Pacific Corp.),沒說此公司屬於 CIA。

CIA從未公開 Air America 的戰時任務,直到 2001 年 6 月才開始表揚這些雇員。

【2003/06/25 世界日報】


NO:11_47
ryan2181  於 2003/06/26 09:11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1408146.shtml

「撤飛彈」換「減軍售」 美建議兩岸直接談

記者林寶慶、孫揚明/華盛頓-台北二十五日連線報導


中共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去年十月廿五日向布希總統提出「撤飛彈換軍售」的提議,華府已正式回覆北京。華府認為中共有意撤飛彈是「正面」的建議,但北京應該就此與台北直接談判。

華府官員透露,美國是在今年稍早江澤民卸任國家主席前,由駐中共大使雷德向北京正式做出回應。

對於北京「中共後撤沿海飛彈,換取美方降低對台軍售」的提議,華府就應否回應、如何回應,曾有不同的看法。部分美國官員認為,江澤民「撤彈換軍售」並非正式的建議,不必抬高該建議的重要性,因此無須回應。主張回應者則認為,這是中共難得的正面做法,因為中共過去或者不承認部署對準台灣的飛彈,或者指稱飛彈的部署是內政問題,與外國無關;主張回應者並認為,美國若有回應,至少可以鼓勵北京先單方面撤除飛彈。

在美方正式回覆中方,而且華府認為北京此議為「正面」之舉的消息傳出後,美方相關官員評論指出,「撤飛彈換軍售」之議,可以視為攸關美國對台軍售兩份文件-「台灣關係法」與「八一七公報」的交集點。

在「撤飛彈換軍售」的消息傳出後,台北與華府方面都有消息指出,一旦美方對中方此議定調,未來華府方面對台軍售將以布希總統二00一年所宣布的軍售清單為限,「以後要再買新的東西就不太容易」。台北目前是否面臨「要買就快」的壓力不得而知,但以台灣的財政狀況,就算華府要賣更多的武器裝備,台北也不見得有支應能力。


【2003/06/26 聯合報】


NO:11_48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26 17:27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260131.html
南韓議員稱美軍重新部署可能使北韓先發攻擊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漢城二十六日專電)南韓國會國防委員會委員長張永達今天強調,「駐韓美軍的重新部署,促使美軍可以在海上、空中自由自在地展開攻擊行動,頗有可能導致北韓因深感威脅,而陷入必須採取先發攻擊的誘惑之中。」

執政「新千年民主黨」國會議員張永達今天在該黨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時指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佛伍茲於今年二月向南韓當局說明有關美國的全球美軍重新部署方案時,曾透露「將於三個月內,完成駐韓美軍的重新部署工作」,張永達說,「目前似乎一切正按照此一構想推進。」

張永達強調,「當時,沃佛伍茲曾表示,在不需要增設任何設施的情況下,駐守於漢城首都圈一帶的七千名美軍兵力中,六千人可隨時撤調至漢江以南的烏山與平澤基地。」

他指出,「就沃佛伍茲的前述說法而言,美軍的基本立場是:今後陸軍的任務由南韓負責,美軍將負責腳不著地、減輕危險負擔的海上與空中任務,簡直就是將陸軍撤出南韓。」他強調,「有關此一問題,絕對不能任由美國撇開南韓,單方面地自行決定。」

張永達強調,「駐韓美軍的重新部署,促使美軍可以在海上、空中自由自在地展開攻擊行動,頗有可能導致北韓因深感威脅,而陷入必須採取先發攻擊的誘惑之中。」

同時,張永達透露,有關引進最新PAC3型愛國者飛彈一事,在經過與國防部的週密討論後,已決定朝著引進的方向推動,明年度預算中,已編列了一千三百億韓元(約一億一千萬美元)的預算,這項引進新一代防空飛彈的計劃,將於七年內共投資一兆九千億美元(約十六億美元)來實現。至於南韓引進最新PAC3型愛國者飛彈一事,是否與美國主導的飛彈防禦系統(MD)計劃相互掛鉤的問題,張永達強調,「MD是美國為防禦美國本土而產生的概念,南韓是沒有採納MD的國力,就地政學上的位置而論,充其量只不過是個能夠設置雷達的據點,將南韓納入MD的主張,實在有些急躁。」


NO:11_49
VOR  於 2003/06/27 02:54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What The Papers Say (Russia)
HIGH-PRECISION WEAPONS: PRESENT AND FUTURE
Voyenny Parad, No. 1, 2003, pp. 28, 29
俄國–高精度武器的現狀及未來
Valery Kashin, first deputy chief designer at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reau; Valery Lomako, a department chief; Yury
Mikhailovsky, a sector supervisor

HIGH-PRECISION WEAPONS (HPW) PRESENT A COMPLEX OF WEAPONS, WHICH INTEGRATES
RECONNAISSANCE, CONTROL AND DESTRUCTION MEANS FUNCTIONING IN A REAL TIME
MODE. THE KOLOM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REAU HAS CREATED A CERTAIN
APPROACH TO PRODUCING SUCH WEAPONS.

(...) In general, high-precision weapons (HPW) present a complex of weapons, which integrates reconnaissance, control and destruction means functioning in a real time mode.

(...) The Kolom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reau (...) which has been developing such projects for over a decade, has created a certain approach to producing such weapons. High-precision weapons must combine a range of principles: find and shoot, shoot and forget, shoot and destroy, one target - one shot.

Technical realization of these principles shows that high-precision weapons must have sever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 tactical and strategic mobility and survivability;

- self-sufficiency;

- high operating speed;

- independence from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 automation;

- informational compatibility with reconnaissance and target designation systems;

- selectivity;

- high ability to overcome countermeasures complexes. (...)

(...) The socio-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reation of tactical and operational-tactical missile complexes (TMC and OTMC) determined the use of nuclear warheads (VK14, Luna, Temp-S). The main drawbacks of such missiles boiled down to low precision and low ability to overcome anti-missile systems.

Further changes of the military-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use of conventional (non-nuclear) warheads with TMC and OTMC necessitated changing the ideology of creating such complexes. (...)

The Tochka (SS-21 Scarab) tactical missile complex was the first missile complex of this type created by the Kolom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reau in cooperation with leading enterprises of the Soviet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The missile complex was added to arsenals in 1975. The Tochka complex became the first model of missile weapons of the Ground Force capable of solving combat tasks using conventional warheads.
The Tochka had substantial advantages over other missile complexes (high maneuverability and more). The Russian Army and some foreign armies still use this missile complex. The Tochka-R (1983) with a passive homing head designed for destroying radar stations is a later modification of the complex.

The Tochka-U (the range of fire is 120 km) was created and added to arsenals in 1989.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new complex can use missiles of the Tochka missile complex.

In additional to tactical missile complexes the Kolomna design bureau and its partners created the Oka operational-tactical missile complex (SS-23 Spider) with a range of fire of 400 km. The Oka complex makes it possible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enemy anti-missile system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ka complex exceeded the parameters of similar OTMC. (...)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xperience gather by the Kolomna design bureau was used for creating up-to-date weapons such as the Iskander-E operational-tactical missile complex,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issile technologies non-proliferation. The complex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possible to meet modern and prospective requirements to this type of weapons.

The complex is designed for delivering efficient missile strikes on small targets. (...)

The Iskander-E is equipped with communication and combat control systems. The complex has a command-staff vehicle, which features automated operational control over missile units and information compatibility of the complex with target designation systems.

An autonomous inerti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missile ensures optimal conditions for using warheads of different type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basic control system can be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corrective subsystems, including homing heads.

In general,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ex and the missile ensure the destruction of typical targets using one or two missil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ctive countermeasures.

Long range of fire and high operating speed make the complex practically invulnerable. Placement of two missiles on the launcher increases the complexs productivity. Russian military-technical centers conclude that the cost-efficiency criterion of the Iskander-E complex is five to ten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foreign missile complexes. (...)

One of the main peculiarities of the Iskander-E missile complex is its flexibility and ability to adapt to new requirements and conditions. The upgrade of this missile complex is aimed at:

- expanding combat capabilities of the complex, which ensure the destruction of new types of targets. Surveys have shown that its missiles can be equipped with ten types of mono-block and cluster warheads (hollow-charge, high-explosive, and vacuum warheads);

- equipping missiles with electro-optic correlative guidance systems and using data preparation centers. This ensures high-precision of fire and reduction of missile consumption to one per target. In addition, these features would make it possible to destroy small fortified targets;

- improving systems, which make it possible to overcome the enemys anti-missile systems.

The comparison of the Iskander-E missile complexs characteristics with up-to-date weapons (for instance, cruise missiles) shows that the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of such weapons is much lower.

In other words, the Iskander-E complex does not have analogues in the world, which turns this missile complex into a prospective weapon for the near decades.

(...) The Kolomna design bureau has rich experience in creating other types of weapons. Results achieved in this sector are a very important move toward turning them into high-precision weapons. The Shturm anti-tank missile complex became a prototype of multi-purpose weapon systems of the Ground Force with the Ataka multi-purpose high-precision missile.

State tests of the Khrizantema-S anti-tank missile complex have finis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gla-S light anti-aircraft complex exceed the parameters of all foreign counterpart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Igla-S light anti-aircraft complex ensures the destruction of helicopters, warplanes and high-precision weapons such as cruise missiles. (...)

In addition to usual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friendly objects defense the Army should use systems created according to new ideology. The Kolomna design bureau is now creating active protection complexes for various objects (the Arena-E active tank protection complex is a graphic example).

In other words, active protection complexes, which can efficiently protect various objects (tanks, warships, command posts, and more) from high-precision weapons, have become a response to the creation of high-precision weapons.


NO:11_50
小毛  於 2003/06/30 10:20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可以產生十倍於鋰電池的電力?充填甲醇?奈米角?看來燃料電池的技術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4+122003063000270,00.html

2003.06.30 工商時報
NEC發表奈米PC用燃料電池
邱輝龍/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經濟新聞週日報導,恩益禧(NEC)利用奈米科技開發出可內藏於筆記本型個人電腦的小型燃料電池,使個人電腦可以連續在室外使用四十個小時。NEC週一將公布試作品,並計劃在兩年內商品化。美、日、韓國電機廠商競相開發供攜帶式機器產品使用的燃料電池,但產品的實用化由NEC拔得頭籌。

報導指出,NEC試作的小型燃料電池,重量為九百公克,包括PC在內的總重量為二公斤。NEC推動PC的小型輕量化,二○○五年將發售內藏燃料電池的筆記本型個人電腦。在沒有電源的場所,即使每天使用八小時個人電腦,也可以五天不必充電。現今主流的鋰離子電池,連續使用時間在四小時以內。


NEC的試作品,電極採用奈米科技材料「奈米角」,係碳奈米管的一種。奈米角具有產生無數二至三奈米超微細突起物的結構,這些突起物附著有作為觸媒的白金,而擴大了電極的表面積,提高了發電效率。與鋰電池同樣大小能夠產生十倍以上的電力。

在二○○五年的量產階段,預料材料成本將可抑制在與鋰電池大致相同。碳奈米管的發現人,亦即日本奈米科技領域的第一把交椅飯島澄男,也是NEC的特別主任研究員已參與燃料電池的開發工作。

燃料電池由氫氧反應以產生電氣。NEC已在檢討兩種方法,一是於燃料容器內直接充填甲醇產生氫的方法,二是利用匣盒之交換方法以達實用化。這些方法也將應用於手機、數位攝錄影機。

供攜帶式機器使用的小型燃料電池,新力目前正在利用球狀碳分子進行開發,但尚未達到產品化。

東芝二○○四年將發售可連續使用五小時的筆記本型個人電腦,但燃料電池要外裝。美國摩托羅拉、韓國三星電子也在積極開發燃料電池。


NO:11_51
Luke-Skywalker  於 2003/06/30 20:07
Re:2003 年 6 月國際新聞(其他)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news/200306/200306300195.html
日媒報導千名以上自衛隊將支援伊拉克重建

(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三十日專電)日本媒體今天報導,日本防衛廳將根據可望於七月通過國會的特別法案,而計畫十月派遣一千名以上的陸海空自衛隊員前往伊拉克協助戰後重建,其主力部隊的陸上自衛隊主要對巴格達市內的美軍和伊拉克市民提供飲水和燃料的補給。

東京新聞今天報導,將前往伊拉克的陸上自衛隊規模將共達約五百名,其中約兩百五十名是補給部隊,此外包括負責擔任警戒的警備隊及警務隊等,陸上自衛隊的行動範圍包括迄今並未成為戰鬥地區的美軍軍營和巴格達市內的伊拉克人民。

報導指出,航空自衛隊將出動三艘 C130 運輸機提供人道支援,計畫七月中旬開始從事義大利和約旦之間的物資運輸,然後回到日本配合陸上自衛隊的出發而實施科威特與巴格達等伊拉克國內主要都市的運輸任務。海上自衛隊則計畫派遣運輸艦和護衛艦各一艘,負責運輸物資,此外,防衛廳並將派遣約五十名人員前往巴格達和當地的聯軍有關當局進行聯絡,以使得自衛隊的支援伊拉克重建工作能夠順利推動。


回論壇

歡迎前往茶黨2005年新論壇TaiwanBBS.ORG參與討論。

以下表格僅供管理人員整理資料輸入之用

資料輸入ID
資料輸入密碼
請依文章內容欄寬度斷行(按Enter鍵)以免破行.THANKS~~
署名: [♂♀]: HTML語法只提供字體變化與URL連結
回應主旨:
回應內容:
× ÷ ¥ £
引述舉例:欲連結本版第123題編號123_5的發言
<a; href=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1&type;=show_post&post;=123_5>123;_5</a>

語法按鈕使用後請收尾→→→
使用IE,文章不慎消失時,請立即在打字區內按滑鼠右鍵選[復原]。